相信不少寶媽都和糖果媽媽一樣,特別關心寶寶的智力問題,從小糖果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就讀了很多智力開發的文章。
根據相關研究:人的智商多數在90-129之間,智商高於130為智力超常,智商低於89為智力偏低。
很多專家都指出孩子的智力的高低,不用等長大,早在他們剛出生時就能看出一二。
怕「吵」的寶寶
糖媽的表妹最近生了個「鼠寶寶」,提起寶寶表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表妹告訴我她家寶寶特別「磨人」,每次睡覺都要絕對「靜音」。
哪怕出了一點動靜,寶寶都會被驚醒,我告訴她:「寶寶對聲音敏感是好事,發抖是寶寶的一種驚跳反射,有這種症狀的寶寶不僅聽力好,大腦發育也很好。」
所以各位家長們不要再抱怨寶寶「怕吵」了,這可是他們天生高智商的表現呢。
「聰明娃」有這3種表現
醫生介紹:聽覺是寶寶發育最早的感覺之一,早從妊娠的第三個月鼓膜就已經形成。
寶寶從出生時,就已經具備「聽」的能力,他們尤其會對爸爸媽媽的聲音特別敏感。一般在出生3天後,部分嬰兒會表現出對聲音做出反應。
一點咳嗽或關門的聲音也會讓他們做出「顫抖」的反應,從發育角度來說,這類寶寶聽力和反應能力都不錯,是大腦發育很好的表現。
寶寶的運動能力,尤其是手部的抓握能力,與其大腦智力發育也是息息相關的。
小糖果在嬰兒時期就特別喜歡抓握東西,尤其是當你把東西放在她的手中,她會很快的抓住,這就屬於「抓握反射」。
如果你家寶寶也有這樣的「抓握反射」,那麼恭喜你這證明寶寶的運動和感知能力都很突出。
根據相關研究:大部分的嬰兒會在2個月後,掌握「吐舌頭」這項技能。
但也有一些寶寶能在出生8小時,就學會「吐舌頭」這項新技能,這樣的寶寶通常舌系發育較好,可能會比一般孩子說話更早。
如果你家寶寶出生後沒多久就會吐舌頭了,那麼恭喜你這也是寶寶「智商高」的表現呢。
3個方法,幫你養出「聰明娃」
研究發現:人的智商有40-60%都是通過後天進行開發的。
儘管先天智商高低很重要,但後天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後天的訓練,幫助寶寶提高智力。
想要寶寶聰明,就一定要從營養上供給好,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前6個月的寶寶最好純母乳餵養。
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裡面不但有能填飽寶寶肚子的蛋白質和脂肪,更有能提高寶寶智力的DHA、ARA、牛磺酸等。
家長也可以經常給寶寶做一些「手腳」的按摩,尤其是手部,研究發現當寶寶手部運動時,大腦的皮層也會一起運動,能夠有效刺激寶寶腦部發育。
方法:用大拇指順時針按揉寶寶的掌心,從下到上,每天五次;腳部也是同理。
糖果剛出生時,糖媽經常會帶她做色彩和聲音的訓練,如拿一個彩色的小搖鈴,在寶寶面前搖晃吸引寶寶注意。
這樣既能鍛鍊寶寶視覺和聽覺發育,又能給大腦一定刺激,起到開發智力的作用。
擴展閱讀:新生兒體重也暗含智商高低
調查發現:中國新生兒的體重平均在3.5kg左右。
根據英國相關研究,科研人員發現新生兒的體重和其智力有一定的關聯性,體重越接近3kg的嬰兒,智力發育越好。
所以並不是孩子越「重」越有福,孕媽們可別瞎吃了。
帶著寶寶「玩中學」,讓娃越玩越聰明
科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如果幼年時「沒有玩夠」,其社交、 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
所以父母不要總是逼著孩子學這學那,而是引導孩子在「玩中學」,遊戲能開發孩子的智力,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前兩天糖媽接觸到了一本書,叫做《陪寶寶玩到入園》,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回想起我家小糖果小的時候,我剛開始是沒有這個意識的,也會像其他父母那樣為孩子的學業感到焦慮,反而忽略了怎麼帶她玩。
這本書有600個親子遊戲,能全力提升寶寶的智商和情商,進行左右腦開發。
書中分齡進行指導,看圖做遊戲,翻開就能玩。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十年磨一劍的傾力之作,飽含10年幼教實踐經驗。
不想錯過孩子的童年,不用上早教班,在家就能開發孩子智力,玩得愉快。
正版書籍,原價38.8元,從糖果媽媽這裡的連結購買,享受優惠價29.8元,也就是給孩子買包紙尿褲的錢,點擊上方連結購買吧。
你家寶寶有這些「高智商」的表現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