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明星一直是被大家所關注的,尤其是他們的寶貝,像是科比的二女兒吉安娜、貝克漢姆的女兒小七、田亮的女兒森碟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姚明的女兒姚沁蕾。
雖然姚明已經退役了,但他及家人的一舉一動仍然被廣大粉絲所關注,尤其是他的孩子,大家都希望他們能繼承姚明的良好基因,長大後能為我國的籃球事業做貢獻、爭榮譽。
我們都知道,姚明和葉莉結婚後就在美國生下了孩子,而姚明的身高2米2,葉莉的身高1米9,從遺傳學來說,孩子的身高不出意外的話,肯定矮不了,可謂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再加上姚明夫妻二人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意培養其運動細胞,因此,姚沁蕾的身高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1米6,比班的同學高出了一大截,對於一些發育晚的矮孩子來說都算是巨人了。
專家們通過遺傳學和運動學預測了姚沁蕾的身高,稱其有望長到1米9到2米之間,這讓很多網友不禁感慨,姚明夫妻的基因真強大啊!
有的說,這麼好的基因給個女孩子可惜了,姚明應該多生幾個兒子,為男籃培養點後備力量。有的說,別管男女,就該多生,國家的體育事業需要你們做貢獻,加油!有的說,女孩子長那麼高,找對象都受限制,除非她願意找比自己矮的,不過應該沒幾個女孩子樂意找矮的吧。還有的說,就算長得高又怎樣呢?憑什麼把對體育的執念強加在孩子身上,她有自己的選擇權,也許她就不喜歡籃球,而是對別的感興趣呢?
確實如此,如果孩子自己不喜歡,就算長再高也沒有用啊,據說她現在都一米七了,比一個20歲的成年人還高,網上流傳了一段調侃姚明女兒身高的話:
5歲超過郭敬明,6歲超過潘長江,7歲與成龍同身高,9歲接近1.7,馬上超過郭德綱。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長不高,尤其是自己本身就矮的父母,沒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基因,就更加擔憂了,那麼,孩子的身高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個子矮的父母就真的生不出個高的孩子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有個同學,媽媽158,爸爸165,她哥哥也才剛170,可她卻長到了175,。我們總說她是基因突變,其實,跟她平時能吃能睡以及愛運動的好習慣是分不開的。
01均衡營養
很多家人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四處尋找「長高秘方」,有的父母天天給孩子燉排骨湯,大骨頭湯,有的父母還逼著孩子吃各種民間偏方,方法非常多,但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
其實,只要保持均衡的營養,蔬菜、水果、肉類、魚類等合理攝入,就能滿足身體成長所需的元素, 過補大補會打亂身體原本的生長節奏,適得其反,父母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02合理運動
有研究表明,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有更多成長的可能,所以通過不間斷地擠壓刺激骨骼,可以促進骨骼的健康發育。
世衛組織一直在提倡,5歲~17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天要達到1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要保持3次。生活中,熱愛運動、經常運動的孩子,也比普通孩子身高高,這說明運動增高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03小結
雖然俗話說「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網絡上還熱傳了一個可以預測孩子身高的公式:
兒子成年身高(cm)=[(父身高+母身高)×1.08]/2女兒成年身高(cm)=(父身高×0.923+母身高)/2但孩子的身高不光是先天決定的,後天也佔很大一部分,只要父母注意營養搭配,保證孩子睡眠,再配合適當的運動,每個孩子都有長高的機會,加油。
今日話題:你認為身高重要嗎?你覺得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哪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歡迎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