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說,「振興中華」早已不是一句口號了,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感受到,中國的實力正在崛起。
比如,現在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
在當今世界要想成為優秀精英人才,怎麼著不還得會兩門外語麼。關注我們世界view的小夥伴大多都是和外語經常打交道的人,都體會過學習語言的艱辛,也自然能明白學語言的樂趣所在。而如今風水輪流轉,天道好輪迴,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為我國博大精深的漢語所困了。
比如語言文字和漢語有諸多相通之處的日本人就很疑惑:
為什麼中文的語法很簡單但卻被稱為最難的語言呢?
01
松原 友寄
許多方面的綜合原因吧。
首先認為中文是最難的語言的一般是以歐洲語言為母語的人群。
那麼對日本人來說,如果你能把中文裡較難的發音搞定了的話,可以說就能搞定50%的中文了。
日本通常會認為漢語語法很簡單,甚至會說沒有語法意識也可以。這是因為我們(以日語為母語的)對漢字的構造很了解。
但是在非漢字圈中,除了比字母表更複雜的字符之外,使用表音文字的人要轉而將思維轉換成表意文字的理念,並且必須要理解漢字的構造(且簡體字過於簡化因此很難理解其構造),並不是所有的學習者都能從入門級理解它們。
因此對他們那些非漢字圈的學習者來說,要理解這些,語法就變得重要了。
日本人因為佔了漢字的便宜,即使不懂漢語的語法,但只要理解漢字的意思的話,在內容上就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還能用少量的知識用中文寫出一篇作文。
經常見到xx語是難學的語言為結尾的話,但是老實說,這主要是根據母語的不同所造成的很大的差異。對日本人來說英語就不能說是很容易學習的語言。但對於以歐洲系語言為母語的人群來說則就比較容易了。究其原因,是因為語源相同這一點以及在不知不覺中受益於母語語法簡化的恩惠。
因此,這是一個非漢字圈學習者的意見和日本人學習者的意見綜合起來的矛盾所引發的問題。
02
西塚 正基
有人說過「中文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了嗎?不好意思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我個人認為比起英語來是更加簡單和便利的語言。
當然要想像中國當地人一樣交流還是比較難的,但是學會了只在日常交流水平上的中文,我覺得還是非常便利的。
中文便利的地方:
1.沒有必要像英語一樣保持時態的一致
用英語時動詞會根據時態而進行變化。但是用中文時,想描述未來的事情時說「明天」、「後天」「將來」就可以了,同樣想表達過去的事情說「昨天」、「前天」「以前」就能傳達出過去的意思了。
2.四個聲調可以用4倍速來記憶發音
學中文的人經常會說「四個聲調好難」,在這裡可以轉換一下思維。由於使用了四個聲調,中文的實際音素總數就可以看作降為了4分之一。在學習其中一個的發音之後,如果記住其餘三個聲調的詞語就能一下子記住四個單詞了。
另外,如果在互相交流時,因為發音不對而導致對方不能理解時,可以將其他聲調都挨個試試,總會有點效果的。(確切地說,因為中文的單詞多是由2~3個字組成的,所以就有8種情況,你再把這8種情況挨個組合表達給對方,那麼對方自己也能猜個大概。)
3.沒有像日語一樣的量詞變化
我覺得日語什麼的太討厭了。
1本 2本 3本 4本 5本 6本 7本 8本
「本」作量詞在日語裡的發音是:
いっぽん にほん さんぼん よんほん ごほん ろっぽん ななほん はっぽん
像這樣逐漸變化,光是記住這個規律對於外國人來說就很夠嗆了。
而另一方面,「本」在中文裡的發音是「ben」(三聲),不管幾本都是一樣的發音。雖然中文裡的量詞和英語不同但在某種程度上和日語一樣麻煩,但好在還有「個(ge)」這種方便使用的量詞,不確定的時候用「個」就足夠表達了。
4.如果只是語序就能傳達出意思,那即便將之割裂開來也能看懂
不說嚴謹正確的中文,單說作為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意義上,例如想表達日語中「あなたはご飯をたべましたか?」的時候,
你吃飯了嗎?
你飯吃了嗎?
二者的語序都是通順的。(在中國常使用「吃了嗎您?」來表示白天的「你辛苦了」「おつかれさま」的意思)
相對來說,比起嚴謹的英語,中文的語序要更為包容一些。
以上是我認為中文在簡單的交流中更為便捷的理由。擁有廣袤國土的中國根據地域也會有像日本的衝繩方言和青森方言一樣語言上的區別。我認為在為方便地域間的交流上,普通話有一個相對寬鬆的語法體系。
5.沒有男性用語和女性用語的區分
雖然英語也沒有這個,但中文沒有像日語和像歐洲一樣的男女用語區分這一點,對於中文學習者來說這依然是值得慶幸的。不過也並非完全沒有,男性用語,女性用語也是有的。比如「討厭」這樣的女性化的詞語從男性嘴裡說出來就會讓人感覺娘娘的。
我因為在上海長期工作的原因,華北地區的捲舌音就很難發出來。上海話大體能聽懂,但廣東話,我即便在深圳住了三年還是完全聽不明白。(當然深圳基本上都說普通話)
說中文困難,是因為和英語相比至今也很少聽到以及使用的機會。而實際上在英語和中文同時開始學的情況下,至少對於日本人來說,比起英語,中文更容易到達能簡單進行交流的學習程度。
03
大筒木 舒膚佳
漢語的難點,在於很多人都覺得發音很難。
對於我的理解,理解起來很難。不只是中文,別的語言也一樣。
我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他說了句「吃biǎng」。其實漢語裡沒有這個發音,但是我能get到。他實際是想說「吃餅」。真的完全不一樣。
就算是方言,就算是發音很奇怪的外國人,只要理解了,就有交流的可能。
其他,就是單詞和文字的數量很多。
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說法。
例:。牛 嗶——的意思。
那麼最後,來練習一下吧。
ミ兲魡☆☆ㄝロcι哆,るィ可鈅亮芷詴ㄚI個。兲疜囡釨ㄝロcι哆,るィ可誐鍆卻芷じò ぴéㄚI個。詴ㄚI些話,誐鍆詪葙説炪,卻始終潕灋找菿最恰凼魡錶墶魴勢。詴ㄚI些亼,誐鍆詪葙鉁棤,卻始終找伓菿最恰凼魡ωā廇魴勢。最後誐鍆芷螚洅鰣桄魡錯絡,漸漸遠謧ろ鈚cι!さ
問題1:是誰寫下了這段話?
A:漁民
B:哲學家
C:貴族
問題2:請翻譯這段話。
04
由於文字和文化上的諸多相通性,日本人學中文比起西方國家的人民來說確實要簡單許多。
但是中文顯著性的難點就在於發音,就從日本人普遍英語發音的這個調性,我依然保持懷疑態度。
文章內容轉載自公眾號【世界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