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修道士克利塔努斯的懺悔》(Confessions of the Mad Monk Clithanus)由一位名叫克利塔努斯的修道士寫於公元400年,使用的語言是拉丁語,令人驚訝的是,克利塔努斯對克蘇魯神話十分精通,這可能來自他的神秘學知識,但他比阿卜杜拉·阿爾哈薩德撰寫《死靈之書》的時代要早數百年。
「我在下面的洞窟裡發現的東西,正是在我的夢中徘徊的東西。那東西膨腫、醜怖,擁有難以言喻的古老和邪惡。它從那沉沒的拉萊耶王國而來,是瘋狂的克蘇魯的僕從;這頭偉大的怪獸既已死去又沒有死去,一塊刻印著星形和燃燒之眼的簡素石頭封鎖著它的死亡之夢。」——克利塔努斯,公元400年
這本書的原稿由這位修道士親自書寫,據他的懺悔文所說,克利塔努斯本來生活在英格蘭東北海岸的林伍德修道院,他發現了一連串海蝕洞,在洞中探險時,遇到了被他稱為「瘋狂的克蘇魯的僕從」的巨大存在。他試圖用魔法幹涉這隻怪獸,卻在無意中把怪獸放出,怪獸開始蹂躪周邊的土地。克利塔努斯驚恐地逃走,求助於智慧的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這位希波(Hippo)主教當時正在訪問林伍德。聖奧古斯丁也是研習克蘇魯神話的人,他使用星形的徽記,重新把怪獸禁閉在海蝕洞中。克利塔努斯因此事而發狂,被送往羅馬,其後杳無音訊。懺悔文基本都是在講述這件事,不過它也談及了大海的恐怖,簡潔地提到了克蘇魯和拉萊耶的事情;克利塔努斯花費大部分篇幅,含混地論述了舊日支配者的邪惡及與之對抗的勢力。
原稿一直由聖奧古斯丁保管,據信後來被送往羅馬,鎖在教會的書庫中。如果這本原稿今天還存在的話,多半會藏在梵蒂岡的Z級藏品(Z-collection)裡,這是一個未被列入目錄的藏書區,專門收藏禁書。當然,在任何一份書目上都肯定不會有這本書的名字。1675年,這本書正式出版,沒人知道這一版和原版有何異同,本書在米蘭由匿名人士付諸印刷,羅馬天主教會立即將其列為禁書,但仍有極少數書籍進了私人收藏家的圖書室。在大英博物館、芝加哥自然博物館及曼哈頓的聯合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中都藏有此書。
書中詳細記載了三項魔法儀式,就連對克蘇魯神話只知皮毛或一無所知的普通人也能輕易學會它們。因此,這本書若落入邪惡勢力手中,將會十分危險。它們分別為:召喚/控制克蘇魯的星之眷族、擊退克蘇魯的星之眷族、守護之印(即「舊印」)。
根據《伊歐德之書》的記載,舊印能保護一個人免受舊日支配者或外神威脅,它們似乎十分害怕它。洛夫克拉夫特首次提到舊印是在作品《尋秘夢境卡達斯》中:
在另一處人群忙碌的農舍邊,他試著向農夫打聽一些關於諸神的事情,以及他們是否經常在勒瑞安山上翩翩起舞;但農夫與他的妻子僅僅只是劃了個舊印然後給他指出了通向尼爾與烏撒的道路。
而對這個標誌的詳細描述,只在《印斯茅斯的陰影》出現過一次:
我猜他們肯定有那些古老魔法符號,就是那些海底怪物說它們唯一害怕的東西。說不定當一些小島被大海拋出來,上面立著比大洪水還要古老的遺蹟時,那些卡納克人也會願意冒險去看一看。那些虔誠的傢伙——除了部分太大而沒辦法敲毀掉的遺蹟外,他們沒有在主島和火山小島上留下任何東西。在有些地方還撒著一些小時候——就像是護身符——上面有些類似我們現在稱為萬字的符號[注]。或許那就是上古者的印記。島上人都被消滅乾淨了,沒有再找到任何黃金樣的東西,周圍島嶼的卡納克人也對這件事隻字不提。甚至都不承認那島上曾經有過人居住。」
洛夫克拉夫特至少在他的一封信中把舊印畫成了一條線,其中有五條較短的分叉線的形狀。
後來,奧古斯特·德雷斯將舊印描述為一顆彎曲的五角星,中間有一根燃燒的柱子(或眼睛),這種舊印出自他的小說《The Lurker at the Threshold》,如今已經成為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版本,在《克蘇魯的呼喚》以及相關的眾多遊戲中被使用。
在林·卡特的短篇小說《畫廊裡的恐怖》(The Horror in the Gallery)中,出現了第三個版本的老年標誌,這一版本融合了洛夫克拉夫特和德雷斯的設計。這個版本將洛夫克拉夫特的分叉設計作為象形文字放置在扭曲「星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