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不講三國,也不說水滸,就和大家聊一聊嘉興,浙江省地級市,長三角城市群。嘉興處江河湖海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裡。陸地面積為4275.05平方千米,這裡究竟隱藏著什麼美景呢?話不多說,直接跟隨百度地圖一起盤點下吧!
第一站——烏鎮,這裡歷史淵源流長,六千多年前,烏鎮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裡。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縣北部,地勢低洼,為河流衝積和湖沼淤積平原,河港密布、縱橫交叉,具有濃厚的水鄉特色。此處鍾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歷代著名人物有編《昭明文選》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編者茅坤等,如今的烏鎮仍保留著許多水鄉所特有的河港、橋梁、臨河建築、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東西市河漫步,將使你流連忘返。
第二站——範蠡湖,湖長100米,寬15米,公園佔地5351平方米。園以水景取勝,相傳當年西施每天梳妝,傾脂粉於湖中,螺食而成五彩,故湖中產五彩螺。宋代張堯同有詩:「少伯曾居此,螺紋吐彩絲,一奩秋鏡好,猶可照西施。」範蠡湖舊有西施冢之稱,相傳西施亡於此,墓葬湖中,清代朱彝尊為其寫下了「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範蠡祠。水底盡傳螺五色,湖邊空掛網千絲」的詩句。
第三站——南湖,由運河各渠匯流而成,上承長水塘和海鹽塘,下洩於平湖塘和長纖塘,總面積624畝。南湖四周地勢低平,河港縱橫。據史籍記載,五代後晉天福年間(約936)以前,這裡蘆蒿叢生,尚無景觀,此後吳越王錢第四子廣陵王錢元任中吳節度使時,在湖濱築賓舍以為「登眺之所」,後才逐漸形成名勝。
第四站——西塘鎮,地處太湖東南流域的水網地帶,河港縱橫交錯,蕩漾星羅棋布。「九裡灣頭放掉行,綠柳紅杏帶啼鶯」,正呈現了西塘這個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西塘,古名斜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相爭的交界處,故有吳根越角之稱。宋成市廛。明清時期「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形成了「橋多弄多廊棚多」的特色。
第五站——海鹽南北湖,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三面環山,一面臨海,面積30平方公裡,由湖塘、三灣、鷹窠頂、談仙嶺、濱海五大景區組成。一堤橫臥,分湖南北,不深卻曲折,其間有島;湖的南端是海,聞名中外的錢江潮就在此形成,既能欣賞錢江潮源、石帆蜃氣等奇景,也能海邊拾趣。
第六站——錢塘潮,是世界三大湧潮之一,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湧潮。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嘉興市海寧鹽官鎮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錢江秋濤"聞名國內外,觀潮之日,尤在農曆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
第七站——梅花洲景區,規劃面積為6600畝、規劃為「一洲五村落」,現已建成的核心區面積800多畝,為「一洲」即梅花洲。石佛寺、三步兩爿橋、千年古銀杏、馮氏建築群等都是梅花洲歷史文化遺存。此外,景區建設秉承生態、文化、旅遊相結合,努力把景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人文旅遊景區。
第八站——月河歷史街區,浙江省嘉興市市區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能反映江南水鄉城市居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區域之一。它位於嘉興市區華庭街、嘉禾北京城中心商務區內,由環城北路、建國北路、禾興南路和同樂路圍合而成。
最後一站——綺園景區,位於武原鎮東區。該園建於清鹹豐年間,園內以樹木山池為主,略略點綴建築,形成水隨山轉,山因水活的布局,以其精緻典雅而聞名於世。綺園佔地15畝,園內以樹木山池為主,相間點綴,錯落有致。雖然綺園的面積不大,但景致很多。整個園林布局為前宅後園,是粉牆黛瓦的磚木結構,幾乎被樹木所覆蓋。
以上都是嘉興好玩的旅遊美景總和,有興趣的周邊小夥伴可以收藏一下,周末去遊玩一番,放生身心。2020年祝大家萬事如意,身體健康。關注小編,後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