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九部:敢為人先求創新...

2020-12-26 澎湃新聞

歷史常常以驚心動魄留下深刻印記,也常常以波瀾壯闊寫下厚重篇章。2020年不僅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目標,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五年,是不同尋常、值得記憶的五年,也是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九部上了大臺階、打開新局面的五年。

五年來,九部黨委、部領導班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落實集團公司黨組、航天三江黨委的戰略部署和系列舉措,以「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為企業使命,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深耕於創新探索與裝備研製工作。

五年來,九部全體幹部職工同心協力、苦幹實幹,克服前進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完成了主要經濟指標和重點任務,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答卷。

堅決履行強軍首責

三大領域協調發展

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富國和強軍幾者之間的關係,確保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

「十三五」期間,九部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牢記強軍首責,堅持開拓創新,創造了我國國防裝備建設史上的多個「第一」。

在2017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閱兵和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上,由九部抓總研製的多型武器裝備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並出色地完成了裝備保障任務,展示了在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進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彰顯了九部幹部職工推動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的初心與使命。

九部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裝備保障任務重大貢獻獎

九部在專業發展方面不斷取得突破。「十三五」期間,九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強化總體、牽引前沿」為綱領,以新概念、新需求和新體系為牽引,通過重大型號項目的研製,大力推動九部專業技術發展,核心關鍵專業技術進一步加強,在一些領域實現了突破,達到了國內甚至國際領先水平。

九部獲技術發明一等獎

九部立足三大領域,在總體技術、結構技術、動力技術、控制技術、運輸發射技術、探測通信技術、空間飛行器技術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獎項。

通過型號、預研帶專業技術的發展方式,九部在防務裝備、空間工程、定向能三大領域具有了獨特的技術優勢,專業發展總體勢頭良好,成果顯著。

在定向能新興領域上進行超前布局,面向未來戰爭形態和技術制高點,狠抓前沿技術探索。九部在商業航天發射領域得到不斷開拓,其研製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邁入航天發射領域。該火箭實現了商業航天發射市場常態化發射的履約能力,初步構建了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型譜。

「十三五」期間,該火箭共完成9次商業發射履約服務,將19顆商業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2019年12月7日,快舟一號甲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短短的6小時內連續成功發射2枚火箭,將7顆衛星先後送入預定軌道,創造了國內運載火箭連續發射最短間隔的紀錄,打造了優質口碑。

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完成 9次商業發射

九部主任陳波表示,為更好地服務商業航天發射市場,九部的固體發動機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目前更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關鍵技術攻關已經全面鋪開,為研製大型固體運載火箭打下了重要基礎。

2020年12月3日,九部抓總研製的嫦娥五號月面國旗展示系統在月球表面成功展示,圓滿完成了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國旗「獨立展示」任務。

管理效益日漸凸顯

經營規模穩健增長

「十三五」期間,九部在履行「強軍首責」的同時,自覺擔負起國有企業應發揮「搞活經濟促發展」龍頭作用的戰略使命,通過調整發展戰略目標、確定雙重發展使命,構建融合性經營模式,打造戰略中心協同組織,建立責任目標為導向的考核機制等方式提升經營管理效能,為促進「國富與軍強」的協同發展貢獻力量。

九部科研大樓和實驗樓

在經營模式方面,九部以集團公司「三創新」為指引,探索實踐發展成長新模式,構建了「航天質量管理+民企經營體制」模式,將航天總體設計部的質量管控優勢和民營企業的迅速反應優勢融合起來,加快推進重點項目研製,在確保產品質量可靠的前提下,提高產品性價比和競爭力。

九部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證書

在內部管理方面,九部在通過項目歸類分線、實現科研生產組織布局、進一步深化三大領域的總體牽引能力的同時,以市場成長性和技術發展趨勢為指向,全面統籌專業發展、項目研製、經營管理等環節,並持續推進聯產承包責任制,優化分配機制,以協調研發資源與項目發展的平衡匹配。

另外,為強化預研體系建設,優化科研生產管理體系,九部對科研生產工作體系進行健全完善,細分提出了研製生產、預研發展工作體系框架,逐步從研製獨強向研製、預研並重轉變。合理梳理九部業務鏈條,將業務重心、優勢資源向預研發展端傾斜,做深做精做強技術和裝備發展。

「十三五」期間,九部進一步強化現代化運營管理和經營風險管控,充分發揮全面預算戰略引領和價值導向作用,突出對單位經濟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和偏離預設目標的動態預警、分析、改進與考核。

九部通過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不但促進了經營目標的落實,而且經營管理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間,九部實現了2篇國家級管理創新成果,31篇省部級管理創新成果。

陳波表示,「十三五」期間九部經濟規模增長140.7%,不僅超額完成責任令指標,並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性增長,主要經營指標完成良好。

數字的背後是九部幹部職工齊心協力、大力協同、奮力拼搏、迎難而上取得的驕人成績。

從嚴治黨持續加強

文化引領顯著提升

作為航天型號總體設計單位,九部在「十三五」期間,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五年來,九部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九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體現在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發展的能力。

五年來,九部狠抓黨建工作責任制,不僅體現在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領導班子「三重一大」民主集中決策制度更加完善,更體現在黨代會、職代會作用更加務實有效。同時,基層黨組織領導群團在各項具體事務中發揮作用更明顯。

九部黨委書記為黨員突擊隊授旗

五年來,九部堅持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經營的融入與融合。「十三五」期間,九部黨委以發展成效作為檢驗黨建工作的標準。黨建工作內容更加廣泛,黨建形式更加喜聞樂見,黨建主體從專兼職政工人員逐步擴展到全體黨員。2018年,九部黨委榮獲「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梁紀秋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五年來,九部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大力弘揚航天精神,強化「求實、創新、協同、奉獻」的三江精神和「報國、敬業、奉獻」的王振華精神的探索與實踐;通過「先模分享會」「感動人物」「時代新人說」「央企楷模」等平臺,選樹了「全國勞動模範」梁紀秋總師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典型人物和團隊;不斷鞏固宣傳和輿論陣地,通過《中國航天報》、九部內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外樹形象內聚人心。

九部參與拍攝《中國建設者·太空快遞》

九部參與拍攝《大數據時代·轉型之路》

五年來,九部內網刊出宣傳稿件6456篇;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712條,自2016年1月4日開通至今關注人數5300餘人;在中國航天報等主流媒體刊登稿件150餘篇;九部參與拍攝的《國家記憶——大三線》之《鳳凰涅槃》在CCTV4播出,引起巨大反響;九部三室踐行數字航天的事跡在央視「數字中國」和「中國建設者」欄目播出。於2019年搬遷之際,將近10年來九部職工的優秀作品結集成《人文九部》出版,並建成了九部榮譽展廳,對九部44年的風雨歷程進行集中展示。

「『幹部帶頭上、黨員帶頭上』不僅是九部的優良傳統,更是戰鬥力的重要保障。」九部黨委書記劉愛國說道。

人才戰略逐步深化

晉升通道持續拓展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則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是實現創新、創效的關鍵。

「十三五」期間,九部繼續深入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優化員工結構,累計引進碩士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288人,三大領域的專業力量得到充分補充,年齡水平大幅年輕化,學歷結構得到明顯優化,充分提升了隊伍素質及活力。

五年來,九部共有1人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獲評中國航天基金獎個人獎,2人入選集團公司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入選集團公司高級工程專家,2人入選集團公司院士後備骨幹人才,1人入選集團公司青年院士後備人才,3人獲評集團級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獲評湖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九部青年參加「青聚閩江」青年科學家論壇

其間,九部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站,高層次人才成長平臺取得突破性成果,陳興峰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

為進一步激發全員工作熱情和創造力,九部實行薪酬改革和激勵措施優化,將資格評審及職務聘任向科研一線傾斜,構建專業師、型號師的技術人才體系,為九部全面推進薪酬、崗位體系改革工作提供了明確的制度保障。

九部舉行職工運動會

九部職工小家之一

九部組織女神節「年代秀」活動

能力建設高效運轉

創新之路永不止步

科技創新和進步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引擎」,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只有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才能推動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十三五」期間,九部積極主動開展自有資金能力建設,同步謀求國撥資金支持。一方面利用自有資金積極主動開展型號研發急需的條件建設,另一方面持續推動國撥資金能力建設論證和立項工作。

在基礎能力建設方面,九部通過國撥資金提前投入與單位自籌結合開展能力建設的模式,較好地解決了型號研製過程中的難點和關鍵點。2019年,九部投入近3億元的科研中心、試驗中心圓滿完成工程建設、六方驗收,並於5月底正式投入使用,顯著提高了九部科研辦公環境和試驗環境。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九部圍繞「構建形成一個開放、協同的新信息化架構體系」的總體思路,其MBD數字樣機工作取得實效性進展,已應用於多個型號的協同設計生產環節。同時,九部數據中心存儲能力已達200TB,50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能力初步建成。

九部獲中國航天基金獎集體獎

在創新發展方面,九部時刻踐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求,積極響應集團公司部署和航天三江要求,結合業務實際,深化推進面向先進位造的數位化科研生產體系建設,創新應用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雲化技術,求實創新開拓進取,落實「兩優化、兩深入、兩徹底、兩簡化」要求,通過數位化全要素質量管控體系建設與研究,提升型號質量管控水平。

與此同時,九部主動出擊,在拓展自身業務範圍的情況下,主動融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建設和地方產業布局,並積極融入武漢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攜手華中科技大學籤署了「先進系統架構與智能化試驗室」共建協議。2017年7月,九部與精功(紹興)複合材料公司聯合成立航天新技術新材料工程應用技術中心。同年12月,九部「微小衛星商業發射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改委批覆,並於2020年獲得湖北省發改委創新平臺能力建設項目支持。2020年6月,由九部承建的航天動力先進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正式揭牌運行,同年獲得湖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支持。2020年10月,九部註冊成立「武漢航天應用與協作中心」。

航天動力先進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揭牌

其中,航天動力先進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不僅是九部首個實驗類創新平臺,也是湖北省航天領域的第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標誌著九部創新之路從工程創新、技術創新逐步向科學創新、理論創新發展。實驗室成立後不久,數位化成果即斬獲「全國工業APP創新大賽最佳行業應用獎」,標誌著九部正逐步從傳統研發模式向數字研發體系轉變。

九部獲最佳行業創新應用獎

展望未來路,逐夢再出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新機遇、新挑戰,創新轉化被賦予極為重要的戰略功能。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九部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集團公司黨組和航天三江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繼續圍繞國家需求,瞄準前沿技術,持續加強自主創新,發揮引領作用,為早日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助力。

文/ 中國航天報記者 唐明軍 通訊員 李小丹 劉鑫

圖/ 航天三江九部

原標題:《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九部:敢為人先求創新 不拘一格謀發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從型號總體部邁向...
    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卻在這一瞬留下深深的印記。回眸過去五年,四部逐步從型號總體部向體系總體部轉型:主業取得快速發展,飛彈裝備覆蓋五大軍種方向、六個型譜系列;多維布局漸次展開,「三地四區」產業化布局初具規模;體系建設已見成效,多個領域取得歷史性新突破。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七院:在攻堅克難中推動四川航天...
    「三個三」是指三個提升、三個堅持、三個探索,三個提升即提升國家重點型號生產能力、提升戰術型號研發與生產能力、提升民用產業盈利能力;三個堅持即堅持從嚴治黨、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才強企;三個探索即探索融合發展之路、探索用市場資源求發展之路、探索深度介入宇航領域求發展之路。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699廠:六十三載砥礪奮進...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眸「十三五」,作為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地面設備總裝廠、地面設備售後服務維修保障中心及機械加工中心,699廠始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以「四化」為導向,以「三突破」為牽引,以「開源節流、提質增效」為主線,著力提升核心競爭實力,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較好地完成了「一、二、二、九」的總體發展目標,經濟總量較「十二五」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十三五」以來,中國航天科工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數量位居央企前茅,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十二五」末提升了16.4個百分點,高學歷人才比例大幅提升。△中國航天科工黨組領導在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調研扶貧工作在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讓人民共享航天發展成果也始終是中國航天科工的奮鬥目標。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三院:闊步邁向世界一流飛航技術...
    「三院即將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乘勢而上開啟建設世界一流飛航技術研究院的新徵程。」2016年~2020年,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在高質量發展徵程中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 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
    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 2021-01-15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劈波斬浪 勇當...
    建設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十三五」期間的重要規劃。自2017年11月到2020年6月,31個月時間,中國成功發射30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這其中20顆衛星的全部有效載荷系統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研製。西安分院為建設中國人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貢獻了核心力量。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裝備體系化發展邁出堅實一步
    「十三五」期間,二院兩級黨委中心組累計開展集中學習研討1300餘次、領導班子成員講授專題黨課1100餘次,有效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二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主題宣傳掀起聲勢,宣樹了陳定昌院士、張奕群研究室、曹彥生「大國工匠」等一批先進典型,榮獲「新中國成立70周年傑出貢獻企業」「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多項稱號。
  • 「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編者按:「『十三五』,那是什麼舞?」五年前,一曲《十三五之歌》火遍網際網路;五年過去了,當年歌中提出的問題已到揭曉答案的時刻。中新社8日起陸續推出一組六篇報導,從多個維度回答「『十三五』究竟是什麼舞」,介紹過去五年來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敬請垂注。)
  • 為什麼國家航天基地設在武漢?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這樣,武漢又增加了兩個國家級基地,分別是國家級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和國家級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這就是大家知道的武漢市新的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 (武漢大學「珞珞一號」衛星發射) 武漢航天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航天三江集團、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光谷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等重點企業
  • 火箭「嗖嗖嗖」,「航天強省」名片更閃亮
    它由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研製,具有飛行可靠性高、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保障需求少、發射成本低等特點,主要為300公斤級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截至目前,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已完成9次發射履約,成功將19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多次刷新同一型運載火箭在同一發射場發射間隔最短記錄。
  • 中建三局、中國航天科工等都是熱門崗位
    湖北省菸草專賣局、中國菸草總公司湖北省公司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目前下轄17個市級菸草專賣局(公司)、89個縣級局(營銷部)、14個菸葉分公司,以及湖北菸草金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湖北菸草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菸草湖北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省菸草科學研究院等4家直屬單位。
  • 記者對話航天科工相關負責人
    據公開信息,上述火箭型號為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由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航天科工」)生產,買方為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長光衛星」)。航天科工是國內首家商業火箭公司,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公司持有前者近70%股份,而航天三江集團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其他股東包括湖北長江航天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中車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等。
  • 輝煌「十三五」|航天六院這五年:築夢蒼穹裡 潮起天地間
    「十三五」,一個時代的變遷。在古都西安,在首都北京,在魔都上海,在江城武漢,千滴水匯聚成汪洋,萬束光燃點起希望。五年,1.6萬名職工,心手相牽,攜手繪就一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六院改革奮進的剪影。五年來,六院液體動力事業實現了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綠色發展,一院四地協調發展,陝京滬漢共享發展,全院幹部職工收穫了更多歸屬感和幸福感。
  • 新華社: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要將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核心戰略基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爭當創新性國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努力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強國強軍的核心力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表示。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在給廣大職工講五中全會精神黨課時字字鏗鏘。  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精神稟賦。近年來,航天科工保持每年投入科技創新經費佔營業收入比重10%以上的強度,依靠自主創新,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並將在「十四五」時期不斷增加創新投入比重,推進實現在改變技術領域競爭態勢的顛覆性技術上取得「從0到1」的重大突破。
  • 深度揭秘 | 中國航天科工那些參與嫦娥五號月面工作的神器
    >及時發出關機指令讓嫦娥「翩然」落月五星紅旗閃耀月球中國國旗第三次在月面的成功展示也是首次國旗在月球「獨立展示」在正負150攝氏度溫差下仍能「保持本色」的月面國旗展示系統是由中國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抓總研製
  •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命名為「快舟·富強福」號的快舟一號甲遙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一星」的方式,將銀河航天首發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2020年快舟火箭的第一次發射。
  • 國產高檔數控工具機裝備航天科工
    據《科技日報》3月28日報導,國產高檔數控工具機已裝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簡稱「航天三院」)飛彈總裝廠房裡,一排排大型五軸聯動工具機盔明甲亮,正按照設定的程序聯合加工試製件產品。這樣的大型高檔國產工具機,在三院有41臺,分別用於飛彈發動機、材料熱成型等領域的精密加工製造。
  • 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調研航天凱天環保
    北極星大氣網訊:10月15日,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調研航天凱天環保。袁潔參觀了公司展示運營中心、環保裝備生產製造車間,聽取了航天凱天環保總體概況、科研技術情況、人才團隊及運營模式的介紹,對公司發展面貌表示高度認可和充分肯定,對公司今後的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