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家沛
前日3時許,朝陽區環球金融中心渣打銀行附近,奧運冠軍孔令輝被指酒後與值班保安發生肢體衝突,保安自稱被打傷並報警。警方證實,經調解雙方已達成和解,但未透露孔令輝具體的賠償金額。(5月29日《新京報》)
一個人喝醉了,往往幹出一些不理智的事,這本來也是不足為奇的。不過這事發生在「奧運冠軍」身上,新聞性就上了一個檔次。原因在於,人們對名人的關注度總是很高,對他們的期望值也要高出一般人。而在現實中,我們的許多名人很讓他們的粉絲失望,常常做出一些失範的事。這就說明,被我們廣大粉絲寄予厚望的名人,常常缺乏一種基本的自律。
如果用「人無完人」的標準來替名人的失範辯解,還是有一些說得過去的。不過,當另一位名人王皓被問到孔名人醉後打保安一事時,用的是這樣一種態度來答覆:「我以前也出過這樣的事,都已經過去了。我在網上看到了這個消息,我想很多事情並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那樣,兩邊有衝突,究竟誰負責,很難說得清。3年前我也衝動過,不衝動叫年輕人嗎?」
「兩邊有衝突,究竟誰負責,很難說得清。」如果放在一般的情況下來講這話,很有道理。不過,當時的孔名人是處於醉後,處於那樣一種狀態的更大名人李白都把持不住自己而「天子呼來不上船」。孔名人難道就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不做出格的事?作為正在上班的保安,他如果動不動惹事生非,甚至有眼不識泰山而去跟孔名人之類的大人物過不去,肯定早就被炒魷魚了。因此,當時發生的事,孰是孰非顯然不是「很難說得清」的。從後來保安報警後由警方出面,通過雙方的溝通,協商出了一個雙方都認可的解決辦法,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可是,王名人不這樣認為,他要為自己的鐵哥們「路見不平一聲吼——「不衝動叫年輕人嗎?」
這「一聲吼」未免有點過於「有力」:年輕不是過錯,誰沒有年輕過?因此,誰都可能「衝動」,誰都「必須有」的「衝動」,憑什麼孔名人就不可以「衝動」一下?這算什麼呀?根本不算什麼!不是嗎,我王名人當年也「衝動」過,不是都過去了嗎?只是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在我們身邊,的確不時發生「衝動」事件。但是,如果進行一下粗略的統計,「年輕人的衝動」不是沒有,不過跟名人的「衝動」比起來,遠遠還是小巫見大巫。而很多的名人,早已跟「年輕人」相差十萬八千裡了,可是,他們「衝動」起來倒還真顯得「年輕氣盛」。可是他們年輕不再,為什麼還「氣盛」呢?只有一個解釋:名氣大唄,不是等閒人,應該時時處處得到特殊的崇拜,而不應該遵守各式各樣的臭規矩唄!就是王名人三年前也「衝動」過,那也不能作為理所當然的「年輕的衝動」的證據,只能說明,王名人也一樣有一些名人的壞毛病,把自己的「衝動」拿出來,就能證明孔名人的「衝動有理」?不僅太雷人,而且有點不以自己的「衝動」為恥,反以為榮的味道,這是不是也是如今一些名人的特點之一?
在筆者看來,孔令輝醉打保安,絕不是什麼「年輕人的衝動」,而是一種典型的「不衝動枉為名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