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亞特蘭大充分詮釋了何謂「真藍黑」,憑著讓人血脈僨張的高位逼搶戰術,這支沒有巨星壓陣的球隊卻佔據了比賽的上風,一度把群星雲集的巴黎聖日耳曼逼上了絕路。如果不是最後時刻的連入兩球,大巴黎只怕又要吞下早早出局的苦果。
至於大巴黎逃出生天的原因?運氣因素不得不提。能夠在如此關鍵比賽的最後時刻連入兩球,在足球歷史上都不算多見。上一場類似的戰役,恐怕還要追溯到二十餘年之前曼聯對陣拜仁的歐冠決賽,可想而知概率之低。
除了虛無縹緲的運氣成分之外,內馬爾才是大巴黎死裡逃生的頭號功臣。雖然沒有進球入帳,可他卻生生策劃了大巴黎的全部兩粒進球。更重要的是,在亞特蘭大利用高位逼搶戰術把大巴黎搶到一籌莫展之際,正是內馬爾挺身而出,憑著歷史級的推進能力生生殺開了一條血路,讓大巴黎在最艱難的時刻,仍然維持著進球的希望,這才沒有被亞特蘭大的「三板斧」徹底打垮。
也許印象會說謊,可數據不會。在這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內馬爾憑著一己之力完成了23次持球推進、16次過人、9次被犯規,誇張至極的個人數據——9次被犯規,更是讓內馬爾創造了本賽季歐冠聯賽單場比賽的被犯規次數紀錄。只要對足球稍微有些了解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單場9次被犯規究竟是多麼誇張的數據,亞特蘭大的黃牌幾乎都吃到了內馬爾的身上。
本場比賽的內馬爾,即便是用「天神下凡」來定義也絲毫不為過。然而,就是如此狀態之下的內馬爾,也生生殺到了最後一分鐘,憑著一些運氣成分才幫助自己的球隊逃出生天。這無疑是個讓人反思的現象,也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起了內馬爾的前東家巴塞隆納。不客氣地說一句,內馬爾在紀錄夜的驚心動魄,既凸顯了巴薩的尷尬,還體現了梅西的無奈:
眾所周知,自從內馬爾離開諾坎普球場之後,巴塞隆納連續兩個賽季在歐冠賽場慘遭逆襲。至於對手們採用的戰術嘛,簡直就與亞特蘭大對付巴黎聖日耳曼的套路如出一轍。無論是羅馬也好,還是利物浦也罷,都在一開場就祭出了高位逼搶的戰術,讓巴薩完全組織不起來像樣的進攻,就只能憑著梅西的個人能力零敲細打,與本場比賽內馬爾的窘境如出一轍。
如果把時間回溯到十餘年前,哈布白時代的巴薩還坐擁哈維、伊涅斯塔這幾位中場大師,自然不怕高位逼搶,完全可以像是貓戲老鼠地一般傳遞皮球,平心靜氣地等著對手的體力耗盡,這才發力痛打落水狗不遲。
如果把時間回溯到MSN叱吒風雲的時代,巴薩同時擁有內馬爾與梅西這兩大突破天王,對於高位逼搶也能一笑了之,無非就是內馬爾與梅西的交叉拳罷了,雖然簡單粗暴,可當代足壇就沒有幾支球隊能夠頂得住。
可現如今的巴薩,既沒有了哈維、伊涅斯塔這樣的傳控奇才,又失去了內馬爾這樣一位突破魔王,在對手一往無前的高位逼搶面前,動輒就會被搶下皮球,直接威脅到球門。於是,在面對高位逼搶的戰術時,現如今的巴薩往往就只剩下了最後一個套路:把皮球交給梅西,讓他憑著一己之力完成奔襲,把MSN時代的左右開弓生生變成了單拳出擊,任誰都明白這其中的區別之大,絕非簡單的加減法而已。
梅西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放眼歷史長河也沒有幾人能夠與他媲美。可他畢竟是肉體凡胎,會疲勞會受傷也會受到歲月的侵襲。讓一個年過三旬的老將整場比賽奔襲,著實是太過強人所難了。他就算是憑著一己之力完成了推進,又剩下多少氣力完成射門?
哪怕就是本場比賽的內馬爾,正值壯年,狀態更是紅得發紫,身邊的隊友無論身價還是名氣都在對手之上,不也要廝殺到最後一刻,才能憑著運氣驚險過關麼?那麼,巴薩之前總是慘遭逆轉,就有那麼不可理解麼?憑著一己之力擊敗對手,這無疑是成為巨星的大前提。可許多人不理解的是,這並不意味著巨星們在每一場比賽都可以憑著一己之力大開殺戒。
更糟糕的是,當代足壇以成敗論英雄。就比如本場比賽的內馬爾,大家對他的讚譽,是基於大巴黎贏球這個大前提。如果大巴黎未能在最後時刻連進兩球,而是不幸沉沙折戟。那麼,在本場比賽中一度浪費進球良機的內馬爾、身為大巴黎頭牌的內馬爾,無疑會淪為罪人一般的存在,被媒體與球迷口誅筆伐。這種假設的結果,梅西在此前的兩個賽季早就已經體驗過了。
巴薩的尷尬是什麼?從哈布白時期的中場天團,到MSN時代的左右開弓,再到現如今的梅西獨臂擎天,這退步幅度之大,讓人瞠目結舌,偏偏巴薩高層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應對手段,還生生弄丟了內馬爾;梅西的無奈又是什麼呢?在他的全盛時期,早就習慣了與隊友協同作戰的,哪怕就是人員相對貧瘠的MSN時代,也有內馬爾與他遙相輝映,讓他不至於孤軍奮戰。可到了職業生涯的暮年,梅西的處境反而大不如前了?
明明就是球隊整體配置大不如前,逼的職業生涯暮年的球隊頭牌不得不以一己之力完成推進,無論體力還是效率都很難得到保障,如果運氣再稍微糟糕一些,結果自然就不容樂觀——但是,就是這種明擺著的狀況,卻甚少有人理解梅西的無奈,一旦巴薩輸球,便對他口誅筆伐,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綜上所述,內馬爾的紀錄之夜,揭示了巴薩為何總是慘遭逆襲,梅西實在是無奈。英雄要有英雄的身手,英雄也同樣要有英雄的運氣與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