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是國內傳媒行業的高校,原來校名是北京廣播學院,估計是由於原來層級比較低的「電大」(廣播電視大學)的原因,學校選擇改名升級,這所高校的招生錄取分數,在全國還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那我們看一下這所大學實力如何?畢業生就業咋樣?
中國傳媒大學始建於1954年的中央廣播事業局廣播通信技術人員訓練班及1958年成立的北京廣播專科學校。1959年4月正式成立北京廣播學院,1981年11月,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1年,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4年8月,北京廣播學院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2017年9月,中國傳媒大學入選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在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國傳媒大學的12個參評的學科中,有11個排在全國前70%,3個學科在A類,其中,新聞傳播學和戲劇與影視學獲得A+級評價, 藝術學理論獲得A-評價。
2019 年,中國傳媒大學共有各學歷層次全日制畢業生 3878 人(不包含港澳臺、留學生、在職、繼續教育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7.19%。其中,本科畢業生(含第二學士學位)2119 人,就業率為 96.98%;碩士畢業生 1632 人,就業率為 97.73%;博士畢業生 119 人,就業率為 93.28%;高職畢業生 8 人。男女比例為 1:2.64。
2019 屆畢業生生源覆蓋全國 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畢業生總人數位列前三位的為:山東省 358 名(佔 9.23%)、北京市 319 名(佔 8.23%)、河北省 288 名(佔 7.43%)
國內升學:2019 屆本科畢業生中,有 379 人國內升學,佔本科畢業生總人數的 17.89%。其中,205 人保研,174 人考研;245 人進入本校攻讀研究生,134 人進入外校攻讀研究生。
境外留學:中國傳媒大學 2019 屆畢業生中,有 359 名本科畢業生和 15 名碩士畢業生出國(境)留學。留學目的地排名前三名的國家或地區為英國(157 人)、美國(92人)和中國香港(38 人)。根據 2020 年 TIMES 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傳媒大學共有 201 名 2019 屆畢業生赴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高校留學。其中,92 人赴世界排名前 30 名的高校留學,28 人赴世界排名 31-50 名的高校留學,81 人赴世界排名 51-100 名的高校留學。
就業單位性質:2019 屆籤約工作畢業生就業單位以國有企業(303 人)、其他企業單位(301人)、其他事業單位(172 人)、高等教育單位(131 人)為主。其中,本科籤約工作畢業生主要前往其他企業單位,碩士籤約工作畢業生超過四分之一前往國有企業,博士畢業生則主要與高等教育單位籤約。
就業行業分布:中國傳媒大學 2019 屆籤約工作畢業生到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比例最高,其次為教育業、第三為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就業區域:2019 屆籤約工作畢業生地域流向以華北地區(佔 64.34%)、華東地區(佔12.82%)和華南地區(佔 9.78%)為主。在北京就業的畢業生有 730 人,京外就業的畢業生有 518 人,北京、廣州、杭州、深圳、天津為今年畢業生就業流向前5 名城市。
2019 屆籤約工作畢業生中共有 773 人赴京津冀經濟圈就業;304 人赴「一帶一路」經濟帶所涉及的地區就業;2 人赴雄安新區就業;212 人赴長江經濟帶所涉及的地區就業;104 人赴粵港澳大灣區所涉及的地區就業;6 人赴海南自貿試驗區就業。
根據畢業生籤約單位情況統計,中國傳媒大學 2019 屆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畢業生以籤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傳媒類單位為主,博士畢業生籤約高等院校比例較高
2019 年,我校共有學生 14 人次前往國際組織實習任職,其中,1 人前往聯合國總部實習,1 人前往聯合國環境署實習,1 人前往世界自然基金會實習,1 人前往世界經濟論壇實習。
建校 65 年來,中國傳媒大學共向中央及各省級主流媒體平臺輸送了 5415 名畢業生,其中前往中央級主流媒體的有 2676 人,前往各省級主流媒體的有 2739人。有 409 名畢業生進入通信行業旗艦企業工作。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來,傳媒大學的確傳媒行業的扛把子。
中國傳媒大學已經發布了2019屆畢業生就業數據,作為傳媒行業老大,這個數據真靚麗,你會向你身邊的朋友推薦這所大學嗎?歡迎您在下方討論區留言參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