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跪著伺候主子,曾服侍皇后沐浴,活到1996年!
在數千年的封建帝制中,皇宮是最神秘的地方了,裡面除了有皇帝的三千佳麗之外,還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男人,這便是太監。提起太監,人們馬上會聯想到尖聲、扭捏、蘭花指,還有怪聲怪氣的「有本奏來、無本退朝」、「嗻」、「奴才……」、甚至包括一些令人噁心或者恐懼的神秘。
太監,按照百科的解釋,原本指的是宦官中的高級官員,現指古代中國被閹割生殖器後失去性能力,專門在古代皇城中役使男性中的官員。宦官制度最早起源於先秦時期,《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唐甄在《潛書》中這樣描繪這群特殊的群體:「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推敲一番,想必可知曉,這句話就是在形容太監。
中國古代的王朝中,曾湧現出了數十位左右朝局走向的太監,其中著名的諸如:秦朝太監趙高、明朝太監馮寶和魏忠賢以及清朝太監李連英。不管是默默無聞的小太監,還是呼風喚雨的大太監,背後承載著都是古代王朝的辛酸往事。今日,筆者來說一說這麼一位普通的太監,他雖說沒有為虎作倀,也沒有左右朝局,卻成為一段歷史的重要句號。
這位普通的太監,便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跪著伺候主子,曾服侍皇后沐浴,直到1996年才去世的孫耀庭。
孫耀庭出身於天津市靜海區一個貧農的家庭,原本靠著父母的辛苦勞作,年幼的孫耀庭還可以跟著村裡的私塾教師讀書,且不必繳納學費。然而好景不長,父母淪為乞丐後,他便失學了。迫於生計,孫家人只好把他送去當太監。就這樣孫耀庭咬著牙走了一趟「鬼門關」。然而,就在孫耀庭私自「淨身」成功、身體剛剛恢復過來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來——清朝末代宣統皇帝宣布退位。
皇帝都宣布退位了,太監還能有什麼前途呢?聽到這個消息後,孫耀庭痛哭不止、癱軟在地。因為皇帝的退位,他也成為了一位沒有來得及進宮就「淨身」的太監,陰長陽錯的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
進宮的路斷了,孫耀庭在親戚的介紹下進入到了原清朝攝政王載濤的府中做事,而這也成為了他能進入紫禁城的跳板。雖說在載濤的府中做事,但掙的錢也是少得可憐,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於那些「規矩」,已經瞭然於心。他心裡明白,只要自己盡心盡力,終於又有一天會走進紫禁城,成為服侍皇帝的人上人。
沒多久,他便離開了載濤府,在他人的介紹下,進入到了紫禁城。進宮以後,孫耀庭就發現,裡面的世界完全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美好,他甚至連一個正式的名字都沒有,只是一個伺候老太監的僕人。儘管如此,孫耀庭還是沒有輕言放棄,他憑藉著自己善於察言觀色的處事態度和天生的聰明機靈,一步一步地在向自己夢想中的生活靠近。
但一個突發的事件讓他夢想破滅了,1923年6月26日,火勢蔓延之大毀了400多間房屋,以及大量珍貴寶物。雖說起火原因沒有查明,可溥儀堅信這是收入微薄的太監為了掩蓋偷盜寶物的罪證而故意縱火。於是沒過多久,溥儀頒布了一道詔諭,將紫禁城裡的太監全部趕了出去,其中就包括孫耀庭。
被趕出皇城的孫耀庭再次回到家中,走出宮牆的那一刻,不甘和心酸如同潮水般湧向孫耀庭。本以為這是他「事業」的終結,卻在短暫休息之後再次迎來太監生涯的第二個春天。
不久,由於公眾人力不足,孫耀庭再度進宮,溥儀把孫耀庭分到了皇后婉容的儲秀宮裡當差。據他回憶道,皇后所有的沐浴工作全權由宮女、太監伺候,洗澡時一動不動,由他人幫忙。作為貼身太監的他,就曾跪著伺候主子,服侍皇后婉容洗澡。
1924年,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進京將末代皇帝溥儀連通皇后太監一併驅逐出了紫禁城,就這樣孫耀庭第二次被趕出了紫禁城。一行人輾轉來到什剎海的醇親王府,太監宮女們被遣散,孫耀庭只能再次回到了鄉下的家中。
之後,溥儀在偽滿洲國登基,孫耀庭聽說後又輾轉又來到了溥儀身邊。而後又因為被查出患有肺病,害怕被傳染的溥儀,很快便讓孫耀庭返京了,這也是孫耀庭太監這個職業的終結。
1996年,孫耀庭去世!今時今日,我們透過他了解到了當時太監生活的痛苦和坎坷,認識到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好在萬惡的封建主義已然成為過去,現在是新時代,吾輩理當朝前看,方能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