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被國內球迷稱之為「大魔王」,2016年NBA選秀大會在第2輪第13順位(總第43順位)被休斯頓火箭隊選中,2017年正式登陸NBA,成為「全村的希望」。
效力NBA的1個半賽季,周琦總登場125分鐘,留下了19場,24分,22籃板,2助攻,2搶斷,14蓋帽,10失誤,14犯規的技術統計,數據平平,蓋帽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亮點。
上圖是周琦17-18賽季(左)和18-19賽季(右)的投籃熱圖,在全部的33次出手中,有19次都是三分出手,但只命中了2球,三分命中率低至10.5%,剩下的14次兩分出手,命中了5球,命中率35.7%。毫無疑問,無論兩分投籃還是三分投籃,命中率全部遠低於聯盟平均水平,周琦的NBA之旅是典型的失敗之旅。
在三分命中率如此之低的情況下,為何還選擇了如此之多的三分出手呢?
這就要從主教練的魔球理論說起,德安東尼作為聯盟中的進攻大師,曾經引領了太陽的跑轟打法,堪稱現代籃球的先行者。後又將勇士開創的小球打法極致開發為「魔球」打法,第一選擇就是三分,第二選擇才是籃下,直接摒棄了中投這種效率相對低下的打法。
另一方面,周琦身高2.16米的情況下,體重只有95公斤,體重過輕帶來的就是對抗能力嚴重不足。95公斤是個什麼概念呢?舉幾個例子,同樣身材偏瘦的杜蘭特,體重是109公斤,但他比周琦要矮10公分;同樣大前鋒位置的安東尼戴維斯,初入聯盟時身材瘦弱,但同樣也有100公斤,身高也比周琦矮8公分;同樣黃種人血統的林書豪,身高1.91米,體重也有91公斤。可以發現,周琦的體重只能在和1號位球員的對決中略佔上風,在內線毫無競爭力。對抗能力不足,即便攻擊到籃下,也不具備充足的出手空間,亦無法強行上籃成功。
綜合以上兩個因素,球隊為其制定了三分投籃的戰術,規避對抗不足的缺陷,試圖將其打造成空間型大前鋒。雖然周琦在訓練場練習了大量的三分投籃,但比賽場上效果並不理想,這一改造顯然並沒有成功。
此外,周琦在場上表現出的精神狀態也是一個問題,他在防守中經常迷失,站位非常不理想,經常出現漏人的情況。進攻端,他的戰術執行力同樣很差,常常不知道如何跑位,需要隊友指點,如此一來,便只剩下站底角等球三分出手這一個戰術了。2017年11月17日對陣太陽的比賽中,周琦底線發球卻鬼使神差的將球直接砸到背身毫不知情的隊友頭上,直接送給了對方一次快攻機會。這一畫面也體現出周琦在場上不夠專注,隨意而為,態度不認真的毛病。
周琦迷你槓鈴訓練
周琦小型輪胎訓練
周琦買雞蛋灌餅
鑑於周琦過於瘦弱的身體,廣大球迷都希望於他能夠早日增重成功,但是以上三個圖片的事件卻為他帶來了一片的聲討之聲。職業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和飲食習慣都是具有嚴格的要求的,如此不刻苦和自律,怎能不寒了球迷的心。科比的「曼巴」精神之所以成為了一代佳話,就是其蘊含的刻苦自律、永不服輸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球迷,而周琦如此沉淪下去,必然不會受到球迷的擁戴。
近日,美媒公布了一份名單,NBA球員臂展排行榜,周琦榜上有名,高居第八。在這份名單中,有大小波爾,也有全明星扣籃大賽上的背景板塔克法爾,有班巴和博班,也有最佳防守球員戈貝爾,歷史傳奇巨星張伯倫的臂展也僅僅只比周琦多了1釐米。
可見,周琦具有頂級的靜態身體天賦,2.16米的身高,2.33米的臂展,2.86米的站立摸高,如此天賦之下,周琦本該做得更好。
周琦,你準備好兌現自己的天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