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冬青奧會1月23日落下帷幕,在為期14天的比賽中,來自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的1872名運動員參加了包括滑雪、滑冰、冰球、冰壺、雪車、雪橇、冬季兩項、滑雪登山共8個大項、16個分項、81個小項的角逐。中國派出了由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組成的109人體育代表團,參加了8個大項、14個分項、57個小項的比賽,實現了參賽大項全覆蓋的目標,參賽規模和參賽小項也分別達到了前兩屆冬青奧會的兩倍以上,充分體現了成功申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來中國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發展了更為廣闊的群眾基礎和梯隊深度。
本屆冬青奧會共有23個國家和地區獲得金牌,33個國家和地區獲得獎牌。中國體育代表團累計獲得3金4銀5銅共12枚獎牌,位列金牌榜第九位,金牌總數與上屆冬青奧會持平,但是獲獎的項目結構發生了變化。
從去年開始代表中國出現在國際賽場上的「天才美少女」谷愛凌在冬青奧會閉幕式上擔任了中國體育代表團的旗手,本屆賽事她一舉奪得女子自由式滑雪U型池、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兩項冠軍,以及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的亞軍。在賽會官網評出的賽會十大人物中,谷愛凌位列其中。在首項比賽,也是她曾多次在國際大賽上獲得冠軍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賽的決賽中,谷愛凌遭遇了比她年長一歲的愛沙尼亞天才滑雪選手凱莉·西達魯,最終以0.5分惜敗,兩人在這個項目上的爭奪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看點。
在其後進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比賽中,谷愛凌和隊友李方慧成功奪得金、銀牌。這個項目是中國近年來進步幅度較大的項目,去年9月在紐西蘭舉行的自由式滑雪世界盃的比賽中,中國選手張可欣、谷愛凌包攬了金銀牌,李方慧獲得第四名;去年12月在世界盃崇禮站比賽中,李方慧獲得第三名。
谷愛凌在本屆冬青奧會上取得的個人第二塊金牌來自自由式滑雪大跳臺項目,隊友楊碩瑞獲得了第四名。這個項目競爭激烈,英國選手穆爾、瑞典選手布爾曼松都有很強的奪冠實力。決賽中年輕選手們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誤,谷愛凌憑藉著後兩跳出色的發揮僅以1.50分的優勢奪冠,可謂驚險。
中國代表團奪得本屆冬青奧會首枚金牌的是速度滑冰黑龍江小將楊濱瑜,她在自己的優勢項目女子集體出發比賽中倒數第二圈仍落後6秒的不利局勢下逆襲成功,獲得冠軍。
此外,中國隊還在冬青奧會新設項目、我國新開展項目及以往的短板項目上取得了長足進步。
本屆冬青奧會增設了「滑雪登山」項目,將滑雪和登山結合起來,選手們不僅要利用滑雪板上坡、下坡,而且要身背雪板完成攀登等動作,是一項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的運動項目。來自西藏的運動員索朗曲珍獲得女子個人越野比賽第四名,僅落後季軍不到2分鐘。個人越野賽包括3次上升和3次下降,對體力的要求非常高。「放羊娃」索朗曲珍也是在最後階段體力不濟,遺憾未能收穫獎牌。
在高山滑雪項目中,易驍颺成為第一個站在決賽場地上的中國選手,他已將目標瞄向了2022北京冬奧會。鋼架雪車、雪橇項目,中國隊也通過比賽積累了經驗。17歲的內蒙古姑娘趙丹曾是一名三級跳遠選手,通過跨界跨項選材進入中國國家鋼架雪車隊,從零開始學習這項速度感十足的冰雪運動,這次來到鋼架雪車運動的發源地聖莫裡茨,趙丹在第一次國際大賽中獲得了第七名。雖然沒能完成賽前教練員給她制定的進入前六的目標,但是中國國家鋼架雪車隊外籍教練派屈克·香農對她轉項僅一年後的首次大賽亮相表示滿意。
代表團表示,本次比賽,中國年輕隊員們克服了賽場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利、語言不通暢等困難,實現了重安全事故零出現、興奮劑零違規、發揮水平全力爭勝的參賽目標,達到了鍛鍊隊伍、培養人才、增強交流的目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不畏強手、敢於挑戰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為全力以赴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