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歌曲類的綜藝,有《我是歌手》和《中國好聲音》這樣的「老牌」節目坐鎮,其他新形勢的歌曲類節目應該很難再突圍出來。可一檔名為《天賜的聲音》的綜藝,卻生生在首播就成功引起了關注。只不過被關注的核心原因不在於歌手,而在於一位叫丁太升的樂評人。
在第一期節目評價薩頂頂時,丁太升以一句「矯揉造作」一評成名。沒想到在第二期,丁太升的風格依然不改。就在王晰和婁藝瀟合唱《花樣年華》完畢時,丁太升再次說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的評語。
說起王晰很多人應該都不會陌生。畢竟《聲入人心》讓他一下廣為人知,此後又火速登上《我是歌手》的舞臺,人氣是一直在飛速增長。要說《聲入人心》和《我是歌手》這樣的舞臺,沒有兩把刷子當然是上不去的。而如果要追逐起王晰的真正實力,早在2013年的「全國青歌賽」中,王晰就斬獲了冠軍。這樣的歌手,不敢說很頂級,但是不管放在哪都是很「抗打」的。可在丁太升這邊,看法卻不太一樣。
就在王晰和婁藝瀟演唱完後,丁太升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他有點入戲太深。」這個「他」無疑就是在說王晰,並且丁太升還補充說道:「王晰的的聲音是他過於自負的內容,所以他不會去放大他的聲音」。細品一下這兩句話,相當有意思了。
首先,「入戲太深」。回想上一次丁太升評價薩頂頂時,說的是「不夠生動」,這次說王晰「入戲太深」,這口吻也是有點無語。淺了說不生動,深了又說太入戲,著實有點「難寵」呀。況且,丁太升的這些用詞,如果不是很熟悉節目的觀眾,咋一看沒準還以為在評「我就是演員」呢?不然哪來那麼多「不生動」,「太入戲」?
至於第二句評語就更重了!「自負」?王晰的聲音哪裡讓人聽著覺得他自負了?回顧《花樣年華》這首歌,因為是要跟婁藝瀟合唱,所以王晰很多更華麗的技巧都還沒展示呢,這就自負了?有點匪夷所思。
對於丁太升的這番評論,王晰自己當然不是很服氣,畢竟自己在歌壇也不算新人了。於是王晰當場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想一味討好別人」。王晰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做自己。就是說:這首歌或許演繹得不是很完美,但是我有我自己對這首歌的理解和想法,並且我表達出來了,不會因為別人的質疑而改變或討好。
可王晰的表態並沒有獲得丁太升的認可,丁太升隨即補充:「我依然認為你們兩人的聲音是不搭的」。這句話咋一聽好像有點道理,但是實則卻經不起推敲。因為王晰和婁藝瀟搭在一起不是自己決定的,是隨機「抽牛奶」決定的,換句話說一開始搭檔是誰完全未知。因此在這個舞臺上,歌手其實能做的只有在搭檔不能換的情況下,盡力去做到「最搭」,而不是「完全搭」。另一組周惠和於文文不也是類似的情況嗎?一個高音和一個中低配到一起,本身就是個挑戰。能完成任務就很好,一律要求盡善盡美,不科學!
雖然丁太升不看好王晰的表演,但是張韶涵還是選擇了王晰,於是兩位「高音」歌手有了同臺演唱的機會。可是對於丁太升來說,是又多了一次「挑刺」的機會。
在張韶涵跟王晰新合作的曲目裡,王晰破天荒第一次玩起了說唱。這一個舉措其實是在張韶涵的鼓勵下而決定的,用王晰自己的話說:「人生第一次」。可丁太升怎麼看?
「說唱不是這樣的,說唱就是土味喊麥。」好吧,這裡還是不得不佩服丁太升的膽量。一句話把「流行界」和「說唱界」都得罪了。王晰的嘗試是不是說唱,或許還有待商榷,畢竟是一種新形式。可把「說唱」等同於「喊麥」,並且還是比較「土」的喊麥。只怕「說唱」粉要不答應了。
另一邊,「說唱」粉的態度尚未可知,蘇有朋率先坐不住了。直言說唱不只有一種方式,蘇有朋覺得王晰的方式也是成立的。要說蘇有朋這一期真是表現出來極高的情商,節目組安排師兄陳志朋和愛徒姚琛同組競技,本來是一個難題,但是蘇有朋全程的表現幾乎是滿分,誰的情緒都有照顧到。此次再加上對丁太升的發言,一下更圈粉了。
很可惜,蘇有朋的發聲依舊沒讓丁太升的態度發生轉變,反而間接引爆了這一期節目的「高潮」。就在蘇有朋表態後,丁太升接話,下了一個挺「狠」的論調:「又給廣場舞大媽們貢獻了一個可能的選擇」。這話什麼意思?難道張韶涵和王晰的這首改編就是「廣場舞」的水平?這下連張韶涵也聽不下去!
從根上講,《黎明前的黑暗》這首歌是張韶涵選的,而且很多改編也都是張韶涵的主意。那丁太升這麼一說,本來只是衝著王晰去的,卻間接把張韶涵也兜了進去。
好在,胡彥斌及時表態,表示:「很喜歡這個表演。」這一番發言可以說完全「打臉」丁太升了。為何?節目開播有一個小插曲不知大家可否還記得?
就在王晰第一次演唱完畢時,胡彥斌也是提出問題的,但胡彥斌是表示王晰演唱過程中有一個轉音不夠穩,作為專業歌手應該更好才是。這樣專業的角度跟丁太升的「入戲太深」、「聲音自負」完全不是一個層次。可丁太升不這麼認為。
丁太升在胡彥斌發言過程中連連鼓掌,那表情就像找到了「援軍」一樣。因此在稍後發言時,丁太升趕緊表態:「胡彥斌說的自己非常認同」。可從後期看來,丁太升的「認同」或許只是自己認同,胡彥斌可沒這麼想。先不說兩人評論的水準,從第二次演唱後,丁太升依然覺得王晰有問題,胡彥斌卻認為表演很好,丁太升這就相當尷尬了。
誠然,競技舞臺我們還是需要聽到不同聲音的,這樣才有利於歌手的進步。可「不同」終究還是要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不然這屆網友這麼出色,大家怎麼會「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