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海戰,有哪些特點?古羅馬又是怎樣把海戰引進的陸戰的

2020-12-26 講史論教D

【古代的海戰是怎樣進行的?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海戰就可見一斑】修普底德在《伯羅奔尼撤戰爭電》第一卷第一章就向我們論述了那個時代希臘「海上勢力的重要性"。希臘是個半島國家,海上貿易發達,發展海軍對付海盜,進行海外擴張,是很必要的。 相傳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克裡特國王米諾斯就組織了希臘的第一支海軍。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 到希波戰爭結束時,雅典海軍已經稱霸愛琴海。雅典人非常重視海軍, 將大量戰爭經費用於海建設,伯利克裡特說「航海技術是一門藝術」。

古代海戰,是船與船的肉搏戰,或是靠碰撞摧毀敵艦;或是二船互相鉤住,讓士兵在甲板上肉搏;有時又二者兼用。不同國家根據自己的航海技術和士兵特點側重不同的戰術。雅典人普遍使用三列槳艦,船體較大,速度較快,水手技術全面,在寬闊海面上作戰常常獲勝。

兩軍對壘時,雅典艦隊運動突破敵人防線,然後倒劃向敵艦側面或船尾撞擊,摧毀敵船。公元前429年,雅典與伯羅奔尼撤聯盟進行了一場海戰。在這次戰役中,雅典人將自己的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當時,伯羅奔尼撒船隊因為船身較小,不利於廣闊海面作戰,因此他們排成圓圈隊形, 船隊緊密聯繫,中間沒有多大空隙,使敵艦不能衝過去。船隊中五條航行最快、裝備最好的船隨時準備馳援受攻擊的戰船。

面對這個似乎很鞏固的隊形,雅典人排成縱隊圍繞他們航行,佯裝進攻,迫使圓圈縮小,當風力增大時,雅典將軍福密俄才下令進攻。這時,圓圈隊形以已全被破壞, 船隻互相撞擊,一片混亂, 怕羅奔尼撒艦隊幾乎全部覆滅,這種利用寬闊海面來往包抄、尋找戰機的戰術,是當時希臘世界中典型的海戰方式。

首先向這種戰術挑戰的是敘拉古人。西西里戰爭中,敘拉古人成功地在狹隘的海灣,用船頭撞船頭的技術全殲雅典海 軍,打破了雅典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船頭相撞的戰術,在這以前被視為水手缺乏技術的表現。西西里戰爭中,雅典派出了整個城邦的精華,戰士的航海技術無人匹敵。敘拉古人因為雅典船頭較輕,容易撞破,加固了自己的船頭。

在狹窄的海灣裡雅典海軍不能躲避敵人的撞擊。敘拉古人特製的船嘴鑿穿了雅典船艦的船頭,甲板上的標槍手擊倒了雅典的土兵,同時,在戰場上遊弋的敘拉古小船偷偷靠近敵船,沿著槳孔投出他們的標槍,擊中雅典的水手。雅典人和敘拉古人的這場海戰,為後人提供了這樣的啟示:光靠技術不能在戰場上獲得一切,堅固的船體,士兵過硬的肉搏功夫在海戰中將取得應有的地位。羅馬人吸取了這場戰爭的經驗,創造了適合自己特長的作戰方法。

羅馬在許多方面是希臘的摹仿者,而在政治和軍事上卻表現出獨創的天才。他們充分利用敵人的弱點和自己的長處、因地因時不斷創造新的作戰技術。羅馬人的航海技術並不比希臘人高明多少,但士兵更善於近身肉搏。羅馬將軍相信自已士兵的肉搏能力,他們喜歡用船頭上的鐵嘴撞傷敵船,待裝有長鉤的厚板(又稱渡烏)鉤往啟船,投擲兵便投出武器、士兵躍上敵船進行肉搏。屋大維與小龐培進行海戰時。由於龐培的船隻輕巧靈便,屢戰屢敗。他手下的一位將軍發明了一種叫「鉗子」的機械,他用一塊外包改皮的長木。兩端裝上鐵環、在一端鐵環上繫上「鉗子」,另一個繫繩索。用弩炮把「鉗子」投射出去,抓住敵人的船艦後,就用機械的力量,把敵人船隻拉近進行肉搏。

靠這種機械,屋大維擊敗了龐培。陸戰是羅馬人的拿手好戲,把海戰變為陸戰,就為他們取得海上勝利增添了一份保證。

古代航行,靠的是風。傳說阿伽門農遠徵特洛伊時,為了獲得阿爾忒彌斯的順風,祭殺了女兒伊菲革涅亞。在海戰中佔據上風,割斷敵艦風帆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戰術。福密俄等風大時向敵人進攻就是為了增加進攻的力量。愷散遠徵不列顛時,遇到了文幾內人龐大的船艦,他們的風帆是用毛皮和精製皮革製成,很能受風暴衝擊。羅馬人的撞擊技術因為敵人船大不能用,他們就在長竿上縛上銳利的鉤刀把敵船風帆割斷,使敵艦成為死船,在海中挨打。

古希臘羅馬海軍除直接參加海戰外,他們還配合陸軍攻打堅城,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雅典海軍奉命進擊騷擾伯羅奔尼撒半島,破壞半島經濟。凱撒在他的名著《高盧戰志》中則精彩地描述了自己遠徵不列顛時,海軍怎樣掩護陸軍在海灘上以整齊的隊形擊敗土著人的抵抗。這或許是世界上最早的登陸吧!

相關焦點

  • 羅馬人將陸戰搬到了海上:前241年3月10日迦太基在埃加迪海戰慘敗
    羅馬人將陸戰搬到了海上:前241年3月10日羅馬艦隊在埃加迪群島附近大敗迦太基艦隊,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第一次布匿戰爭,是在古羅馬和古迦太基之間的三次布匿戰爭的第一戰。第一次布匿戰爭的目的是爭奪地中海的霸權,尤其是西西里島。
  • 和露梁海戰比起來,被韓國人拍成電影的鳴梁海戰就是小打小鬧
    用時長久,分為兩個階段,鳴梁海戰、露梁海戰發生在第二階段。 鳴梁海戰之後的露梁海戰,是朝鮮之役的最後一場海戰 韓國在2014年曾經拍過一部古代戰爭片《鳴梁海戰》,場景拍得很宏大,指揮官李舜臣被拍得神乎其神。
  • 田氏崛起,引發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海戰——齊吳琅邪海戰
    陽生即位後,派大夫朱毛告訴陳乞說,國君與器具不同,器具有兩個,就不會匱乏;而國君有兩個,就會多禍難。陳乞哭泣,因為齊國內有饑荒,外有兵戈雙重憂患,才擇長廢幼,孺子荼並無什麼過錯。於是,齊悼公派朱毛殺掉孺子荼。二,田氏伐魯,引發四國伐齊陽生寄居魯國時,魯國權臣季孫曾許諾,待陽生回國即位後,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他。陽生繼位後,派人到魯國迎親,季孫反悔。
  • 希波戰爭的轉折點:薩拉米斯海戰
    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還能大獲全勝,可謂軍事奇蹟,薩拉米斯海戰就是這樣一個奇蹟。公元前5世紀,以雅典海軍為主力的希臘海軍聯軍憑藉天時地利,利用小船在海風中穩固而大船易翻的特點,化劣勢為優勢,以300多艘軍艦大勝波斯帝國海軍1200多艘軍艦。這場海戰開啟了雅典強盛的序章,而強大的波斯帝國則由盛轉衰。
  • 文化漫步|希波戰爭的轉折點:薩拉米斯海戰
    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下還能大獲全勝,可謂軍事奇蹟,薩拉米斯海戰就是這樣一個奇蹟。公元前5世紀,以雅典海軍為主力的希臘海軍聯軍憑藉天時地利,利用小船在海風中穩固而大船易翻的特點,化劣勢為優勢,以300多艘軍艦大勝波斯帝國海軍1200多艘軍艦。這場海戰開啟了雅典強盛的序章,而強大的波斯帝國則由盛轉衰。
  • 人類史上第一場海戰——薩拉米斯海戰
    請大家注意,雅典不是一個君主制的城邦,不是說上面一道命令下來,全體居民就得照著做,要知道,雅典的居民有拒絕的權力,就算拒絕了,地米斯託克利也無法強迫他們離開。不過史料上記載,這一次遷徙大獲成功,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效率實在是沒得說。我們也可以想像,地米斯託克利是如何說服大家離開雅典,去往別的地方。(有個別人依舊選擇了留在雅典)雅典變成一座空城之後,希臘城邦召開了會議,討論將在哪裡與波斯決戰。
  • 《刺客信條奧德賽》駕船技巧介紹 海戰相關必備小知識
    導 讀   《刺客信條奧德賽》重回海戰,但是由於古希臘還處於冷兵器時代,所以船隻並不配備火炮等武器,那麼在這種條件下,我們駕駛和戰鬥需要了解哪些機制呢?
  • 第二次希波戰爭4:薩拉米斯海戰
    如果你說怎樣就怎樣,那還要民主制度幹什麼,那幫議員,還有其他的將軍都在幹嘛?這裡就牽扯到雅典的一項特殊的制度安排:首席將軍。大家還記得前面提到過,在10年前的馬拉松戰役的時候,當時由於情況緊急,託哥聯合卡利馬庫斯,將全軍指揮權都交給米泰亞德,進而打贏第一次希波戰爭。這是一種非常時期的臨時性安排,為的就是在極端的狀態下(比如戰爭、重大災害)可以集中全部力量進行應對。
  • 古羅馬競技文化特性研究-評《古羅馬競技文化研究》
    關鍵詞:古羅馬;競技文化;角鬥競技前言:在世界古老文明體系中,古代羅馬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為現代體育文化發展提供了借鑑,也是西方燦爛文明的發源地。而古羅馬競技文化是古羅馬文明的核心及古代體育文化研究熱點,其繼承了古希臘體育文明及古羅馬民族智慧,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古羅馬體育文明。
  • 《我的勇者》海戰怎麼玩 海戰玩法分享
    我的勇者作為一款非常受歡迎的像素RPG冒險遊戲,遊戲一經上線就受到了很多玩家的一致好評,而遊戲也為玩家準備了很多有趣的玩法和副本,而海戰就是其中一種,今天跟隨九遊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海戰的玩法以及攻略。 我的勇者海戰玩法攻略 聽說海戰容易暴斃?
  • 中日甲午戰爭中,假如清朝贏了黃海海戰,最後會贏嗎?
    如果拋除人員、制度以及執行方面的問題,大清在黃海海戰當中將日本聯合艦隊擊敗,那麼大清就可以贏得甲午戰爭的勝利嗎? 雖然我們不想承認,但是根據各項數據以及海戰後的形勢推演,恐怕答案是不行!大清就算贏了海戰,最後還是會輸的!
  • 李碩|拿破崙時代海戰的兵器、戰術與戰略
    中國的明清更迭之際,已經開始仿製一些西來的火藥槍炮,但只有到1860年代起步的「洋務運動」,才開始系統引進西方兵工技術,而在這之前,黑火藥槍炮已經在歐洲經歷了三百多年緩慢進化,如從滑膛到線膛、槍械擊發方式從燧發到雷汞火帽、炮彈從實心到落地爆炸,諸多此類技術革命,其實都發生在十九世紀中葉,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還沒用得上。
  • 中途島海戰如果日本僥倖獲勝,能否改變戰局?
    實際上中途島海戰之後,日軍海上力量仍舊佔據較大優勢。在瓜島戰役中,比如聖克魯斯海戰中日軍的航空母艦數量以及艦載機數量還是佔據優勢的。美軍在迎戰日軍艦隊的時候採取的也是抓一把就跑的戰略,完全不是實力佔優勢的風格。所以,日軍的失敗不在於雙方海上力量的靜態對比結果,而是在於應用的方法。美軍的艦隊及航空兵使用一直是以保障瓜島美軍的戰鬥力為核心目標。
  • 【每周一陣No35】破陣論3:海戰陣型3板斧,3個海戰託管陣
    適用於海戰的陣型,首先我們要來分析下海戰的特點:1、人口限制:船的人口有600,700,800,布陣時候只能選擇船上剩餘的兵力。不夠的話要回城補充。所以合理計算與估計兵力分布很重要,否則很容易變成無兵可用。2、戰鬥次數:盟戰固定3命,海戰的復活次數有一定CD,但是比盟戰來說,會多非常多。一場下來最少都在5命以上。
  • 薩拉米斯海戰,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海戰
    面對嚴峻形勢,希臘內部也出現了紛爭,不少人認為應繼續撤退,泰米斯託克利為了把聯盟海軍留在薩拉米斯,從幾個方面對聯盟海軍將領曉以利害,他首先從戰術上分析,如果聯盟海軍在科林斯地峽附近的海面上與波斯人作戰的話,那麼他們很可能是會被擊敗的,因為波斯海軍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一旦聯盟海軍被擊敗,不管科林斯地峽的防禦工事多麼堅固,都是擋不住波斯數量龐大的陸軍的,從而全希臘都會有被波斯人奴役的危險。
  • 接舷戰在海戰中的第一次應用:不可一世的迦太基人被羅馬人暴揍
    羅馬人雖然在陸戰中獲勝,但是無力面對迦太基的海上艦隊,他們封鎖了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海岸,並不時發動報復性攻擊。第二年春天,羅馬執政官雷古魯斯指揮300多搜戰船和裝載有4.5萬人的軍隊的遠徵軍向著迦太基出發。 由於考慮到在海上有可能會遇到迦太基海軍的攔截,因此羅馬人將艦隊分成四隊,前兩隊每隊戰艦80艘,組成「鍥形」,這個陣型非常便於羅馬人開展接舷戰。後面的一隊戰艦則排成「一」字型,用來掩護前面的戰艦。滿載士兵的戰艦則被保護在中間。
  • 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的損失有多大?
    中途島海戰所以1942年6月,日美兩國就為了這個要命的中途島打了一場關係國運的中途島大決戰。日美海軍為了勝利,都拼了老命,最後美國海軍技高一籌,以弱勝強,大破日本聯合艦隊。有戰爭就有犧牲,日美兩國在這場海戰中都損失慘重。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日美兩國在中途島海戰中到底損失有多大?首先日本的損失,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前,海軍通訊密碼被美國情報機構破譯,致使日本海軍所有的軍事行動都被美國海軍提前得知,步步受制,慘敗而歸。日本損失了4艘重型航空母艦(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和飛龍號),1艘重巡洋艦以及332架艦載飛機。
  • 日德蘭海戰:一場雙方都認為自己贏了的戰爭,改變了海戰的戰術史
    1916年5月31日,英德兩國海軍艦隊主力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上展開了一場僅維持兩天的巔峰對決,這就是日德蘭海戰。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整個一戰中,交戰雙方一一次使用主力艦隊進行的決戰。
  • 海戰英雄概括八六海戰經驗,12個字:高速炮艇優越,快艇戰法欠靈
    我不只了解到許多作戰細節,甚至我還深入了解到艇長們海戰時的真實想法。 這一周我收穫頗多,又讓我有機會對快艇部隊的十次海戰有了一次全新認識。說實話,我這次到南海取經,我雖身為支隊副參謀長,卻是以海上編隊指揮員的心態投入到對「8.6」海戰全面調研的。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此次汕頭取經,取到了真經。此行,既沒有辜負組織的期待,又詳盡地掌握了 「8.6」海戰的第一手資料。
  • 新中國最大海戰:「八·六海戰」,殲敵最多、戰果最大
    55年前的今天,1965年8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一部與國民黨軍海軍進行了一次海戰,國民黨海軍在那場海戰中吃了大敗仗,此即所謂的「八六海戰」。吳瑞林中將回憶「八六海戰」「八·六海戰」之役時,我在南海艦隊作戰室,自始至終指揮建國海軍第一仗,當時我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兼海軍南海艦隊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