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接觸『綠色植物』這個概念,是偶然在微博上看到曾之喬與柯佳嬿在『原來啊,我是綠色植物』裡的對談。
正如視頻中說,比起於葉子,人們好像更喜歡花。花有千種萬種,而葉子,卻好像始終只有一個樣子。
我想我和大部分人一樣,一開始只看得到花。但走在落葉遍地的季節,穿過豔麗指尖的縫隙。
我發現更多的,是那輕輕柔柔的,不爭不搶的,穩穩的存在。
這是曾之喬想對十年前的自己說的話,也是讓我一聽到就不爭氣的掉眼淚的話。
在十幾歲的年紀,也是青少年自我認同的構建時期,我們常常會因為別人而覺得自己有太多太多的不好。
你聽說過『容貌焦慮』嗎?大部分女生對自己的外形都不是特別滿意,所以她們開始化妝,學會遮蔽自己身上的缺點,並且開始嘗試整容。
我一直覺得無論是化妝還是整容,都是個人自己的選擇,無可詰責,但前提是我們通過這種方式真的讓自己變得快樂或者自信了。
太多的女生不知道自己好看在哪,包括我自己。而容貌焦慮之外,還有更深層自卑情緒的影響。
曾經有一段時間的我,對討厭的人反而表現的更討好,每天都陷入很難過很難過的狀態,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真的可以回到過去的話,我並不想改變什麼,但我很想抱抱那個時候膽怯、自卑的小女孩。
告訴她:你很棒啊,真的不是你的錯。
無法否認的是,這種自卑的情緒直到現在還時不時的會來打擾我,也許在快樂的下一秒就將我吞噬在無盡的黑暗裡。
都說人長大之後就會想通很多事,可是當我一想要忘記那些事情的時候,也意味著我又一次經歷了那些痛苦。
不喜歡一個人吃飯、不喜歡一個人出門、在人一多的地方就會覺得緊張甚至想逃離,看過太多漂亮的女生所以覺得自己很一般,每次聽到朋友真心的誇讚都覺得那只是一種善意。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我都這樣看待著自己。
我們總是很努力很努力的
渴望別人的認同
然後 才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在看完視頻之後,我去聽了曾之喬的《一個人去丹麥寫一本書》有聲專輯,就像《後座劇場》一樣,讓我覺得感動和感同身受。
『人在不開心的時候,就想去各種能讓人開心的地方。聽說丹麥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沒有任何猶豫的,我去往了那裡。一天下來,真的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我疲憊又快樂地躺在酒店的床上。
撥了幾個電話,肯定會有人想要跟我分享這種喜悅吧?好吧,沒人接。換一個人打,還是沒人接。快樂真的好殘忍,上一秒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這一秒我就因為感覺alone哭了。
聽首歌吧,可是歌單裡有那麼多首歡快的歌,不明白老天爺為什麼要在這種令人傷心的時刻播放讓人更傷心的歌。』
「我第一次發現或許這不是唱給別人聽的歌。最親密的愛人,不就是我嗎?根本沒有別人,就是我自己。我最想要得到肯定、得到認同的,也就是我自己。」
於是我問我自己
能不能真心的愛我
真心謝謝 自己走了那麼遠
親愛的人 親密的愛人
這是我一生中
最幸福的時分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也許都會有一個階段,認為周圍都是比自己優秀的存在。當這個階段真的來臨的時候,周圍人身上的優點會被無限放大,而自己身上的缺點亦是如此。
也許我們需要建立的是對自我的清醒認識,好與不好,都是我們的一部分。真的喜歡自己,接納自己的全部,本來就需要很多時間。
『大家的花期不太一樣,盛開的時間點也不同。你生命當中會有你盛開的那個時期,可能時間還沒有到。但這個必須要等到你有一天真的找到平衡了,接受跟擁抱自己的全部,好跟不好的地方。
你會有勇氣跟很坦然的覺得說:對啊我就是這樣,愛不愛隨便你。
那一天,可能就是你發光的時候。』
我依然承認自己仍處在與自己和解的階段
也許我還沒有辦法接納我的全部
但是沒關係啊
反正我才二十歲
到八十歲再著急也不遲
願我們有一天
能真的像綠色植物一般
輕輕柔柔 安穩有力
-存在-
文字 / 在在
排版 / 在在
插圖 / 雲朵插畫(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