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根」號航母正朝臺灣方向航行?南海只是幌子,美國正精心布局

2020-12-14 時報看點

近日,美軍又開始耍「自由航行」這招了。

據報導,10月19日和20日,美日澳三國軍艦在南海擺開陣勢,舉行海上聯演。

據現場圖片顯示,參演艦艇至少包括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日本海上自衛隊村雨級驅逐艦「霧雨號」、澳大利亞海軍安扎克級護衛艦「阿郎塔號」。

圖說:10月20日,美日澳三國軍艦在南海秀肌肉

這般「豪華」陣容真是賺足了眼球,不過,越是叫囂,越是反應出美國的「疲軟」,

如今,在疫情肆虐下美軍也不過是一隻「病貓」,不過在華盛頓眼中,哪怕是「病貓」也必須上陣,畢竟,在世界霸權面前,士兵生命根本不值一提。

而面對美軍的挑釁,解放軍自然不會任由它恣意妄為。

不管是平常的日子,亦或「特殊敏感」時期,凡是非法闖入我南海領海的美軍艦,解放軍海軍都在第一時間對其警告驅離,可以說「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美國那點小心思早就被我們識破,如今想在南海掀起風浪恐怕是痴心妄想。

不過,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裡根」號的行蹤稍顯詭異!

「『裡根』號這次再入南海,航行區域有可能會覆蓋臺海。」報導「裡根」號行蹤的一些西方媒體也在分析中意有所指,說「從航行路徑來看,該航母正朝臺灣方向航行......」

難道,攪局南海只是幌子,美軍另有所圖?

眾所周知,臺灣問題正如我外交部發言人所說,「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

而美軍的行動暴露了華盛頓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所謂「自由航行」的後果,要知道涉及到臺灣海峽地區時,任何一個軍事行動都可能導致局勢複雜化。

雖然美軍艦也不是第一次通過臺灣海峽,但是,自進入2020年以來,有媒體統計美軍通過臺灣海峽的次數竟多達七次,如果這次「裡根」號也駛入臺海,那便是第八次!

如此高頻率的闖入臺海區域,美軍無疑是想把巡邏這種類似的軍事活動常態化。

說到底,這是美國在不斷試探中國大陸的底線,同時,從種種跡象也可以看出,美國在為「臺灣牌」加碼。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

近日,美國突然批准售臺一批打擊武器,臺當局甚至叫囂「可跨海峽打擊大陸。」

據悉,美國國務院在美東時間21日晚間(北京時間22日凌晨)突然批准售臺兩種打擊武器,「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和配套的ATACMS彈道飛彈、防區外精確打擊飛彈SLAM-ER和F-16戰機新型偵察吊艙,總值約18.113億美元。

其中,ATACMS彈道飛彈射程約300公裡,SALM-ER是由魚叉改進而來的巡航飛彈,射程約270公裡。

儘管美國方面一直堅稱武器僅適用於「用於防禦能力」,但是,此次出售的武器,將幫助臺軍獲得了一定的防區外打擊能力。

對此,民進黨當局自然是「欣喜萬分」, 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便吹噓稱,「其中兩項武器都可打到大陸沿岸。」

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

據專家分析,臺灣海峽的最窄處只有130公裡,現代大多數遠程火箭炮、巡航飛彈等武器的射程都能達到這一距離。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刻意強調美國售臺武器「當然可能打到大陸沿岸」,顯得多此一舉。

而島內網友更是對民進黨當局嗤之以鼻,「當看門的,還要被餵瘦肉精,又要自己花錢買武器,情何以堪」,「乾脆做美國殖民地,就不用買這麼多(武器)了」。

雖然不排除如網友諷刺的美國走老路子賣「二手貨」的情況,但是眼下,除了彈道飛彈外,美軍還出售了可以由F-16V戰機攜帶的SALM-ER巡航飛彈。

這就得引起大家的關注了。據悉,SALM-ER是由魚叉改進而來的巡航飛彈,在高空發射時射程約270公裡,臺當局將是全球第一個使用F-16V型戰機操作SLAM-ER增程距外陸攻飛彈的「用戶」,這種武器的確可以幫助臺灣空軍獲得在臺灣本島防空圈打擊大陸目標的能力。

圖說:解放軍運-8反潛機(資料圖)。圖源:臺防務部門官網

有了美國的「撐腰」,民進黨方面則顯得是「底氣十足」。

據島內媒體報導,解放軍從9月中至今持續「襲擾」臺灣空域,臺灣軍方10月排定9日、22日、27日在在西南空域進行操演,高度5000呎至13000呎(1呎約等於0.3米),也是解放軍反潛機出沒高度。

而今天(22日)是預定演習日,解放軍軍機一早7時許就「襲擾」臺西南空域,「似乎刻意衝著國軍演習而來。」報導稱,雖然軍方否認關聯性,但仍引發不少軍事迷熱烈討論。

如今的臺海局勢,大有趕超96年臺海危機之勢。1996年9月,兩架E-2T預警機運抵臺灣,美國國防部制定了臺灣海峽危機「因應計劃」。當年,臺灣政府大幅增加防務預算,一度達到100億美元。

實際上,美國不論哪一屆政府,對臺軍售都會成為常態。

有數據曾統計出,在中國大陸和美國建交短短20年間,美國向臺灣出售了多達近400億美元的高性能武器,雖然這些武器裡的確有不少「二手貨」、「老古董」,但是,也包括了很多能對抗甚至威脅大陸的高性能武器。

美軍「裡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總體來看,從老布希到歐巴馬,美國對臺軍售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提升。

到了如今的川普政府,美國方面已引進最先進的巡航飛彈進駐關島基地,還企圖勾結菲律賓、越南,並欲在其建立軍事基地。由此也可以推斷,五角大樓在做一系列「調整」,而這些「調整」將直接縮短其對臺海「介入」的距離,對於美國這樣的精心布局大陸可謂是不得不防。

目前看來,只要美國與中國大陸繼續博弈,臺灣這張牌就會被美國永遠打下去,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關係也就會不斷產生裂痕。但是,也別忘了,進入21世紀後,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迅速增加,解放軍時刻準備著,我們決不會掉以輕心!對於蔡英文當局,倘若執迷不悟,恐怕最終只會成為別人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趙家龍)

相關焦點

  • 美國「裡根」號航母重返南海,兩棲攻擊艦疑似同時現身!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美國海軍宣布,美國「隆納·雷根」號航母戰鬥群周五(8月14日)在南中國海進行了演習,包括飛行演習和防空訓練。美國海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綜合訓練包括空對空作戰、戰鬥搜救演習和防空演習,以提高聯合部隊應對地區突發事件和保持戰備狀態的能力。」
  • 美航母在南海又被鎖定,衛星拍下震撼一幕:航行路線一清二楚
    近來,隨著美國徹底放棄疫情,美國在軍事上的行動也變得越發頻繁。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官微消息稱,16日美軍「裡根」號航母重返南海,這已經是該航母今年第四次闖入南海區域活動。而根據衛星監控圖像顯示,當時該航母出現在中沙大環礁東南海域,並一路向東北方向駛去。不過隨即衛星拍到震撼一幕,「裡根」號曾突然將速度加到25節,飛快駛離。
  • 美軍航母南海遊弋遭遇山東艦,中國衛星全程鎖定林肯號南海航程?
    隨著中國海軍力量的逐漸增大,這種「新常態」現象正不斷的上演,印度媒體曾多次報導我國軍艦出現在印度洋的印度專屬經濟區,當然這些行動都符合國際航行規則。出人意料的是,我國剛服役不久的國產航母「山東艦」也因此火了一把。
  • 臺海和南海,哪個方向更危險?答案正變得模稜兩可
    按下葫蘆浮起瓢,當臺海問題日益緊張的局勢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的時候,南海問題似乎也要發生危險。而原因嘛,還是老調重彈,那就是美國所謂的自由航行,正凌駕於地區的和平穩定之上,這在某種程度上不可接受。那麼,臺海和南海,究竟哪個方向更危險呢?
  • 美軍航母進入南海前為何突然轉向?專家:關鍵時刻原形畢露
    據美國太平洋艦隊8月14日發布消息稱,「裡根」號航母戰鬥群已進入南海,並進行了海上防空行動。據悉,該航母戰鬥群包括「裡根」號航母、航母空軍聯隊、「安提塔」號飛彈巡洋艦、「馬斯汀」號飛彈驅逐艦和「拉斐爾·佩拉爾塔」號飛彈驅逐艦等。
  •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在南海被圍觀的美國航母,掀不起什麼風浪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本周,在南海「興風作浪」接近一個月的「尼米茲」號航母,為了補中東地區的戰力空缺,不得不奔赴印度洋以西的阿拉伯水域,轉隸到第五艦隊的轄區。在「尼米茲」號航母西去印度洋後,一度「兵強馬壯」,擁有雙航母打擊大隊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也只剩下「裡根」號航母孑立在中國周邊海域。
  • 美國雙航母前往南海軍演,打的啥算盤?
    美國「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群和「裡根」號航母戰鬥群。 (圖源:美國海軍)7月6日,中國外交部對美國近日派遣雙航母到南海軍一事作出回應表示,美國蓄意派重兵在南海有關海域進行大規模軍演,炫耀武力,完全是別有用心。
  •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美國航母「回來了」
    美國力量在西太平洋的「復甦」5月13日,美國海軍又一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麥坎貝爾」號(DDG-85)穿越了臺灣海峽,進行了美國海軍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當然臺灣海峽作為國際水道本身就允許各國艦船進行穿越,相比美國海軍艦船在中國南海島礁附近12海裡之內的相似行動,美艦在臺灣海峽內航行要容易的多。當然在「5·20」之前的敏感時刻穿越臺灣海峽,美國海軍的驅逐艦在他們的媒體口中也被額外加戲,顯示出美國海軍對於西太平洋地區局勢的關注。
  • 蓬佩奧才嗆中國南海主張非法 美軍第七艦隊證實:驅逐艦航行南海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3日表態反對中國對南海的主張,稱北京對南海大部分海域的主張「完全非法」。美國海軍第七艦隊14日證實海軍驅逐艦拉爾福強森號當日航行至南沙群島周邊海域的消息,透過挑戰中國、越南及臺灣對「無害通過」的限制,維護國際法海上航行自由權。
  • 非常時期,美軍準航母與航母在東海「一進一出」
    隨著美國大選的時間越來越近,川普政府對華軍事施壓的力度也越來越大。特別是近段時間來,美軍在南海、臺海、東海周邊出現的頻率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針對美軍的挑釁行為,我國國防部和外交部曾明確發出過警告,要求美方停止採取軍事挑釁行動。
  • 美國海軍二等航母前腳剛剛駛出南海 瀕海戰鬥艦又竄進來了
    美國號4月24日-26日的航行軌跡 LCS-10吉福德號瀕海戰鬥艦4月25日-26日的航行軌跡 【大軍事消息】美國海軍「二等航母」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前腳剛剛駛出南海,瀕海戰鬥艦又竄入南海。
  • 臺媒:遼寧艦穿越臺灣海峽 臺「經國」號戰機升空
    原標題:臺媒:遼寧艦正穿越臺灣海峽,臺派「經國」號  【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吳薇】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北返中的解放軍遼寧艦編隊,10日晚9時沿「海峽中線」以西開始穿越臺灣海峽。臺中清泉崗基地「經國」號戰機已升空夜航警戒。
  • 南海局勢升級?美國三航母搭起「花架子」,金一南:色厲內荏
    除了原有的雙航母戰鬥群之外,還額外把「尼米茲」號也開到了南海海域。要知道,在「艾森豪」退役之後,除了自己在東海岸的航母群之外,全球範圍內,美軍的執勤航母只剩下兩艘。如今,三艘航母齊聚中國南海,這種耀武揚威,妄圖以武力幹涉南海問題的行為,可以說是無恥至極。對於美方的挑釁,中方也很快給出了回應。
  • 美航母在南海心驚肉跳,日媒感慨時過境遷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據環球時報報導,"南部海域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所發布信息,16日,衛星圖像捕捉到美國海軍"裡根"號航母軌跡一路向北,直指中沙大環礁東南海域。
  • 境外媒體關注:美日澳南海軍演意在牽制中國
    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22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山村浩在7月21日的記者會上宣布,海上自衛隊正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參加日美澳三方聯合訓練,訓練時間為7月19日至23日。聯合訓練似乎有牽制中國的目的在內。
  • 美日澳南海軍演,境外媒體:牽制中國意味濃厚
    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22日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幕僚長山村浩在7月21日的記者會上宣布,海上自衛隊正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參加日美澳三方聯合訓練,訓練時間為7月19日至23日。聯合訓練似乎有牽制中國的目的在內。
  • 南海海域 中國護衛艦抵近監視美軍戰鬥艦
    美國軍事記者當地時間7月2日拍攝到的照片顯示,中國海軍054A型飛彈護衛艦近距離跟蹤監視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此前該瀕海戰鬥艦曾近距離駛過我「海洋四號」科考船。除了監視美軍瀕海戰鬥群以外,「尼米茲」號航母指揮官也證實,解放軍艦艇抵近監視了目前在南海地區巡航演習的美國海軍航母打擊大隊。
  • 美軍擅闖南海,衛星圖像曝光罕見一幕:解放軍行動了
    南部戰區官方援引田軍發言稱:美方這種行徑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嚴重破壞南海地區和平穩定,中國表示堅決反對。並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所謂「航行自由」藉口已經無用。中國解放軍明確表態美國海軍聲稱「麥凱恩」號驅逐艦正在進行所謂「航行自由」巡航中。
  • 大陸發布重大預警10天後,美軍神盾艦現身臺灣北部海域,值得警惕
    據海峽導報6月11日報導,美軍「佩拉爾塔」號飛彈驅逐艦當天出現在臺灣北部東海海域,並向馬祖方向航行。後續航行目標未知。作為「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的護航艦,3月底,在「羅斯福」號航母因疫情暴發在關島靠港停航後,「佩拉爾塔」號 仍然留在海上,並在第七艦隊行動區開展部署任務,以支持美國海軍所謂的「維護印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也正因如此,近期以來「佩拉爾塔」號頻頻駛入中國周邊海域。
  • 航母殺「回馬槍」重返南海,偵察機飛出詭異航線
    近段時間以來,在南海地區的局勢再度變得不平靜了起來,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便是由於美國對這方面的介入,由於如今美國國內的危機進一步加劇,而美國政府對此似乎並沒有太好的方法,如今距離美國大選更是僅剩下半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