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時期是門閥勢力最強大的階段,世人要想出人頭地,就需要一個好出身。然而,恆溫就是一個異類,他並非世家大族,卻能扶搖直上,破解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實在讓人驚異。據說恆溫為人豪爽,其實他的妻子南康公主也是個猛人。
恆溫來自譙國龍亢桓氏,在東晉時本來已經淪為刑家,並不是望族。但是,從桓溫的父親桓彝起,就結交名士,名望大大提升。桓彝在蘇峻之亂中遇害後,桓溫為父報仇,更是讓天下側目。他的名氣很大,又是忠臣孝子的榜樣,以至於晉成帝決定將姐姐下嫁給他。
晉成帝的姐姐就是晉明帝司馬紹和皇后庾文君所生,名叫司馬興男,封號為南康公主。她既是嫡公主,又是長公主,地位相當尊貴。藉此機會,桓溫也成為了東晉朝廷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攫取了大把的權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桓溫此後的飛黃騰達,甚至能有廢立皇帝的能耐,與成為駙馬,最終擠入上流社會是不無關係的。
可以想像到,這位南康公主,生於帝王家,從小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又讓丈夫志得意滿,那是何等傲嬌。她的性格豪爽剛烈,如同男子一樣,南朝宋時的《世說新語》和《妒婦傳》中都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桓溫在迎娶公主時,自然是小心謹慎,不敢造次。隨著權勢逐漸增大,膽子也變得大了起來。特別是他領兵滅亡成漢後,威望達到頂點。此時,桓溫將成漢後主的李勢的妹妹收為己用,並安置在書齋之後。
這麼大的事情,桓溫並沒有和南康公主商量,可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公主最終還是聽說了。她怒不可遏,趁著桓溫不在,帶著數十名婢女提刀前去興師問罪。
等南康公主一干人等走到書齋的時候,一幅普通而驚豔的畫面讓她們震驚了。此時,李氏正在梳頭,烏黑的長髮垂地,雪白的皮膚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美玉一樣。儘管這麼多人都屏息凝視,李氏還是聽出了聲音,她抬眼看了看,就知道是什麼情況,卻沒有任何驚慌,反而平靜地說:
國破家亡,無心以至。若能見殺,實猶生之年。
李氏一邊說,還一邊向公主行禮,溫文端莊,如同仙子。見到如此神情泰然,辭氣清婉的女子,南康公主手中的刀突然落地,發出了尖銳而刺耳的聲音。公主上前抱著李氏說:
阿妹,我見汝亦憐,何況老奴。
這也是「我見猶憐」成語的出處,公主尚且對李氏怦然心動,憐愛有加,更何況桓溫那個老傢伙呢?顏值不光在現代社會重要,在魏晉時期更甚。
南康公主司馬興男並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女,但在《晉書》中,桓溫就有六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也並非李氏所生。莫非桓溫挑選妾室的眼光這麼高,個個都能讓公主感到順眼,個個都我見猶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