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11 - 05
IG奪冠,高校男生宿舍集體沸騰狂歡,朋友圈更是被這場殿堂級的比賽刷屏。
▲ 前晚在IG奪冠後的杭州師範大學沸騰了(視頻來源:@您閨女女朋友)
朋友圈截圖
有人在為中國電競業的這場盛宴歡呼,感慨這是一群不被看好的少年逆襲的故事。也有人提出,以後孩子們是不是可以以夢想的名義瘋狂打遊戲了?
宿管阿姨懵了,發生了啥?
IG,電子競技俱樂部,這些陌生的名詞,一時間被廣泛科普。這一段被認為最靠譜:可能老年人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中國隊在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大陸賽區通往全球總決賽的唯一渠道,由騰訊遊戲等機構主辦)電競領域,全球殿堂級的賽事中,決賽零封對手奪冠。此前中國各路戰隊衝擊7年未果,一直面臨輿論的巨大壓力。本屆賽事被公認最強的傳統中國強隊RNG更是早早出局,僅剩下王思聰玩票的IG一根獨苗一輪輪打淘汰賽。然而,就是這根獨苗,奪冠了。為什麼你會聽到年輕人的歡呼?因為這是他們不被理解的少年與現在,在此刻得到了正名。
特別是最後兩句,朋友圈頻繁轉發,引發了年輕網友們的無數感慨,甚至與勵志聯繫在了一起。
有網友說:「小時候,覺得玩遊戲是不務正業,學習才是正道;長大後,進了網際網路,開始有了站在遊戲公司角度思考的意識;後來,認識了一些人,才發現遊戲對他們的意義。現在遊戲已經不僅僅是遊戲,當時被認為不務正業的少年也成了專業的電競大神,而我們,也成了電競行業崛起的見證者。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還有網友說:「這麼說吧,曾經家長老師眼裡,網遊是剝奪學生學習時間的毒瘤。我的一個老師曾在課堂上說,這裡是中國,不是韓國。你不可能靠遊戲來養活自己。其實這個老師是很好很負責任的人。但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IG奪冠更多是給原本很有天賦的人一點堅持下去的信心吧。」
一位90後說:「從小一直被灌輸打遊戲不好,不好好學習就知道打遊戲,打遊戲荒廢時間浪費精力,總打遊戲的孩子都沒有啥出息……如今電競產業發展,年少的我們那些不被肯定不被重視的夢得到了尊重,90後即將為父為母,希望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正視遊戲。」
IG奪冠,真的能為遊戲正名嗎?杭州有家長陪孩子看了IG比賽後,徹底崩潰了!
圖片來源:@IG電子競技俱樂部
奪冠當晚,有杭州媽媽發朋友圈,緊急求助: IG獲勝。公子狂歡,娘親蒙圈。電競成了體育賽事,誰來告訴我,支持還是嚴控?
留言的大部分家長表示不支持。這位媽媽很有感慨地說,支持的人,要麼沒生娃,要麼娃已過監管期。
兒子是IG的粉絲,晚上看決賽直播,看得激動萬分,還哭了。媽媽全程無語。媽媽問兒子,這有什麼可哭的啊?兒子只擠出來三個字:不容易!
兒子今年讀大四,明年去英國讀研,從小到大,對遊戲還算是有自控力的。這一路下來,家裡對兒子的遊戲教育,也是鬥智鬥勇。所幸兒子成績還過得去,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你說,還在讀義務教育的孩子怎麼管呢?!」媽媽是杭州某公辦小學的一名資深教師,體會到當下許多學生家長的心情。
這位媽媽說,讓她覺得最不能理解的是,電競還是一項體育競賽項目,「而我腦中根深蒂固的還是一點——打遊戲不務正業,可現在全球為之瘋狂!」她發出一聲長嘆,「沒法教育了!」
百度搜索顯示,電子競技在2003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號正式體育競賽項。2018年雅加達第18屆亞運會,將電子競技納為表演項目。同時,中國代表隊以總比分3∶1最終戰勝了韓國代表隊,獲得了《英雄聯盟》亞運會冠軍,五位中國選手首次奪冠,也被看成是電競史上的裡程碑。接下去,2022年在杭州舉辦的第19屆亞運會上,電子競技是一項比賽項目。
這位媽媽始終認為,電子競技列為體育運動項目,有點牽強。要兒子痴迷電子競技賽,不如多看看足球賽,多踢踢足球。
昨晚,另一位杭州家長發朋友圈說起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個故事:早兩年夏天凌晨下班回家,路過一樓鄰居家,每次都看到那個小夥子開著窗戶打著赤膊在打《英雄聯盟》。打了幾年,老婆和他離婚了,房子也賣了,他則搬到了父母家裡。兒媳走了,孫子走了,房子賣了,這對老夫妻氣得不行。現在想想,如果這對老夫妻也能眼睛不眨一下甩出5個億給兒子隨便花,他兒子遲早也能奪冠。
電競雖與網遊不同,但是很多沉迷網遊的青少年卻找到了瘋玩遊戲的藉口。
一位家長對IG奪冠也有話說:聽說這是遊戲正名的時刻?從誤人子弟、不務正業,到為國爭光、世界冠軍!為啥我還是覺得玩遊戲不是啥好事呢?
一位家長認為,上學這回事真的需要心無雜念、專注投入。除了極少數人把遊戲玩成了專業,大部分人都被遊戲耽誤了青春。「玩遊戲,我始終不贊同。」
一位網友說:「當天晚上被這個消息刷屏,然後去學習了一下IG是什麼……只想說,當年我被父母從電子遊戲廳抓回來的時候,其實只是扼殺了我從小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唉,真是血淚史,不說了,我要去網吧抓我兒子去了。」
杭州一位知名小學老師說,曾帶過一位男生,小學階段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陽光正氣,小升初階段,因為父母工作關係,孩子到奶奶家暫住,從那時起,男生迷上了手機遊戲,因為孩子單獨一個臥室,每天晚上瘋狂遊戲,有的時候,趁著老人都睡著了,半夜起來偷偷玩。一個學期學習成績和視力直線下降。家長也是在偶爾發現家裡少了不少現金,才知孩子竟然不停拿錢買遊戲裝備……
大多數網友,特別是家長,表示不支持孩子將電競作為職業或者夢想。有網友說:「不能用他們的勝利來為自己玩遊戲找藉口,遊戲還是適度。」
@天天開心:中國近視率也是世界第一,與健康相比什麼都可拋。
@不減九斤不改名:要麼你能夠每天以電競選手的要求來鍛鍊自己,每天2點復盤結束去休息,第二點12點準時又開始練習,每天可以忍受反覆反覆再反覆的練習,復盤復盤再復盤。只為了比賽那1秒鐘內,可能作出的操作和判斷,還要忍受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帶來的眼睛近視、頸椎疼痛、皮膚油膩等電競運動損傷,也許還要有像IG這樣多年磨一劍的耐心與堅持。如果你都能認清這些認清自己,那麼,去吧我的孩子,畢竟人生只有一次,想做就去做吧!
@shirley:反對,電競既起不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也沒有什麼積極向上的東西,只會把小孩眼睛弄壞,身體弄差,體育是應該出去戶外活動的,而不是在家盯著電腦。
@油膩的精叔:也不看看IG大老闆是誰?全國有幾個王老闆?沒錢砸下去哪有電競奪冠夢?老老實實學習吧。
@sunday:這樣的冠軍有什麼好驕傲的,廢了多少人!說白了找了一個自己過度玩遊戲的理由,我們那麼多奧運冠軍,你怎麼不去練個跳水、田徑啊?
@敏敏:反對,玩電競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課基礎,精力之餘允許玩,可以當興趣發展但不能作為主業,畢竟人賴以生存的技能不能靠遊戲。
@金孟仁:電競夢?別逗了。你見過幾個踢足球的有足球夢了,讓他們隨便打打就好。處理愛好與主業的關係不僅是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成年人一直難以平衡的矛盾。
@早起的鳥兒:首先得有一個稱「一個億人民幣為小目標」的老爸,沒有這樣的老爸就好好刷題。
↓↓↓猛戳下方閱讀原文查看今日熱帖:你們有被小區裡賣東西的坑過嗎?買完就降價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