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特刊】元宵祈福城隍廟 天官大帝降吉祥

2021-02-08 上海城隍廟

        今日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而在道教傳統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上元節。
        上元節,來源於道教的三官信仰,所謂「三官」,即是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道教經典《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中說:「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上元天官的聖誕為正月十五,掌握著為天下萬民賜福的權利,因此,人們對天官聖誕日的祭祀活動尤為重視。漢代,人們在上元節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其中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在道教宮觀中申報家中人口實數,若是添丁,則要設「廚會」慶祝。道教宮觀中也要舉行盛大的祈福儀式。而在尋常百姓家最重要的儀式就是「張燈」,以慶祝上元天官聖誕。「燈」有光明的意思,亦可用於祈願,上元節點燈,有祈求上元天官降下祥瑞,賜予福祉之意,並照亮前程,保佑來年順順利利,一帆風順。

        自唐宋以來,道教的上元節慶祝活動逐步走向民間,成為重要的民俗節日。中國傳統的農曆稱正月為元月,稱夜間為「宵」, 春節過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稱之為「元宵」,正月十五也就被人們稱為「元宵節」。民間認為元宵之夜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慶祝元宵節,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圍繞慶祝上元天官的聖誕,除了在道觀中舉行隆重的祈福儀式以外,在民間形成了諸多的風俗,觀花燈、吃元宵、猜燈謎,到處洋溢著喜慶熱鬧的氣氛。

        上海城隍廟依例於正月十五舉行上元節祈福法會。屆時,廟觀將在清晨六時,開啟廟門,迎接信眾入廟祈福,並在大殿設祈福壇場。信眾入廟進香後,進入大殿可恭請「祈福文疏」,文疏內附信眾祈福之意。參加祈福儀式的信眾可將芳名書寫於祈福文疏之上,供奉於壇場內,由道長誦經一日。下午三時,行「通疏」儀,將信眾芳名和祈福之意送達天庭,為天官所知,以求賜福延生,達成所願。

        本廟踐行道教「眾生平等」之理念,信眾來廟參加各類公醮一律「經資隨緣」,各界善信隨心捐贈,功德無量。

        花燈璀璨,元宵團圓;道觀祈福,天地同歡。無論在道在俗,上元節都是一個象徵著美滿吉祥的節日。上海城隍廟在丁酉年上元節之際,恭祝您吉祥如意,幸福團圓!



相關焦點

  • 春節貼的門神是哪兩位道教神靈?
    擁有悠久歷史的春節是我國非常重大的節日,圍繞春節既有很多奇妙動人的傳說故事,也有豐富多彩的民俗習慣,春節貼門神無疑是其中之一。(貼門神)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每個家庭中司門守衛之神,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貼對聯和門神,以祈福來年家庭和睦、事業亨達。
  • 2020春節祈福,佛力加持一年平安吉祥
    來本寺及我寺APP為自己、父母、孩子、親友、同事們加油、祈福吧!給他們一個不一樣的祝福,讓你的心意令他們今生難忘!新年祈願,諸事吉祥。可能大部分人會選擇去寺院焚上一炷清香,祈請諸佛菩薩護佑。但實現心中所想,更需要藉助寺院和法師的法會功德。
  • 春節「俗」事(12):春節尾音——元宵(上)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 寶善法訊丨正月十五凌晨4:30舉行「供佛齋天祈福大法會」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也是中國人很重視的傳統節日。
  • 【穿雲箭生活】春節的來歷和習俗
    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
  • 法訊 | 懷化蓮華寺2019己亥年春節祈福法會通啟
    ,立祈福牌,法師開示。,立祈福牌。上午10點迎財神,八方進財,祈願新一年,與會大眾財運亨通,金玉滿堂、福氣滿滿、幸福吉祥!齋天又稱供天,是人們一年之中為答謝天神護法的保佑而進行的一種法事,以此淨化心靈,祈福消災,福佑眾生,和諧社會。
  • 坂仔:心田宮舉辦元宵點燈(辦燈)傳統民俗活動(視頻)
    元宵點燈添吉祥,家興族旺暖心田。己亥年新春之際,像往年一樣,心田宮依時舉辦年度第一項大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元宵點燈(辦燈)禮俗文化活動。          心田宮元宵點燈(辦燈)是心田賴氏後裔慎終追遠,感恩祖德,祈福心田宮保生大帝和賴氏先祖庇佑家族興旺發達、子孫枝繁葉茂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
  • 元宵佳節,供燈祈福,祈願疫情早熄,國泰民安!
    以盞盞明燈的希望之火 共同祈願眾願成真、平安吉祥 回向疫情悉消除,同生極樂界 在綿綿不絕的誦經聲中,供燈祈福,普法布道,點燃信心,攜手與共,疫情消除,國泰民安! 《佛說施燈功德經》中說:「彼施燈者所得福聚無量無邊,不可算數,唯有如來乃能了知。」以此供燈祈福之功德,為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祈福,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祈福,為眾生祈福,遠離疾疫,消災增福!
  • 掃碼線上看元宵 莆田向國內外推介特色春節民俗文化
    「這裡的春節,一年兩度;這裡的元宵,一月歡騰;這裡是莆田,一個鬧春的城市。」
  • 喜迎戊戌狗年春節 認掛吉祥祈福燈籠
    「心有慈悲添福壽 知因識果得吉祥」紹興安康寺在戊戌新年到來之際,為使有情眾生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順利、事事如意,特舉辦「福慧雙增」掛燈活動。唐代以降,佛法流布,日趨廣大,開元年間,為慶盛世,燈籠閃爍,宛如星曜。供燈納祥,屬財物供養,需發心至誠,廣正所行。
  • 鄭州這座600年廟宇,據說祈福很靈驗,沒門票適合上香
    在鄭州很多人都聽說過城隍廟,它是老一輩人祈福的首選之地,城隍廟不同於佛教寺廟,它供奉的是民間英雄,大多是為保衛城市而獻身的名臣,民間又稱 "城隍爺"。中國幾千年來飽受戰亂之苦,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過戰亂,也有過城隍廟。
  • 2021年春節是幾號星期幾 春節時間
    導語:2020年本就是個很美好的年份,但是我們碰上了疫情,我們的春節也是沒能好好的度過,春節也叫做新年,除舊迎新成了標誌,春節的習俗也是有很多的
  • 元宵佳節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開燈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開始"試燈",十五日夜為"正燈」,民間要點燈盞,又稱"送燈盞",以進行祭神祈福活動。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 西安春節燈會、廟會攻略(附門票+時間)
    大唐芙蓉園燈會今年以「大聖歸來」為主題,突出表現吉祥生肖、傳統年俗、絲路風情、奇趣樂園等多個板塊。以水上、陸地、空中多種形式向遊客展示猴年鬧春的盛世景象。金猴光雕迎新年、文化遺產—華陰老腔唱響世園、舞獅狂歡迎新表演、西安世博園第四屆民俗匯演狂歡節、猴鬧新春舞臺秀、新春世園趣味遊戲挑戰賽、齊天大聖鬧世園、世園慶元宵特色燈謎會。
  • 法訊丨正月十五,齋天祈福,吉祥一整年
    仙城山現光寺將於2021年2月26日(農曆正月十五)凌晨5:30,啟建齋天祈福法會,以此殊勝功德感念諸天神護佑之德,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 天降財神,初五財神駕到!
    ▲發紅包【供財神開市恆通大典】各行業的商賈匯聚於此供財神 接財神 請財神齊頌財神咒 吉祥經願懷抱「財功德佛」者開市大吉初五晚上點起五路財運燈:除夕之夜 999 圓滿祈福!文化春節 | 2017年犯太歲者必備,佛商太歲包!文化春節 | 臘月廿三小年圓滿還願!文化春節 | 初八順星,讓您萬事順意,心想事成!WELCOME TO WANFO MOUNTAIN
  • 今天元宵佳節!除了吃湯圓,還有哪些節日民俗?
    元宵燈彩映照著人間的煙火與團圓每年的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猜燈謎 鬧元宵唐宋年間元宵賞燈的習俗非常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滿城的火樹銀花,繁華熱鬧在宋代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更加豐富多樣正如辛棄疾詞中所述:
  • 【法訊】長壽禪寺第四屆吉祥聚財祈福大齋天法會
    為何要做齋天?佛教徒雖不皈依諸天,但應恭敬禮拜諸天,原因是諸天能歸命佛陀、護佑正法、積善行德。為了感謝諸天,漢傳佛教寺院都會舉行隆重的供佛齋天祈福大法會,以最隆重莊嚴的儀式,備辦素齋虔誠迎請諸天光臨受供。齋天,又名「供天」,是大乘佛教寺院中每年歲朝佛事,也有齋主以供天祈福。「齋」意思是整齊、端正,是端莊修為之表現,能引起人們的尊重與禮敬。
  • 洪聖古廟供佛齋天祈福法會殊勝圓滿
    洪聖古廟農曆正月十六日(陽曆2月20日)隆重舉行供佛齋天祈福法會,十方善信同赴法會,法會殊勝圓滿!  ◆五官端正,消災遇吉祥。◆身體氣血通暢,嗓音柔軟妙好。◆心地清明聰慧,不為愚痴所轉。如靈法師率眾上香禮佛,淨灑壇城,香花恭請十方諸佛及二十四諸天光降法宴,護佑加被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