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書時期,我曾為記憶力不夠好苦惱過好久,但隨著年歲的增長,經歷的增多,我發覺的記憶力不好也挺好。
因為我記不住很多具體的要素,留下的只是一些當時的情緒感受。
還有很多,若不是有重現或引子更是再也不會想起,這種狀態,很利於原諒傷害和放過自己。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常會不可避免的遭遇無數「無意」或「有意」的惡意。
被誤解、被斥責、被打擊...
我們開始自卑、封閉、懷疑...
最後,我們忘記了怎麼愛自己。
本該閃閃發光的我們,陷入了黑暗的谷底。
此時,多希望有一道光,帶我們走出黑暗,找回自己……如果沒人給你那道光,你就要努力成為自己的那道光。
成為「光」秘訣是極少內耗。
不會糾結於一句話有沒有說好,一個動作有沒有到位,一件事有沒有辦完美。
不過度關注細節是豁達、自信的表現。
因為你深信,一句話、一個動作、一件事無法影響到你的人生,所以哪怕真的做錯了,也沒關係,明天的太陽照常升起,未來的你依舊幸福。
風物長宜放眼量。
我用了許多年 ,經歷了許多事,認識了許多人,才逐漸懂得了這個道理。
從此變得: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大聲無愧地稱讚自己。
願我一生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願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