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實況
昨日紐約尼克斯vs孟菲斯灰熊的NBA比賽,第四節還有 53.7秒 時灰熊隊以124-106領先。此時比賽已進入垃圾時間,但佩頓對準備投籃的克勞德有一個動作很大的推人犯規,這引發雙方球員的衝突,裁判回看錄像後吹了佩頓二級惡意犯規,克勞德等人也被驅逐,尼克斯隊無力回天以106-127落敗。
雙方衝突
聯盟懲罰
尼克斯球員馬庫斯-莫裡斯罰款35000美元,灰熊球員傑-克勞德罰款25000美元。尼克斯球員弗裡德-佩頓、灰熊球員小賈倫-傑克遜、馬科-古杜裡奇禁賽一場,三人將分別被扣除薪水55172美元、47776美元、18103美元。
文化解讀:領先一方放棄最後一攻
(1)文化內容陳述:NBA聯盟沒有硬性規定,領先一方不能發起最後一攻,只是這麼多年NBA聯盟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文化):當領先一方鎖定勝局的情況下,主動放棄最後一攻,以表對於對方落後球隊的尊重。
(2)文化詳細解讀:
關鍵詞1:鎖定勝局
鎖定勝局是相對而言的,兩隊實力差距較大或分差較大的情況下,可以認定為是鎖定勝局的情況(特殊情況另說,比如麥迪的35秒13分逆轉馬刺等)。
關鍵詞2:最後一攻
最後一攻,可以理解為最後24秒或者24秒以內,球權為領先一方所有的情況。當然也有的情況是比如球權歸領先方所有,但是剩餘時間為24秒以上48秒以下(即:理論上雙方各剩餘一次進攻),領先方基本也會採取放棄進攻或刻意消耗完24秒時間的方式,以表對於對手的尊重。
但是,在48秒以上的情況,雙方的進攻合計次數理論上大於3次,不認為是最後一攻,領先方可以遵守競技體育的精神,全力投入比賽之中。
案例分析
(1)屬於最後一攻的案例
史蒂芬森最後一攻上籃
2018年9月5日,步行者主場迎戰猛龍,在比賽結束還剩4.2秒的時候,步行者史蒂芬森上籃完後才能最後一攻(此事場上比分,步行者105:猛龍90,鎖定勝局)。此舉動遭到猛龍全隊的不滿,眾球員與史蒂芬森發生肢體衝突,賽後各媒體也表達了對於步行者球員史蒂芬森的不滿,在已經鎖定勝局的時候沒有給對手猛龍隊足夠的尊重。
現場動圖
(2)不屬於最後一攻的案例
2020年1月30日,尼克斯主場迎戰灰熊,在最後時刻剩餘50秒以上的時候,灰熊克勞德搶斷了尼克斯的底線發球,隨即準備三分投籃,被尼克斯球員佩頓惡意犯規,引起雙方的嚴重衝突,多人被驅逐和判犯規,並且罰款以及禁賽處罰。
此案例,不屬於最後一攻鎖定勝局的情況,灰熊的進攻沒有問題,沒有觸犯聯盟的文化,尼克斯球員佩頓的表現有失競技體育精神。
克勞德三分投籃遭惡意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