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突傳噩耗,世界傳奇球星迭戈馬拉度納離開了人世,享年60歲。
馬拉度納的一生充滿著傳奇,尤其是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是他的封神之作,他不僅用「上帝之手」淘汰了阿根廷的宿敵英格蘭隊,還在半決賽上演梅開二度,決賽送出致命助攻,整屆賽事打出5球5助攻的數據,一舉加冕球王之名。
30歲後的馬拉度納因為桀驁不馴和不自律的生活,人生傳奇而又備受爭議。
阿根廷當地時間2020年11月25日死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省蒂格雷的家中。
帶走馬拉度納的上帝的無情之手初步推定為心臟驟停。
心臟驟停是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心臟驟停發生的呢?為什麼看起來好端端的人,突然就因心臟驟停離世了呢?
心臟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射血功能突然中止,如果不及時搶救,會造成患者全身組織器官尤其是腦組織的不可逆損害而導致死亡,是臨床最緊急的危險情況。在我國,發生在醫院外的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不到 10%。即使搶救成功,仍有一部分心臟驟停患者遺留嚴重腦功能障礙,甚至成為植物人。
在急危重症醫學中,心跳驟停的病因常分為 6H5T(即國際命名中 6 個以 H 和 5 個以 T 作為開頭字母的醫學名詞)。6H 是指低血容量、低氧血症、酸中毒、高鉀或低鉀血症、低血糖、低體溫,5T 是指中毒、心臟壓塞、張力性氣胸、冠狀動脈或者肺動脈栓塞、創傷。統計學上來說心源性是猝死的主要原因,它導致的猝死比其他原因的總和還多。
1、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
2、心慌 心慌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室顫發作後,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3、心跳過緩 心跳過緩一般出現在老年人身上,老年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於50次,血壓偏低,要注意及時就診,以避免心臟突然停搏。
4、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
5、不明原因的疲乏 無誘因連續幾天、幾周甚至幾月出現極度疲勞感,伴有焦慮、失眠、夜間驚醒等症狀 ,此時應考慮心臟出現問題。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驟,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甚至引發猝死。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數倍。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及時就診。
7、胸背部劇烈疼痛 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若心臟病患者經常感到肩膀、頸部、下巴、手臂疼痛,這是心肌缺血的信號,因為心肌缺血疼痛在傳遞至大腦中樞神經時,會同時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區域。因此,出現這些疼痛的轉移的情況,需要引起注意,並及時就診。
8、反覆胃腸道症狀: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覆出現胃腸道症狀,如果排除有胃病史,更加要引起高度重視。一旦出現反覆發作的腸胃不適的話,需要將心臟的問題考慮在內,不要當胃病來治療。
9、無故出汗 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例如頸、後背、頭皮、手心或者腳掌都會大量出汗,此時應提高警惕,當心猝死發生,最好停止活動,及時服用藥物,必要時應立即撥打120。
如何避免猝死悲劇的發生?1、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 小時,儘量不要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緊張、大喜大悲,保持心態平和。
2、經常運動。應根據個人喜好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最好3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3~5 次。這樣會有利於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
3、合理膳食。應以富有營養的清淡飲食為主,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適時補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黏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戒菸限酒。因為吸菸與冠狀動脈硬化明顯相關,煙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5、定期體檢。一般來說,30 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若檢查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則要及早幹預,避免危險因素。
關注我 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