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收信人」 復旦青年這樣做

2020-12-23 復旦大學

他們衝鋒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復旦大學各附屬醫院的醫務青年在黨組織的引領下,發揮團員青年的先進性,衝鋒在前,直面病毒,勇做「逆行者」,組成了疫情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隔離牆」。從馳援武漢一線,到滬上隔離病房,再到門診一線,各附屬醫院青年紛紛組建青年突擊隊,衝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他們翻譯 

為助力社區防疫一線工作,一支由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學生組成的 「語•疫」線上多語翻譯服務小隊成立,對接社區、醫院一線翻譯需求。志願者們發揮專業優勢,將對醫院問診模板和社區走訪問題清單翻譯成多語種版本,製作《預診預判多語口袋書》供多家醫院、多個街道社區使用,為一線預診預判提供便利。

他們服務 

疫情當前,萬眾一心。復旦大學戰「疫」前線醫務工作者子女線上輔導志願隊和「鵝旦夢」計劃線上輔導志願隊前後兩批志願者齊心協力,帶著復旦人的感恩之情和服務之志,為全國醫護及戰「疫」一線工作人員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他們科普

健康科普,義不容辭。為響應近日滬上12位醫學專家聯合發布的《疫情防控健康科普上海專家共識》、呼籲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參與到健康科普之中的號召,復旦大學健康科普青年講師團啟動線上科普工作,相關科普作品在「快手」「抖音」「嗶哩嗶哩」網站全面上線。

他們記錄 

新聞學院與公共衛生學院黨委的指導下,新聞學院2017級本科生黨支部與公共衛生學院2015級本科生黨支部聯手,開啟「公衛戰疫者」系列採訪紀實活動的共建。「公衛戰疫者」系列採訪面向疾控、海關、衛監等多領域的復旦校友,由新聞與公衛學子「1+1」組成採訪小隊,線上聯絡校友進行採訪,揭秘防疫一線,帶領復旦學子一起走進奮鬥在抗疫前線的真實校友故事。

他們歌唱

復旦醫學生錄製原創歌曲《出徵》:獻給所有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而付出的白衣戰士!

他們篆刻 

刀筆篆刻,方寸寄情,復旦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和復旦學院面向書院師生發起了以「天地皆同力,大愛原無疆」為主題的篆刻作品徵集活動,復旦青年用一枚枚精心設計的印章,記錄了舉國抗疫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謳歌抗「疫」英雄,禮讚抗「疫」事跡,安撫病患同胞。


相關焦點

  • @大接龍 | 我們都是收信人,看交大青年勇擔當!
    @大接龍 | 我們都是收信人,看交大青年勇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心聲,交大學子在行動用實際行動展現抗疫決心用專業力量傳遞抗疫溫度在疫情期間,交大學子雖不能相聚但在線上仍圍繞疫情
  • 都是有擔當的青年人!復旦醫生與大飛機青年聚在一起聊什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王睿、顧心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6月10日,復旦大學戰「疫」青年講師團走進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與國之重器大飛機的設計研發青年人聚在一起,共話青年擔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走進大飛機活動,雙方都收穫了一支頗為給力的青年講師團——分別是「大飛機青年講師團」和「復旦大學青年講師團」。
  • 復旦大學舉行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
    復旦大學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附屬華山醫院青年突擊隊長楊敏婕,回憶在武昌方艙醫院的奮鬥歷程。「我們的每一句解答和鼓勵,都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帶給他們一線希望。」  「為了及時評估患者病情變化,我們會頻繁進行CT檢查,一個來回將近1小時,鞋套磨破、衣服溼透。」
  • 吳凡、董健、張文宏等專家做顧問!復旦大學健康科普青年講師團啟動...
    吳凡、董健、張文宏等專家做顧問!據介紹,作為復旦大學團委「青年講師團」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支健康科普青年講師團由復旦大學14家附屬醫院青年醫務工作者和相關專業院系的青年教師組成,首批科普團講師66人,將依託網絡平臺,拓展線上科普陣地,定期推出以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主題的專業科普短視頻,同時將對接相關權威平臺,開設專欄,打造「權威、精煉、新穎」的「復旦牌」科普作品。
  • 復旦大學原來是這樣!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
    陳果老師是復旦非常知名的老師,講座都是座無虛席。蔣昌建、仇鹿鳴等教授的講座也很受歡迎。體育活動復旦非常重視早操與課外體育活動,每位在校一、二年級學生每學期都要完成一定的早操與課外活動次數。活動內容包括晨跑及下午或晚上的各種學校規定的必鍛項目,還要考勤,有每學期最低考勤次數限制。
  • 我們都是收信人!江蘇大學@淮陰工學院@江蘇科技大學,接力棒傳起來!
    青年教師這樣說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追隨前輩們的步伐,用血肉之軀盡一份綿薄之力,用肩膀擔起使命與責任,展現了青年昂揚的精神風貌。這場疫情,既是對我們的教育,也是對時代的挑戰。文明的薪火相傳,要看我們每一代人、每一個人,能否回應時代的挑戰,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與責任。
  • 復旦星火隊這樣被「真理的味道」滋潤
    「星火」隊員在宣言展示館內做講解總書記回信了!這兩天的復旦大學,有種難於平靜的興奮歡樂氣氛。學校黨委召開相關會議,會場外都能聽到震耳的掌聲歡呼聲,持續長達2分鐘。一切都緣於一封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全校上下都要迅速行動起來,把學習、宣傳、貫徹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及時進行傳達、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星火』志願服務隊要積極承擔重要任務,努力發揮更大作用。」在學校召開的「星火」志願服務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精神座談會上,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這樣說。
  • 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我們都是收信人!南京工業大學@江蘇警官...
    學生幹部這樣說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在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的回信中感受到了我們黨和國家對新時代青年寄予的厚望。作為學生組織骨幹,除了嚴格遵守國家、家鄉政府和學校聯防聯控要求,我們通過參加學校「網上青年突擊隊」,積極在線上開展多種形式、多重覆蓋的疫情防護知識宣傳及思想引領活動,為奪取防控鬥爭勝利貢獻青春力量、展現青年擔當。
  • 【畢業生之星】陳大慈:懷赤子之心的復旦「斜槓青年」,跨越海峽...
    他們已是復旦星空裡閃耀的星星,胸懷遠大理想、矢志艱苦奮鬥、錘鍊過硬本領、心繫祖國人民,踐行著「團結、服務、犧牲」的復旦精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復旦大學「畢業生之星」——來自法學院的陳大慈同學。「我立志做復旦校園的斜槓青年,學術、實習、學工、點亮星火;我奮發當中華民族的有為後生,科研、創業、實踐、志在神州!
  • 「復旦大學鄉村振興青年工作站(晴隆站)」揭牌
    當天下午,在戰馬村黨員活動室,晴隆縣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在線上和復旦大學團委老師及學生進行了會談,對「復旦大學鄉村振興青年工作站(晴隆站)」的建設做了詳細的規劃和交流。據了解,今年7月,復旦大學團委組織開展「跟著駐村第一書記去扶貧」實踐活動,共選派了38名同學到9個省的16個貧困村開展了3周的實踐活動。
  • 戰「疫」青年 |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在行動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團委牽頭組建學院疫情防護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在學院黨委、學生黨總支的指導下,引領新聞青年積極助力抗疫,志願者們通過不同方式一心「移疫」,揮斥方遒,這條戰「疫」之路,他們的腳步堅定溫暖。志願工作傳遞復旦青年力量;防謠闢謠發掘真相,穩定心態;學術幫扶使同學們的戰疫路上「停課不停學」;居家戰「疫」生活特色服務讓同學們宅家期間依然收穫快樂。疫情面前,請看這些新聞青年的行動。
  • 復旦大學物理學院5名青年教授發表CNS主刊論文
    12篇CNS主要刊物的論文,後來幾年,老牌院校每年不發表CNS主要刊物的論文,就連對外宣傳都做不到,打破8年的歷史記錄,發表了CNS的本雜誌論文,一直到2018年復旦大學發表了CNS雜誌8篇論文,領先於華東五校。
  •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青年師生黨員的回信...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總書記的深情寄語和殷切囑託,激勵著各條戰線上的青年黨員,大家表示,要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今天(7月1日),在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面向莊嚴的黨旗,「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重溫入黨誓詞。
  • 上海長寧區學生參加復旦基礎教育聯盟「Young Power」青年領袖營活動
    上海長寧區學生參加復旦基礎教育聯盟「Young Power」青年領袖營活動 2017年07月26日 09:3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26日上海訊 2017年7月18日-24日,長寧區區復旦中學謝揚帆、吳玥波、翁琛瀟、胡天浩、魯靈伊、周瑋荀等6名同學參加了復旦基礎教育聯盟「Young Power」青年領袖營活動。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誠聘青年副研究員、博士後
    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多個課題組招聘青年副研究員和博士後,誠邀青年研究人員加入。青年副研究員待遇面議;博士後待遇以及在站時間請見文底。2020年榮獲哈佛醫學院頒發的Alfred Pope Award青年學術獎。宋博士具有豐富的轉化醫學工作經驗,包括GMP工作間操作,細胞產品臨床前安全性評價,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等。2020年10月起加入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將開展神經退行性疾病與細胞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工作。
  • 教授在B站|復旦「50後」梁永安:為當代青年解答人生煩惱
    他在中文系中開設的「當代中國小說選讀」,場面向來極震撼,提早半小時到場都沒有空位,後排全部是慕名而來的聽眾。儘管年逾花甲,梁永安始終對青年問題保持強烈的關注,在他的觀察裡,社會正逐漸發生結構性變革,如今的青年一代正面臨各種各樣的情感、現實焦慮和衝擊,從中湧現出許多問題無人能夠解答。「到2035年,90後就45歲了,他們將成為未來國家前進和建設中的主力軍。
  • 2020北京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周兆才教授課題組誠聘青年研究員和...
    周兆才教授目前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導師(2020),入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7)及中科院(2009, 終期評估優秀)等人才項目。歷任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課題組長,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任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 誠邀海內外英才加盟復旦!第五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來啦!最全信息匯總!
    邀請函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 您好!復旦大學第五屆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的各分論壇將在2020年12月-2021年3月期間陸續舉辦,誠邀您共襄學術盛會,碰撞思想火花。 四海賢能齊相聚,日月光華同燦爛,我們期待您的參與!復旦大學2020年12月
  • 復旦師生這樣迎新春
    復旦師生這樣迎新春 2020-01-18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去了S10總決賽,跟你聊聊這和在復旦看比賽有什麼不同
    我們去了S10總決賽,跟你聊聊這和在復旦看比賽有什麼不同 2020-11-02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