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別的日子讓我們想起了王傑和張雨生,兩人原來有很多共同點

2021-01-09 遙望yw

再過兩天,將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對很多王傑和張雨生的歌迷來說。那一天,是王傑的生日,也是張雨生出車禍的日子。驚聞雨生車禍的消息後,在加拿大慶祝生日的王傑匆匆趕回了臺灣。他究竟懷著怎樣的心情去探望雨生,我們無從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後的每一年,每當他的生日來臨,失去朋友的痛楚一定會敲打他的心。人生就是這樣,變幻莫測,生死無常,在你來不及和某個人說聲再見時,便已和他永生別過。

王傑和張雨生作為同時代的兩位傑出的歌手,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兩位歌手其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都對音樂有著自己的執著和堅持,都是唱作俱佳的音樂才子,都是橫跨多個領域的多面手,都發行過多張暢銷專輯,都為歌壇留下了許多經典歌曲,都是許多歌迷心中難忘的時代記憶等。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曾同屬一家唱片公司——飛碟唱片,所以他們是師兄弟的關係。

大張雨生4歲的王傑比他早一年出道,1987年王傑推出了個人首張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憑此專輯他一炮而紅。1988年,22歲的張雨生演唱了他的成名作《我的未來不是夢》,並推出了個人首張專輯《天天想你》,開始走紅歌壇。可以說,兩個人都有一個很高的起點,初涉歌壇便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歌迷的喜愛,更為可貴的是,此後的他們再接再厲,接連推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在流行歌壇混得風生水起的王傑和張雨生,在1989年一同參演了朱延平執導的電影《七匹狼》,並和邰正宵、姚可傑一起演唱了主題曲《永遠不回頭》。這部電影據說是為王傑、張雨生量身打造的,據此可以看出兩人深受飛碟唱片的力捧。這是意料中的事情,彼此的王傑早已憑藉前3張國語專輯成為炙手可熱的當紅歌星,而張雨生也通過《我的未來不是夢》和首張專輯《天天想你》讓歌迷認識了這個前途可不限量的歌壇新星。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王傑還是張雨生,在音樂的理念和創作上,都曾與公司發生過矛盾。從第一張專輯開始,王傑與唱片公司在音樂上的矛盾就已經顯露了。而張雨生也想創作自己心中的音樂,不想被市場裹挾。可惜的是,張雨生那些迎合市場的專輯,幾乎都大受歡迎,而他自己精心創作的專輯,卻幾次遭遇市場遇冷。這對於一個歌手來說,應該是很受打擊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的張雨生把許多精力花在了舞臺劇、音樂劇上。而他出車禍那一天,便是在忙碌音樂劇的有關事宜,由於過度疲勞才在回家途中發生了意外。

王傑和張雨生都是創作型歌手,在他們的歌手生涯中,都創作了不少經典的歌曲。王傑的《安妮》《心痛》《她的背影》《上帝也哭泣》《不浪漫罪名》《來生再續緣》等歌曲,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時代經典。而張雨生的《帶我去月球》《我期待》《後知後覺》《心底的中國》《口是心非》《河》等,也都是歲月長河無法淹沒的永恆經典。雖然張雨生離開我們20多年了,但他的經典卻永存在歌迷的心中,成為一代歌迷心中難忘的記憶。

10月20日,一個特別的日子,讓我們想起了王傑,想起了張雨生,也想起了他們那個閃光的音樂時代。不管現在的王傑是否還會重回歌迷的視野,也不管歲月帶走了雨生多少年,對他們的喜愛不會削減,對他們音樂的熱愛永遠不變。感謝歲月讓我們和他們以及他們的音樂相遇!

相關焦點

  • 王傑和張雨生,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歌
    1988年11月,張雨生的第一張國語專輯《天天想你》發行。該專輯發行後,大受市場歡迎,銷量突破30萬張。同名歌曲《天天想你》成為張雨生歌唱生涯的代表作之一。比王傑晚一年出道的張雨生,同樣是一炮而紅,同樣是一張專輯接一張專輯。雖然張雨生在專輯的量產方面遜色於多產質優的王傑,但他的專輯同王傑的一樣,都是精誠之作、品質保證,都不乏經典和滿滿的回憶。
  • 王傑張雨生和邰正宵被李宗盛錯過,他合拍了一部電影成為青春記憶
    關於王傑和張雨生不被李宗盛看好的事情,網上流傳已久,簡單來說李宗盛那時代可能更喜歡的是喜歡顫音炫技,所以哪怕就是真真正正的擁有金嗓子的人張雨生和王傑也沒有被看好。更讓李宗盛沒有想到的是王傑握著王炸出道,一首《一場遊戲一場夢》直到今天也還是華語樂壇的經典之作。隨後的王傑一路過關斬將,連小哥和四大天王也避開時間發唱片。
  • 王傑、張雨生1989年唱的這首振奮人心的歌,如今已成了絕唱
    可生活還得繼續,每一天我們都還得一飽滿的精神面對所有。所以,今天小編想要介紹一首超勵志的金曲,送給每一個奮鬥的人兒。這一期,小編要給各位推薦的這首振奮人心的歌曲《永遠不回頭》,是1989年由王傑、張雨生、邰正宵、姚可傑、星星月亮太陽合唱的一首歌曲,該曲由陳樂融作詞,陳志遠作曲。這首振奮人心的歌,在將近30年來傳唱度極高,如今已成了絕唱。
  • 「寶哥」張雨生,短暫的31年
    張雨生在一家名為「木船」的民歌餐廳裡駐唱,張雨生的聲音很有特點,他的高音特別的高,就像無止境一樣,並且能不用假聲就不用假聲,用原聲彪高音,很快就吸引到一個客人。這個客人是翁孝良,他很久之前就寫好了一首歌,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聲音演唱,被擱置了很久。當他聽到張雨生高而不尖的聲音以後,翁孝良就認定了,張雨生就是自己的「好聲音」!
  • 王傑、童安格、齊秦、鄭智化、張雨生的背後,都站著一位音樂大師
    每當那些熟悉的旋律響起,每當那些優美的歌聲傳來,除了歌曲的演唱者,我們還會想到誰呢?是妙筆生花的詞作者,還是讓音符跳動出美妙旋律的曲作者,抑或是常常被人遺忘的編曲者?或許,除了歌手的名字,其他的我們全然不會想起。但是,我想說,這些給了歌曲生命、靈魂和力量的幕後功臣們,才值得我們銘記和懷念。沒有他們,哪兒來的一個個紅透半邊天的歌手,哪兒來的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 創作大海、戲夢的他,怎樣打造出王傑、葉倩文、林子祥、張雨生
    >飛碟唱片是上世紀80年代最大的華語唱片公司,當年成功的打造了小虎隊、林志穎、王傑、張雨生、葉倩文、林子祥等頂級歌星,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得益於公司的陳氏五虎上將,其中陳志遠、陳秀男、陳耀川專供作曲,陳樂融專供作詞,唯獨有一位詞曲俱佳的全能音樂人,他就是陳大力。
  • 89年的《潮-來自臺灣的歌聲》讓我們認識了小虎隊,王傑,姜育恆
    1989年,中央電視臺的文藝欄目《九州方圓》突然播出了一個專題片,名叫《潮-來自臺灣的歌聲》。一開始是黃鶯鶯的《雪在燒》,畫面中的女子在風中奔跑,女子盤起的髮髻,紙傘、綢布也跟著《雪在燒》的旋律紛飛,再加上婉轉悲涼的二胡聲,一下子就把觀眾鎮住了。這個節目讓當時的我們大開眼界。
  • 「音樂才子」張雨生和張惠妹的「師徒情」
    當時的張雨生已經在歌壇有一席之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感覺張惠妹的聲色很特別,很有成為歌星的潛力。張雨生答應張惠妹為她寫歌,並盡全力去捧紅她,當然前提是張惠妹必須認真對待音樂,做一個純粹的音樂人。當時的歌壇有很多重量級大咖,無論是謝霆鋒、王菲還是劉德華,都有著自己的代表作,想要在他們之間殺出一條血路,無疑是極其困難的。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歌壇新人給了我們一個驚喜,由張雨生親手為張惠妹打造的首張專輯《姐妹》一下子震動整個樂壇,全亞洲銷量高達400萬張,打破了張學友的記錄。
  • 情歌王子王傑:人爭不過老天,《安妮》是我唯一的愛
    跳舞的時候,女孩總是側著身子,姿勢古怪,因為動作吃力憋紅了臉,王傑覺得奇怪,這時一旁的人都笑了起來。原來,這個月光般可愛美麗的女孩竟然是個跛子?!舞會散後,王傑獨自一個人瘋狂奔跑,他覺得自己和那些人一樣可恥,瞧不起那個女孩,心中的折磨和第一眼的中意,讓他悲喜交加,情不知所起,讓他深深喜歡上這個女孩。
  • 張雨生的1994年,在內地像蒸發了一般,為什麼?
    ■文/張二豐前段時間,和網友聊起90年代瓊瑤劇《兩個永恆》的同名主題曲,接著聊到演唱者張雨生與童孔在哪裡錄音。我想起在1994年,看到的一篇不超過500字的報導,講述了他們錄製《兩個永恆》的簡單經過。1994年初,張雨生精選集《自由歌》內地引進版上市,這個版本只有10首歌。我終於聽到了張雨生版的《我的未來不是夢》,與王傑等合唱《永遠不回頭》以及熱門音樂大賽的合唱曲《烈火青春》,因為磁帶上並沒有標註演唱者名字,除了王傑,也不知道跟他同臺合唱的歌手分別是誰,以及當年雨生與邰正宵的友情淵源。
  • 王傑把他當親弟弟,31歲英年早逝,20年後終獲樂壇最高榮譽!
    在華語樂壇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生命如煙花般短暫,可他的經典卻如星空般不朽。談起他的名字,很多人無不遺憾。張雨生,這個年僅31歲便因故離世,對華語流行音樂發展有著重大貢獻的年輕人,他的作品被無數人奉為經典。1989年,張雨生與王傑、姚可傑、邰正宵合作電影主題曲《永不回頭》。
  • 31歲英年早逝,王傑因他再也不過生日!
    張雨生是華語樂壇的重量級人物,他的歌曲《大海》、《天天想你》、《一天到晚遊泳的魚》等歌曲至今仍是華語樂壇的經典,天后級人物張惠妹也是他的學生。並且他的經歷也是非常傳奇和勵志,如果不是因為意外英年早逝,張雨生如今肯定是華語樂壇的教父級人物。
  • 一場遊戲一場夢,王傑一夢三十年
    哪怕很多朋友並沒有歌中所唱的那種劇烈感情波動,卻能從歌手看似平淡,實則撕心裂肺的演唱中,感受到王傑的無奈與故作灑脫。 因為某次英雄救美,年輕的王傑與一位女孩建立了不一般的關係,並如同小說一樣,兩人迅速結婚並有了愛的結晶。然而,這份浪漫的愛情並沒有一個浪漫的結果,王傑在臺灣服兵役的時候,妻子拋棄他與女兒,毅然出走。 對於當時的王傑而言,這場愛情與婚姻,無疑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 十年流行樂,百年張雨生
    誰知這場雨綿綿不絕,竟下了一個星期。於是張雨生這個名字,便應「雨」而生。學生時代的張張雨生,很喜歡音樂、籃球、看書,但很少將精力放到教科書上。張雨生排行老大,一個弟弟兩個妹妹。么妹名叫張玉仙,從小酷愛音樂,歌唱得非常好聽。出於共同愛好使然,張雨生跟張玉仙的關係最好。
  • 張雨生90年代就被誤讀,到今天很多人也不了解真實的他!
    張雨生在飛碟唱片的最後一張專輯《還是朋友》,儘管沒有像《天天想你》《大海》專輯那樣擎鼎盛時期的飛碟之力,但卻得到了非常及時的報導。1995年初夏,音像店張貼出了新專輯《還是朋友》的海報,有一種久違的感覺。兩個張雨生相擁的磁帶封面,很有視覺衝擊力。
  • 一個人歌唱兩個人的夢想,兄妹情深,永遠的歌者張雨生
    「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所有受過的傷,所有流過的淚,我的愛請全部帶走,」這兩句耳熟能詳的歌詞,很多人都會想到音樂才子張雨生。《大海》這首經典歌曲是著名音樂人陳秀楠寫給張雨生的,然後讓他唱給自己的妹妹聽。
  • 張雨生:實現了妹妹夢想的音樂才子,死後和妹妹合葬
    張雨生排行老大,底下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9歲時,一家人搬到臺中縣定居。張雨生的父母都能歌善舞,兄妹幾個都受到薰陶,從小喜歡唱歌和表演。作為哥哥,他非常疼愛自己的弟弟妹妹,尤其喜愛唱歌的大妹張玉仙,兄妹倆有著共同的歌星夢。
  • 張雨生:31歲離世,痴情女友十年後才另嫁他人,母親守墓園度餘生
    其實一部分我也很羨慕他,因為我們都開始老了,他永遠不會老。---鄭智化華語樂壇有很多擁有絕佳歌喉的歌手。華語歌壇還有很多擁有上乘創作能力的歌手但是同時擁有絕佳歌喉和上乘創作能力的歌手,為數不多。這其中,張雨生是佼佼者。和一般歌手不同,張雨生有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因此他的歌曲有著非常濃厚的人文氣質。
  • 憾然的張雨生:短暫定格31歲,為妹妹完成心願,成就不輸李宗盛
    1966年,張雨生出生自臺北,因家中孩子眾多,整個家庭算不上富裕,日子過得緊巴巴,從小他的願望便是能夠儘快參加工作,希望能夠為家庭分擔壓力,能夠儘早使父母過上常人的生活,不需再起早貪黑。然而一次意外打亂張雨生對於生活籌劃,家中小妹妹喜愛跳舞與音樂,卻在15歲時不小心溺水身亡,這件事使張雨生久久未能擺脫悲傷困境。
  • 張雨生離世22年:你不告而別 我們後知後覺
    1997年,張雨生在回淡水途中發生了一起嚴重的車禍,被緊急送醫;20多天後的11月12日,張雨生不幸逝世,年僅31歲。從1988年入行到1997年離世,這短短的不到10年時間,張雨生留給了華語樂壇太多的經典:《我的未來不是夢》《天天想你》《大海》《我期待》……1966年6月7日,張雨生出生於澎湖,在讀大學期間因為喜歡彈吉他,開始創作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