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毒眸編輯部 毒眸
文 | 張娜
編輯 | 江宇琦
隨著新冠疫情趨於穩定,各行各業陸續復工。而因劇組屬較密集型工作模式,影視行業尚未迎來全面「復甦」。據毒眸(微信ID:youhaoxifilm)了解,不少影視城、拍攝基地,對於入駐劇組的審核要求仍然很嚴格。
「說實話,從業多年我們也是第一次經歷國內所有劇組大面積停工的狀態,」巨東傳媒製片人、《你是我的永恆星辰》項目總製片人高海漫發出感慨。依原計劃,《你是我的永恆星辰》劇組本應在過年期間拍攝,但自1月20日武漢封城起,整個劇組不得不選擇停下休整。
《你是我的永恆星辰》
對於以「天」為計量單位的劇組而言,即使項目停下,每一天的場地租金、人員工資、設備租賃等支出也不會縮減。此前,有媒體報導稱不少劇組停工一天就要虧損數十萬,博納董事長於冬更是直言,獻禮片《冰雪長津湖》因疫情停拍帶來的損失超過1.5億。一些中小體量的影視公司受此波及,甚至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在這樣的攻堅時刻,很多業內人士選擇將工作轉移到了線上,但卻由於國內影視工業化起步晚,影視製片全流程數位化管理模式還沒有普及 。原本隱藏在劇組日常中的問題,都在線上被放大並浮出了水面。
在萊可傳媒製片人侯昕煒看來,劇組繁瑣複雜的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流程不規範、責任不清晰、溝通不及時等問題,而在線上工作時,這些都給項目團隊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一個關於影視製作管理升級的問題,橫亙在眾多影視從業者面前。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影業聯合靈河文化共同推出的「雲尚製片」在停工期間得到了越來越多劇組的關注和重視。雲尚製片在停工潮下解決了劇組從前期籌備到後期審片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加速了國內影視製片數位化管理的趨勢。
雲尚製片手機端首頁
對於部分使用了雲尚製片的從業者而言,在使用線上管理工具解決了一些困擾後,他們也開始關心,疫情之後,業內喊了很久的「影視製片數位化管理」能否會覆蓋更廣?
疫情下的「雲籌備」
疫情發生後,萊可傳媒製片人侯昕煒看到身邊很多計劃開機的項目突然都停了。這期間,由他負責的一些項目剛好處於籌備期,這讓他有些擔心項目推進的節奏。
按照以往經驗,作為製片人,侯昕煒在推進每一個項目時,需要撥打很多電話,跟各個部門協調時間,「畢竟影視行業需要扎堆討論的工作環境」。但是在線上辦公時期,他只能和編劇、導演、美術、化妝等部門分別拉群溝通。因為無法聚集,劇組的籌備工作一度放緩。
某劇組器材現場(圖自網絡)
除了無法建組籌備外,靈河文化執行製片人沈燕告訴毒眸,前期勘景,原本需要導演、攝影、製片主任、統籌等人一起參加,在疫情下也難以實現。
高海漫還提到,因為無法召集不同部門在線下開會,甚至連籌備期裡最平常的劇本圍讀環節也很困難。
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居家隔離的製片人們不得不尋找解決方法、為保證項目如期推進而做各種嘗試。侯昕煒向毒眸介紹,不少同行們也在嘗試用電話會議等方式推進工作,由於人員時間無法統一、溝通不及時等問題,效果並不理想。
幾經嘗試後侯昕煒最後選擇了雲尚製片管理系統,將籌備期所有關鍵性事件進行線上流程管理,每一個事件都匹配了對應的計劃、時間、責任人,便於多人在線協同。「這種模式的一個好處就是,每一個部門只要打開系統,都可以看到各個階段的任務和執行日期。」
信息的實時共享,讓繁瑣的勘景工作也變得簡單。沈燕介紹稱,勘景不需要太多人聚集在一起,只要安排固定的工作人員去實地勘測後,將實際勘景結果信息上傳至雲尚系統中,就可以讓製片人、導演等劇組人員實時了解場景信息。
「這樣做的確是減少了不少溝通成本。」同為製片人的高海漫提出,此前劇組製片人需要針對每一個主創部門做詳細溝通,「如果手裡的項目比較多,還需要長期出差到每個組裡了解拍攝情況、去現場查驗財務報表和拍攝進度。」
雲尚製片產品功能
在她看來,自己已經逐漸告別這種工作習慣。籌備《你是我的永恆星辰》項目時,她第一次接觸到了「雲尚製片」。無論是前期劇組籌建、劇本圍讀,還是場地勘景、實地拍攝, 「我不用真正到現場,就能實時知道組裡發生了什麼。」
「拍攝期的數位化管理」
高海漫相信數位化的管理是能優化劇組工作和管理模式的。以往她都是通過每天的紙質通告單、拿著項目進度表去催每個部門的進度。《你是我的永恆星辰》拍攝時,她只需要在雲尚製片系統中實時跟進項目數據,就能嚴格把控拍攝周期和資金,降低風險。換句話說,「哪一個環節上有超期了,我們在系統裡第一時間就會知道。」
她告訴毒眸,「在拍攝期,系統每天會推送』項目日報』,可以實時看到劇組所有最新數據:今天拍了多少頁多少場,花了多少錢等等,遠程查看項目進度非常方便,再也不用隔三岔五跑劇組了。」此外,拍攝期還可以遠程查看粗剪素材,第一時間把控拍攝品質。
網絡電影《陰陽壁畫》啟動之初,製片人侯昕煒就把核心的50多人都拉進了雲尚製片管理系統,包括出品人、製片人、導演、道具組、美術組等劇組的所有主創部門。劇本完成後,侯昕煒通過雲尚製片的「劇本拆解」上傳了劇本,根據系統給出的「劇本數據分析」有效地評估了製作難度及演員周期。
雲尚製片的「劇本拆解」頁面
項目正式啟動後,「不同部門的人各司其職,統籌就會在系統的『拍攝』的板塊裡在線做拍攝計劃、發通告單;場記可以根據實際拍攝進度在線銷場;財務可以把所有工作都線上管理,劇組工作人員需要報銷,可以直接在線上提交申請,管理人員可以實時審批;各部門長在『元素』板塊裡匯總素材數據,無論是場景、服裝還是道具,每一場戲需要使用的元素都能清晰可見。這樣一來,影視公司老總、投資人、製片人都可以實時查看劇組的所有關鍵信息。」侯昕煒表示。
劇組財務一般都用Excel表格管理劇組帳目,飛寶傳媒負責劇組財務Wendy認為,數位化的管理系統對於拍攝周期和資金的把控更智能更精準,能夠幫助資方遠程實時地控制資金超支,也有利於對項目的拍攝品質和風險的把控,「幾乎解決了劇組管理的日常需求」。
「在雲尚製片管理系統中,如果某一個科目支出超出預算,系統就會自動報警,超出份額會直接體現出來。」Wendy向毒眸介紹稱。
「遠程看片,安全第一」
在劇組停工階段,除了籌備期、拍攝期可以線上跟進外,影視項目的後期製作環節同樣可以向線上轉移。
疫情期間,「後期如何審片」成了明飛(阿里影業拾穗工作室管理中臺及製片人)最頭疼和著急的問題之一。「因為現在我們工作室正好有4部片子都在後期,所以我們特別希望能夠在某一個安全的介質上實現在線看片。」
同樣面對「審片難」的沈燕也指出,對於畫面內容的呈現、音樂在情緒轉折上的處理,都需要主創成員當面溝通來找解決辦法。「一旦無法集中進行討論,大家在理解上就會有偏差,而且對這種偏差的理解和解釋非常耗費時間成本。」
針對這一問題,今年2月,雲尚製片用了7天時間,聯合阿里雲緊急上線「在線看片」功能,希望能夠解決疫情期間影視項目後期無法遠程審片的問題。雲尚製片的「在線看片」主打便捷和安全,1G素材3分鐘左右上傳完畢,同時還具備防下載和安全水印功能。
「在線看片」功能
「系統裡會記錄瀏覽片子的時間和人員,影片播放全程會附帶一個由員工名字和手機號碼後四位所組成的安全水印,便於追源。」當被問及如何保證資源安全,雲尚製片總經理衡曉靜指出,「在數據存儲方面,『在線看片『的所有數據也都加密存儲,享受和支付寶等阿里系產品同等級別的安全防護體系,」在她看來,這解決了不少劇組此前擔心的通過U盤、雲盤等方式傳遞資源容易洩露的問題。
「在線看片「不僅及時解決了影視項目遠程看片的痛點,也是雲尚製片管理系統在特殊時期賦能劇組的重要舉措。
推動影視的工業化升級?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疫情期間遠程工作讓不少行業痛點凸顯。影視項目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剪輯整體時間跨度較長,國內很多劇組管理比較粗放,問題累積後,容易導致超支、超期以及項目風險和品質管控不好的結果。
早在2017年底,深受這些問題困擾的靈河文化創始人白一驄先後嘗試好萊塢製片系統和國內一些軟體,前者由於不符合國內影視製片實際使用場景作罷,後者因為功能不完善、或偏重數據匯報,難以達到製片過程管控的目的。
靈河文化的創始人兼CEO白一驄
作為一家以內容開發為主的影視公司負責人,白一驄一度想要自己創建一套系統在公司內部推行,但由於缺乏網際網路基因和技術支持,想在短時間內研發出一個數位化的平臺,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以白一驄為代表的影視從業者對管理劇組系統的強烈需求,引起了阿里影業副總裁尹雷的注意。「影視行業工業化水平比較低,要研發一個網際網路產品升級製片管理模式,並推廣到全行業,既需要這個團隊有豐富的製片管理經驗,又要有深厚的網際網路產品研發能力和運營能力。」因此他和白一驄商量,由阿里影業主要負責產品研發和運營,而白一驄背後的靈河文化負責對影視製作的專業把控,強強聯手,才有可能做出專業、便捷、安全、高效的管理工具。
白一驄在採訪中透露,「經過不斷的完善,現在雲尚製片系統90%的功能,都是我們最開始想要的功能。」而這些功能,也都切中大部分劇組在日常工作中的需求。在他看來,影視工業化並不是單純喊個口號,更需要整個行業和從業者的共同努力。「比如雲尚製片系統裡的劇本拆解功能,一些製片人反映會出現一些人物角色識別準確率只能達到95%,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在於國內的劇本格式沒有統一。」
近期各地影視城復工的消息也不斷傳來,入駐系統的劇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據衡曉靜介紹,從去年6月下旬正式推廣到現在,雲尚製片系統中累計建組270多個,類型有劇集、網絡電影和院線電影等,疫情期間建組的劇組有近80個。
尹雷強調:「我相信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影視行業的數位化管理一定是時代的大趨勢。」在他看來,這種趨勢已經在其他行業裡有所體現。
然而,作為一個剛誕生兩年的新產品,雲尚製片想要真正解決諸多頑疾,還需要改善和加強不少功能,從而打通劇組從前期到後期製作流程中的閉環。當下,雲尚製片已經完成製片人視角的閉環管理;未來,還會圍繞各個部門的具體工作進行深耕,實現產品功能的升級和突破。
對此,阿里文娛產品技術總監修墨表示,「未來我們會繼續通過對產品的打磨,根據劇組不同的工種,上線更多的系統工具,提升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和工作效率。以及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在探索數據分析、自動生成拍攝計劃等方面,用技術減少劇組人工成本的消耗。」
關於雲尚製片的推廣,尹雷稱,現階段系統還是以免費為主,收費的前提是要先打通劇組在日常流程的功能閉環,能夠給劇組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和成本節約。「即使開始收費,前期也不會定個很高的價格,核心還是要讓行業越來越多的劇組能夠了解和使用產品,並且對產品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在收費方式也許是對產品進行整體收費,也許是對一些增值功能進行收費。」
在尹雷看來,雲尚製片系統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能夠和用戶之間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讓流程化、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幫助影視行業在工業化進程中,能夠向前一步。
原標題:《開機後每天虧損數十萬?「雲」製片幾招幫劇組脫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