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夏,最難忘,那年我們十八歲

2021-01-14 二元說

01

電話裡小豬說她正在寫著我們的回憶,在那個高三備考的那個久違了的夏天,有著我們太多共同的回憶。幾年來我一直放大了它的苦澀,狠狠地讓它成為塵封的夏天記憶

那年那夏,最難忘 。

那年我們十八歲,所有的淚水與美好釋放。經歷了,我們成長了,收穫了。

當畫面定格在那一幕時,又回憶起高中的時光,現在才赫然發現我遺望了很多,那些流淌在心底的記憶,全部都被遺忘在大腦的某個角落,不是遺忘,只是塵封,塵封那些不想再見的人或物。

不想,不願,不敢去觸及,小豬講著,把帶我回到了那個苦苦的、澀澀的,甜甜的夏天……

我回顧著過去的我們,那枯燥試卷被甜蜜而又沉甸甸的回憶所釋然,我到底懂得了什麼,又在追求什麼…

迷茫!也許就連現在的我也不知道…

02

回憶讓我們回到那個曾經和老大爺躲貓貓的教室。記得那個時候保證每個學生充足的午休時間,中午不允許教室留人。15分鐘後門衛老大爺就會鎖教學樓大門,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在15分鐘內,折回教室。中午我們下了課,我們噼裡啪啦狂奔向食堂,買完飯,再次狂奔回教室。邊吃飯邊和老大爺打遊擊、躲貓貓。

一會兒傳來消息,老大爺來了,我們迅速隱藏,他走進教室,糟了,程克敬暴露了,結果光榮被捕。老大爺繼續向教室後排走,我們趴在桌子下,「這還有兩個!」,老大爺很有成就的說。於是,我和小豬尷尬而又羞羞答答地站了起來,低著頭,沒等老大爺開口,不一會然後面面相覷嘿嘿地大笑起來……

還記得,我們中午的一杯水,兩個臉。睡醒後,拿一個杯子去洗兩個大大的 face。

那也許就是我們那個時候所要追求的充實、上進,無論結局怎樣,我們也畢竟努力的做過努力狀,下了晚自習去逛街,去買點小零食,逛個小街,去軋操場,邊吃邊玩邊笑回到宿舍……

記得我們的相約柳樹下,還記得程克敬的奶粉,還記得他引發的自習課上三分鐘的安靜,他的六月七號前的大掃除,還有小冰,也不知道他到哪裡去了,還有他的愛國報國論……

太多太多……

03

幾年過去了,曾經生動的場景也被畫成了淡淡的記憶。那是我們共同的回憶錄,在那個夏天我們共同奮鬥。

想著想著,我的心情的灰色煙消雲散。我想今晚我註定無眠,明早我的嘴角肯定是掛著笑意的, 原來我一直逃避的那個夏天,它的味道,是那樣的美好……

當日子成為舊照片當舊照片成為回憶,我們成了背對背行走的路人,沿著不同的方向,固執的一步一步遠離,沒有雅典,沒有羅馬,再也沒有回去的路。

04

遙想那年,一年一度高考時,一生一次高考日,過去的不再擁有,曾經的緊張放蕩永停心頭,在那烽火紛飛的考場旁,發洩了自己三年積攢的力量,在那煙雲繚繞的考場外,蔑視世界般地縱情囂張。

不必後悔走過的足跡,只要努力過,就無需在意是好,還是壞。不必彷徨明日的風景,只要堅持過,就無需害怕前景是明,還是暗。慶幸,走過夏天,成就自己。

鬆開了緊握的拳頭,放開了壓抑的擔憂,拋棄了許久的執著,丟到了珍藏的習題冊,在高考結束的那一刻,縱情放飛著自我,如今的你們,該是怎樣的放縱歡歌。

你又有怎麼樣的難忘的回憶呢?歡迎下方給我留言~說出你的18歲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那年十八歲,我想當兵,結果:未能如願,一生的遺憾
    那一年我虛歲十八,按老家的說法剛好十八歲。那年高考成績公布後,我沒考上本科,感覺自己很失落,很迷茫,就想去當兵。在我的老家農村,十八線小城的農村,很早我就知道知道讀書是我唯一的鯉魚跳龍門的機會,一直以來父親也是這樣教導我的。
  • 十八歲那年我榮幸的當兵了(憶青春)
    那年冬季,我剛滿十八歲,幸運穿上了無領章無帽嶶的軍裝。難以言表……那年頭大學的大門,只為極少的紅色工人農民開放,當兵成了應屆畢業生最佳出路。
  • 那年,我們十八歲
    小貼士:關註上面小藍字可以一鍵加關注啊那年,我們十八歲作者:牡丹花
  • 那年我們十七歲
    1993年9月,我們一群人們眼中的學霸,帶著家人的驕傲與期待,懷著欣喜,藏著悲壯走進了桐城師範學校,那年我們大部分人都是17歲,或足齡,或虛歲。我們對出家人那點神秘的距離感,一下子就消散了,仿佛她就是一位鄰家姐姐。突然不知哪位女生發現,和我們一起來的七個男生,在和我們拍過合影之後,竟然一個都不見了。我們剛開始並不著急,分別在附近找了找,可找了好一會兒,還是一個沒看到。我們開始害怕,胡亂猜測起來,一個同學說,會不會被山裡的妖精抓取修煉去了,不見了的都是男生,西遊記裡不是說妖怪都喜歡抓童男子去吸血練功嗎?
  • 那年的義大利米蘭聖西羅球場,那年的希斯菲爾德,那...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那年的義大利米蘭聖西羅球場,那年的希斯菲爾德,那... 那年的義大利米蘭聖西羅球場,那年的希斯菲爾德,那... 水星的眼神 10-22 21:54 那年的義大利米蘭聖西羅球場,那年的希斯菲爾德,那年的埃芬博格,那年的卡恩,……那年的永恆記憶一一一2001年拜仁慕尼黑戰勝瓦倫西亞,成為21世紀首個歐洲冠軍聯賽冠軍[歐冠杯]。
  • 那年我17歲……
    都說十八歲之前沒有戀愛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所幸十七歲那年我談了一場自以為很浪漫的戀愛。當時我們還是在讀高中的學生,正是懵懵懂懂的年紀。心裡嚮往著電視劇中小說裡那種浪漫完美的愛情故事情節能出現在自己的生活裡。
  • 十八歲那年以為會是永遠,後來各安天涯,講不出再見
    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都是草。」——電影《艋舺》「年少輕狂」看起來是個貶義詞,當人不再年少的時候大概反而有點羨慕。畢竟年少時有輕狂是因為很多的相信,相信自己,相信未來,相信承諾是必然會遵守的,相信在未來沒有想見卻不能見的人。
  • 那年青春,我們正好
    隨著高考的落下帷幕,在18歲的年紀青春也會逐漸的落下帷幕,而NBA未嘗不是如此。那年青春,我們正好。經典對白,寫滿你的NBA青春。
  • 那年,我們十七八歲
    我可以想像:我拿著相機,站在曾經的346班門前,看著緊閉著已經褪色的門板,時間荏苒,我們都被時間畫上痕跡,它也不例外。摸著已不復曾經嶄新的它,過去在這扇門後面發生的事情又浮現在眼前,那喧鬧的班級、歡樂的笑聲、跑動的身影。
  • 那年的我們都是21歲
    可是彼此的相似點與其說是青年人的晴朗有如春陽的明麗,倒不如從另一面看,青年人的愁苦,青年人的生長,更像那在陰雲暗淡的風裡、雨裡、寒裡演變著的春。因為後者比前者更漫長,深沉而更有意義。青年人的生命無時不需要生長,而外面卻不永遠是日光和溫暖的風。他們要擔當許多的寒冷和無情、淡漠和誤解。但他們一切都充滿了新鮮的生氣!
  • 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
    導語:他那年十八歲,用迫擊炮四連擊,幹掉了日軍的名將之花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陣亡了幾名非常出名的將領,他們死得十分的憋屈。飯冢國五郎因為在記者面前炫耀,剛戴上頭盔就被人一槍爆頭;楠木實隆被一名偽軍馬夫從馬上拽下來,莫名其妙的被擊斃,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位日本名將叫做阿部規秀,他也死得很莫名其妙,被八路軍中一位只有十八歲,名叫李二喜的小兵四炮幹掉了。一九三九年,日軍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對八路軍發起了大掃蕩,在十月中旬的時候,有 「名將之花」之稱的日軍中將阿部規秀率領著精銳部隊來到根據地的腹心地區。
  • 新歌Demo|16歲那年的心事,16年後唱給你聽
    新歌Demo|16歲那年的心事,16年後唱給你聽 2020-05-26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十七歲那年,我就已經過完了這一生
    你是否在大多數時刻,覺得自己黯淡無光,只是宇宙裡最渺小的一粒塵埃,落到地上都無從找尋。但偶爾在轉角處,你也會看到彩虹,頓時覺得與形形色色的人擦肩而過時,其實自己的光芒也會籠罩在別人身上。走走停停也好,原地踏步也罷,反觀我們之前的人生,那些你曾認為過不了的坎,現在已經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 那年我十九歲
    作者丨東方雨  攝影丨曹新慶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年我十九歲。一九八二年,是我成為農民的第二個年頭。聯產承包正搞得風生水起,我們村則一步到位,直接分田單幹了。生產隊徹底解體,土地分了,牛羊分了,騾馬分了,倉庫、大車、馬號、牛棚,還有羊圈都分得一乾二淨。
  • 那年十八,公司年會,站著如嘍囉
    一直心心念的趙麗穎和馮紹峰已經官宣,回首往昔,不禁又想起十八那年,羅湖的春天,暖陽下,微風拂面,緊閉雙眼,華忠的那一念,能不能改觀。自從阿忠來到門店之後,王為民似乎不怎麼來了,一方面他信的過他的故交,更一方面在他眼裡,阿忠的相貌,那憨厚的大眼,凸起的兩顆顴骨,分明寫著「老實」兩字,多年後,面對阿忠的朋友圈,王為民才知道,阿忠並不老實,他只是醜...
  • 中秋朗讀會丨No.11:覃梁娟《那年我十五歲》
    點擊收聽朗讀者作品音頻:  11號朗讀者:覃梁娟朗讀作品《那年我十五歲》文化大革命稿的最紅火的那年,我十五歲,也就是那一年,父親被抓入獄,造反派說他是特務是間諜,只是因為他在中學裡教英語?!最使我難忘的是在一個下雪的早晨,我到關押父親的 牢獄裡去看他,我看見了一個頭髮花白衣衫襤褸的老人向我走來,啊!是父親!我伸開雙臂,儘管隔著鐵柵欄,我還是想去擁抱他,可是,他卻對我吼道:你是誰!我不認識你,你走吧走吧,快走吧!於是轉身離去,我的心崩裂了,我大聲的喊道「爸爸,我是您的女兒啊!你為什麼不理我,為什麼不認我!爸爸,爸爸!」我只好離開了監獄........
  • 你我,十七歲那年的雨季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是誰唱起了這一首老歌,是誰喚起了那些關於年少的記憶?這位歌者不是少年,他早已在青春之外,但此時他又仿佛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唱著,臉上有微微的笑意,透著燦爛甚至天真無邪。青春,此刻那麼珠圓玉潤,讓人恍若穿越回那個十七歲的雨季。那一年,十七歲的林志穎唱著這首歌以旋風之勢席捲而來,幾個十七歲左右的女孩在操場上手拉手邊唱邊跳:「……十七歲那年的雨季,我們有共同的期許,也曾經緊緊擁抱在一起。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卻發現成長已慢慢接近。」那時候,我們是多麼渴望長大。而十七歲,正是拔節生長的好時節。
  • 17歲那年的雨季,是屬於我們的美好年紀
    一個人,漫無目的行走於車來車往的城市,手中一杯清茶,被店家取名為17歲。確實,17歲,入口平淡無味,代表這個年紀的無憂無慮,停留片刻口感青澀,正是人生的道路開始坎坷,慢慢下咽苦味漸濃,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多的未來。無所畏懼經歷亦是勝利,平凡、青澀、懵懂正是17歲的我們該有的態度。
  • 《那年,十八》:珍惜緣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那年,十八作者:趙成山還記得嗎,那年,你十八,我也十八。那一年,我們高三了。你不是我的同桌,我們是近鄰,同學兩年多了,我們很少交流。但是,為了尊嚴,請擦乾眼淚,讓我們戰鬥!我快速地把寫好的紙條轉身放在了你的桌子上,並輕輕地用後背碰了碰桌子,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給女生寫紙條。從小,我就是個自由散漫的人,從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也不太關心成績。但是這一次考試,我真的認真了,這是我有生以來最認真參加的一次考試,我只想用這種方式來維護我那可憐的所謂的尊嚴。
  • 18歲那年,你送給自己什麼特殊禮物?
    18歲,是「成人」最直觀的標準。但並不是每個孩子「成人」之時,都能擁有一場「成人禮」。你的18歲,有過成人禮嗎?有些人的成人禮,是給父母寫了一封信,說上一句「辛苦了」;不過如今大多數人的18歲僅僅是一個「生日」,缺少了「成人」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