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海警方公布並推出了一個新號碼:「962110」,將於5月1日正式啟用。
這是一個呼出號碼,也就是說,它不接受報警,唯一的用處是用來撥打電信詐騙潛在被害人電話。因其號碼的權威性,可以自證身份,儘快取信於民。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騙子絞盡腦汁,警方同樣殫精竭慮。
走進反電信詐騙網絡中心,現場直擊民警和騙子的「隔空對決」!
視覺中國圖
4月24日上午9時30分,記者跨入設在刑警803總部的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一面幾乎覆蓋了大半牆面的電子屏幕引人注目。黑底彩屏的大屏由15塊分屏組成,上面是各種實時變化的數據和圖表。大屏的左側頂端顯示著今日電信詐騙接警數:49起,右側頂端是目前被騙的案值:42萬元。
整個中心平臺分為多個獨立區域,除了統一接警和疑似被侵害人勸阻區域外,還有案件偵辦、資金追查和金融機構入駐、運營商入駐等多個區域。幾乎所有的主流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都在這裡設置了「分支機構」,負責涉案資金的快速止付和凍結,三大運營商則負責對涉案電話號碼的快速核查、定位、封停工作。
「你好,張女士是嗎?我這裡是上海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剛才9時46分,你是不是接了一個133開頭的電話?注意,那是詐騙電話,千萬不要相信。」
站在大廳裡,通話聲此起彼伏。除了接警員核實案情的對話,最多的聲音就是這句幾乎雷同的開場白。專門負責勸阻潛在被害人的民警範琦瑋告訴記者,這樣的電話,他們每天要打500多個。
「開門見山亮明身份,快速進入提醒詐騙環節。」說起勸阻,民警也有「話術」。範琦瑋告訴記者,很多時候,他會把「我是民警」這個自我介紹的環節跳過去,因為很多人被騙子先入為主洗腦,後打電話的警察如果被纏繞在自證身份這個話題上,反而陷入被懷疑的泥沼。範琦瑋告訴記者,這也是警方推出統一的、權威的新呼叫號碼「962110」的初衷。
據帶班警官範華介紹,今後,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將統一使用「962110」致電潛在被害人,進行遠程防範勸阻。上海市民接到的勸阻電話在固話和手機上來電顯示號碼為「962110」,異地市民接到的勸阻電話來電顯示的號碼為「021962110」。
警方的每一項反詐措施,研究最深的是騙子。據範華介紹,上海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開始利用高科技模型和其他科技手段篩選潛在被害人,進行電話和上門防範勸阻工作後不久,中心的幾部電話竟曾接連遭受騙子的「呼死你」惡意呼叫攻擊。因此,為了預防遭受惡意呼叫攻擊,此次推出的「962110」已限制被叫功能,僅允許接收「962110」曾經電話預警勸阻的潛在被害人號碼回撥,禁止其他號碼呼入,並且回撥電話的接聽座席自動指定為對應預警勸阻電話的呼出座席。
通過與運營商的合作,這個號碼將是一個不能被改號軟體偽裝的號碼。
隨著時間推移,大屏幕上接警數和被騙案值緩慢攀升。
上午11時40分,記者發現案值突然從之前的206萬飆升到466萬。負責接警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11時33分接到一位女士報警,她是一家公司的財務,因為接到老闆發來的微信,要她立即給指定帳戶轉帳,沒多想的她分三次轉帳了260萬。沒想到中午見到老闆讓他籤帳時,才震驚地得知老闆根本沒有發過微信給她,她此前添加的微信,其實是騙子偽裝的。
上午9時35分轉帳,到報警已經3個多小時過去了,雖然警方立即啟動緊急止付程序,但挽回損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個報警讓大家都感到沉重。範華告訴記者,電信詐騙嫌疑人大多分布在世界各地,有些甚至將窩點設在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通過網絡電話向國內撥打詐騙電話,電話號碼是虛擬的,帳戶是他人的,破案追贓難度極大。因此,防範和勸阻潛在被害人和系統打擊犯罪必須同步進行。
中午12時24分,數據分析研判區的工作人員韓超收到一條剛剛推送進來的信息:疑似潛在被害人周先生與涉嫌電信詐騙的號碼多次通話。韓超馬上將這條信息發給民警範琦瑋,同時開始梳理分析被害人信息,確定其住址和其他聯繫人聯繫方式。
範琦瑋撥打被害人手機,始終處於佔線。過後再撥打,始終無人應答。「這位63歲的被害人疑似深度被騙。」範琦瑋立即通知民警張心剛,根據剛剛查出的地址,要求屬地閔行分局派警上門。閔行分局立即指派民警按圖索驥前往顓興路某小區,結果發現戶籍地址的房屋,現在居住者並非周先生,已被出售給他人。
此路不通,反詐中心通過戶籍資料查詢到周先生位於顓橋鎮中興村的老宅地址。同時,通過反覆撥打已經查詢到的周先生女兒電話,爭取向她了解情況。下午2時21分,分局民警終於找到周先生老宅,發現這裡的農民房早成了出租屋。2時35分,反詐中心聯繫上周先生女兒周女士。正在上班的周女士接到電話將信將疑,掛斷電話後,周女士自己撥打了110核實,確認確為警方來電後,才將父親的真實住址告訴了張心剛。
張心剛讓周女士趕快撥打父親電話及時勸阻,同時再次指派分局民警上門。下午3時50分,記者跟隨派出所民警來到閔行區谷中路某弄周先生的住處,敲開房門,老先生正在房內。此時,他已經加了騙子微信,對方正在詢問他是否會操作電腦。「他說我在武漢買的保險出了問題,我說沒有買過,他讓我打電話給武漢公安局……」周先生被嚇得不輕,民警及時安撫老人,並向他進行了防範電信詐騙的宣傳。
3個多小時,3次派警上門尋找,終於有了圓滿的結果。
「我們和騙子的較量一直很膠著。」範華告訴記者,此前騙子惡意呼叫攻擊,說明騙子氣急敗壞,因為反詐中心打到了騙子的「軟肋」。「這樣的騙子不可怕,『思考』的騙子才可怕,這也是電信詐騙犯罪分子的特點:不斷自我更新,不斷對詐騙話術、手法、技術進行調整升級。」
據範華介紹,從近期警方掌握的情況來看,騙子最新的手段有「三招」——
第一招,呼叫轉移
為了防止警方的電話遠程勸阻,騙子打通被害人電話並成功取信被害人後,馬上謊稱被害人的手機號碼已被監控,需要按*21#等一串數字,其實是讓被害人設置呼叫轉移,將電話轉接到犯罪嫌疑人手機上。這樣之後警方撥入的電話,就直接打給了騙子,騙子就會假裝被害人,熱情感謝民警,並表示已經識破騙局,絕不會上當受騙。一些騙子除了要求被害人設置呼叫轉移,甚至還要求被害人更換新的手機號碼。
第二招,查無此人
為了防止民警上門勸阻,騙子要求被害人將自己反鎖在家,躲在臥室中,將手機調成靜音模式,或是離開家,去單位或尋找酒店、旅館等地再進行電話聯繫。有條件的,會要求被害人不掛電話立即趕去銀行轉款。遇上有車輛的被害人,騙子還會誘導他們開車或遠離居住地,在行駛的車輛上進行電話聯繫。
第三招,暗度陳倉
為了防止警方通過電話時長判斷潛在被害人,一些騙子在和被害人短時間通話後,要求被害人立即添加QQ、微信、釘釘甚至Facetime等即時聊天軟體,再通過聊天軟體向被害人發送假的警官證、拘捕令,要求被害人告知銀行卡帳號、密碼等個人信息,再讓被害人刪除聊天記錄。一些騙子甚至製作了印有公檢法圖標的APP軟體,要求被害人下載並在軟體中輸入銀行卡信息,迷惑性非常強。
一些騙子在成功行騙後,甚至還會利用受害者再來欺騙他人。範華告訴記者,不久前浦東就發生了這樣一起令人震驚的案件。
今年4月14日,市民張女士接到自稱「金山公安分局民警」的來電,告知她涉嫌違法犯罪,銀行帳戶要被凍結,張女士頓時不知所措。騙子告訴她,要洗脫罪名,必須將「U盾」交給辦案人員接受調查。
3天後,張女士攜帶著「U盾」來到了科苑路上一家賓館。將自己的「U盾」和密碼從門縫裡塞了進去。轉瞬間,隨著一記確認轉帳的「回車鍵」,張女士銀行卡內錢款分文未剩。收到了銀行的餘額提醒簡訊,張女士越想越不對勁,才向警方報案。
「一般的電信詐騙都是非接觸式的,騙子只通過電話等方式與被害人聯繫。但這起案件卻另有蹊蹺。」範華告訴記者,民警接報警立即前往科苑路賓館調查,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陳某。但陳某的交代出乎所有人意料——4月14日,他同樣接到一個自稱「金山公安局民警」的電話,被告知涉嫌違法犯罪,如要洗脫罪名,必須成為「特別探員」為警方辦事。騙子在電話裡指示他在4月17日當天攜帶筆記本在科苑路賓館內開房等待,會有人從門外塞進一個U盤,拿到U盤後,再按照要求操作。張女士的錢款,就這樣通過兩次「精密」的遠程遙控,落入了騙子口袋。而陳某也從上當受騙的被害人,成為騙子幫兇,因涉嫌詐騙被浦東警方刑事拘留。
上海警方已啟用962110防範勸阻電信網絡詐騙專線電話,如果您接到了962110,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您可能正在遭受電信網絡詐騙。
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同比增加248.5%,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增加283.9%;勸阻潛在被害人2萬餘人次,凍結涉案銀行帳戶1756個,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餘萬元。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要記住「三個不要」:
■ 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
■ 不要輕易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
■ 不要向陌生人轉帳、匯款
來源: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潘高峰
法治上海綜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