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張學友為河北加油打氣啦!
「中國抗疫的成績是全世界認可、有目共睹的。石家莊加油!
可在鏡頭前的他,鬍子花白,皺紋明顯,神情略顯疲態,讓不少網友感慨歲月催人老。
這也不禁讓人聯想到,除了他以外,其他「三大天王」也不再是當初那些英姿颯爽的少年了。
其實在飯姐看來,一個人隨著歲月老去是很正常的,現在的「四大天王」看起來不再年輕,也是尋常之事。
畢竟他們這種全能藝人,都不完全是靠臉吃飯的,靠得最多的就是他們過硬的「業務能力」。
也正是這種硬實力,造就了「四大天王」的時代,至今無人超越。
在90年代,他們具體火到什麼程度呢?
在歌唱圈,他們幾乎壟斷了那個年代的最受歡迎男歌手獎,一共舉辦了1600多次的個人演唱會,唱片銷量超過一億張。
在影視圈,他們四個人一共奪得了5座金馬獎影帝,4座金像獎影帝。
因此成為了香港演藝界的代表、香港十大文化符號之首,創造了追星族現象的巔峰。
四大天王形成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有一個疑問:這麼火的四大天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飯姐就給大家來答疑解惑。
其實,四大天王並不是一個組合名稱,而是90年代初火遍全國的4位藝人專屬代名詞,他們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順序排序的,粉絲別撕哈。)
當年「譚張爭霸」結束,香港樂壇迎來一段長時間的真空期。
彼時,張學友四人開始嶄露頭角,開啟了樂壇「四大天王」的新時代。
不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多多少少都是經歷過一些波折的。
飯姐先來說說最先紅的劉德華。
20歲時劉德華就考進了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而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順利進入娛樂圈。
兩年後,他憑藉《神鵰俠侶》裡面的楊過一角,成功走紅,與梁朝偉、苗僑偉等大佬組成了「無線五虎將」。
按理說,劉德華可以通過這部劇在影視圈裡繼續深造下去,大紅大紫之日也是指日可待的。
可1985年時,他因為拒絕了TVB加籤5年的合約,被封殺了400多天。第二年,還是在邵逸夫的調解之下才被正式「解封」。
劉德華在被影視耽誤事業的這段時間裡,明白了藝人不能只發展一項「業務」。
重回熒幕前的他,隨即就轉向了歌唱行業,同年,他加入了百代唱片公司,開始發行許多不同類型的專輯。
不過這時的香港樂壇,還有譚詠麟和張國榮兩位巨星「坐鎮」,一般人根本站不穩腳跟,劉德華也不例外,所以他的那些歌曲基本都沒有掀起什麼「水花」。
1990年,兩大巨星正式退出樂壇後,劉德華開始被公司熱捧,他的歌曲也大受歡迎。
同年,他的歌曲《可不可以》榮獲十大中文金曲獎,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在東南亞銷售接近150多萬張。
次年,劉德華的粵語專輯《愛不完》首發時,銷量就突破了16萬張,憑藉歌曲《一起走過的日子》再度斬獲十大中文金曲獎。
1992年,在國外舉行巡迴演唱會,新專輯《真我的風採》一經發出,銷量就達到40多萬張的佳績。
這一座座獎盃、一項項榮譽,都為他以後成為四大天王之一奠定了基礎。
和劉德華經歷有些許不同的,就是另一位天王:黎明。
他在藝人這個行業裡面,幾乎沒受到過什麼挫折。
20歲的黎明在一次歌唱比賽中獲得了季軍的頭銜,正式進軍演藝圈。
24歲時,他發行了首張專輯《LEON》,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銀獎 。
第二年,他又憑藉《是愛是緣》榮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銷量冠軍大獎。
1992年,黎明一共舉辦了2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而後又在香港紅館舉行了10場演唱會。
論外在,黎明就是氣質優雅的代表,用「貴公子」一詞來形容他最適合了,當初不少女生都直呼他就是「老公」首選人物。論實力,歌聲也極其溫柔,令無數人傾慕。
也正是憑藉這些,使得黎明一出道就是大紅大紫的地位。
當初的他火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有人覺得自己比較火,那別人就會用「你火,火得過黎明嗎?」這句話來搪塞回去,對方瞬間就會啞口無言。
可想而知,那時的黎明火到了什麼程度。
這時的香港樂壇,已經漸漸走向了偶像派風格。而黎明和劉德華就同屬偶像派,兩人也成了最大的競爭對手,還一度被稱為「雙子星」。
四大天王形成
打破「雙子星」這個局面的,就是飯姐開頭說到的那位天王:張學友。
1984年,張學友參加歌唱比賽奪得冠軍,成為了寶麗金唱片公司旗下藝人,正式進入歌壇。
次年,他的首張專輯《Smile》剛一發出,就在香港地區銷售到了20萬多張,還榮獲了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與呂方在紅館舉辦了「雙星演唱會」。
接著,他又在1986年發行了專輯《遙遠的她·Amour》,憑藉此張專輯獲得了極大知名度,通過主打歌《遙遠的她》摘獲十大勁歌金曲獎。第二年,他又在紅館舉辦了6連場的演唱會。
出道即巔峰,這既是對張學友實力的肯定,也是導致他迷失自我的根本。
1988年,他再次發行了兩張專輯,可這一年,他沒有取得以前的「好成績」。專輯銷量不過幾千張,亦是沒有獲得任何獎項。
這對張學友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打擊。前後落差感太大,讓他開始拒絕面對現實,不斷流連於蘭桂坊的酒吧,以酒來消愁,最後還染上了酗酒的壞習慣。
好在他懂得及時止損,1989年,張學友憑藉新專輯《給我親愛的》再度回歸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行列。
兩年後,他在國內許多城市開始舉辦巡迴演唱會,通過歌曲《每天愛你多一點》奪得「叱吒殿堂至尊歌曲」等諸多獎項。
因為張學友的出現,大家便「拋棄」當初給予劉德華和黎明「雙子星」的稱號,而是稱他們三人為「樂壇三劍客」。
這時,還只是三個人,隨著郭富城的加入,四大天王開始正式形成。
19歲時,郭富城考入了香港TVB舞蹈訓練班,成為一名專業的舞者。
25歲時,他在臺灣拍攝一則機車廣告,因其陽光的外表迅速走紅。
同年,他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國語大碟《對你愛不完》,這張專輯一經發行,在亞洲的銷量就突破了一百萬張,郭富城也成了「十大港星」中的第一名。
次年,他推出了兩張大碟,銷量高達45萬張,榮獲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金獎」。
1992年初,郭富城轉向香港發展,他經典的四六開分頭也成了那個年代最流行的髮型。
除了外表俊俏、惹人喜愛以外,郭富城獨特的表現力也深受歡迎。他的舞曲充滿活力和衝勁,因此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舞臺型歌手風格。
1994年,郭富城在紅館開了16場狂野誘惑演唱會,現場座無虛席,他以自己的風格圈粉無數,在香港樂壇成功打拼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郭富城當時火到什麼程度呢?飯姐上面說的16場演唱會,郭富城最後也做成了專輯,銷量自然不會差,關鍵這還是麥可·傑克遜購買的唯一一張華人專輯。
由此可見,郭富城的受眾群體有多廣了,說他火到國外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前面飯姐也說了,1990年代初期,香港樂壇的兩大巨星退出了舞臺,給了這四人極大的發展空間。
而1992年時,四個人都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火遍了全國,知名度非常高。
這時,穩重的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將其稱為「四大天王」,這一說法得到了廣泛認可。
就這樣,這個名號開始傳播起來了。
四大天王同臺
香港娛樂圈非常會包裝藝人,也很會營銷。
所以當「四大天王」的名號興起以後,他們迅速找到了新的圈粉方式:讓四人同臺。
同臺的序幕被開啟後,香港樂壇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四大天王時代。
1991年,區域市政局開幕巡遊,四大天王實現首次同臺。他們輪番演唱了自己的代表作,迅速點燃了現場的氣氛。
這一次的同臺結果毫無疑問是成功的,在場的每個人都為之興奮。
此後,四大天王的同臺次數開始日漸上漲。
1992年,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四個人再次齊聚,這一年頒獎典禮的收視率也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次年,被稱為是「神仙打架」的年代,四大天王又一次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同臺了。
這次有所不同的是,隨之出場的還有四大天后,而這次頒獎典禮也被稱為「封神之作」。
天王和天后的「對決pk」引來陣陣呼聲,裡面有幾個最精彩的點,飯姐給大家說道說道。
先是劉德華演唱王菲的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時,甩開了王菲想挽上來的手,被彈幕吐槽是「年少輕狂」。(不過大家別誤會,華仔只是想坐著而已啦~)
第二個精彩的點就是葉倩文唱劉德華的歌曲《一起走過的日子》,華仔在旁邊拉二胡伴奏。(主持人調侃道是真是假就不知道啦~飯姐覺得應該是真的,哈哈哈)
最後一個很有意思的部分,就是王菲和郭富城合唱《對你愛不完》,因為郭富城的肢體動作太豐富了,我們的天后都沒把控住,直接笑場了。
U1S1,即使笑場了,王菲的聲音還是很清澈通透,真是老天追著給飯吃,還在碼字的飯姐屬實羨慕了...
那時的四大天王名氣很高,不過從他們在臺上的表演就能看出來,這份知名度,他們完全承擔得起。
1993年,他們四人再次登上頒獎典禮上舞臺,而郭富城的一個搖頭,也火遍了如今的網絡圈。
不得不說,那時他們的顏值真是360度無死角抗打,隨便一個動作都能帥爆。
這一年,是四大天王同臺最多的一年。
在頒獎之後,四人又一起參加了「減災扶貧創明天」大型義演,此舉得到網友的一致好評。
可各家粉絲不消停,還是這一年,張學友獲得十大中文金曲最佳男歌手獎項時,幾家粉絲在現場瞬間吵個不停。
那時的網絡還不發達,有很多粉絲追星,都不只是在網絡上打字互噴。有時候可能在現實生活中,講著講著不對口,就直接打起來了。
張學友在獲獎時發表的感言就是希望粉絲不要爭吵,也希望樂壇以後一片喜氣洋洋。
之後,四個人一起同臺演唱了《朋友》,表達出心聲。
不過,在這以後,四個人同臺演出的次數就寥寥無幾了。
1994年,四個人在翡翠臺純人聲伴奏演唱,而後,就是長達3年的「不同臺」。
直到1997年,香港回歸,四個人才再次同臺演出。
此後6年,四個人再未同臺。
直至2003年,張國榮去世,四個人才同臺演唱了《當年情》來悼念哥哥。
3年後,四個人又作為「軟硬天師Long Time No See」演唱會的嘉賓一起出場。
最後一次同臺,就是香港回歸十周年,四人先是單獨演唱自己的歌曲,而後壓軸合唱《始終有你》。
直到現在,四人再無同臺瞬間,令人唏噓。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9年時,黎明就對外宣布自己不會再去領取任何音樂獎項。
隨後,張學友也退出了領獎的舞臺。
漸漸地,在頒獎典禮上,也很少看到劉德華和郭富城的出席。
不論是為了讓粉絲和諧共處,還是為了避免工作上有所糾紛,四個人都默默選擇了遠離頒獎典禮,不再創造同臺高光瞬間。
但不管是哪種原因,都挺令人惋惜。
後來的四人都開啟了新的篇章,劉德華繼續回歸電影行業,創造票房佳績、自己投資電影、不斷憑演技拿獎。直到現在,他還是依然活躍在熒幕前的敬業天王。
張學友呢?當然繼續追逐自己的音樂夢了,他可是聲稱要唱到70歲的人呢。
至於郭富城,他也有了新的家庭、新的人生,在影視圈他也創造了不朽的成績。
最後就是黎明了,他的選擇是回歸幕後,自己開公司扶持新人,投資科技行業、購置房產等等,總之,他不做藝人後,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雖然他們已漸漸老去,也不再同臺,可「四大天王」在大家心裡永遠都不會褪色。
#張學友#、#四大天王#
作者:炸胡牌
責編:z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