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發現?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由中國企業所引領,智慧型手機、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短短數十年間,我們走入了屬於中國智慧的新時代,不僅是中國製造生產出來的產品,承載中國品牌更是走在世界前列。
最為突出的案例莫過於華為、小米等中國手機廠商:成為中國市場主流,更在國際市場獲得巨大增長,將中國品牌的智慧帶給全世界。究其原因就在於他們所掌握的獨特先進技術,積極投入科技研發並在產品上體現,最終帶來整個品牌的進步。
中國品牌的自我躍升不只是手機領域,幾乎各行各業都能找到鮮活案例,運動行業就在尋求著自己的新航道,這當中最有科技氣質的品牌毫無疑問是匹克。態極自適應科技傍身,匹克在國內球鞋市場上成了為最具熱度和話題性的品牌,也在國外球鞋愛好者圈子裡有了不小關注。
2020年匹克125未來運動科技大會上,匹克高調發布了態極3.0系列跑鞋、態極雲潮流鞋、態極大三角和態極洞洞鞋,象徵著運動鞋未來的3D列印產品和「萬能智造局」,以及吸引藝術家和意見領袖共同構建研發生態的賽高計劃。可以確信,匹克正將科技創新融入企業文化。
手機廠商如何實現科技進步?
中國手機品牌的科技進步之路
回望十多年前,國產手機還是低端和拙劣仿製的代名詞,高端市場被國外品牌完全把控,消費者並不認同國產品牌。那個時候的主流觀點認為,國產手機難以走出國外技術壓制的陰影,只能在行業浪潮後面追隨,在中低端市場做「苦力活」。
然而到了今天,具備擁有相當多先進技術的國產手機,卻是中國消費者購買高端手機時的首選。拍得更清晰更遠的相機、半小時充滿的快充、好用易懂的作業系統,國產品牌拿來和iPhone對比也毫不遜色,國外消費者也同樣喜歡,甚至把他們送上了全球手機銷量榜前列。
是什麼造成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中國手機廠商在智慧型手機和行動網路技術更迭時期不再跟隨,積極投入高新技術研發並應用於產品,因此具備可以和國外品牌扳手腕的綜合實力。更難得的是,國產手機提供更高品質的同時更有實惠價格,自然就贏得了消費者尊重和市場反饋。
無論是華為的晶片和拍照、小米的作業系統和AIoT、vivo的升降式前攝和微雲臺、OPPO的輕薄和快充,無一不是需要大量研發資源才能創造的技術,而他們真的將這些技術化作了可以得到的現實。科技進步改變產品,進而改變消費者認知,中國手機就此改頭換面走在世界前列。
走在最前面的中國手機廠商,給其他中國企業做了榜樣:想要轉型脫離原有身份並成為世界先進,就必然要擁抱科技。腳踏實地回饋消費者的科技創新之路,才能是企業走向下一個高光時刻的星光大道。
中國運動品牌也在迎來科技躍升
關於科技改變運動鞋的故事,我們已經在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品牌上屢見不鮮。前者有Boost、4D中底,後者有Air Max、Zoom中底,他們在鞋類新入場者層出不窮的時代中用獨特的絕佳腳感抓住了消費者的心,還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走向了更大的市場。
中底不僅在營銷層面迎來勝利,更是在技術基底上改變了鞋類市場——中底就是運動鞋核心技術。依靠中底為核心的科技進步,運動鞋完成了自己的變革:今天的阿迪達斯和耐克已不僅僅是運動鞋品牌,更是一代年輕人所喜愛的文化符號,這都源自於科技引發的連鎖反應。
我們的中國運動品牌,也曾需要中國手機以及阿迪達斯耐克們同樣的科技變革。過去的中國運動品牌與手機品牌類似,用低售價打開了一片市場,但一直缺乏自己的獨特技術和產品特色,難以推出高端產品和國際品牌競爭,更無法面對技術普及後可能到來的「降維打擊」。
在尋求變革的運動品牌中,匹克正是運動鞋品牌中最有中國手機廠商氣質的那一個,也是站在運動品牌國際潮流前線的那一個。態極改變了這家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僅此一家的自適應運動鞋體驗,讓消費者群體得以重新認識它、喜愛它,將其推上中國運動品牌前列。
顯而易見的是,態極不只是影響了這家企業的市場地位,更從根本上重塑了它。正如手機廠商用技術進步對自身所做的改造,態極還改變了匹克的文化,將科技視為第一發展要素,推動新的運動鞋和服裝製造技術,就是在發掘它的光明未來。
目不暇接的匹克125發布會
12月5日對匹克來說是不平凡的日子,兩年前的這天,初代態極產品橫空出世用自適應科技顛覆中國運動行業,也讓匹克走上運動科技公司之路。自此,每年的12月5日都被定為匹克發布、展示科技創新成果的紀念日。
在今年的匹克125未來運動科技大會上,匹克CEO許志華發布了多款新品,款款都是爆款潛力股,而背後的科技之美更讓人動容。
首先是融入了輕彈科技技術的態極3.0系列,無論是態極3.0 Pro還是態極3.0,都兼顧了態極自適應科技腳感和輕量化體驗。外觀設計也變得比以往的態極系列潮很多,誓要逆轉「匹克沒有設計」的消費者吐槽。看得出來,傾聽用戶聲音的同時,態極要在輕量化道路上走向極致。
不單單是跑鞋,包括喚醒青春回憶的新態極大三角籃球鞋、日常出行也能暢享自適應體驗的洞洞鞋在內,匹克鞋類產品幾乎全線用上了態極科技。匹克還試著將態極貫穿到服裝上,許志華十分開心地分享了態極紗線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消息,科技創新成果逐步延伸到更多領域。
匹克洛杉磯研發中心建成,以及驚豔登場的首款產品態極雲,則體現出匹克對國際時尚的洞察。匹克的科技研發核心在態極卻不止步於中底,也可以是張揚又不失國際範的態極小球造型,擁抱多元文化的國際團隊用另一種視角切入,為匹克找到了新的拓展維度。
聚變3.0、源型、阿爾法,代表著匹克3D列印科技最新成果的三款產品各有各的氣質。它們形態迥異卻都在關注個性化、智能化,而這正是擁抱科技創新的企業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們也就不難理解,3D列印技術會為什麼被匹克視作態極之外的另一把未來之匙。
科技創新也能放眼到整個產業,朝著大規模定製化量產和全程無人化目標前進的「萬能製造局」,正是匹克對產業的變革。生產能力升級後,匹克有了建立運動鞋設計、研發、生產一體的生態,這便是賽高計劃:引入100個藝術家跨界並扶持100個好想法。關於目標,匹克希望在三年內打造出10個以上潮流運動品牌。
數款態極產品、3D列印產品和技術創新一同登臺亮相,證明了態極面世兩年後,匹克仍保持著進取的創新態度和澎湃的創新能力。這家中國運動品牌正在藉助更強的產品力向上攀登,為產品賦予技術之外的內涵,屬於中國的運動文化或將就此孵化。
科技就是匹克的進步支柱
無論是匹克回歸大眾視野,還是態極系列運動鞋屢次創下電商銷售新成績,都證明著態極讓匹克嘗到了甜頭。從單個技術上重獲新生的企業有很多,匹克並沒有像大部分所選擇的那樣「一棵樹上吊死」,而是積極探索新技術研發。
因為他們深知,科技創新才是匹克的進步支柱。
強化中底等核心技術
態極很好,體驗過的人無不稱讚它帶給腳底的奇妙自適應感受,態極更是在不斷變化。
獲得好評並於匹克運動鞋全產品線鋪開後,匹克研發團隊依然會在消費者反饋的督促下,一代代改進態極中底。匹克選擇了掌握前期研發方法論後快速迭代的產品觀,能更好地抓住市場熱度和消費者興奮點,也和中國手機、網際網路行業的研發模式異曲同工。
許志華在訪談中表達著樂觀與謹慎,他認為態極科技提升了匹克運動鞋的體驗,但也需要長期研發尋找更優質的配方。除了融入更多輕量化元素的態極,還會有其他不同材料的中底在未來逐步面世。客觀審視與居安思危,共同推動著態極的長期迭代。
大膽展望未來
三款3D列印運動鞋,讓我們看到了高度自定義化、智能化並實現球鞋設計未來創想的機會。消費者對球鞋的需求,歸根結底也就是想要穿得舒服、穿出個性,而3D列印可以承載這些期待。從滿足消費者出發的3D列印,是匹克創新成果,更是擁抱科技的縮影。
就如我們所見,匹克沒有因為態極成功就不探索別的方向,時刻保持著行業技術敏銳。作為領頭人的許志華熱情飽滿,他能細緻分享態極優勢、解析3D列印產能,對產品技術有充分了解。匹克的同事們也都對產品如數家珍,發布會甚至直接找來一線研發,現場展示3D掃描。
就像手機和網際網路產品離不開產業鏈技術支持一樣,匹克的科技創新之路中當然少不了供應商的一份力。擁有全球六大研發中心、子公司及辦事處遍布美日歐等十餘國家和地區的化工材料供應商萬華化學,就在匹克轉型中國運動科技企業的過程中提供了3D列印材質供應。
匹克與萬華化學合作頗多,誕生過數款100%可回收運動鞋,共同用科技守護環境。本次亮相的PEAK 3D SPHERE「源型」,採用萬華化學的WANFAB TPU等3D列印材料製造,誇張的未來化造型下兼顧柔韌性和耐磨性,允許設計師發揮色彩創意也同樣是綠色環保100%可回收。
態極中底與探索3D列印產品,共同構成了匹克長遠的三步計劃:從自適應運動鞋開始不斷深入,最終推出主動適應人的產品,讓鞋服產品穿起來更舒適更具競爭力。和所有科技領域的中國企業一樣持續投入科技創新,會是這家公司保持領先的主要動力。
賽高計劃打好文化牌
對用戶體驗的追求貫穿了手機創新的所有過程,更好的拍照、更強的性能、更快的充電,無不是從人的角度實現的科技創新。在應用開發和用戶個性化使用中,那些開源開發平臺和開放的用戶使用設計,更使人的潛力能與科技提供的平臺結合迸發出創新的結晶。
賽高計劃或許正是匹克給運動鞋準備的「開源平臺」:藝術家、Sneaker以及普通消費者,或多或少都想在自己的鞋上融入更多文化屬性。傳統鞋類製造流程隔絕了創新的可能,匹克用科技整合自身研發資源再分享給外界的做法則能帶來機會,這也和中國科技的全產業賦能如出一轍。
無論Sneaker還是普通消費者,其實都是在消費文化屬性。匹克從過去的供銷關係,轉向了新時代更為主流的市場需求主導,消費者會是匹克創新和賽高計劃的最大受益者。而消費者對整個體驗的認可、對文化屬性的認可,又會轉化成這家公司立足市場的根基。
匹克迭代當紅產品、研發未來技術並賦能產業打好文化牌,這些動作都和手機廠商的進步歷程一一對應。科技創新正好貫穿了整個流程,經歷研發新技術、完成追趕和超越之後,企業才能成為業界領軍者。
正如我們所見到的那樣,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和科技企業,在投入科技創新後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技術和品牌躍遷。在態極和其他技術上不懈追求的匹克,恰好也在經歷這樣的鳳凰涅槃。
結語
通過態極,匹克找到了自己的新航向,一度沉寂的企業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這是屬於一家公司的成功也是屬於創新屬於科技發展的又一次勝利,作為用戶的我們能夠買到更好更實惠的產品,是最大受益者。
加碼科技導向的鞋服體驗,使得匹克脫離了原有標籤,向著科技領域拓展自己的邊界,前往更廣袤的天地。新一代中國智造故事,將會有屬於匹克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