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爸說:
距離上一次我們測評寶寶麵條已經過去了兩年之久。
這期間很多寶寶輔食麵都在不停地更新換代,在營養、造型、適口性上都有不少的變化,也出現了更多的熱門品牌,後臺家長們留言詢問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所以,我們這次又來做寶寶麵條測評啦~
目前市面上的寶寶輔食麵,簡單來說可以分為直面、顆粒面、異型面(蝴蝶面、字母面)三大類。
從左至右依次為:直面、顆粒面、蝴蝶面
其中顆粒面體積小,寶寶大多會直接吞咽而不咀嚼,所以與米粉一樣,會比較難鍛鍊到寶寶的咀嚼能力。
因此,花爸覺得給寶寶嘗試麵條,可以直接從小直面開始,然後再慢慢過渡到一些外形有吸引力的異型面,畢竟寶寶也是小小「顏控」。
而小直面又有長短之分,在寶寶輔食初期可以選擇相對短小的小直面,又叫小碎面/細碎面,方便寶寶吞咽,之後再過渡到長一點的直面。
本次,我們將測評7款熱門的小直面,看看他們在營養性、安全性、口感口味上表現如何?
目錄
測評樣品
測評指標
包裝分析
鐵&鈉實測
安全性實測
產品體驗
總評
消費指南
測評樣品
本次測評的7款熱銷的小直面,均購自官方旗艦店,其中包括4款國產、2款進口和1款海淘產品。
7款麵條都宣稱適合5~7個月以上的寶寶食用,除亨S有調味外(亨S沒有原味面),其餘6款均為原味面。
測評指標
本次的測評指標參考之前的嬰幼兒米粉和麵條的測評,送檢了輔食中具有代表性的營養成分鐵和鈉,安全性指標嘔吐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重金屬鎘、汙染物亞硝酸鹽和黃麴黴毒素B1。
除此之外花爸還對7款小直面的包裝、營養成分表以及口感口味進行了研究和體驗。
7款產品究竟孰優孰劣,測評結果馬上揭曉~
包裝分析
7款小直面到手後,從包裝上就能看出一些區別。
這裡花爸列舉了大家在選購麵條時需要注意的三個部分——是否有機、致敏原、執行標準這三部分。
小結
1.三款有機VS四款非有機。
有機食品需要符合原料有機和生產有機,原料生長過程中不能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和激素。
這樣產品可能安全性會更有保障,對環境的危害也會小一些。
但同時有機食品的生產成本也相對更高,大家可以根據需要自行選擇。
2.方G、亨S致敏原較多,過敏寶寶需當心。
一些麵條的生產線可能還會生產其他產品,或者還含有一些其他原料以豐富口感。因此除了小麥以外,部分麵條可能還含有其他的致敏原。
家長在購買麵條時,最好看清楚包裝上的致敏原說明,對致敏原多產品的產品一定要謹慎逐量地添加。
3.一款未參考輔食國標進行營養強化。
之前在做輔食測評的時候,花爸就說過,像寶寶麵條、米粉這類輔食,都需要執行GB 10769-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後稱輔食國標)。
7款小直面中,碧O奇、禾Y泱、合K貝G(黃J大D)未在包裝上註明具體執行標準,不過碧O奇、禾Y泱的產品類型屬於輔食國標規定的嬰幼兒生制穀類輔助食品,產品詳情頁有標註符合輔食國標。
此外,亨S執行的是企業標準,從營養成分表看,標註的營養成分強化均符合輔食國標要求。
7款小直面中,只有合K貝G(黃J大D)一款既未註明參考標準,也沒有按照輔食國標進行營養強化。
合K貝G(黃J大D)未標註鈣、鐵、鋅、維生素的含量
從7款包裝上了解到的信息,只能作為一個初步分析,因此這部分結果僅作參考,不納入評分。
實際上營養成分、風險物質的含量,還需要實測數據才能說明情況。
那麼我們話不多說,馬上揭曉送檢結果。
鐵&鈉實測
合K貝G沒有強化鐵
嬰幼兒缺鐵會導致貧血,而寶寶成長所需的鐵99%來自於輔食。
因此根據輔食國標,像麵條、米粉這類嬰兒輔食,必須要強化鐵。
此外,一些麵條為了口感,還會加入食用鹽,而高鹽(鈉)飲食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荷,從而影響發育。
因此寶寶麵條一定要做到低鹽,甚至無鹽。
那麼7款小直面是否能滿足輔食國標要求的高鐵、低鈉呢?
小結
1.僅合K貝G(黃J大D)未強化鐵。
經檢測,7款小直面中只有合K貝G(黃J大D)未強化鐵,不僅產品成分表中沒有與鐵相關的營養強化劑,實測鐵含量遠低於輔食國標的要求。
合K貝G(黃J大D)配料表,無任何營養強化
除此之外,這款小直面也沒有強化鈣、鋅、維生素A/D/B1。如果長期作為寶寶的主要輔食,可能會使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2.伊W、碧O奇鐵含量更接近標稱值。
在鐵強化符合輔食國標要求的6款高鐵麵條中,伊W、碧O奇的鐵含量更接近標稱值,品控更優秀。
此外,亨S的部分營養成分例如鐵、鈣、鋅和維生素等都在營養粉包中。其面身的實測鐵含量(0.9mg/100g)並沒有達到輔食國標要求。
食用時,需將面身和粉包按照說明要求的20:1混合,這樣其中的鐵才夠量,滿足輔食國標要求。
3.鈉含量均符合輔食國標,鈉含量極低。
經檢測,7款小直面的鈉含量都符合低鈉的要求,配料表中也都沒有食用鹽添加。
輔食國標要求鈉含量不得超過24mg/100kJ,實測7款小直面的鈉含量都不超過0.3mg/100kJ,遠低於上限要求。
同時除伊W外,其餘6款麵條的實測鈉含量都比較接近標稱值。
所以鈉這部分,7款產品的表現都很不錯。
早在2018年的麵條測評中:
《10款嬰童麵條測評:半數含鐵量有問題,一款鈉含量過高!》中我們就發現合K貝G(黃J大D)的寶寶麵條沒有營養強化,沒想到兩年過去了,依然這麼「固執」。
安全性實測
均符合國標
這次安全性指標,花爸選取了之前麵條、米粉抽檢中,容易出現問題的4個指標進行檢測。
分別是重金屬鎘、致癌物黃麴黴毒素B1、亞硝酸鹽、嘔吐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結果如下:
小結
7款小直面均檢出少量的黃麴黴毒素B1,但是都遠低於國標上限。
黃麴黴毒素B1常見在發黴的穀物中,它會損害肝臟,在體內還有一定的蓄積性,主要通過乳汁、尿液和糞便排出。如果人長期攝入過量的黃麴黴毒素B1,會增加患肝癌的概率。
7款產品中,碧O奇、禾Y泱的黃麴黴毒素B1含量相對更低,伊W、英S、亨S含量相對較高。
除此之外,所有麵條的嘔吐毒素、重金屬鎘、亞硝酸鹽均低於檢出限,安全性過關。
產品體驗
為了測評更全面,花爸還邀請同事們對7款小直面的包裝、外觀、氣味、口感進行了感官評鑑,這部分僅作為參考,不納入評分。
小結
1.英S、方G、伊W有獨立小包裝,更適合懶人家長。
有獨立小包裝的麵條更方便控制每餐的用量,適合懶人家長。但同時也不那麼環保,存放起來更佔空間,所以家長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選擇。
2.伊W、亨S有較重的魚(藻)腥味。
這兩款麵條分別添加了藻油、鱈魚粉,所以在烹煮的過程中會有較濃的海腥味,一些對氣味比較敏感的寶寶可能會有抗拒心理。
3.四款麵條更短,更適合輔食添加初期的寶寶。
其實7款小直面的麵條長度都比普通掛麵要短很多。
其中碧O奇、禾Y泱、合K貝G、英S的長度更短,可以用勺子舀著吃,更適合剛接觸輔食的寶寶。
除了以上提到的部分,7款麵條在口感、外形上均沒有什麼值得詬病的地方,都有小麥香氣,口味也很清淡,吃起來軟滑Q彈。
總評
碧O奇排名第一
綜合以上送檢結果,對不同指標進行賦分,並按重要程度賦予權重之後,本次7款寶寶小直面的總評得分表如下所示:
本次測評僅針對送檢樣品,不代表同品牌其他產品水平
本次小直面測評中,除了未進行營養強化的合K貝G(黃J大D)建議大家謹慎選擇之外,其餘6款小直面的表現都很不錯,各位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進行選擇。
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綜合排名靠前的碧O奇、禾Y泱成為本次小直面測評的推薦產品。
消費指南
1.不同口味,宣稱高鈣、高蛋白質的麵條營養性其實都差不多,選擇原味的麵條就夠了。
一些品牌為了豐富產品線,會推出不同口味、營養強化的寶寶面,但實際上,這些麵條在鈣、鐵、鋅、維生素等主要營養成分的強化上是差不多的。
比如方G,它的有機牛肉番茄營養面、豬肝蔬菜面、AD鈣蛋白營養面,跟原味面比,營養成分的標稱含量幾乎是一模一樣。
同理,其他品牌也是這種情況。
所以家長們在選擇寶寶麵條的時候,完全可以選擇原味面。如果想給寶寶豐富口味,可以在烹飪的時候加入蛋、肉、蔬菜,還能給寶寶提供更全面的營養。
2.麵條中強化的DHA並不能滿足寶寶每日所需。
這次測評的小直面中,伊W、亨S都有額外強化DHA,含量分別為30mg/100g、1.5mg/100g。
伊W的DHA含量更高,但是算下來一整盒麵條(250g)也才75mgDHA,一天吃一整盒都不能滿足寶寶每日所需的100mgDHA。
一餐麵條(25g)僅能提供7.5mgDHA,只能說聊勝於無吧。
3.致敏原多的麵條再添加時要更加小心:大膽嘗試,謹慎添加。
如果輔食中的致敏原較多,家長們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少量添加,確認寶寶沒出現過敏反應,再慢慢增大每餐食用量。
但也不用因噎廢食,對這類輔食敬而遠之。
畢竟寶寶不能生活在真空裡,推遲輔食的添加並不能降低食物過敏的風險,建議以每3~5天不超過一種新食物的速度給寶寶嘗試不同的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