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在某平臺上看到有人說
「千元以內的掃地機最好別碰」
頓時我就不淡定了
因為屬於自己的時間太少
人也越來越懶
掃地機這幾年進入更多家庭
消費者在選掃地機時
就像以前選電視選冰箱選手機一樣
經過一番對比諮詢
您可能還是選了「廣告」最多的那家
我們看到市面的掃地機器人,價格真的是參差不齊,從幾百到幾千幾萬都有,作為家電這幾年的新寵兒,不得不說:消費者的認知需要提升!
今天就來扒一扒關於掃地機器人的那些事兒
聊掃地機器人,首先我們需要回答什麼才是:機器人?
「長得像人,會動會說話,可以是裝了喇叭的塑膠娃娃。能獨立完成任務,可以是洗衣機和鐵皮青蛙」這些都不是成為機器人的充分條件
機器人必須能模仿人類的複雜行為——但人類的複雜行為源自條件反射的即時判斷,而不是任何封閉的預存指令,封閉的預存指令也不可能在變化世界中實現複雜行為。
所以,機器人研發的關鍵應該是構造反射,即觀測感知外部世界的變化,並做出相應反饋。
感知、思考、行動、反饋是機器人的四個基本特徵
以此為基礎我們再來探知掃地機器人的發展歷史
起源:掃地機的祖先
1898年,美國的約翰·瑟曼聖易路斯提交了一份關於地毯吸塵器的專利(US No.634042)這個就是掃地機的「祖先」,掃地機的原型有兩點你可能想不到:第一,這種吸塵器的原理是使用壓縮空氣將灰塵吹入容器,所以確切的說這是一臺吹塵器;第二,他不對外銷售,而是提供4美元/次的上門清潔服務。它的缺點是,用它來清潔時,被風吹起的灰塵又重新落到了椅子上,根本達不到徹底清除灰塵的目的
第一臺掃地機
世界上第一臺掃地機是1996年由瑞典家電巨頭伊萊克斯製造的,叫做「三葉蟲」的掃地機器人,這一臺機器頗具現在智能掃地機的元素,只是沒有這麼「聰明」
外觀設計上,它的高度有13釐米,可以鑽到桌子和床底下清理;在導航上,三葉蟲」掃地機器人通過超聲波探測躲避障礙,同時幫助它構建房間地圖;避障上,第一代「三葉蟲」掃地機器人不能很好規避,每次充電後可以運行60分鐘,分三個擋位運作:正常、快速和點清理,吸塵器充滿垃圾時還會發出燈光警告
三葉蟲」掃地機器人在2001年實現量產由於當時掃地機是非常稀罕的東西,所以三葉蟲」掃地機器人價格非常昂貴
第二代:隨機式清掃
到了2002年,美國一家科技公司推出了Roomba掃地機器人。這家科技公司最早是做軍用及安防機器人起家,專門為美國政府、軍方、及各國高校和研究機構提供太空探測、戰地救援、排爆、勘察、安保、研發等不同用途的機器人,他們預感到強烈的市場需求,正式開啟了掃地機器人的發展爆發階段
但是隨之而來的弊端也有不少,不少使用者抱怨:「我家掃地機器人經常在掃過的地方來回的走,有的地方又乾脆不少」;「工作時候聲音太大了,只要一工作,午睡的小朋友都會被吵醒」;「有點呆板,不小心在地上有插線板什麼的,就有可能被纏住,卡住半天」;「我家掃地機走走位很風騷,很撲朔迷離」
第三代:隨機清掃時代-燈塔定位
考慮到隨機式機型遺漏問題嚴重,美國這家軍背景的科技公司又推出了一個類型號號稱燈塔的輔助定位掃地機。燈塔發出信號能夠被掃地機接收,從而判斷出自己和燈塔的距離,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之前類似無頭蒼蠅的情況。但是由於相對參照坐標,因此對燈塔的擺放有著極高的要求,很多時候覆蓋率的高低完全取決於,擺放者的水平。因此,當你搜索燈塔掃地機器人的關鍵詞的時候,往往會看看到大多都是,求助如何擺放的
新的定位技術有效的提高的覆蓋率至99%缺點:燈塔擺放的位置要求極高,需要定期充電點評:雖然想盡辦法解決遺留的問題,但始終有點。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的感覺。一般情況下,一百平米的家庭需要三個燈塔才能解決覆蓋問題,但是三個燈塔的價格基本上就可以買一個掃地機了!
第四代:規劃式清掃-攝像頭定位
隨後的幾年,不少科技公司開始研究規劃式掃地機器人,最初的想法是讓掃地機可以看到房間的情況,然後家裡清掃減少遺漏。這一臺掃地機器人,它的核心技術是攝像頭定位,用攝像頭掃描周圍的環境,結合紅外傳感器,每秒拍攝30張圖片生成地面固定面積十米牆面圖,然後利用數學運算和幾何三角法測繪出房間的地圖,以此來進行導航,前面的路上會根據前後攝像中各個坐標位置的變化來判斷當前的移動路線,對其所構造的環境模型進行更新和調整
第五代:規劃式清掃-雷射掃描定位
到了2010年邏輯的創始人賈科莫馬裡尼,在美國加州矽谷推出了一款使用雷射雷達測距的掃地機器人,它的機身裝備了一個雷射發射器,一個雷射接收器。在工作的時候,發射器發射雷射,遇到障礙物之後,雷射會反射反射,光會被接收器接收到,通過計算發射器和接收的時間差。利用光速恆定的原理以及一系列的算法,能夠算出障礙物與機器之間的距離,生成3d地圖。能夠有效的進入清掃區域和未清掃區域
從掃地機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
技術的迭代與更新使得掃地機器人在不斷進步
為了滿足我們日常生活所需
智能規劃與合理路徑
是掃地機器人必須擁有的核心技能
也就是我們說的機器人的「算法」問題
所以,當你清楚的了解掃地機的發展後
你會發現
好用的掃地機器人真的不用那麼貴
(土豪請忽略價格)
但大家都說1分錢1分貨
千元以內的掃地機到底能不能買
我非常負責任的告訴大家
一定可以!!
隨著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
掃地機器人的核心算法與雷射雷達技術
已經得到非常普遍的應用
老百姓享受這項科技
並不需要支付昂貴的費用
千元以內的也有好品質
但你一定要學會識別
一款好的掃地機器人
以下幾個條件值得參考
1.清潔能力
(至少看不見的灰塵,動物毛髮
細小顆粒物,廚房粘膩都能夠解決)
2.智能場景識別
(邊邊角角掃得到,遇到障礙物自動迴避,防止跌落)
3.智能路徑規劃
(不遺漏任何地方,方向對了,不掃偏)
4.合理的價格
(不過度追求牛逼的名字和誇張的廣告)
希望大家都能選到自己滿意的產品
擁有一個乾淨舒適的家
解放雙手不打掃不是夢
用一張圖告訴你們為什麼
(畢竟深受百姓喜愛的才叫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