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得更好,因為「我」喜歡

2021-02-08 光明網新聞中心

  【跨界談】

「我」能做得更好,因為「我」喜歡

——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

  作者:謝軍(原西洋棋世界冠軍,心理學博士,教育學博士後,現為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不久前,一個8歲女孩的短道速滑比賽視頻令數百萬網友為中國少年豎起大拇指。比賽中小姑娘剛出發就失誤摔倒被對手遠遠甩下,重重的一跤讓人覺得對於這個孩子而言比賽已經結束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小姑娘從冰面上爬起身毫不猶豫重回賽道,一路奮力追趕超越對手,最終奪得冠軍。

  當人們對孩子不屈不撓竭盡全力的拼搏勁頭讚嘆時,我們不由問一句:面對意外挫折,是什麼令這個小小的身軀瞬間能量暴增無敵?

  賽後,小姑娘用稚氣的語言回答記者提問。她說滑冰是自己選擇的路,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喜歡就不覺得辛苦;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咬牙堅持;談及未來,她希望自己能滑進冬奧會,站上最高領獎臺……一個8歲孩子的心裡話,竟然與美國著名籃球運動員喬丹的那句名言不謀而合:任憑前行路途艱險,難敵堅定目標前行。原來,並非8歲的孩子悟透了多深的道理,只因在做自己所愛之事,所以堅持努力!

  興趣是心理能量的基礎,追逐冠軍夢想過程中支持運動員攻堅克難不斷超越自我的,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執著。籃球巨星科比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知道洛杉磯每天凌晨4點的樣子。由此,我們也為教育過程中男女老幼都適用的高效學習方法找到答案——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大道至簡,聚焦興趣下功夫,更容易實現高效學習目標。

  心嚮往之,行必能至。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蘊藏著一種能量,一種遊蕩在我們身體當中,似乎觸手可及卻又難以把握的能量。比如說,我們每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都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幹勁特別足,效率特別高。而這種感覺,並不是我們從事每一件事情時都能感受得到,因為我們並非對自己所從事的每一件事情都心生歡喜。

  順應天性,個性發展

  教育是人一生的工程,落在實處就是順應不同個體的特點持續發力,進而實現預期教育目標的過程。

  一個人不同的年齡階段中,可塑性最強的就是孩童時期。小孩子的天性喜歡玩。對於孩子而言,喜歡的事情就是遊戲,不知疲倦怎麼也玩不夠。單純的好奇,沒緣由的喜歡,不存在什麼規矩和長遠規劃,更談不上做這件事值不值和正確與否。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興趣培養要遵循個性特點和個體成長規律,切忌處方式一刀切的簡單方法施教。興趣的養成要本著發現—引導—保護的原則,在尊重和欣賞孩子天性的基礎上,準確識別判斷孩子的興趣點,鼓勵孩子全面發展。進而,教育目標在實踐過程中逐步得到推進落實。

  好奇是興趣的前奏,喜歡是堅持的理由。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個性稟賦都不一樣。因此,興趣挖掘的最初階段,一定要鼓勵孩子進行各種嘗試和體驗。什麼衣服弄髒了,東西弄壞了,屋子弄亂了等等都不應該成為大人批評孩子的理由,重要的是善於觀察孩子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鼓勵孩子在他們感興趣的領域多多體驗,發現孩子的興奮點和擅長領域前提下,逐步形成穩定的興趣點。孩子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教育的效果;孩子如同一張白紙,描繪出的是成長變化的軌跡。

  對於成年人而言,以玩的心態把事情做好,稱得上是最高水準的幸福境界了。別不信,世界上就有這麼一個快樂群體,還都是各個領域大牛級別人物。就拿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中頂級科學家舉例吧,看看這些「科學狂人」談及自己從事專業時的眼神,那種掩飾不住的、發自內心的歡喜,很純粹。探索未知領域高深難題之旅當然不是鮮花鋪道一路暢通,但是當你將自己沉浸其中,每天都心生歡喜。正如愛迪生面對999次實驗失敗,還會快樂地說:我知道這麼多種方法不適合。

  所謂天才,無非是簡單專注於某件事情,將自己與之融為一體。

  興趣引導,能量儲備

  興趣需要引導和鞏固。興趣始於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關注,鞏固於持續參與的活動實踐,升華在無怨無悔的心甘情願!面對同樣一件事,有些人感到的是歡喜,有些人的態度是無所謂,有些人承受的是煎熬。感受不同,做事的態度和行動也不一樣。喜歡者,如飲甘露;平平者,去留無意;牴觸者,勉為其難,度日如年。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要琢磨如何在最初就建立喜歡模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忽略了個體內在的感受,無異於反其道而行之,當然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任何有經驗的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本領,走入教室,光看學生聽課的樣子不用看成績單便能把成績優秀的學生找出來。就選那些坐如鐘,一臉專注,目光炯炯、嘴角微微上揚的學生,從身體形態當中就表現出了對知識的渴望、自信和滿心歡喜,一定差不了。

  青少年對一件事興趣的形成,受到自身原發特徵因素的影響,更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和特徵的匹配吻合,這就要求施教者要善於塑造環境和活動機會。興趣的固化和加強,需要在教育過程中得到持續的正向促進。可能是一句鼓勵、一次勝利、一項獎勵,甚至可能是遭遇意料之外的批評和挫折,都有可能形成激發個體內心能量的發動機。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引領和培養。要幫助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與知識經驗緊密契合,不斷形成新的能力和技能,促進教育目標達成。

  因為熱愛,所以歡喜

  教育是知識積累的過程,更是培養個體認識世界、心理不斷成熟的規律性變化。認知能力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個體能量的激發和守恆,決定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效果。積極的學習模式可以劃分為引發好奇—形成興趣—自覺主動—抗壓堅持4個階段。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聊育兒經,故事裡總有那種不用老師監督大人管就能自覺學習、並且學什麼像什麼「神一樣存在」的孩子。當「別人家孩子」的故事聊到「生無可戀」的時候,形成高度一致的結論和行動卻是自家的孩子課外培訓班還要繼續上,否則差距會進一步拉大。

  這樣的「邏輯」,只會令家長和孩子都陷入了一個越來越忙的怪圈。且,效果並不明顯。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原意是學習不要幻想著有捷徑,但不知怎麼在實施過程中真的與苦澀滋味關聯起來,功利性、強迫性學習和不科學的教育方式很多時候並沒有給學生帶來開心的體驗。

  深度探究那些頂著學霸頭銜孩子的「成功」秘訣,最關鍵的詞是主動學習。態度主宰能量。好的學習狀態需要修煉養成。當學習者具備了自覺主動和抗壓堅持狀態,無論學習過程中遇到什麼情況,都不過是沿途的風景。當然,在這之前學習者還要建立引發好奇—形成興趣的模式,如果興趣還沒有建立起來,仍然處於「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的狀態,那就談不上自覺主動迎難而上了。

  興趣是引發個體心理能量的導火索,源於好奇和興趣,成於責任和擔當,收穫成長和快樂。每個被教育個體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能,高效當然有捷徑,這就是——「我」能做得更好,因為「我」喜歡!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19日 15版)

[ 責編:王麗媛 ]

相關焦點

  • 姜棟元:喜歡挑戰!只有我自己想做的時候,才能做得更好
    姜棟元:喜歡挑戰!只有我自己想做的時候,才能做得更好隨著話題性大電影《屍速列車2:感染半島》的上映,有許多觀眾們是透過這部電影認識了男主角姜棟元,但是身為與蘇志燮、孔劉、玄彬齊名的韓國四大公共財之一的他,卻是四人中唯一不拍攝韓國電視劇的演員,在韓劇幾乎瘋迷全球的時代,的確現在的大家比較不認識姜棟元這位演員。但是!
  • 雙子座:因為喜歡你,我變成更好的自己
    我很喜歡你雙子座喜歡一個人,就會大膽的表白,他們不會很羞澀的,不知道說什麼好,而是會默默地寫給對方一封情書,雖然在這個年代,寫情書未免太落伍了,可是雙子座覺得,這是一份自己的情懷和寄託。如果通過網絡通訊工具發一句:「我喜歡你」,未免太過敷衍,不如自己親手寫的信,給對方一種見字如面的感覺。
  • 胡馨尹:你們質疑我的實力,那我就要做得更好
    在追逐女團夢的道路上,有鼓勵也有質疑,胡馨尹覺得自己承擔著責任感,她要發揮偶像的作用給予粉絲能量,同時面對外界的質疑,「我也會去思考,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的實力也不是特別好,你們既然這樣質疑,我就要做得更好,證明給你們看。」
  • 因為喜歡你,我變成了更好的人,謝謝你
    因為暗戀存在於喜歡的臨界點:它不會打破一個人的單方面幻想,但是因為付出不一定可以得到回報,所以又顯得酸澀。特別是在學生時代。 我的一個朋友田田最近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田田最近參加了高中時候的同學會。時隔十年再次重聚,每個人的變化似乎都很大,可是田田還是一眼就認出了當年自己喜歡了三年的同班同學。
  • 盧比奧:我回到森林狼被賦予領袖職責 我需要做得更好
    談到失利,盧比奧說道:「我認為我們的進攻傷害了我們的防守,糟糕的投籃選擇給對手太多反擊機會。」談到自己的表現,盧比奧說道:「我必須在組織進攻和得分方面做得更好,帶來更多能量,當事情發展不順時,我要反思自己。我被帶回這裡,被賦予領袖職責,我需要在這方面做得更好。」盧比奧認為自己很快就能找回比賽狀態,他表示喜歡自己在第四節的表現。
  • 你喜歡我,只能因為我是我
    不知道在哪裡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什麼是愛情啊,愛情就是我想和你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做很多事情,如果因為你賺多少錢有多少資產我才和你在一起,那就不叫愛情。」因為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希望自己被別人喜歡,是因為外在的一些條件,每個人想要的不過都是,你喜歡我,只因為我是我。
  • 我的鍋!濃眉:才2個籃板不可接受 我必須做得更好
    賽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今晚籃板的爭奪非常關鍵,你幾乎每場比賽都能拿下濃眉表示只有2個籃板是自己的問題:「不,從我個人來說,必須在籃板的爭奪上表現得更好一些,我不能整場比賽只有2個籃板,我必須在這方面表現得更好。這是不可接受的,我沒什麼好說的,我必須做得更好。」
  • 因為你,我才想變得更好,因為我只是想證明我能配得上你
    愛一個人,就是一種犧牲,就是從原來的一種性格,變成對方喜歡的一種性格。好像,我們一直都是在為別人犧牲。但是,這種變化,是心甘情願的。
  • 默特薩克:下一次我必須做得更好
    但是終場哨聲響過,本來能贏下比賽的我們卻不得不吞下失利的苦果。以下是默特薩克關於比賽的評價:關於哪裡出了問題……我們出現了傷情,特別是下半場我們直到最後都想改變比賽狀態,更加活躍起來,希望改變局勢。我覺得我們總是被對手搶走皮球,在控球方面本來可以做得更好。這場比賽我們沒發揮好,你能感覺球隊踢得很艱難,他們一丟球馬上就反搶回來。
  • 阿達馬:西班牙需要在得分上做得更好,我也是如此
    「之後的比賽我們有很好的機會,但是最後一步還差一點兒,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我個人更是如此。我覺得總的來說比賽還是很艱難,但是就像我說的,最重要的是拿下勝利。任何比賽都很重要,不僅是3分,而且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球隊運轉。」
  • 「因為你,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因為你,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宮崎駿晚上好,我是江小易。今晚跟大家分享一個充滿甜(酸)甜(臭)的戀愛小故事。我跟他其實挺有緣的,比如一開始認識是因為都被安利了某某交友軟體,裡面有一個「戀愛鈴」,會根據雙方填寫的資料興趣還有距離,在某個時間裡產生共鳴而響起。我跟他就是這樣有了第一次的交集,後來就互相加了好友,但也沒有經常聊天,只是偶爾回復幾句,有時候忘記了就沒有回覆。
  • 希望和你今後相伴的日子我能做得更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孩子,你曾經問過我,為什麼要上學?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果你問我,學習為什麼這麼辛苦?我不想詬病應試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種種弊端。我想先送你一句話:「上帝啊!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 雷比奇:很高興能繼續留在米蘭,新賽季我要做得更好
    雷比奇說道:「我非常高興能夠繼續留在米蘭,我很努力地工作,教練給了我信心,而我也抓住了機會。」「我證明了自己有能力為這支球隊效力,上賽季我打進了12球,表現還不錯,但我希望接下來能做得更好。」(地精殺手)
  • 湖南省新時代好少年 劉霽穎:努力做得比昨天的我更好
    她把「努力做得比昨天的我更好」當成青春箴言,腳下有堅實的土地,頭頂有浩瀚的星空。眼前這個女孩就是劉霽穎,自打她上學以來,她始終以高度的自律要求自己,老師布置的任務都按時完成,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為了完成「當醫生」的夢想,她時不時還會給自己「加餐」。為了不讓學習變成枯燥的事情,劉霽穎總是通過各式各樣的方法讓自己抱有學習興趣。
  • 因為你,我想要變成更好的人
    愛情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存在,茫茫人世,當我們是獨自一個人時,難免不會恐慌與悲傷,當身邊有另一個人為伴時,便有了足夠的勇氣與力量。人生一世,你是越來越可愛,越來越值得被一個人珍惜與重視了,還是越來越糟糕,自己都放棄自己了呢?
  • EDG Haro專訪:面前有一座高山,激勵我要做得更好
    可能是因為我的風格比較偏向於前期做事情,可能是想靠這個風格做一些改變,讓隊伍嘗試一下不一樣的東西。然後看看能不能贏。 PentaQ:講到風格的話,因為你們隊伍裡有兩位打野,你覺得現在,你自己的定位是什麼?Haro:我覺得我跟明凱的話,差別在於,他真的是一個經驗非常老道的團隊型控圖打野,就是他可以讓線上的人特別舒服。
  • 《我只喜歡你》:喜歡一個人,就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喬一說"我喜歡你,不只是因為你的樣子,還有跟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但因為喜歡,喬一在不斷地努力下,考上了二本大學,大學期間通過努力得到了去國外大學交流學習的機會,還專門去了言默所在的劍橋。雖然喬一和言默沒有偶遇,也沒有了交集。但即使這樣,喬一也在不斷的蓄能。為了喜歡的人,為了自己,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
  • 戈貝爾:我們必須要做得更好,要從我做起
    「我們必須要做得更好,我覺得要從我做起。今晚,我有時打得不夠有能量。我必須要為隊友做出好的示範。我的隊友依賴著我,所以我必須要先做好我的工作。然後我們會沒事的。」「對手有機會就會推快攻,我們的防守要跟上,尤其是我。我必須要早點回防,給他們信心。一旦我做到這一點,每個人都會有信心打出我們最佳的防守。」
  • 沃格爾:濃眉是我心目中的DPOY,我們的防守需要做得更好
    在我眼中,他就是DPOY(年度最佳防守球員)!進攻端,他可以用投籃能力以很多種方式傷害你,低位單打,攻擊籃筐,底線進攻……他非常獨特,你可以從攻防兩端看到他奪得總冠軍的決心!」沃格爾說道。至於濃眉提到的防守問題,沃格爾也表示認同:「我同意他說的
  • 因為你,我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遇到這個人以後,如果你變成了更好更快樂的人,那就是好的愛情,如果你患得患失,時常悶悶不樂,那就是不好的愛情。因為那個對的人只會讓你想要變成更好的人。因為遇見了你,不再滿足當前的生活,想給你更好的幸福。鄰居家的男孩小陽剛高中畢業就輟學在家,整日沉迷遊戲,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