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金秀賢。
服了兩年兵役,在2019年退伍之後,金秀賢終於帶來了一部久違的男主作品——《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可讓粉絲們等太久了。
豆瓣目前是8.7的評分,劇情先不提,首先吸引眼球的必須是金秀賢的身材。
歐巴的身材管理真的強,從《來自星星的你》到現在,七年如一日,把肉體飯圈的死死的,電視劇裡福利鏡頭不少(導演你是真的很懂啦)。
雖然很久沒見,但金秀賢畢竟是「昔日頂流」,當年憑藉《來自星星的你》,在國內也是圈了一波粉。此次回歸,有國內觀眾激動評論:那個禍害我高三的男人回來了。所以,影響力還是有的,新劇播出,前兩集連續兩天蟬聯了各收費平臺的收視冠軍,搶佔了各平臺的熱搜榜單。
說回劇情,本劇搭上了「精神病」的關鍵詞,劇情的設定還是蠻有意思的。
金秀賢在劇中飾演的男主角文康泰,是一名精神病院護工。
生活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賺錢"+"照顧哥哥"。
非常標準化的悲慘韓劇男主,雙親早亡,哥哥尚太患有自閉症,所以文康泰早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生活裡,他需要照顧哥哥,因為哥哥的心理陰影,還需要不停更換居住地。
工作上,他面對的是一個個精神病患者,不僅要照顧他們的生活,面對突發的發病情況,還會意外受傷等等,顯而易見,這是一份具有一定危險係數,並且需要精神高度緊繃的工作。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變得隱忍而克制,對於生活並沒有太大的野心和太多的想法,只是好好地和哥哥一起生活下去。
而女主高文英,看起來美麗、優雅、有錢,和男主頗顯苦情的草根生活天差地別。
但高文英的內心卻有著與樣貌不符的陰暗面,這和她的童年陰影有關。
人設不用多做介紹,全劇甫一開場的這段劇情就將她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
高文英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但她的作品沒什么正能量,擱國內是會被不少小學老師拿來批判一番的。她寫的都是暗黑童話,連插畫都是暗黑系的,但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她挺火的,有很多忠實讀者,雖然「黑紅參半」。
遇到一個小女孩求她籤名,小女孩一臉笑嘻嘻地誇她說:「你就像公主一樣美麗。」
按說高文英應該開心才對,但她聽到這話後臉色瞬間晴轉陰,她佯裝和善地把女孩拉過來合照,卻在她耳邊幽幽地說:我寫的童話書裡,都是魔女最漂亮。是誰告訴你公主都是漂亮的?那麼想漂亮的話,就當一個漂亮的魔女吧。
帶著合照的笑容說出這樣陰森森的話,瞬間就把小女孩給嚇哭了。
這一幕會讓人想起《殺死伊芙》裡的小變態剛出場的場景,也是一上來就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給弄哭了。
是的,別想摸清這些「精神病」 的想法,高文英和小變態一樣,擁有著反社會人格,也是一個變態大美女。
小變態會因為殺人而收穫快感。
而高文英作為作家,則是在自己編織的暗黑童話和死亡的氣息中獲得快樂,不管是「殺人」還是「被殺」。
遇到不爽的情況,不管自己能不能剛得過對方,都會毫不猶豫拿起刀子對向別人,而自己被別人掐住脖子的時候,也會一臉享受。
一個是天使護工,一個是美豔魔女。一個是被迫屌絲的美強慘,一個是心理陰暗的白富美。
看設定,雖然其實還挺老套的,但就已經有點好磕了。
兩個人的相遇也相當精彩,非常滿足觀眾想像的經典韓劇式浪漫。
高文英來到文康泰工作的病院來辦讀書會,活動卻被一位精神病患者給搞砸了,面對這樣的情況,高文英惡向膽邊生,直接拿起刀子準備報復患者,場面一度十分危險。
而文康泰見機不對,直接用手擋住了她的刀子,任它鮮血直流,也不後退一步。兩人就此相識。
之後的走向不難猜測,就是兩個人互相治癒對方的過程,典型的韓劇套路。
高文英的精神變態顯而易見,不需要再多說了。
但其實,看起來像天使一樣完美的文康泰也有一些內心陰暗面,這也是需要被治癒的。
過重的生活負擔讓他已經不會去釋放自己的情緒,永遠用堅強來偽裝自己。
整個人高度緊繃,就像是時刻都處在一條高壓線下,最後一棵稻草一旦壓下的話後果不敢想像。
比如他照顧自閉症的哥哥,看起來是任勞任怨、耐心又愛心,但其實很多時候他也會受不了哥哥的「闖禍」,幾次就要爆發了,但一看到哥哥感到自己要生氣而害怕的樣子,又硬生生把怒氣憋了回去。
文康泰並不是所謂的「天使」,他不過是強迫自己、不得不去扮演這一角色。
和高文英的相處也是一個讓他釋放情緒的過程,可以讓真實的自己浮出水面透一下氣。這樣的一個角色,是相當複雜且立體的,治癒他人並且治癒自己,能夠完成這樣一條故事線,劇集後面只要能將人物的成長細膩得表現出來,這部劇的可看性就不會太差,不用太擔心爛尾。值得一提的是,金秀賢歐巴不回歸之後不但顏值和身材保持得好,演技也沒有生疏,處理角色時對於細節的掌握還是遊刃有餘的,和女主對戲,依然能讓熟悉他的觀眾和粉絲找到久違了的心動之感。
本劇的鏡頭語言也值得一說,非常有電影感和想像力。
比如第一集引入的動畫,很有種暗黑哥特的蒂姆伯頓式風格,以動畫的形式深入這些「怪人」的內心,讓觀眾易於接受。
而現實中表現這些精神病患的生活,也會用一些喜劇片式的拍攝和剪輯技巧,帶點詼諧幽默的感覺,能讓觀眾能很好的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也使得這些內容出現在這部本質愛情劇裡不會顯得太過突兀。
比如用傾瀉的垃圾等來表現嘔吐的畫面,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只想看甜甜的戀愛的觀眾來說是相當友好了:
可可愛愛的特效恰到好處
這樣的畫面,其實讓我想到的是兩個字:「溫度」。溫柔、溫暖、溫情,也是這部劇在對精神病患者群體刻畫上給我的觀感。
沒有用誇張的手法來講述,沒有用同情的視角來俯視,沒有用煽情的方式來消費,而是用生活化的角色和故事、頗具溫情色彩的畫面,來講述這些離我們很近的精神疾病。
不光是精神病院裡的病人外,劇中的每一個人物,包括男女主角,都或多或少帶著點精神病態的因子,有著內心的陰暗面。劇集似乎也是在告訴我們,其實有點精神上、心理上的問題,並不是「不正常」,而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正視自己、正視他人,不將精神問題、心理問題妖魔化,才是現代人應該具有的處事態度。
劇集或許也是在通過這些「普通人」身上的「病態因子」,來告訴我們所有人,都需要注意自己的精神健康,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壓力。
畢竟當代人,其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神毛病。
這部劇的英文譯名是,It’s Okay to Not Be Okay。
告訴我們,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做的不夠好也沒關係。
不要對自己太過有壓力,而是要去直面自己的不好,接受自己的缺陷,接受自己有點壞的情緒,這樣才有獲得治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