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連通中山多個鎮區的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又有新動態!
5月25日,中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發布《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投資人招標公告》,根據公告,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現由中山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對該項目的投資人進行公開招標。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已獲批採用BOT+EPC投資方式建設,原項目投資人的招標人已與原投資人解除合同,現由中山市地方公路管理總站對該項目的投資人重新進行公開招標。
什麼是BOT+EPC模式?
根據百度百科,BOT+EPC模式,即政府向某一企業(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公共基礎建設和運營,而企業(或機構)在公共基礎建設過程中採用總承包施工模式施工,當特許期限結束後,企業(或機構)將該設施向政府移交。該模式的優點就在於政府能通過該融資方法,藉助於一些資金雄厚、技術先進的企業(或機構)來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
同時,此次招標文件中,曝光了東部外環高速項目關於分期分段和建設投資等更多詳細內容。
總投資 361 億元,總工期4年
分二期3個工程段施行
根據公告,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項目總投資估算約361.14億元。項目分為兩期三個工程段實施:一期工程為中山黃圃至南朗段,長約35.363公裡,投資估算約229.31億元;二期工程北段為大雁互通至容桂連接廣珠西線,主線長5.54km,投資估算約35.16億元;二期工程南段為中山南朗至珠海明珠路,長約11.002公裡,投資估算約96.67億元。(以上估算投資最終以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准的數據為準)
一期工程路線起點始於黃圃鎮大雁島,與廣中江高速公路(在建)設置大雁互通銜接,向東南方向跨越大奎河,後設置高架橋上跨南沙港鐵路(在建),與民古公路(規劃實施)共線布設,民古公路作為地面系統,經三角鎮高平工業區,跨越京珠高速、田基沙瀝、南三公路(364省道)、番中公路(111省道)後進入民眾鎮,經盧四傾圍、新聯村南側,在保家圍與南中高速交叉,跨橫門水道後進入火炬區,設置隧道穿越大尖峰,終點落在南朗鎮十頃村,與中開高速設置的橫門西樞紐互通處。將經過中山三角、民眾、火炬開發區三個鎮區,車道標準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為120km/h。
K線方案全長35.363公裡,共設置樞紐互通立交4處,出入口互通立交4處,管理中心、服務區、養護工區各1處。
二期工程項目全長約16.5公裡,其中主線長約12.3公裡,分為南北兩段工程。
二期工程南段暫定方案:
起點位於南朗鎮,順接一期工程終點,路線往南經大埔環、雞頭角、泗東山、崖口,終點至珠海明珠路,項目主線全長11.002km,全線共設置衝口門,南朗,翠亨南3處互通,停車區1處。車道標準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為120km/h。
二期工程北段暫定方案:
起點與廣珠西線成T 型全互通立交,往東利用現狀建業中路通道走廊,行至容桂外環路設置一對上下匝道,往南跨眉焦河與大魁河後接順中山東部外環與廣中江高速的大雁互通,主線路線長度5.54km,設計時速為80km/h。
車道設計:起點大崗立交至外環路立交路段標準路基寬度為 33.5米的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外環路立交至大雁互通路段標準路基寬度42m的雙向八車道標準,採用瀝青混凝土路面。
根據公告,工程總建設期:4年(一期工程4年,二期北段工程4年,二期南段工程3年),預計 2024 年正式通車。
今年3月20日,中山東部外環高速一期項目的初步設計已經順利通過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專家評審。根據此前來自中山發布的消息,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爭取今年內動工建設一期工程南沙港跨線橋。
一期工程首個宣傳大片已曝光
共8處互通立交,可接深中通道
4月上旬,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了項目一期的展示視頻,這也是關於項目的首個宣傳視頻,更多項目細節內容正式呈現出來。
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一期工程項目歷時近三年,期間設計方案由於政策變化進行了多次重大調整,新曝光的視頻中,8處互通立交的詳情首次曝光。
據公示文件,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一期工程主線橋梁 33896.3m/22 座,橋梁佔比為 95.9%。設置隧道 1487m/1 座(以右線計),互通立交 8 處(其中樞紐 4 處)。
8處互通立交設計如下:
大雁互通,是項目起點,是實現鏈通廣珠江高速的的重要樞。
黃圃港互通立交,與規劃的民古路,三角快線銜接,可實現黃圃鎮東部三角鎮東北部片區及剛去車流的快速集散。
三角北互通立交
高平樞紐互通立交,可實現東部外環高速項目與京珠高速的交通轉換。
民眾互通,包括民眾北互通立交和民眾東互通立交。
保家樞紐互通立交,可實現東部外環高速與在建的南中高速的交通轉換。
橫門西樞紐,是東部外環高速與深中通道、中開高速的樞紐互通,對珠江兩岸的車輛提供交通轉換條件。
項目建設細節已曝光
促進中山完善高速網,融入灣區
關於項目的建設,項目的線路走線方案、橋梁方案、立交方案均有所調整,多個建設細節此前也已曝光。
民古路段:橋梁與民古路共線長度達27.25km。利用高速公路橋下空間布設,設計時注重對橋梁的上、下部結構的選用以及橋梁景觀等內容的比選。推薦方案橋梁墩柱利用橋下道路中央分隔帶集中落墩,採用了整幅大懸臂雙柱墩,並以倒「T」截面降低蓋梁視覺高度,減少佔用橋下空間。
黃沙瀝大橋段:採用了高速公路與民古路合建的雙層橋梁,上下層均為雙向八車道標準。主橋為192m簡支下承式鋼桁梁-柔性拱,採用三主拱、三主桁方案,矢跨比為1/5.25;拱軸線採用懸鏈線,拱軸係數1.5。
主桁橫向中心間距為2×22.25m,橋梁全寬46m。主橋主桁立面採用帶有豎杆的華倫式桁架,桁架節間距12m,桁高10m,高跨比1/19.2。
橫門特大橋:採用了高速公路與民古路合建的雙層橋梁,上下層均為雙向八車道標準。主橋初步推薦採用主跨880米的單跨懸吊鋼桁梁懸索橋;主桁為華倫式桁架。全纜跨度布置為290+880+290=1460m,邊主跨比0.33,矢跨比1/10。
橫門西樞紐:區域內有著密集的工廠和民居房屋,並受到主線大尖峰隧道的淨距以及中開高速火炬東互通的淨距等各種複雜因素限制。
設計方案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各項技術指標,採用了混合式樞紐互通:主線上跨中開高速,將廣州往深圳方案最大交通流方向的轉向匝道在隧道前分離,設置三車道主線隧道和兩車道匝道隧道穿越大尖峰,以保證轉換交通的高效和安全;中山往廣州較小交通流方向則採用環形匝道,減少立交層次布設,節約工程造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據中山市市域幹道網布局規劃方案,12 條高速公路將形成「一環三橫三縱」 的高速公路網,「三環五橫六縱」的高快速路網,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屬於「一環三橫三縱」 中「一環」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網一環:翠亨新區(南朗鎮)——火炬區——民眾鎮——三角鎮——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小欖鎮——古鎮鎮——橫欄鎮——大湧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三鄉——珠海——翠亨新區(南朗鎮),路線全長約 164公裡。
根據《中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中山市幹線公路網規劃的路網格局為:「四縱五橫」高速公路系統;「六縱五橫十五加密」幹線公路,規劃 11 條幹線公路主幹線組成「三環十射」的路網格局,還規劃 15 條幹線公路加密線(一級公路),作為高速公路、幹線公路主幹線的延伸和補充。
其中「四縱五橫」的高速公路網布局方案中就包括深中通道廣珠連接線(即東外環高速公路)。東部外環高速公路的建設,將促進中山形成更加便捷和完善的高速公路網。
中山東部外環高速公路作為深中通道在珠江口西岸的主要集散通道,對充分發揮深中通道的功能作用、完善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意義重大。同時,遠期還規劃連深珠通道,對珠三角地區城市間交通和經濟的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意義不可小覷。
來源:中山房天下整編自中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