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保險周報(4月13日)

2020-12-12 財聯社

政策方向

「退保黑產」推高平安退保率、驚動銀保監會,這回要徹底涼了?

中共中央 國務院:探索科技保險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

行業動態

超18萬億保險資金來自這些機構!業務資金猛增至3.76萬億 保險資管業務管理費2019年超250億

獨家|1-3月銀保新單期繳數據曝光 中小險企好難

3月履新忙!13家保險機構換帥,116名分支機構一把手就位

某地報行合一細則落地,車險「炒停式營銷」來襲

揭開財險 「小兄弟」的生存困境!2019年中小險企承保虧損146億!

四川推行農業保險承保電子化

保險股年內跌幅超18% 滙豐下調目標價

上市公司董責險年均投保率僅為2%

江蘇多地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試點

86家財險公司5年利潤全表,我們發現這些結論

大摩:將中港保險行業評級由「吸引」降至「與大市同步」

養老保險又有新調整,多地提高繳費上限

從駕駛行為大數據分析新冠疫情對車險業務的影響

老年商業健康險供需失衡、低槓桿,增量提質待打破數據缺失桎梏

2019年保險業涉嫌洗錢金額達21億元,人身險產品佔比達99%

機構要聞

8家中資公司組成瑞幸咖啡董責險「底層共保體」

3年燒10億 招商仁和人壽增資方案獲批 招融控股晉第一大股東

360金融正式宣布收購諾言籌

陝西西安交大通州保險代理註銷

人保財險獨家承保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項目

中國人壽回應2020年裁員計劃

太平完善企業治理,集團領導不再擔任子公司法人

新華保險回應調研:將不斷挖掘線上銷售、管理機會轉危為機 加強一二線城市建設

平安好醫生打通湖北省醫保平臺

平安產險為新疆眾和火災事故賠付1億元

中國平安回應參與承保瑞幸咖啡董責險:平安額度不超過兩百萬美金

中國平安消費金融牌照獲批 陸金所三關聯公司持股70%

全國首創!平安「涉外商標專用權保險」落地寧波

中國平安:滙豐取消派息對投資收益略有影響

中國太保出資5億元參與設立健康醫療公司

大童大股東安信信託兩年虧50億元面臨退市

出口信用一季度賠付2.8億美元,同比增24.2%

密春雷增持上海人壽 違規股權「陽光化」

兩副部級險企同日更換高層 消息稱分別為人保集團、中國信保新總裁

上海保交所上線住宅颱風洪水巨災保險

農銀人壽發行15億元10年期債券

太保回應稱從未擔保任何投資理財產品

北大方正人壽聯合水滴推出定製化意外險產品

東吳人壽聯合鎂信健康等推出「蘇惠保」

博鰲樂城先行區管理局聯合圓心惠保推出「海南樂城全球特藥險」

險資 股權

中泰保險經紀2019虧損32.45萬元,二股東中鋼投資掛牌轉讓股權擬離隊

上海地理轉讓史帶財險0.13%股份

上海人壽清退27.5%違規股權

養老金加速布局A股市場 年內打新已浮盈11.33億元

險資偏愛銀行股:板塊低估值 股息率秒殺理財

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集集團H股 持股比例增至5.01%

社保基金新進39股 6股年報淨利翻倍增長

險資大軍歸來!年內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 太保壽險三度舉牌這隻股票

上市險企投資風格穩健偏愛銀行股 社保基金連續重倉金風科技

四月以來險資頻繁調研醫療健康股 中小創受熱捧

險資清倉白酒龍頭 依然看好大消費:32股創新高

海外保險

全球保險協會聯合會提出強制性新冠肺炎賠付風險警告

專業保險部門可能面臨大規模的疫情衝擊

美國家庭保險公司將向車險客戶返還2億美元的保費

德國初創企業Xpension完成2500萬歐元融資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推出技術責任保險

受疫情影響,勞合社合作的部分保險中介公司面臨連鎖影院起訴

鼎睿再保險有限公司將收購ILS資產管理公司Lutece

英國保險公司Beazley在加拿大推出虛擬護理保險

數據分析服務商Arturo完成800萬美元融資

數位化貨運保險公司Loadsure獲種子輪融資

義大利保險初創公司Neosurance完成110萬歐元融資

香港Avo Insurance與紐約對衝基金Two Sigma開展技術合作

美國保險公司Global Atlantic新設10億美元的人壽與年金共同投資工具

行政處罰

都邦財險大慶支公司虛列費用被罰30萬元

天安財險盤錦中支給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等被罰25萬元

太平財險張家口中支給予投保人合同以外利益被罰9萬元

政策方向

1、「退保黑產」推高平安退保率、驚動銀保監會,這回要徹底涼了?

在多家銀保監局相繼發文提示「代理退保」相關風險之後,「退保黑產」的問題在2020年再度引發關注,不過這回是直接驚動了銀保監會。

4月9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防範「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警示「代理退保」中存在的種種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揭示其中存在三重風險:失去正常保險保障風險、資金受損或遭受詐騙風險以及個人信息洩露風險。同時提示廣大消費者要充分考慮自身保險需求,謹慎辦理退保;注意保護個人重要信息;以及通過正規渠道依法合理維權。

「退保黑產」在2019年愈發猖獗,並引起了全行業的高度關注,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年,在國壽、太保、新華等上市險企退保率都有顯著下降的同時,平安人壽的退保率卻出現了一定的上浮,從2018年的1.3%升至2019年的1.4%,在解釋退保率的上升之時,平安人壽相關負責人也提及「退保黑產」,稱有專門機構誤導客戶進行退保,這是退保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退保黑產」損害險企利益的同時,也嚴重危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業內幾乎人人喊打,但不容忽視的是,退保黑產存在的最根本原因還在於保險銷售誤導的廣泛存在。(慧保天下)

2、中共中央 國務院:探索科技保險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

4月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意見》提出,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在資本要素市場化方面,《意見》提出要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逐步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條件,推進境內金融機構參與國際金融市場交易。在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方面,其中提到要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積極探索通過天使投資、創業投資、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科技保險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

行業動態

1、超18萬億保險資金來自這些機構!業務資金猛增至3.76萬億 保險資管業務管理費2019年超250億

近日,保險資管行業協會發布《2019-2020年保險資管業綜合調研數據》,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管理總計超18萬億,其中管理關聯方保險資金規模最大約14萬億,管理業外資金3.76萬億,較2018增長1萬億;管理第三方保險資金約1.17萬億。

從行業投資資產角度來看,行業投資以債券、銀行存款和金融產品為主,三者佔比超過70%,其中債券佔比最多達38%,金融產品次之佔比達19%,銀行存款佔13%。

同時,2019年末資管產品存續規模2.86萬億元,另類產品存續規模達1.5萬億元,佔比最多達53%;組合類產品存續規模1.35萬億元,佔比47%。組合類產品和另類產品存續規模整體以系統內保險資金、第三方險資、銀行資金排名前三名,這三類資金投資皆偏好首選債權計劃和固收類產品。

此次調研涉及35家保險資管機構,其中包括26家保險資管公司、6家專業型保險資管機構、3家具備保險資管能力的養老險公司。(財聯社)

2、獨家|1-3月銀保新單期繳數據曝光 中小險企好難

據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的一份1-3月份銀保渠道新單期繳業務數據顯示,保險公司一季度銀保渠道業務劇烈波動,管窺蠡測,疫情對行業影響可見一斑。而較為依賴銀保渠道的中小險企要著急了。

總體來看,疫情爆發的2月份,各家公司均收到顯著影響,行業保費環比下降79%,而3月份快速回升,環比增加169%,但也有公司情況比較特殊,如人保壽險3月環比下降1%。

老五家中,中國人壽僅1月保費較高,為52.1億,2、3月受影響較大,3月即使環比有所提升,但仍不足1月保費收入的一半;人保壽險1月實現較高保費收入41億元,2月和3月分保費收入只略高於8億,環比增速分別為-79%、-1%。

平安人壽1月保費收入為33.7億,2月只有1.5億,在前期基數極小的基礎上3月環比增加227%至4.9億元。太平人壽和平安人壽保費收入情況相似,都在2月經歷斷崖式下跌後反彈。新華人壽較之前四家,1月保費規模較小,為11.6億,2月環比下降85%至1.7醫院,3月雖有所好轉,但整體保費規模只有6億。(財聯社)

3、3月履新忙!13家保險機構換帥,116名分支機構一把手就位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今年3月份,銀保監會機關和銀保監局本級共發布了105家保險機構(包含65家保險公司、40家保險中介)的286人次董監高任職資格公告。其中,有13家保險機構更替了董事長或總經理。

同時,有45家保險機構的分支機構共116位總經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經理履新。記者注意到,中華聯合財險、國壽財險、人保財險、平安財險、陽光人壽、陽光財險、大家財險等險企均新上任超過10位分支機構高管。(東保西險)

4、某地報行合一細則落地,車險「炒停式營銷」來襲

4月初消息,繼借保險停售噱頭炒作之後,「炒停式營銷」風悄然來襲,這次「炒」的竟是從嚴監管。

日前,部分車主反映,部分產險公司的山東分支營銷人員在3月份的續保催單過程中存在利用自律監管期限將至「炒作」車險價格「漲價」的行為。

根據近日拿到的《山東省車險市場報行合一自律檢查方案》顯示,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要求各市保險行業協會按照本方案,制定當地實施方案並於3月底前報送備案,每月5日前將上月執行情況報送省協會。

「最新的變化是山東監管部門已在行業平臺暫時將60天的續保期縮短至30天。」上述辦公室主任透露,「新一輪報行合一自律要求下發後,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個別公司的『炒作式營銷』等行為,主要還是怕擾亂市場秩序吧。」(保險青年)

5、揭開財險 「小兄弟」的生存困境!2019年中小險企承保虧損146億!

受新冠疫情影響,保險業務整體發展明顯放緩。3月31日,銀保監會披露,2020年前2月財險原保費收入2226億元,市場規模同比持平。

而上市險企披露數據顯示,人保財險保費收入750億元,同比增長-4.4%;平安產險保費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2.72%;太保產險保費收入242億元,同比增長6.56%。如此來看,「三巨頭」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3.7%、21.4%、10.9%,合計佔比達到66%。從這一數據來看,雖然「三巨頭」增幅各有進退,但總體佔比高企,80多家中小財險公司市場佔比僅為34%。

對比2019年財險公司整體承保利潤2.15億元,人保財險承保利潤40.5億元,平安產險承保利潤84億元,太保產險承保利潤23.55億元。拋開三大財險公司,其餘中小財險公司的總計承保利潤依舊虧損嚴重,達到145.9億元。

具體來看,人保財險車險承保利潤為82億元,平安產險承保利潤為49.15億元,太保產險承保利潤為17.01億元,三者合計148.16億元。而2019年車險市場整體承保利潤則為103.6億元,說明其他中小財險公司的車險承保虧損缺口仍很大,達到44.56億元。(A智慧保)

6、四川推行農業保險承保電子化

4月1日,四川在全省範圍內正式實行農業保險承保電子化,實現農業保險承保全流程電子化、自動化、智能化、無紙化操作,進一步簡化投保手續、縮短承保流程、方便農業保險客戶。

7、保險股年內跌幅超18% 滙豐下調目標價

近日,滙豐研究發表報告指出,普遍下調內險股目標價。

「仍然對內險股長期具結構性吸引力抱正面看法,但目前僅低估值的因素未足以支持更樂觀看法,目前低息和市場波動仍是宏觀面的不利因素,而由下而上的基本因素亦未見突出。」滙豐在其報告中表示。

同時其指出,「壽險的新業務價值前景未見亮點,預期下半年前業務量不大可能復甦,影響產品和代理策略。投資回報方面雖然暫時保持,但整體及淨回報前景看來仍具挑戰性。」

《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統計發現,自今年開盤至發稿,保險股年內跌幅超18%,遠超上證指數8.86%的跌幅。中國平安跌至70元以下;中國人保董事長謬建民甚至直接喊話,「我們H股股價低的不合理。」中國太保下跌幅度逼近30%;中國人壽跌幅亦超過20%;中國平安、新華保險分別下跌19.08%、19.35%;中國人保跌幅18.86%。

8、上市公司董責險年均投保率僅為2%

4月8日,《證券日報》消息,據梳理,2019年年初至今共有61家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與我國上市公司總量相比投保比例還很低。值得注意的是,上交所資本市場的研究報告顯示,自2002年董事責任保險引入證券市場以來,累計有523家上市公司購買過董事責任險,平均每年投保比例僅為2%。其中,持續投保2年及以上的公司佔比僅4成,投保超過10年以上的公司僅有6家。

9、江蘇多地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試點

《新華日報》消息,近日,無錫市農業農村局與人保財險無錫市分公司、太保產險無錫分公司分別籤訂《無錫市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項目合同》。據了解,人保財險無錫市分公司開出該市首單「土地經營權流轉租金支付履約保證保險」保單,為土地流轉租金支付提供保障。

10、86家財險公司5年利潤全表,我們發現這些結論

86家財險公司利潤公布了,2019保險業前所未有的豐年。回顧過去五年,我們發現這些結論。剔除安邦財險和出口信用,86家財險公司利潤571億。2019財險利潤創新高,比2018近翻番。相比2018,盈利家數增多,虧損家數減少。

55家盈利公司,利潤總和641億。27家公司,5年連續盈利。大公司中,人平太利潤佔行業的80%。人保5年累計1004億;平安5年累計729億;太保5年累計233億;國壽財、大地、陽光也不賴。自保公司成本率低,幾億的規模也能賺得缽滿盆滿。股東資源型的公司英大、鼎和業績很靚麗;中銀、鑫安也一直很好;永誠也終於提升了。

31家虧損公司,合計虧損70億。17家公司,5年內一直虧損。受歷史理財產品連累,天安財險虧損23億。中路財險虧損6.7億,居然成虧損第二大戶,4年虧掉9.6億。陽光信用虧損3.7億,都是信保惹的禍。被信保害慘的還有浙商財險和長安責任。浙商財險4年虧掉20億,長安責任3年虧掉20億,好在兩家虧損都收窄了。

4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3家虧損。眾安連續3年虧損,5年累計虧損30億;泰康在線連續4年虧損,累計虧損11億;安心連續4年虧損,累計虧損9.6億。易安不易,4年有3年盈利。3家網際網路背景的都盈利了,京東安聯、現代財險、

國泰財險都實現了盈利。

11、大摩:將中港保險行業評級由「吸引」降至「與大市同步」

摩根史坦利發表報告,中資保險股近期股價調整後,預測今年帳面值已跌0.8倍、預測市盈率6倍,以反映近期保險銷售下滑及長遠的不明朗因素。該行認為,內險股雖然估值吸引,但未來6個月缺乏催化劑,決定下調對中港保險行業評級由「吸引」降至「與大市同步」,若今年下半年利率及保險銷售開始復甦將再度進行審視。

該行下調內險股今年新業務價值預測6%,反映2月業務損失、及料第二季緩慢復甦,因不少城市仍實行社交隔離措施,估計內險行業今年新業務價值僅增長2%,料人保集團可錄得8%全行業最高的增長。(格隆匯)

12、養老保險又有新調整,多地提高繳費上限

2020年,你的養老保險有哪些新變化?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北京、廣東、浙江、陝西、天津、重慶、安徽、江蘇、西藏、內蒙古等省(區、市)陸續公布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調整方案,多地調整個人繳費檔次標準,提高繳費上限。

比如,重慶個人繳費檔次由原來的12個檔次調整為13個檔次,最低繳費檔次仍為每人每年100元,最高檔次調整為每人每年3000元;西藏提高最低繳費檔次標準,由100元提高至200元,增設3000元、4000元、5000元3個較高繳費檔次,調整後共15個繳費檔次供城鄉居民選擇;廣東則取消了一個繳費檔次,將原十個繳費檔次調整為每年180元、240元、360元、600元、900元、1200元、1800元、3600元、4800元九個檔次。

13、從駕駛行為大數據分析新冠疫情對車險業務的影響

用戶駕駛行為是影響車險出險頻率和強度最重要的因子之一。疫情期間,用戶出行頻度和行程距離的減少將直接體現在車險業務出險率的下降。雖然駕駛期間使用手機的行為更頻繁、整體車速更快,但路況的改善和車流的減少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這部分新增風險。此外,深夜和凌晨出行的大量減少以及更少的遠距離和長途出行也將有效降低出險頻率,幫助改善車險業務的整體賠付。

疫情結束初期,部分以公共運輸作為主要通勤方式的用戶會選擇儘可能避免公共運輸,因而會帶來這部分用戶駕車或乘車出行量的快速反彈。但整體上由於部分機構的遠程工作安排和復工節奏的控制,我們預計車險業務第一季度的賠付將會明顯下降。

這些數據和分析將有助於保險公司進行更為合理的精算分析,對於準備金的提取和已賺保費的計算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駕駛行為大數據也將為推動車險行業市場化改革發揮積極的作用。(中國精算師協會)

14、老年商業健康險供需失衡、低槓桿,增量提質待打破數據缺失桎梏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需求難以忽視。而當前,老年健康險產品面臨兩個主要矛盾點,一是真正結合老年人身體狀況、風險特徵等量身訂製的產品較少,專屬性不強,有效供給不足;二是保費貴,保費與保障水平之間的槓桿率不高。

基於此,銀保監會、消費者也呼籲保險公司開發並推廣針對老年消費者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同時出臺相關政策配合指引,用監管「指揮棒」推動保險公司進一步重視發展老年保險市場。

如何提質增量?業內專家建議,商業保險公司加強老年健康險發展,還需要從理順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關係、強化與醫療服務機構深度合作、加快開發適合老年人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加強對「將老未老」人群重視等多個方面入手。(藍鯨保險)

15、2019年保險業涉嫌洗錢金額達21億元,人身險產品佔比達99%

4月10日,《上海證券報》消息,2019年全年保險業協助各級公安、司法、監察機關等查證涉嫌洗錢案件總體呈增長態勢。全行業共報告案件937件,同比增長39.2%;涉案金額20.9億元,同比增長57.1%;案均金額223.1萬元。

從2019年保險業協助相關部門「剿黑金」的案例中,洗錢高風險保險產品主要集中於人身險公司,涉案金額佔比高達99.5%。其中,多數發生在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等三類投資型產品,涉案金額佔比66.5%。

機構要聞

1、8家中資公司組成瑞幸咖啡董責險「底層共保體」

瑞幸咖啡投保的上市公司董(監)事及高級職員責任保險(以下簡稱「董責險」),能否為其帶來巨額賠償,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據悉,瑞幸咖啡董責險保單組成的「共保體」一共有4層,總保額達到2500萬美元,「底層共保體」由8家中資公司組成,除了中國平安(601318)產險外,中國太保產險(承保份額17.5%)、中國人保(601319,股吧)財險(承保份額15%)、中華聯合財險(承保份額15%)、國任財險(承保份額10%)、大地保險(承保份額5%)、錦泰財險(承保份額5%)、前海財險(承保份額2.5%)也在其中。

據了解,瑞幸咖啡底層保額1000萬美元,中國平安產險是「底層」首席承保方,承保底層份額達到30% of USD10m:即平安產險承保30%份額,承保保額是300萬美元,按匯率計算約為2127萬元人民幣。(來源:中國經營報)

2、360金融正式宣布收購諾言籌

4月7日,360金融集團旗下大病救助平臺360大病籌宣布,正式收購大病救助平臺「諾言籌」。據了解,諾言籌為壁虎互助旗下業務板塊。360大病籌負責人表示:「雙方團隊都是技術背景,一直有良好的合作交流,此次收購可以說是一拍即合,把分散的力量聚起來,運用大體系和大平臺,整合線上籌款與線下醫療場景,把老百姓病有所醫的美好願望落到實處。」

3、3年燒10億 招商仁和人壽增資方案獲批 招融控股晉第一大股東

成立三年燒股東10億元,招商仁和人壽的增資方案終於在公開半年後落定。

日前,銀保監會批覆招商仁和人壽變更註冊資本,批准公司註冊資本從50億元增加至65.99億元。而本次增資是由招商仁和人壽的三家原始股東——深圳招融控股、中國移動、前海金融控股共同出資,出資金額分別為近12億元、3.2億元、0.8億元。

增資完成後,深圳招融控股新晉第一大股東,持股33.33%;中國移動仍持股20%,由與深圳招融控股並列第一大股東降至第二大股東;而參與增資的第三家公司前海金融控股持股比例仍為5%。

自2017年7月4日開業的招商仁和人壽,著實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其董事長李建紅亦是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親自「掛帥」可見其對於招商局集團布局保險板塊的重視。

而招商仁和人壽發展之路並不平坦,其成立的這三年間共計「燒錢」超10億元。具體來看,其2017年虧損1.38億元,2018年虧損翻幾番達4.07億元,2019年虧損4.89億元。(財聯社)

4、陝西西安交大通州保險代理註銷

近日,陝西銀保監局發布公告稱,註銷西安交大通州保險代理的經營許可證,註銷原因為法人機構解散。企查查工商信息顯示,西安交大通州保險代理成立於2004年,註冊資本為200萬元。

5、人保財險獨家承保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項目

近日,由人保財險獨家承保的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項目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試採任務,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據了解,人保財險憑藉在石油險領域豐富的承保理賠經驗等優勢中標成為此項目石油類運營期一攬子保險的獨家承保人,承保範圍包括物質損失保險、噴井控制費用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團體意外險和僱主責任險。

6、中國人壽回應2020年裁員計劃

同花順消息,近日,有投資者向中國人壽提問2020年是否計劃裁減掉考核末尾5%的員工,中國人壽回應稱,公司在2019年啟動「鼎新工程」,以改革引領轉型升級。目前已基本完成組織架構優化和人員調整,並將持續建立並完善更加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2019年,華夏人壽和安心財險分別因不同原因裁員近5%。

7、太平完善企業治理,集團領導不再擔任子公司法人

近日,太平保險集團推出針對子公司的改革措施,要求集團領導擔任下屬子公司非執行董事長的,不再擔任下屬子公司的法人代表,由下屬子公司總經理擔任。據稱,此舉是為了避免履職角色衝突。同時通過權責明晰,有利於激發機構的積極性,提升企業運行效率。

8、新華保險回應調研:將不斷挖掘線上銷售、管理機會轉危為機 加強一二線城市建設

疫情下,新華保險二月份的保費收入也受到了較大程度的衝擊。

近日,新華保險2020年3月30日投資者調研報告浮出水面,執行長兼總裁李全總、副總裁龔興峰、天風證券夏昌盛等參會,新華保險管理層回應調研稱,短期影響不可避免,公司將不斷挖掘線上銷售、線上管理等方面機會轉危為機。

調研會上,新華保險管理層再次強調公司的發展目標是實現產品價值率和保費規模的均衡增長。在區域策略上,加強一二線城市的建設。績效方面,注重對價值、保費和利潤等指標的考核。

為減輕疫情影響,新華保險通過開拓線上渠道等方式增加了產品銷售量。

2020年第2季度,新華保險預計會上線高價值的健康險產品和年金險產品。同時,管理層提出要通過代理人渠道和銀保渠道共同驅動,實現規模保費的全面增長。

在全球都進入低利率時代的情況下,新華保險副總裁龔興峰指出公司的資產配置總體保持穩定。未來的趨勢仍以債券配置為主,加大非標類資產配資,拓寬投資品種。(財聯社)

9、平安好醫生打通湖北省醫保平臺

動脈網消息,近日,平安好醫生宣布旗下網際網路醫院平臺已與湖北省醫保局「網際網路醫保平臺」打通,湖北患者可實現線上複診醫保結算。

10、平安產險為新疆眾和火災事故賠付1億元

4月8日,A股上市公司新疆眾和發布公告稱,其位於烏魯木齊市甘泉堡工業園區的腐蝕箔生產車間發生火災事故,近日已收到平安產險總額為1.05億元理賠款。

11、中國平安回應參與承保瑞幸咖啡董責險:平安額度不超過兩百萬美金

財聯社4月9日訊,針對中國平安參與承保瑞幸咖啡董責險,中國平安管理層4月9日在中國平安股東大會上指出,瑞幸董責險共保體基礎層保額為1000萬美金,平安的額度不超過兩百萬美金。產品有清晰條款,故意違反條款屬於免責行為。(財聯社)

12、中國平安消費金融牌照獲批 陸金所三關聯公司持股70%

平安集團正式拿到消費金融牌照,也是今年首家獲批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4月9日,上海銀保監局批覆平安消費金融開業,註冊資本50億元,僅次於捷信消費金融;平安集團持股30%,陸金所的三家關聯公司合計持股70%,董事長、總經理均來自平安普惠。

業內人士認為,平安消費金融獲批開業,不僅可以解決「持牌經營」的問題,還將為陸金所進一步打開新業務的市場空間。

批覆信息顯示,平安消費金融註冊地為上海浦東新區,平安集團持股30%,融熠有限公司持股28%,未鯤(上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持股27%,錦炯(深圳)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持股15%,後三者均為陸金所的關聯公司。

管理層方面,董事長為陳東起、總經理為倪榮慶,以及財務長陳立潔、首席產品官李雲初、首席風控官朱智偉。前二者均來自平安普惠,分別為平安普惠常務副總經理、平安普惠副總經理。

批覆信息顯示,平安消費金融的業務經營範圍為: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接受股東境內子公司及境內股東的存款;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經批准發行金融債券;境內同業拆借;與消費金融相關的諮詢、代理業務;代理銷售與消費貸款相關的保險產品;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財聯社)

13、全國首創!平安「涉外商標專用權保險」落地寧波

近日,全國首個「涉外商標專用權保險」落地寧波鄞州。該保單由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承保,寧波某科技公司為其商標品牌「SHIP」及中文「一舟」投保。若日後該公司商標品牌被侵權,最高可獲賠保險金額達近7.8萬元。(財報公社)

14、中國平安:滙豐取消派息對投資收益略有影響

4月9日,界面消息,中國平安管理層在2019年股東大會上表示,滙豐是平安長期投資的項目,取消派息對平安投資收益有一點影響,會繼續關注後續情況。

15、中國太保出資5億元參與設立健康醫療公司

4月9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部署,中國太保出資5億元參與設立的聯仁健康運營總部在上海正式揭牌。據了解,公司業務將主要覆蓋「健康醫療大數據」、「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健康醫療產業園」三大板塊。工商信息顯示,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億元,其中中移資本控股出資9.9億元持股49.5%。

16、大童大股東安信信託兩年虧50億元面臨退市

4月8日,安信信託發布第二次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而從業績看,安信信託兩年虧50億元。日前,安信信託因資金挪用、影子銀行等特徵被上海銀保監局暫停自主管理類資金信託業務,並處罰金1400萬元。

據天眼查顯示,安信信託目前是大童保險銷售服務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2.98%。因受安信信託影響,作為關聯方的大童保險的股權一度被法院凍結。此外,早在2016年安信信託擬以自有資金4億元與俄羅斯國家保險公司、大童保險銷售等參與設立國和人壽,持股比例為20%,目前該決議已無下文。

出口信用一季度賠付2.8億美元,同比增24.2%

近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共支持企業出口和投資1353.2億美元,同比增長9%;向企業支付賠款2.8億美元,同比增長24.2%;服務支持小微企業近8萬家。

17、出口信用一季度賠付2.8億美元,同比增24.2%

近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共支持企業出口和投資1353.2億美元,同比增長9%;向企業支付賠款2.8億美元,同比增長24.2%;服務支持小微企業近8萬家。

18、密春雷增持上海人壽 違規股權「陽光化」

4月8日,上海人壽公布變更股東信息。公告顯示,上海人壽清退兩家違規股東,二者持有的27.5%違規股權由其第一大股東覽海控股增持12.8%,其餘14.7%股權由三家新晉股東吸收。

上海人壽於2015年2月獲批開業,是註冊在上海自貿區內的首家全國性人身保險公司,發起股東包括覽海控股、中海集團、上海電氣等10家公司。其中,覽海集團持股比例20%,為上海人壽單一最大股東。

2016年,上海人壽將註冊資本由20億變更為60億。新增註冊資本由覽海控股等5家原股東,以及新股東和萃實業、上海洋寧和上海幸連認購。其中,和萃實業和上海洋寧分別持股82500萬股,佔比13.75%,合計持有27.5%。

正是這27.5%持股成為上海人壽一直被質疑的禍端。

在增資入股兩年後,有媒體報導稱,上海人壽收到《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決定書顯示,和萃實業和上海洋寧在上海人壽2016年的增資中,存在隱瞞關聯關係、超比例持股、提供虛假材料等問題。

從此,股東關聯關係、超比例持股的懸案一直籠罩著上海人壽。(來源:金融時報)

19、兩副部級險企同日更換高層 消息稱分別為人保集團、中國信保新總裁

4月10日,中國人保、中國信保兩副部級險企公布人事任命公告:中國信保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王廷科調任人保集團任黨委副書記;而中信集團副總裁蔡希良則調任中國信保任黨委副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蔡希良接替的正是王廷科部分職務,財聯社記者分別向兩公司內部人士核實了解到,王廷科、蔡希良將分別擔任人保集團、中國信保總裁。(財聯社)

20、上海保交所上線住宅颱風洪水巨災保險

昨日,上海保險交易所正式上線中國城鄉居民住宅颱風洪水巨災保險產品,這是由中國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共同體部分成員聯合開發的。該產品的保障對象為城鄉居民住宅、門窗屋頂等室內附屬設施以及家庭室內財產,在發生颱風災害、洪水災害及其引發的次生災害時,造成一定損失的,可獲賠償。

保險金額方面,住宅及室內附屬設施的最高保額不超過100萬元,城鎮住宅最低保額為每戶5萬元,農村住宅最低保額為每戶2萬元。住宅及室內附屬設施的保險金額按比例分配:住宅牆體及承重結構佔保險金額的50%、門窗佔保險金額的10%、屋頂佔保險金額的20%、室內附屬設施佔保險金額的20%。家庭室內財產為可選保障,保險金額不超過住宅及室內附屬設施保險金額的20%。

該產品可通過人保財險APP投保,也可通過部分共同體成員公司的營業網點線下投保。另據了解,共同體成員公司線上投保渠道也將陸續推出。(上海證券報)

21、農銀人壽發行15億元10年期債券

《中國銀行保險報》消息,近日,農銀人壽成功發行15億元資本補充債,票面利率為3.6%,期限為10年。由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信建投、華泰證券擔當主承銷團成員,全場認購簿記倍數為2.74倍。

22、太保回應稱從未擔保任何投資理財產品

中國證券網消息,近期,有第三方企業通過網絡向公眾及投資者宣傳各類投資理財產品時,稱由中國太保為其理財產品提供擔保。隨後,中國太保聲明:「我司從未對任何公司所發布的任何投資理財產品進行過任何擔保,所有出現在該等理財產品文件中的我司公章均系偽造。」

23、北大方正人壽聯合水滴推出定製化意外險產品

4月10日,北大方正人壽與水滴保險商城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推出首款水滴客戶專享的定製化保險——「水滴一號意外保險計劃」。據了解,本次合作開發產品為起點,實現從產品到渠道、從服務到公益的共振,並結合更多場景融合發展。

24、東吳人壽聯合鎂信健康等推出「蘇惠保」

4月10日,東吳人壽聯合鎂信健康、蘇州市醫療保障局、蘇州市社會保險基金等多部門聯合推出蘇州城市定製化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 「蘇惠保」。據了解,「蘇惠保」銜接蘇州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所有蘇州基本醫保參保人員,不限25、年齡職業均可購買,每年保費49元,可享最高200萬元保障。

25、博鰲樂城先行區管理局聯合圓心惠保推出「海南樂城全球特藥險」

4月10日,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與圓心惠保共同建設的「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保險綜合服務平臺」正式揭牌,平臺同時推出一款費用補償型醫療保險——海南樂城全球特藥險。據悉,該產品由國壽財險承保,不限投保年齡和健康狀況,具備海南省醫保上一年度參保身份的人群均可投保,產品覆蓋國內上市特藥及境外上市特藥共計40種,最高賠付額為100萬元。

險資股權

1、中泰保險經紀2019虧損32.45萬元,二股東中鋼投資掛牌轉讓股權擬離隊

4月7日,國有獨資企業中鋼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鋼投資」)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擬轉讓其持有的中泰國際保險經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泰保險經紀」)15.62%股權,轉讓底價不低於275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中泰保險經紀成立於2007年12月,經營範圍包括為投保人擬訂投保方案、選擇保險人、辦理投保手續,進行索賠,辦理再保險經紀業務等。中鋼投資則是中國中鋼集團公司所屬全資專業子公司,主要經營實業、金融等項目的投資、企業併購、資產管理及相關業務的諮詢服務等業務。(來源:藍鯨保險 )

2、上海地理轉讓史帶財險0.13%股份

4月7日,史帶財險在保險業協會官網披露股權變動信息,股東上海城市地理信息系統發展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0.13%股權轉讓給史帶補償及責任保險公司。目前交易尚待銀保監會批准,若轉讓完成,上海地理退出史帶財險股東行列。

3、上海人壽清退27.5%違規股權

4月8日,上海人壽在保險行業協會網站披露股權變動信息,兩家分別持股13.75%的股東上海洋寧實業和上海和萃實業退出,股份分別轉讓給大股東覽海控股集團12.8%以及3家新進股東上海中靜安銀投資5.1%、上海銀潤控股集團4.9%、大連麥隆國際物流4.7%。若變動完成,覽海控股集團持股比例從20%增至32.8%。

2018年,監管對上海人壽下發《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書》,認定大股東覽海控股與2016年的引進股東上海洋寧實業、上海和萃實業之間存在隱瞞關聯關係、超比例持股等問題,決定撤銷增資許可,並責令上海人壽清退違規股份,引入合規股東。

4、養老金加速布局A股市場 年內打新已浮盈11.33億元

近日,人社保正式發布2019年企業年金投資收益數據,也引發了人們對養老金投資情況的關注。同樣是作為保障廣大職工退休後基本生活需要的長線資金,近年來關於養老金入市的話題備受關注。事實上,養老金在A股市場的布局在不斷提速,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養老金的「出鏡率」均居高不下。

伴隨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陸續披露,養老金在二級市場的重倉持股情況也有了眉目。截至4月7日,共有3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養老金帳戶的身影。在一級市場,養老金一直是近年來機構投資者打新的主力之一,今年上市的53隻新股中,養老金先後中籤48隻,年內浮盈已達11.33億元。(來源:證券日報)

5、險資偏愛銀行股:板塊低估值 股息率秒殺理財

財聯社4月9日訊,險資持股動向一直為市場所關注,截至今日,在已經披露2019年年報的上市公司中,保險公司資金持有的股票已達到90家,持倉市值總和已超過1.1萬億元。

而其中持倉市值排名前10的個股,出現了6隻銀行股的身影。分別為平安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險資對平安銀行的持股佔流通A股比例達到了58%。

其餘獲得險資持倉的還有郵儲銀行、光大銀行和浙商銀行。郵儲銀行和浙商銀行上市不久,但郵儲銀行被多家險資看好,華夏人壽、安邦人壽、前海人壽、信泰人壽與君康人壽均參與持倉;而浙商銀行獲中國人壽持倉,是其第三大流通股東。

險資是長線配置型資金的中流砥柱,偏好流動性好的大盤藍籌。而銀行股作為保險資金偏好的投資標的,主要源於銀行經營穩健,能帶來長期穩定的分紅收益。(財聯社)

6、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集集團H股 持股比例增至5.01%

4月8日晚間,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信息顯示,中信保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保誠人壽」)發布了關於舉牌中集集團(7.79 +1.30%,診股)H股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

公告顯示,此次交易的交易日為1月6日。舉牌前,中信保誠人壽持有中集集團H股約1.02億股,舉牌後,持股變化為1.03億股,佔其H股股本比例約為5.01%。以2020年1月6日中集集團H股收盤價7.41港元/股和港元兌人民幣匯率0.8958為基準,中信保誠人壽持有中集集團H股股票帳面餘額約為人民幣6.85億元,佔2019年四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約0.865%。另外,此次買入中集集團H股的資金來源為中信保誠人壽的保險責任準備金。(來源:北京商報)

7、社保基金新進39股 6股年報淨利翻倍增長

目前正值年報披露高峰期,最新社保基金持股動向逐漸浮出水面。

統計顯示,截至昨日收盤,超800家上市公司公布2019年報,不含科創板和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其中152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身影(包含部分國有公司股權由財政部劃轉給全國社保理事會持有的情況),期末持股市值合計2581億元。持股變動顯示,新進39隻,增持50隻,未變動9隻,減持54隻。新進股中,5隻千億級市值個股入圍,包括工商銀行(5.13 -0.19%,診股)、中國人壽(26.24 -0.15%,診股)、中國石化(4.51 +0.22%,診股)、中國人保(6.34 +0.79%,診股)、雲南白藥(84.02 +0.06%,診股)。

社保基金重倉股中,按持倉市值來看,去年底社保基金持倉超10億元的共有20隻,持倉市值最高的是農業銀行(3.40 +0.00%,診股),期末持有該股市值達到867.92億元。工商銀行、中國人保獲社保基金持倉市值均在百億元以上,社保基金持倉市值居前的還有交通銀行(5.17 -0.39%,診股)、長春高新(560.30 +2.01%,診股)、萬華化學(43.18 -0.48%,診股)、華魯恆升(16.43 +0.37%,診股)、我武生物(48.06 +5.74%,診股)等。(來源:證券時報)

8、險資大軍歸來!年內舉牌次數已超去年全年 太保壽險三度舉牌這隻股票

4月10日,太保壽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發布公告稱,4月7日,太保壽險在香港市場買入錦江資本股份。本次舉牌後,其持有錦江資本股票為2.1億股,佔其香港流通股比例約為15.10%。這是太保壽險今年第三次舉牌錦江資本。

太保壽險表示,受託管理人太保資管會密切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及市場後續反應,不排除後期繼續追加投資的可能。

4月8日,中信保誠人壽亦發布公告稱,今年1月6日,公司通過深港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買入中集集團H股。此次舉牌後,中信保誠人壽持有中集集團H股股票為1.03億股,佔其H股股本比例約為5.0121%。

今年以來,保險機構已11次舉牌上市公司,超過2019年全年8次舉牌,舉牌次數是三年來的最高點,而且11次舉牌中有9次投向了H股。(券商中國)

9、上市險企投資風格穩健偏愛銀行股 社保基金連續重倉金風科技

截至4月9日,A股市場已經有84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報。Choice數據顯示,保險公司重倉了131隻流通股。

根據目前所得的保險公司重倉流通股數據,2019年險資主要投資於金融板塊,其中銀行股佔比較大。一證券公司非銀首席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銀行股處於估值底部,且國有大行由於風險低、穩健、股息率高,是險資重要的投資標的。」

以持股數量看,除去保險公司持有的自身股票,2019年保險公司重倉的前十大流通股(剔除了中國平安持股平安銀行、中國人壽集團持股中國人壽、安邦保險持股民生銀行)中有6家為銀行股,兩家為券商股,一家為地產股,一家為能源類股票金風科技,投資的主要標的為金融類股票。

上市保險公司與中小型保險公司投資策略也有所差異,上市保險公司傾向於投資國有銀行、保險公司等風險較低的股票,且持倉較集中;中小型保險公司風險偏好較高,持倉較為分散。(財聯社)

10、四月以來險資頻繁調研醫療健康股 中小創受熱捧

4月以來,共有37家保險公司參與個股調研62次,共調研15家公司。涉及一級申萬行業包括醫藥生物、交通運輸、輕工製造、電子、計算機等。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傳播,邁瑞醫療和衛寧健康等與醫療健康相關類股票受到險資追捧。大華股份年內超跌,獲11家險企關注。

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猛烈肆虐,再次掀起險資調研醫藥類股票的熱潮。據《財聯社·保險頻道》記者統計,四月上旬,險企累計調研邁瑞醫療14次、衛寧健康8次。2020年初至今日收盤,邁瑞醫療和衛寧健康累計漲幅高達44.96%、54.69%。

電子類股票大華股份在四月上旬也受到11家險企密集調研。2020 年 4 月 2 日,公司發布 2019 年度報告,2019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261.49億元,同比增長 10.50%,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31.88 億元,同比增長26.04%。與逆勢上漲的大盤股不同,截至今日收盤,年內該股票累計下跌22.83%,今日收盤價16.5元。

同時,中小創企業近期受關注程度高於主板,險企調研佔比達到三分之二。上市保險公司中「國壽系」動作頻繁,參與調研六家公司。

Choice數據顯示,四月以來,險企多調研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調研佔比達到三分之二,共計調研10隻股票。調研主板股票數量較少,共計五家,分別是晨鳴紙業、粵高速、康尼機電、珀萊雅和新希望。調研股票中,新希望、為衛寧健康年內大漲超過50%,大華股份和世聯行年內大跌超過20%。(財聯社)

11、險資清倉白酒龍頭 依然看好大消費:32股創新高

從機構持股情況來看,險資已經不再持有白酒股,不過仍看好大消費板塊。在去年三季度末,險資曾持有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3隻白酒龍頭股。

平安證券點評,隨著各地陸續出臺消費刺激政策,一方面扶持文旅餐飲等受疫情重創的領域,另一方面也引導汽車、家電等大件耐用消費,以推動社零儘早回升。雖然消費券的乘數效應明顯,但消費券也可能產生透支消費、替代效應等負面影響,需與其他政策配套使用。

海外保險

1、全球保險協會聯合會提出強制性新冠肺炎賠付風險警告

全球保險協會聯合會(GFIA)發布了一份聲明,警告保險業需要持續的金融穩定,以及警惕強制賠付新冠肺炎所帶來的危險。

該聲明詳細闡述了全球保險業正在開展工作,制定幫助應對個人、企業和政府面臨最大挑戰的解決方案,以及保險業作為全球重要穩定力量的作用。GFIA表示,沒有保險業持續的金融穩定,保險公司將無法應對危機或履行對客戶的義務。

GFIA指出,隨著保險公司將業務轉移線上辦公來繼續為客戶提供服務,這帶來了一些管理上的挑戰。因此,在此期間,政府和監管機構應放鬆這些要求,並鼓勵保險單據的數位化交付而不是文件交付的方式,以便將重點放在客戶結果上。(來源:Insurance Business)

2、專業保險部門可能面臨大規模的疫情衝擊

金融分析公司Demotech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除了業務中斷的保險部門外,還有一個部門面臨著由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巨大壓力——信用保險部門。

根據發布的信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有102家保險公司公布了為信用保險承保的保費,總規模為22億美元。Demotech表示,由於在2020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努力緩解新冠肺炎爆發所導致的失業,承保信用失業保險的保險公司將看到索賠頻率和索賠金額的激增。這家分析公司提出,排名前20位的信用保險公司應對其業務進行適當的多樣化調整,這將幫助它們應對疫情爆發造成的風險敞口擴大。(來源:Insurance Business)

3、美國家庭保險公司將向車險客戶返還2億美元的保費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改變了人們的駕駛習慣,並給個人和家庭帶來財務不確定性,美國家庭保險公司將向其車險客戶返還約2億美元的保費。該項政策將適用於自2020年3月11日起生效的車險保單。

「美國家庭保險公司之所以這樣做是出於對我們客戶的責任。他們越來越少開車,經歷了更少的索賠。由於這些結果,他們應該得到額外的救濟。」美國家庭營運長Telisa Yancy說。

保費減免將以向投保的每輛汽車一次性全額支付50美元的形式提供。典型的通買了車險的美國家庭有兩輛車,這意味著對每個客戶的平均救濟為100美元。美國家庭保險公司希望在60天之內完成所有230萬張支票的列印和分發。

支票將在本周開始郵寄給美國家庭保險所在地的威斯康星州的客戶,此前該州的保險業監督辦公室已批准該項計劃。在公司的其他18個運營州中也將向客戶提供救濟,但尚待其保險監管機構批准。(來源:Coverager)

4、德國初創企業Xpension完成2500萬歐元融資

位於慕尼黑的養老金和人壽保險技術提供商Xpension 近日完成了2500萬歐元的C輪融資,由HPE Growth領投,現有投資者Cinco Capital和Armada Investment也參與了該輪融資。次輪融資後,Xpension的融資總資金達到了約5700萬美元。

Xpension成立於2007年,在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和客戶之間提供共享服務接口,以銷售和管理養老金及人壽保險單。目前,已有40多家人壽保險公司,11,000家保險代理人和3,000家中小型企業使用該平臺。

HPE Growth的合伙人Tim van Delden表示,「2.5萬億英鎊規模的全球養老金和人壽保險行業的線上業務是一個大話題。像Xpension這樣的SaaS平臺將改變遊戲規則,該平臺將人壽保險公司、代理商及其公司和私人客戶連接起來以購買和管理保單。Xpension的快速增長凸顯了潛在需求的強度以及團隊迄今為止的出色執行力,我們很高興能夠通過我們的資源和專業知識進一步支持Xpension。」(來源:Coverager)

5、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推出技術責任保險

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推出了第一款技術責任保險。這款保險為技術和技術相關公司提供的完整服務提供了可定製的專業責任保護。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技術責任保險使客戶能夠選擇三個獨立的保障方案中的任何一個或全部,以確保獲得網絡安全和一般責任險的賠償。

伯克希爾·哈撒韋澳洲行政與專業服務部門負責人Cameron McLisky表示:」伯克希爾·哈撒韋致力於簡化保險服務,從這些易於理解的保險方案就可以看出來。這些方案針對技術公司的個性化需求和風險敞口而定製。我們對這款產品採取合夥制方法,由我們的經紀人、客戶與我們一起合作完成從承銷到理賠服務的全過程決策。」

根據新保險產品,投保人可以自行構建覆蓋範圍,以解決各種科技公司的個性化需求和偏好。(來源:Verdict)

6、受疫情影響,勞合社合作的部分保險中介公司面臨連鎖影院起訴

美國連鎖影院SCGM已經起訴了勞合社合作的部分保險中介公司,主要這些保險中介公司賠償自己因為受疫情影響而產生的100萬美元損失。

在SCGM向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地區地方法院提起的保險合同訴訟中,這項索賠請求被駁回,理由是新冠肺炎疫情並不在這份保險的保障範圍內。

原告代表Hawash Cicack&Gaston LLP辯稱,雖然保障範圍未指定新冠肺炎疫情,但包括了包括SARS相關冠狀病毒變異或突變在內的病原體。

KHOU 11的一份報告援引其合伙人麥可·哈瓦什的話說:「對於購買這款保險的中型企業,他們可以放心將獲得賠償。」

哈瓦什表示:「SCGM認為,公司已經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支付了保險費,所以保險公司也應按自己的職責行事,即支付理賠款項。」(來源:Insurance Business)

7、鼎睿再保險有限公司將收購ILS資產管理公司Lutece

鼎睿再保險有限公司(Peak Re)已籤訂最終協議,收購綠泰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綠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資本。

根據Peak Re的一份聲明,總部位於百慕達的專用ILS資產管理公司將更名為Peak Capital,並將成為Peak Re的全資子公司。該交易正在等待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完成。根據Peak Re的說法,這次收購將增強其能力並擴展其ILS產品套件。此前,Peak Re於2018年推出了亞洲首筆再保險邊車交易——獅子山再保險(Lion Rock Re)。(來源:Insurance Business)

8、英國保險公司Beazley在加拿大推出虛擬護理保險

英國上市保險公司Beazley已在加拿大推出虛擬護理保險,以提供與技術支持下的醫療保健和生活方式管理服務相關的風險的保險。該產品的保障範圍涵蓋醫療事故和專業賠償、技術和媒體責任、公共和產品責任。產品提供的其他可選保險項目包括治療成本,故意濫用藥物責任,醫療監管成本以及由於文件丟失或聲譽損失造成的索賠以及責任成本。

新產品可為各種規模的組織提供服務,包括支持專業人員進行遠程診斷和監控的遠程醫療,以及通過應用程式和可穿戴設備實現對慢性病自我監測。

Beazley還在加拿大啟動了另外一項計劃BioSecure,提供針對製藥,生物技術和醫療設備領域的安全防護。(來源:Verdict)

9、數據分析服務商Arturo完成800萬美元融資

Arturo是由AI驅動的住宅和商業物業特徵數據觀測及預測分析的服務商,近期完成了由Crosslink Capital牽頭的800萬美元A輪融資,IAG的風險投資基金IAG Firemark Ventures參與了該項目。

此前Arturo曾為美國家庭保險公司從事研發工作長達三年多時間,於2018年開始獨立開展業務。該公司可以使用衛星、航空技術、無人機和地面圖像為商業和住宅物業提供結構化數據觀測和預測服務。

Arturo執行長John-Isaac Clark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非常高興與Crosslink Capital和IAG Firemark Ventures合作。提供準確的財產信息是我們工作的核心。通過將財產圖像與我們的人工智慧相結合,我們可以在保險生命周期的定價、銷售和續保階段分析和評估財產風險,並在自然災害期間應幫助確定需要投入哪些資源,以及資源的投向。」(來源:Coverager)

10、數位化貨運保險公司Loadsure獲種子輪融資

美國商業資訊消息,近日,Loadsure宣布獲110萬英鎊種子輪融資,由insurtech Gateway領投。據了解,Loadsure公司通過一套完全自動化的端到端貨運保險數位化流程,讓經紀人、託運人和承運人的裝載保險成本降低5倍,並將理賠時間從數天縮短至數小時。

11、義大利保險初創公司Neosurance完成110萬歐元融資

義大利保險初創公司Neosurance已完成110萬歐元的融資,融資前估值達到了約1000萬歐元,投資方包括Net Insurance,Luiss Alumni 4 Growth和Mezzetti Advisory Group等。

Neosurance由Andrea Silvello和Dario Melpignano於2016年創立,Neosurance使運營商能夠通過向用戶推送消息,銷售小額保險產品。該公司的移動軟體開發工具包,「文本識別AI」和cloud2cloud的集成功能使保險公司可以根據用戶提交的個人資料、位置和行為習慣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保單。2017年,Neosurance與AXA Italy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即時推保產品」,該產品專門為應用程式Tiassisto24的用戶提供旅行保險。(來源:Coverager)

12、香港Avo Insurance與紐約對衝基金Two Sigma開展技術合作

總部位於香港的數字保險公司Avo Insurance近日宣布與紐約對衝基金Two Sigma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計劃將通過使用人工智慧、分布式計算及其他技術來「查找世界範圍內數據之間的聯繫」。

作為合作夥伴關係的一部分,Two Sigma將在四個關鍵領域提供數據分析和技術支持:數據分析、精確營銷和渠道優化、動態定價以及欺詐檢測,其最終目標是創建「一種新的保險模式,打造虛擬保險的先例」,這將豐富Avo Insurance的產品,保護消費者使用虛擬保險過程中的安全,同時增強了當前的業務模型和風險評估流程。(來源:Coverager)

13、美國保險公司Global Atlantic新設10億美元的人壽與年金共同投資工具

美國保險公司Global Atlantic和Ivy新設立了一個10億美元的共同投資工具,以共同投資於新的再保險交易。這些交易包括人壽和年金塊的再保險以及養老金風險轉移(PRT)的再保險。共同投資工具將充當一種輔助工具,使機構投資者能夠參與人壽和年金再保險交易的回報。

Global Atlantic機構業務負責人Manu Sareen表示:「新的共同投資工具使Global Atlantic能夠獲得多達約10億美元的新交易資金。這為Global Atlantic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可以更好地為我們的再保險客戶提供服務,並為我們的共同投資者提供機會,通過在這個有吸引力的市場中投入資金來獲得更高的回報。」(來源:Verdict)

行政處罰

1、都邦財險大慶支公司虛列費用被罰30萬元

4月8日,大慶銀保監分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都邦財險大慶中心支公司因虛列費用,機構被警告並罰款30萬元。

2、天安財險盤錦中支給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等被罰25萬元

4月10日,遼寧銀保監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天安財險盤錦中心支公司因存在管理人員在未取得監管核准情況下但履行了高管人員職責;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的行為,機構被警告並罰款20萬元,負責人被警告並罰款5萬元。

3、太平財險張家口中支給予投保人合同以外利益被罰9萬元

4月9日,河北銀保監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太平財險張家口中支因存在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的行為,機構被警告並罰款8萬元,負責人被警告並罰款1萬元。

(鮑仔權 整理)

相關焦點

  • 財聯社保險周報(3月30日)
    3、銀保監會:權益類保險資管產品投資於權益類資產比例不低於80%財聯社3月25日訊,銀保監會公告,《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已於2019年7月19日經中國銀保監會2019年第6次委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財聯社保險周報(4月20日)
    6、截至4月10日保險業抗疫累計賠付3.47億元4月14日,保險業協會網站披露,截至4月10日,保險行業抗疫專屬理賠累計176739件,累計賠付金額3.47億元。人身險公司方面累計賠付2.24億元,財產險公司方面累計賠付1.23億元。行業為抗擊疫情捐款、捐物總額達3.76億元。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16日)
    2、銀保監會擬修改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財聯社11月9日訊,上證報消息,根據銀保監會2020年立法計劃,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市場準入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並於日前就修改稿徵求各保險公司意見。
  • 財聯社保險周報(10月26日)
    通過專利保險,企業可以降低維權成本,提升抵禦智慧財產權風險的能力。3、5險企前三季保費破2萬億截止10月20日,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保費數據已全部出爐。前三季度,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0553.31億元,同比增長5.80%。
  • 財聯社保險周報(12月7日)
    >Omniscience推出OmniExtract以加快壽險風險決策政策方向1、銀保監會嚴查險資通道項目 多層嵌套被要求拆解財聯社12月4日訊,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近期銀保監會加強保險機構對外投資和關聯交易的核查,特別是關聯交易。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30日)
    4、監管印發《上海農業保險業務經營條件管理實施細則》財聯社11月23日訊,為落實農業保險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化農業保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海銀保監局印發了《上海農業保險業務經營條件管理實施細則》。10、鄭商所與太保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將推動「保險+期貨」業務創新財聯社11月25日訊,鄭州商品交易所11月25日與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建立「保險+訂單農業」模式與期貨的聯結機制,推動雙方在農產品收購等環節的深度融合。
  • 財聯社保險周報(5月11日)
    (今日保條)機構要聞1、天安保險百億兌付危機解除:去年巨虧40億 總資產縮水45%4月30日,天安保險2019年年報出爐,年報顯示,一度背負百億理財險重壓的天安財險,已經基本兌付完畢。總資產也從1113.4億縮水到611.38億,降幅達到45.09%。
  • 財聯社保險早會(4月3日)
    財聯社4月2日訊,銀保監會下發《關於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4、鼎宏保險銷售2019年營業收入2.72億元,淨利潤縮水過半4月2日,鼎宏保險銷售在新三板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鼎宏保險銷售營業收入2.72億元,同比縮水3成,淨利潤635.73萬元,同比下降55.04%。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9日)
    政策方向1、「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保險框架 發展農業保險和巨災保險財聯社訊,備受關注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在11月3日晚間出爐。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7日)
    而據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9月1日中國銀行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公司已正式放開車險費改聯調測試。行業動態1、海南防貧綜合險實現貧困戶和貧困邊緣等用戶全覆蓋新華網消息,截至8月31日,海南省防貧綜合保險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邊緣等,共計82.57萬人獲得保險保障。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
    3、水滴公司完成2.3億美元D輪系列融資8月20日,在水滴保險商城2020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對外宣布,公司已經完成了2.3億美元的D輪系列融資,由瑞士再保險集團和騰訊公司聯合領投,IDG資本、點亮全球基金等老股東跟投。
  • 保險周報(1月4日)
    3、獨家|晉商銀行董事、副行長容常青調任永誠財險任總裁財聯社12月29日訊,距離晉商銀行公告其執行董事、副行長容常青因工作調動原因請辭月餘,近日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容常青的「下家」為同一股東的永誠財險,將任總裁職務。4、陳景東獲批擔任瑞泰人壽董事長12月31日,銀保監會發布行政許可信息,陳景東獲批擔任瑞泰人壽董事長。
  • 財聯社保險早會(1月6日)
    3、和諧健康合計持萬達信息10%股權 6個月後減持至10%以下1月4日,和諧健康官網發布公告稱,國聯證券管理的國聯證券-和諧健康-國聯匯睿12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以競價方式自主買入萬達信息A股0.108%、0.053%股權。交易完成後,和諧健康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萬達信息股票10.05%股權。
  • 財聯社保險周報(11月23日)
    3、同昌保險經紀擬註銷17家分公司、1家營業部11月18日,同昌保險經紀發布公告稱,擬註銷彌勒、石屏、陸良、馬龍、富源縣、師宗、宣威、會澤、羅平、霑益、雙江等17家分公司和昭通昭陽區營業部。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此次信用債風波後,險資可能降低對債券的配置,增加權益類投資,如股權類資產的配置。3、合生創展斥資17.42億港元買入中國平安股票11月18日,合生創展發布公告稱,自今年3月起,合生創展陸續購買上市公司股份,其中包括平安健康、中國平安、滙豐控股等公司合計購買約64.21億港元。
  • 財聯社保險早會(12月3日)
    行業動態1、10月份車險非車險業務雙承壓 財險公司保費收入環比下降24%財聯社12月2日訊,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財險公司共取得原保險保費收入11506億元,其中,車險保費為6827億元。
  • 財聯社保險早會(4月17日)
    銀保監會就《保險代理人規定》再次公開徵求意見4月16日,為進一步鞏固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推動保險中介市場深化改革,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制定了《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並再次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再次傳達了銀保監加強保險代理人整頓的決心。
  • 保險周報(1月11日)
    2、償二代二期終稿即將發布1月8日,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償二代二期」規定終審稿已基本確定,銀保監會計劃於2020年春節前發布「償二代二期」規定文件,為險企留有一年過渡期限。3、網際網路人身險銷售規範向業內徵求意見 年金險可售門檻迎來重大調整財聯社1月6日訊,備受業內關注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規範正向業內徵求意見。
  • 財聯社保險早會(1月7日)
    1、網際網路人身險銷售規範向業內徵求意見 年金險可售門檻迎來重大調整財聯社1月6日訊,備受業內關注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規範正向業內徵求意見。行業動態1、2021年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啟 改革步入關鍵年財聯社1月6日訊,據悉,2021年伊始,新一輪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度開啟。退休人員養老金即將迎來17連漲,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有望上調,多地已在緊鑼密鼓推進。其中,山西將在全國率先實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隨著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收官,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將步入關鍵年。
  • 財聯社保險早會(1月8日)
    2、銀保監會要求險企報送償付能力報告和風險綜合評級數據 財聯社1月7日訊,近日,銀保監會償付能力監管部向各保險公司下發關於報送2020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和風險綜合評級數據的通知。
  • 財聯社保險周報(9月14日)
    9月7日獲悉,為保障辦法實施後的數據統計的準確性,銀保監會配套修訂了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統計制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來自財聯社APP)6.銀保監會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係數9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係數的公告,公告顯示,每次交通事故責任限額為: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8萬元,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8萬元,財產損失賠償限額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