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0年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時代將朝著五大方向發展
1、石油化工行業產業鏈分析:生產線長、涉及面廣,產品多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加工工業。石油產品又稱油品,主要包括各種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潤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氣、石油焦碳、石蠟、瀝青等。
石油化工產品以煉油過程提供的原料油進一步化學加工獲得。石油化工產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
石化產業生產線長、涉及面廣,產品多,影響大,從最初的原油到化工原料再到化工產品,經過了眾多生產和加工流程。
從產業鏈來看,石油化工產業上遊主要為勘探、開發、生產三個環節,中遊的任務主要進行石油的儲運,下遊的任務是石油的加工和銷售,具體包括煉油、化工、銷售三個環節。
具體細分可包括石油開採行業、石油煉製行業、基本有機行業、高分子行業和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行業等。石油天然氣通過開採、裂解、合成、聚合等可形成塑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等產品。
在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通過油氣開採、煉油階段後,為了促進煉油和分解過程,會添加化工催化劑以提高加工效率,生產出液化石油氣(LPG)、成品油、化工輕油、重油、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
2、政策情況:國家政策引導石化產業健康發展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產品覆蓋面廣,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對穩定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國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產能結構性過剩、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布局不合理、安全環保壓力加大等問題。石油化工產業作為高汙染性產業,面臨結構性改革的矛盾,國家政策引導對於促進石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4月,《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指出到2020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達到18.4萬億元;化工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明顯提高,新經濟增長點帶動成效顯著,產品精細化率有較大提升,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增強。
3、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市場規模:產量上升,收入、利潤下降
——石化產品產量不斷上升
在國家政策的持續引導下,我國石化產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發展,主要產品產量不斷上升。2015-2019年全國油氣總產量和主要化學品總產量整體不斷上升。
2019年全國油氣總產量達3.47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4.7%;主要化學品總產量增長約4.6%至6.25億噸。2020年上半年,全國油氣總產量達1.82億噸(油當量),增長5.5%;主要化學品總產量下降約0.6%。
具體來看,我國石油和化工主要產品包括原油、成品油等,2020年上半年全國原油加工量31909萬噸,同比增長0.6%,成品油產量(汽、煤、柴油合計)15671萬噸,同比下降10.7%。
原油和天然氣消費增長加快,2020年上半年,國內原油表觀消費量36565萬噸,同比增長7.6%;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13258萬噸,同比下降12.2%。
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影響,石油需求驟降,石油和主要化學品市場劇烈波動,價格總體跌幅較大,但在6月出現明顯反彈勢頭。原油價格一度從62美元/桶跌至15美元/桶,跌幅巨大。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油價波動減弱趨穩。下半年,全球抗疫發展情況,將成為影響油價的決定性因素。
2)收入和利潤總額不斷下降
石化行業經營效益方面,隨著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我國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趨緩。2019年中國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12.27萬億元,增長1.3%;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5.07萬億元,下降11.9%;
註:增速為可比增速
石化行業利潤方面,2019年中國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下降明顯,為6683.7億元,下降14.9%;2020年上半年,利潤總額1416.1億元,下降58.8%;
3)石化企業數量不斷減少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年底,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6271家,同比減少了5.54%。截至2020年6月末,石油和化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25787家。
4、中國石油化工產業結構:以化學工業、煉油業為主
從產業收入結構來看,石油和化工產業可分為化學工業、煉油業和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2019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營業收入12.27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化學工業營業收入6.89萬億元,同比下降0.9%,煉油業營業收入4.02萬億元,增長4.6%,增速加快1.6個百分點;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營業收入1.10萬億元,增長2.4%,減緩0.6個百分點。
5、中國石化行業面臨的挑戰複雜多變
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石油和化工產業需求受到巨大衝擊。石油天然氣及其主要石化產品的價格持續下降,石化產品的產銷量由長期的正增長變為下降。2020年我國石油化工產業發展遇到重大挑戰,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當前石化行業面臨的挑戰複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強。
2020年石化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明顯,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市場需求回升、全球供應鏈恢復仍需要較長時間。2020年石化產業發展遇到價格持續走低、產銷歷史性下降、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等挑戰。
6、後疫情時代石化產業朝著新方向發展
石化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原材料配套工業,在後疫情時代有著新的機遇和未來。疫情過後,世界石化產業將重構,進入新的變革與調整期。
我國石油化工產業將朝著原料多元化、產品需求差異化、營銷電商化、產業綠色低碳化、產業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我國石油儲量有限,石油對外依存度高,石化產業必須拓寬原材料渠道。為滿足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石化下遊產品向功能化、精細化、差異化方向發展成為必然。
隨著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代表電商的迅速興起,對傳統石化產業現有的從製造商到批發商再到零售商的傳統產銷模式產生很大衝擊,石化生產企業必須清醒認識這種嚴峻的形勢,主動進行營銷電商化的改革。
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發展潮流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修訂出臺了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對排汙、碳排放的標準和要求都在提高。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責任編輯:younan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