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已播出大半,口碑卻處在「高開低走」尷尬,評分由最初的8.9分,降至6.5分,僅僅處在及格領域。
該劇曾一度因絕美服裝、精美道具、恢弘建築等,讓觀眾讚嘆連連,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它的槽點也漸漸暴露出來。
其中三處地方,被吐槽得最為厲害。
劇情拖沓,注水嚴重
《大秦賦》歷時拍攝了8個月,講述了秦始皇在呂不韋、李斯等人輔佐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故事。
然而正當觀眾滿心期待的朝堂上群臣爭鋒,嬴政是如何在詭譎多變紛爭中力挽狂瀾時,卻驚奇發現「歷史劇」變成「戀愛劇」。
《大秦賦》用了近乎50集內容,給我們分別講述了嬴政和他母親不同的愛情故事。
通過「典故」注水。
關於嚴懲嫪毐,兩集就可以解決的事,硬生生拖了好幾集。
最終導致秦國內亂,章臺宮被攻佔,還有支持者被殺。以至於觀劇時,小編嚴重懷疑「嬴政」是六國派來的「奸細」!
精湛演技也抵不過角色「出戲」
一部影視劇,演員符合角色,這部劇就成功一半了。然而這部劇的兩個主演,卻讓網友直嘆「太出戲了」。
一個是飾演「嬴政」的張魯一。
讓40歲的男演員挑戰少年角色,這是對自身演技的多大自信?
張魯一演技不錯,挑戰過多個極具個性角色,但「少年感」這點,他真的完全沒有啊。(下圖為十三歲的嬴政)
另一個是飾演風華絕代的太后「朱珠」。
朱珠本人外形是靚麗的,但在劇中的扮相和演技,不足以駕馭「趙姬」這個角色,全劇下來都顯得格格不入。而且這個角色人設漏洞太多,「趙姬」更像是一個無腦感性,虛有其表的「大花瓶」。
很多情緒上的起伏,朱珠的演繹得有些用力過猛,很多表情都顯得輕浮、誇張。
更重要的是她的臺詞功底,更是讓觀眾頻頻出戲,一方面是聲線太過懸浮,讓人沒有代入感,另一方面角色的臺詞太過現代化,完全脫離了現實劇情。
《大秦賦》在感情線的刻畫上增加太多篇幅,失去了歷史劇的原汁原味,與該系列劇其他三部相比,水準確實相差甚遠。
披著「歷史劇」外衣,進行人物杜撰改編
樊於期
樊於期是攻打趙國時兵敗於李牧才潛逃的,在《大秦賦》裡,被改成了因為保護冬兒不利潛逃了……
硬生生將一個豪情萬丈的背景,變得小家子氣。
嬴政
《大秦賦》將生性暴戾高傲的「嬴政」,變成了「瓊瑤式」人設。
「你若是我生父,我願意跟你浪跡天涯。」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句話居然出自他之口。十三歲的嬴政放著王位不要,竟想跟呂不韋浪跡天涯!
霸氣呢?雄心呢?
嬴政作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可謂千古第一帝王,擁有統領六國的野心,居然變成這樣?
不僅如此,嬴政另一段「傻白甜式」愛情發言,真真驚到我了。明知道這個女人是政敵派來當臥底的,滿以為收下她,是將計就計,萬萬沒料到,真的為情動容……
李斯
將一代能臣「李斯」塑造成「嚼舌根、長舌婦」人設。嘴裡說著呂不韋這不好,那不好,種種耽誤秦國,結果為秦國攢下充足兵器家底的卻是人家呂不韋。
而他本人政治才能,卻並沒有看見有什麼效果。
由於《大秦賦》被各種吐槽,段奕宏版的「呂不韋」成為全劇中最大的亮點。
前半段呂不韋足智多謀、腹黑有手段,人設完全在線;即使人物後期,受嫪毐謀反影響,離開鹹陽時,無論是同盟,還是昔日政敵,都來相送。
這點上足以看出,他的才能和本事,是所有人都服氣、欽佩的。
段奕宏演的真好。
他將男人之間的情感羈絆,那種「濃」且懂克制,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再看宗室贏姓的這群酒饢飯袋,如跳梁小丑,任何年代裡都不缺啊。
影視劇成功不僅僅需要優秀製作,演員和劇本一樣重要。
《大秦賦》因為是《大秦帝國》系列,靠「吃老本」前期吸引不少觀眾,然而前三部成功口碑,在這部中消耗不小,就看將接下來的劇情,能不能「逆轉回天」了。
【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更有趣影視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