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報紙三分之二版面刊登訃告,不少人系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2020-12-26 北晚新視覺網

11月15日,美國中西部主要報紙明尼阿波利斯市《明星論壇報》發布10個半版面的訃告,佔全部版面的2/3。報紙網站上也有訃告專欄,其中不少人系感染新冠病毒去世。截至美東時間11月17日15時25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1289297例,累計死亡病例248001例。

延伸閱讀: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132萬,死亡超24.8萬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數據實時統計系統,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1月17日晚6時,全美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11320337例,死亡248227例。過去24小時,美國新增確診147558例,新增死亡1208例。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查克·格拉斯利17日晚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他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格拉斯利現年87歲,他16日還在參議院主持了一場會議,並摘掉口罩講話。據《紐約時報》統計,目前全美所有州的病例數都在上升,過去一周,美國平均每天新增約155442例新冠肺炎病例。

(原標題:美國一報紙三分之二版面刊登訃告)

來源:綜合新華社 央視新聞

流程編輯:u008

相關焦點

  • 這份美國報紙將三分之二版面給了訃告
    當地時間11月15日美國社交媒體上一段視頻「火」了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是美國中西部一份大報當天報紙三分之二版面刊登訃告報紙網站上也有訃告專欄其中不少人系感染新冠病毒去世視頻中報紙編輯一頁一頁翻開訃告版
  • 這份美國報紙,將三分之二版面給了訃告……
    >當天報紙三分之二版面刊登訃告報紙網站上也有訃告專欄其中不少人系感染新冠病毒去世視頻中報紙編輯一頁一頁翻開訃告版不少美國網友留言說很揪心11月15日,明尼阿波利斯所在的明尼蘇達州新增新冠確診病例7553例。
  • 美國這家報紙用三分之二版面發布訃告 網友:令人心碎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美媒報導,日前,美國中西部主要報紙明尼阿波利斯市《明星論壇報》發布了約10個半版面的訃告,佔全部版面的2/3,引發關注。有網友感嘆說,看到報紙上那些名字和面孔時,感到心碎。日前,《明星論壇報》編輯科林·凱莉(Colleen Kelly)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凱莉一頁一頁翻開訃告版。
  • 疫情下波士頓報紙訃告登滿15頁,網友:一輩子沒見過
    麻薩諸塞州是美國新冠疫情第三嚴重的州,迄今為止已有1560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雖然周日的《波士頓環球報》的訃告頁面上並不是所有的死者都與新冠病毒有關,但由於新冠疫情大流行,最近該州的死亡人數出現了激增。一名網友說:「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訃告佔滿了報紙的一整頁。
  • 義大利地方報紙訃聞版面激增,從1頁半大增至10頁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令人悲傷的數字」,奧地利《皇冠報》15日報導稱,義大利是歐洲新冠肺炎確診及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該國北部的貝加莫省已有近3000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許多人因此死亡,這從當地最大的報紙《貝加莫回聲報》就可見一斑,其訃告版面從1頁半大增至10頁。
  • 死亡人數激增 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報紙現15頁訃告!
    中國日報網4月20日電(孫若男)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多地繼續蔓延,麻薩諸塞州累計確診病例超過36000例。《波士頓環球報》19日刊居然有長達15頁的訃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麻薩諸塞州是美國疫情第三嚴重的地區,疫情暴發至今,有超過1560人死亡。儘管19日報紙上15頁訃告中並非全部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死者,但新冠肺炎導致該州死亡人數激增,令人震驚。一名網友在推特上曬出當天的報紙:「我這輩子沒見過訃告名單佔據幾乎一整頁。我難以想像紐約和新澤西的報紙是什麼樣子。」
  • ...紐約時報》「千人姓名」後,《今日美國報》頭版印百名新冠死者...
    每經編輯:畢陸名繼《紐約時報》5月24日頭版的「千人訃告」引發強烈關注後,另一家知名美國主流《今日美國報》(USA TODAY)27日報紙頭版刊發因新冠肺炎去世的「百人照片」。據環球網27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美國官方統計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即將在27日晚些時候突破10萬例,《今日美國報》當天的頭版是為了紀念死於新冠肺炎的美國人。CNN:《今日美國報》頭版紀念因新冠肺炎死亡的美國人據報導,彩色報紙《今日美國報》這一頭版採用黑白設計,印上了100張死者的照片。而在照片下面,加粗的數字「100000」十分醒目。
  • 義大利新冠肺炎死亡數飆升,報紙訃告版面從1頁半增至10頁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義大利成為歐洲受衝擊最大的國家。截至3月17日,單日新增確診人數3233人,累計確診人數達到27980人,死亡2158人。近日,義大利一名男子在社交媒體上傳一段視頻,對比了當地報紙《貝加莫報》(L』Eco di Bergamo)訃告版版面在疫情爆發前後的差距,這凸顯義大利疫情形勢的嚴峻。與歐美很多報紙相似,《貝加莫報》設有訃告版面,來記錄死者的一生。
  • 《紐約時報》「千人訃告」頭版是如何誕生的
    (觀察者網訊)《紐約時報》當地時間5月24日的頭版,大標題「美國(疫情)死亡數接近10萬,損失無法計算」下面,整版被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名稱覆蓋。這樣一個沒有圖片也沒有新聞報導的頭版立刻引發關注。就在《紐約時報》提前公布頭版內容的同日(23日),其網站也專門刊登了一篇文章,解釋「千人訃告」頭版是如何誕生的。《紐約時報》截圖文章表示,隨著美國因新冠肺炎逝世人數接近10萬,《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一直在計劃如何紀念這個嚴酷的裡程碑。
  • 因為病毒,義大利報紙上的訃告,由1頁半變成了10頁
    但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義大利人也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在這場浩劫中,一些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率先中招離世,隨著一具具遺體擺放在醫院的停屍房後,停屍房也不夠用了,連教堂也暫時成了靈堂。義大利各個城市都此起彼伏地響起了喪鐘,在悠長的鐘聲裡,是對一個生命的告別,也是敦促著人們要全力以赴戰勝新冠疫情。按照義大利人的傳統,有人過世之後,除了要請牧師送行,敲響喪鐘外,在親人過世之後,在報紙上為他發上一篇訃告,也算是一種送行的方式。
  • 新冠病毒可感染全球三分之二的人?俄國國家防疫總師:別再嚇人了
    據彭博社報導「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感染全球三分之二的人」。該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球關注。援引該報導,「感染全球三分之二的人群」說法,出自美國專家艾拉·隆吉尼。在一段採訪視頻中,艾拉·隆吉尼表示:「當前,每名新冠病毒感染者平均會傳染2-3人,這或將導致全世界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受到感染。」同時,他還表示「假如病毒是按這個速度擴散,那將暴露出中國目前控制疫情措施的缺陷。」艾拉·隆吉尼為佛羅裡達大學生物統計學教授,並在世衛組織擔任顧問。
  • 疫情肆虐,義大利報紙訃告由1頁半變10餘頁 網友:數字背後是生命
    3月13日,有義大利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傳了一段視頻,比較了2月9日與3月13日當地報紙上的訃告版面。2月9日的貝加莫日報約有一頁半的版面為訃告,而到3月13日有整整十頁。該視頻播放量達數百萬次,網友留言稱「這不是數字,都是生命啊。」
  • 美國演員馬克·布魯姆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據北京日報:3月27日,據外國媒體報導,美國演員馬克·布魯姆因感染新冠病毒後的併發症去世,終年69歲。馬克·布魯姆是紐約戲劇界的重要人物,經常活躍在百老匯舞臺上,出演過《鱷魚鄧迪》《神秘約會》《盲目約會》《叢林中的莫扎特》等。
  • 月薪1700,比本院食堂同事還少300,醫生才是最慘打工人?
    《柳葉刀》:中國疫苗能快速誘發免疫反應】中國團隊17日在英國期刊《柳葉刀·傳染病》上發表報告說,他們對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開展的Ⅰ/Ⅱ期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一候選疫苗安全並能在健康志願者身上誘導產生免疫應答。研究人員認為,該疫苗已可以保護人體不被病毒感染。
  • 瓜地馬拉前國腳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南美僑報網編譯半夏7月31日報導】7月30日,20世紀八九十年代瓜地馬拉知名球星萊昂內爾·貢得拉·科爾德(Leonel Contreras Cordero)因感染新冠病毒不幸過世。當地媒體刊文稱,萊昂內爾的離開是一件悲傷的事情,全國足壇都為其哀悼。
  • 美國一國會眾議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
    (抗擊新冠肺炎)美國一國會眾議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中新社華盛頓1月15日電 (記者 沙晗汀)美國國會眾議員埃斯帕拉特(Adriano Espaillat)當地時間14日宣布,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他本人此前已接種過兩劑輝瑞新冠疫苗。
  • 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原標題:美國發現首隻野生動物感染新冠病毒 系野生水貂)
  • Armani 買下義大利各大報紙版面,刊登給醫務工作者的感謝信
    周六,義大利服裝設計大師Giorgio Armani (喬治·阿瑪尼)買下義大利各大主流報紙版面,刊登了一封給所有醫務工作者的致謝信,以彰顯他們為應對新冠疫情這一突發緊急狀況所做出的巨大貢獻。Giorgio Armani公司所有人都和我一樣,我們與你們所有人同在:從擔架手、護士、家庭醫生到各領域的專家。我本人與你們同在。」
  • 感染新冠病毒的明星名單,已有8位去世,僅有3人痊癒
    3月24日喀麥隆薩克斯演奏家、非洲爵士樂傳奇人物馬努·迪班戈Manu Dibango感染新冠病毒,於3月24日在法國去世,享年86歲。3月23日,志村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26日被曝裝上ECMO(人工心肺)治療,最終不治身亡。3月26日美國老戲骨演員馬克·布魯姆因感染新冠病毒的併發症去世,終年69歲。他出演了《鱷魚鄧迪》《神秘約會》《盲目約會》《叢林中的莫扎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