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杯」紀念天津建城616周年首屆海內外楹聯大賽啟事
天津,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
2020年12月23日是天津建城616年紀念日。616年風雲際會,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616年光輝歷程,見證了天津日新月異的發展步伐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天津,從昔日的「天子渡口」、「京畿門戶」,逐步發展成為令世人矚目的「中國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等諸多城市殊榮,賦予了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輝煌巨變、開放包容的今天。
潮音寺,原名南海大寺,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與天津建城同年。它坐西朝東,面朝大沽海口,是天津濱海新區唯一保存下來的古廟宇遺蹟,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倓虛大師、弘一大師、乘航大師等高僧都曾來寺瞻拜,被譽為「海河第一道場」。
潮音書院系社會愛心人士自發組織成立的群眾性文化團體,致力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播與推廣。為慶祝天津建城616周年,充分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與人文風貌,潮音書院發起並主辦「潮音杯」首屆海內外楹聯大賽,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支持單位:
天津市楹聯學會
中國楹聯書畫院
二、主辦單位:
潮音書院
三、徵集時間:
2020年12月20日起至2021年1月20日止。
四、徵集範圍:
面向海內外華人楹聯愛好者徵稿。
五、徵集要求:
1、單比七至二十言,符合《聯律通則》,新舊四聲皆可,但同聯不得混用;
2、楹聯要求立意高遠、內涵深刻、構思巧妙、意境優美、對仗工整,充分彰顯天津建城616年人文歷史及沽口潮音人文風貌主題。
3、作品必須原創且未發表過,杜絕剽竊抄襲;否則,一律取消參評資格;因抄襲、抄錄引起的法律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六、評審辦法:
採取三級評審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大賽原則,特邀聯界權威專家組成評委會,對所有符合徵稿要求的楹聯作品進行隱名編號評選。
七、獎項設置:
一等獎1名,獎金5000元;
二等獎3名,獎金各3000元;
三等獎6名,獎金各1000元;
優秀獎30名,獎金各300元;
入圍獎60名,獎金各100元。
八、投稿方式:
1、採取網上投稿方式,不接受紙質作品。郵箱:chaoyinsizhenglian@163.com
2、來稿請註明參賽者真實姓名(網名概不錄用)、通訊地址、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
九、其他說明:
1、本次活動的主辦方不承擔作品著作權糾紛引發的法律責任。
2、參選作品一經獲獎,其專有出版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歸主辦方所有。主辦方有權直接或委託合作方以電視、電臺、報刊、網絡、手機、圖書、篆刻等形式的載體發表或使用。
3、凡獲獎作者均可獲贈由主辦方印製的《潮音聯墨集》一書。
4、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和作品權屬歸主辦方。
「潮音杯」·紀念天津建城616周年·首屆海內外楹聯大賽組委會
2020年12月20日
背景資料
潮音寺簡介
潮音寺,原名南海大寺,始建於明朝永樂二年,和天津建衛同年,也有六百年歷史,它朝向大沽海口,是全國少有的座西朝東的廟宇,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沽街道境內,是大沽街道對外開放的文物古蹟。
潮音寺也像大沽炮臺一樣,始建於明代。大沽炮臺屹立在東邊海岸上,靠武士和鐵炮的實力守衛海疆大門。而潮音寺坐落在西面,則靠觀音菩薩在精神上保祐船戶和村民。潮音寺是由當地居民集資興建的廟宇,明嘉靖皇重修,御筆更名題匾「潮音寺」;民國初年,大沽籍船員捐資修葺山門、正殿和後殿;l992年2月統計,潮音寺佔地5l24平方米,由三層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園林組成,保持了明清建築原有風格,古樸典雅。
1950年後,佛寺偃息,僅存框架,然而它對大沽人,特別是漂流海外的遊子,始終富於吸引力。1990年衣歷二月十九觀音的聖誕之日,來自港澳和臺灣的同胞200多人在潮音寺焚香叩拜,十分虔誠。原來他們是土生土長的西沽人。雖然多年漂流在外,但是不忘祖先。每年農曆二月十九他們都趕回這裡進行朝拜。
1989年由香港同胞首倡,地方百姓共同建議,集資修復潮音寺。1990年,塘沽區政府又將潮音寺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撥款資助修復工作,終於在1992年,潮音寺修復竣工。
今日的潮音寺已成為人們進行禮佛民俗活動和旅遊觀光的場所。每逢觀音和釋迦牟尼佛的聖誕日、出家日、成道日以及彌勒佛、藥師佛、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日,便有萬人匯集,焚香叩拜。每月初一、十五和春節,更是人們朝拜的日子。平時也幾乎不斷有人前來燒香拜佛。船戶、漁民首先是祈求平安。家有病人則祈求早愈。子女要升學,則祈求順利中榜。
1、過街牌坊
過街牌坊高8米、寬6米這座牌坊,是明清建築風格,做工考究,色調古樸典雅,採用傳統的繪畫雕刻技法,上繪108條形態各異的龍形圖案,有的見首不見尾,有的雙龍環繞,個個栩栩如生,正如一副楹聯所寫「雕龍生靈性,祥雲浮潮音」。
2、三層大殿,是潮音寺的主要景觀。前殿三間為「金剛殿」,飛簷拱壁,金壁輝煌。山門楹柱兩邊為分扇木質結構雕花窗欞,做工考究,雕刻精細,內襯毛地窗紙,古色古香,美奐美侖。門簷下,橫懸「大海潮音」四字匾額。山門兩旁楹柱書有京東第一才子史夢蘭(字香崖)之三子史履晉所題長幅楹聯,其文為:「佛法本無邊,怒目低眉,度娑婆眾生,苦惱胥成極樂界;菩提應不住,白蓮青石,看海天萬頃,莊嚴滿布祗坨園。」殿內兩廂分塑四大金剛彩繪塑像,造型偉岸,神態逼真。
第二層「天王殿」三間居中,設計獨特,全殿呈亭子狀,又名「轉角寺」。殿內天王正位,旁列十八羅漢造型各異,彩繪精細。該殿因地鋪青石,寺內回音轟鳴響亮,又有「回音寺」之俗稱。門前楹柱的楹聯為:「湧座太平洋,澤普五洲功德水;現身共和國,光垂萬劫吉祥雲。」
第三層為後殿五楹,殿門居中。廊楹門柱分為前後兩層,上鐫楹聯四副。其一:「孤嶼千年,到此西方開樂國;一燈萬裡,從今東法接寰瀛」。其二:「海島孤懸,長老安禪制蛇蝮;河舟四集,菩提說法到魚龍」其三:「背指灤河,羅漢千身印空月;前臨溟海,達摩一葉渡慈波」其四:「地是舊蓮塘,放出如來花十丈;天臨孤竹國,化成般若翠千尋」。進殿後,堂內塗繪,雕梁畫棟,流光溢彩,圍牆雕有千身羅漢,千姿百態,各具風韻。
後殿兩旁,各建有僧房八間。東西配殿六間,經堂、客舍、廚房、浴室無所不備。殿院坐落整齊,墀基圍牆既堅且備。東西跨院自成體系,東院為僱工、勞僧雜作之所,西院為插樹為籬的花卉、園圃之區,佔地達10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