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2月29日電(記者 李悅)消防救援隊伍轉制後,成為了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責大幅拓展,任務大量增加。在原有防火滅火和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任務基礎上,水災、旱災、颱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為了救援的主責主業。12月29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面對「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山東同步編制了《山東省消防救援保障體系建設規劃(2020-2030年)》,作為專項規劃配套實施,是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優化消防執勤布防體系』是《消防救援保障體系建設規劃》的10大項任務之一,也是我們正在探索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李建春介紹道。去年以來,省消防救援總隊牢牢抓住打贏致勝這個核心,積極重塑重構執勤模式,注重以結構功能優化牽引力量規模調整,統籌建設省、市、縣三級力量布防體系,推動布防模式由「被動應戰型」向「主動經略型」轉變,隊站結構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
李建春表示,山東著力打造省級戰區「2小時」滅火救援圈。加快建設省森林火災、危化品事故災害、自然災害、礦山和地質災害、海洋災害5個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和魯東、魯中、魯南3個區域滅火與應急救援中心,全面承擔省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和全國跨區域增援任務,打造成實戰實訓、快速行動、專業指揮、綜合救援、持續保障的拳頭力量。
同時,打造市縣建成區「5分鐘」滅火救援圈。開展市縣轄區主要災害事故風險評估,優化消防站點布局,分區域建強「編成科學高效、人員滿額精銳、裝備合理精良」的特勤消防站、一級消防站,打造「整建制出動、獨立作戰、增援攻堅」的滅火救援專業中心站。圍繞中心站靈活建設織密二級消防站、小型消防站,縮短作戰半徑,構建「一域多站、單元合成、布防合理」的「蜂巢式」消防站點布局,形成網格化快速響應體系。
「今年6月份,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部署開展滅火救援作戰編成試點工作,我省是全國4個試點單位之一。」李建春說。在消防執勤力量布防體系建設的基礎上,省消防救援總隊積極探索推進作戰編成建設工作,重點打造「精準布防的力量結構、專常兼備的作戰編成、平戰結合的管理備勤、實戰實訓的專業訓練、模塊投送的力量調派、扁平高效的作戰指揮」6大體系,推動建成「高效合成、機動靈活、精準調度、處置專業」的作戰力量編成,著力構建「精準布防、編成科學、專常兼備、快速高效」的山東特色消防救援力量體系,切實擔負起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時代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