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融入工業網際網路 青島紡織服裝行業探索新生

2020-12-14 信網

原標題:紡織服裝行業痛症纏身?且看工業網際網路下的「青企療法」

半島記者 婁花 劉丹陽

對於紡織服裝行業來說,2019年顯得有些艱辛:多家知名品牌閉店、倒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1~12月,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872.83億元,同比下降9.75%;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外貿出口按下了暫停鍵,讓不少主打中低端產品加工生產的中小企業難以為繼。

隨著全球紡織產業格局的進一步調整,以及近年來國內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紡織服裝產業的傳統優勢不再,轉而要直面訂單減少、產能過剩、庫存壓力大、生產附加值低等諸多問題。

危機當前,唯有奮起。眾多青島紡織服裝企業並未坐等奇蹟發生,早在多年前便開始探索一條新生之路。

如今,乘著工業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浪潮,青島紡織服裝企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

痛點① 庫存焦慮症

青企療法:一件定製實現「零庫存」

「在進入生產環節之前,我們就已經把每一件服裝都賣出去了!」 酷特智能總裁張蘊藍說,「傳統成衣製造業普遍存在的貨品庫存積壓問題在我們這裡不復存在,真正實現了零庫存。」

在紡織服裝這個行業裡,「零庫存」是眾多企業心心念念,卻又難以企及的存在。

傳統的紡織服裝行業是重資產生產模式,冗長的銷售鏈條、變幻的價格曲線、形形色色的消費者需求,稍有變化就會影響產品的銷售,造成工廠從原材料到成衣的庫存積壓。許多紡織服裝從業者深受庫存積壓之苦,幾乎個頂個患有「庫存焦慮症」,每天都在發愁如何清理庫存,把積壓的貨品變現。

1995 年,企業家張代理在青島創立了「紅領」品牌,從事服裝成衣生產與銷售。此後的十餘年間,中國服裝行業發展迅猛,張代理的企業順勢脫穎而出,發展達到了高峰。後來隨著消費結構的突變,服裝行業整體下滑,企業也遭受到了衝擊。 2003年,紅領集團開始研究網際網路+模式,並向定製化方向轉型。經過多年的摸索、研發,2017年,成功轉型的紅領集團更名酷特智能,實現了服裝生產的智能改造。

在酷特智能的服裝生產車間中,每一條生產流水線的每一個工位上,都有一塊小型數據終端顯示屏,上面詳細記錄著每一個個性化訂單的顧客數據信息,工人們根據信息的指引,完成自己流水線上的生產操作。這種模式徹底改變了生產成品服飾需要分碼的傳統操作,酷特智能生產的衣服不再有175、180這樣的標準尺寸,而是根據每一位客戶的需求,量體裁衣。因此,即便C端客戶的訂單只有1件,也可以在智能工廠中進行定製。

「在進入生產環節之前,我們就已經把每一件服裝都賣出去了!」 酷特智能總裁張蘊藍說,「傳統成衣製造業普遍存在的貨品庫存積壓問題在這裡不復存在,真正實現了零庫存。」

這種轉型並不是用全自動化機器取代人,而是靠服裝定製的一整套邏輯和算法,從生產執行到質保體系,從物流配送到客戶服務,所有的生產銷售流程都由數據驅動。為此,酷特智能建立了版型、款式、面料、BOM四大資料庫,可以滿足的人體個性化定製需求。

成功轉型後的酷特智能,不僅成為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型企業,而且也成為了個性化定製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他們將自己實踐成功的大數據系統和商業模式進行總結完善,形成了一套「公式」般的典型樣板解決方案,並將這套方法論輸出給其他企業,幫助一系列傳統企業實現網際網路工業的轉型升級。

痛點② 資金周轉「壓力山大」

青企療法:對接卡奧斯,打造「透明工廠」

庫存問題並非傳統的紡織服裝企業面臨的唯一痛點,恆尼智造總經理吳佳坦言,資金周轉問題也同樣制約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來源於庫存積壓。

「要知道,傳統的代理商銷售渠道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佔用企業資金比較多,資金周轉慢。比如說,開完新一季訂貨會以後,我們要開始備原材料,但實際上此時客戶下單只付了30%左右的預付款,剩餘的70%則需要企業自己墊付。」吳佳說,在過去生產一批服裝,從棉紗織布、印染、光坯面料到加工成品,整個生產過程要花費三、四個月的時間,而客戶拿到貨品之後還要進行銷售,所以大概還需要一兩個月,也就是半年之後,客戶才會付完剩餘款項。即便如此,廠家也還是面臨著客戶取消訂單、退貨的風險。

而在此期間,廠家只能依靠企業自有資金和一部分銀行融資進行墊付。「對銀行來說,服裝行業是融資額度和評授信受限的行業,融資額度規模相對比較少。」吳佳說。

正是由於傳統生產銷售模式帶來的巨大生存考驗,讓恆尼智造感覺到,固守老路必然要被淘汰,必須率先邁出改變的步伐。「我們不追求體量有多大,只希望我們的各項指標,比如收入、成本、費用、庫存、利潤等能聯動起來,讓企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2015年,恆尼智造開始探索C2M模式,開發了手機移動端的APP,去掉銷售的中間環節,讓利消費者;2017年,恆尼智造投資了1500多萬元,開始對生產工廠進行智能化改造,並成為了當年即墨區第一批被納入工業網際網路改造的5家企業之一,獲得了361.61萬元的政府補貼;2020年4月,恆尼智造正式加入了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成為了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生態合作夥伴。

觸網入雲後的恆尼智造,實現了生產效率的飛躍。智能改造之後,以往需要人工進行的研發、採購、排產等諸多環節都實現了數據驅動,提升了準確性和及時性。「以前的研發環節需要一天,現在只有不到1個小時。」吳佳說,「而且,藉助智能吊掛系統,每一件衣服進行到了哪一道工序,流轉到了哪一個位置,我們都可以實時監測到,對不合格的產品,也能快速追溯源頭,減少廢品率。」

接入卡奧斯平臺之後,恆尼智造很快便與海爾卡奧斯合作,著手打造一個「透明工廠」項目,也就是將工廠生產線上的情況像物流信息流轉一樣實施查詢,實時反饋給消費者,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移動端,實時看到自己定製商品的生產進度。

在吳佳看來,工業網際網路是大勢所趨,是不以任何一家企業的意志為轉移的。「就像當年消費網際網路剛剛起步時,有不少保守的人不願接受去網上買東西,認為網絡不安全,但後來越來越多的人慢慢接受了,這需要一個過程。現在,青島許多製造業轉型的傳統企業都嫁接了海爾卡奧斯平臺,也有許多人依然持觀望態度,顧慮重重,但我相信,未來的製造業,一定是工業網際網路的製造業。」

痛點③ 市場反應遲鈍

青企療法:「輕騎兵」主打「小快靈」,銷量逆勢增長20%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發展與消費的升級,紡織服裝行業的市場也愈加瞬息萬變,潮流風尚變化加快,人們對服裝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多元化。這都給傳統的服裝企業提出了新的難題。

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紡織服裝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1-4月服裝類零售額累計同比下降31.3%,與此同時,「金三銀四」的紡織服裝出口旺季也被衝淡,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2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98.35億美元,同比下降20.0%。

嚴峻的形勢面前,青島一家紡織服裝企業LERUNE聯潤翔集團卻能夠殺出重圍,實現了銷售額逆勢增長20%的成績,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紡織服裝業內的『另類』。」 LERUNE集團子公司盛雅祺總經理姜露說,自2003年母公司聯潤翔成立,到2016年子公司盛雅祺成立,他們一直都在走一條不尋常的道路。與其他的紡織企業不同,聯潤翔並不滿足於做純棉、滌綸等普通紡織品,而是一直在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發方面下功夫,曾研發50多項新技術、新產品,參與制訂了9個企業標準,擁有功能性產品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2012年,日本權威檢測機構還將一種纖維功能的檢測方法命名為「聯潤翔檢測法」,足可見聯潤翔的纖維研發實力。

2016年,一位客戶向聯潤翔提出了一個不同以往的合作請求,他們希望能「滾動下單」,也就是先下一個小批量的訂單,來快速測試市場的反應,市場反響好再追加訂單。隨後,越來越多的客戶傾向於選擇這樣的方式來下單。

作為一家以貿易起家的公司,聯潤翔有著更高的市場敏感度,也更重視前端市場的反應。他們敏銳地意識到,屬於大訂單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小批量快反才是發展的趨勢。但這種「滾動下單」的新形式卻並沒有引起多數生產廠家的興趣。

姜露解釋道,在過去,紡織服裝工廠更傾向於接大訂單,一個大訂單一做就是半年,至於小批量的訂單,他們並不放在眼裡,也不屑於去做。「當時我們沒有工廠,只能找工廠代工,代工工廠能夠接單純粹是因為合作多年,願意賣我們個人情。」姜露說。她意識到,傳統的工廠生產模式太「笨重」了,難以適應如今的市場需求,想要快速搶佔市場,必須輕裝簡行,先派一支輕騎兵快馬打探市場風向,掌握先機後再擴大生產。

既然傳統工廠合作不盡如人意,索性就自己建工廠!2017年,子公司盛雅祺開始打造自己的智能製造研發中心,依託於大數據驅動進行智能化數字生產製造,打造「小批量快反」的柔性供應鏈。

與酷特智能和恆尼智造的大規模私人定製不同,盛雅祺的智能工廠體量較小,只有3條生產線,而且,他們的工廠並沒有選址在城市外圍的郊區地帶,而是布局在市北區紡織谷,更加靠近市中心。

姜露表示,這是個大膽的決定,事實上,當初決策時曾遭到了許多質疑的聲音。「工廠布局在市區,成本較高,投入不小,但小生產線卻只能接小訂單,根據過去的經驗,不少人覺得這樣是掙不到錢的。」姜露說,「但我的考慮是,既然要快速反應,那麼各方面一定要快速、及時,管理的時效性也非常重要。如果建在郊區,這一塊就完全保證不了。在未來,我們要把這個小型智能工廠作為大腦中樞,然後向四周布局一些智能化的衛星工廠,將他們之間的數據打通,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應,並根據市場快速調整,迅速擴大生產。」

在智能改造之前,一個訂單從下單到交付至少要3個月的時間,而且中間無法插單,而改造之後,這個過程縮短成了1個月甚至更短,有些小批量訂單甚至15天就可以完成。快速的生產過程讓小批量快反訂單變成了一支支機動靈活的「輕騎兵」,能夠輕鬆實現快馬探市場,並根據市場反響快速調整生產。

工業網際網路浪潮洶湧,青島各區市熱情相擁。2020年6月,市北區建立了青島市橡膠化工紡織新型產業示範基地,由市北區政府搭建平臺,力促海爾卡奧斯平臺與紡織谷在資源整合、面輔料研究、服裝服飾&家紡家飾設計、企業上雲、產品採購、柔性製造、行業機理、企業聯盟、研學遊學、行業未來趨勢研究、新零售行業等方面展開合作關係,聯合成立海織雲項目。如果說當年選擇市北是個大膽決定,而眼下則要慶幸當年的勇氣。

痛點④ 訂單轉移+貿易摩擦

青企療法:卡奧斯改造「首企」,以自有品牌衝擊價值鏈高端

痛點時時有,不是痛在這裡,就是痛在別處。環球服裝總經理吳筱傑篤定的認為,工業網際網路可以幫助企業「從痛點中來,到痛點中去」 ,當「痛點不痛」之時,企業已悄然間完成了跨越式成長。

青島環球服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54年,那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五十幾個人靠著二十幾臺腳踏縫紉機,組建起紅星縫紉合作社,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創業歷程,而這就是公司的前身,1974年初始,公司的第一筆 外貿服裝的訂單開始生產,這標誌著公司開始走上以外貿加工為主的發展之路,期間公司由膠縣服裝廠更名為青島環球服裝廠,「明星」茄克衫、防寒服等都是工業部優質產品,2006年營業收入就已經破億元大關。

近幾年來,由於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原因,量大的訂單都去了東南亞,比如,環球為德國客戶代工一款衝鋒衣,雙方合作了八九年,一直合作愉快。某次,德國客戶突然要求將每件衝鋒衣價格由原先的18美元大幅降低到14.5美元,因為一家孟家拉國的公司已將報價壓到了該價格。最終環球不得不放棄了這單生意。

訂單轉移幾乎困擾著所有的外貿服裝企業。環球不想坐以待斃,總經理吳筱傑和同伴們洞察市場,敏銳的發現雖然量大的訂單被東南亞搶走,但是國外客戶還有多品種、小批量的需求,國內客戶對個性化定製的需求也在升溫。要進軍這些潛在的市場,以原有的生產線是無法滿足生產的需求,於是,他們下定決心通過改造車間來搏一把。

從南到北,他們多方考察,最後敲定了由海爾卡奧斯進行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車間改造,「我們覺得卡奧斯平臺可以打通從消費到生產乃至倉儲等整個環節,並且有懂服裝行業的人才,這是我們很看重的。」吳筱傑說,2018年與海爾數字科技正式籤約,成為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服裝行業示範基地。

通過卡奧斯進行的工業網際網路改造,是信息化驅動從硬體到軟體徹頭徹尾的生產過程的全過程的蛻變。吳筱傑保持著天天下車間的習慣——在環球服裝智能製造的車間,數百臺縫紉機轟鳴著,數百張年輕的臉龐專注「織就」著自己的生活。

在數位化生產車間內,自動裁剪完成的面料和內襯即被夾在車間上方的吊掛上,附客戶信息和電子標籤掛在一起,開始在200道大小不同的工序間自動流轉。傳統的人工剪裁完全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動化機器,電腦、投影、機械精妙配合,僅需2分40秒,一件定製的西服就被剪裁成型。

不僅每件產品可以高質完成,每天的生產效率能提高25%到30%,以前定製一件大衣需要一個月,現在只需要7天就可以搞定。

歐洲乃至全球久負盛名服裝行業銷售商H&M、OTTO、Redcats,都是環球的主要客戶,每年從膠州採購各類服裝上百萬件。這足以說明環球的產品質量過硬,但也難掩環球的尷尬——沒有自己叫得響的品牌。

在勞動力成本紅利逐漸消失等行業大背景下, 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重視研發和銷售環節,抓好品牌建設。美國加徵關稅後,環球對美出口也銳減了五分之四……這一切,都倒逼著環球必須抓緊時間打造自有品牌,學會「兩條腿走路」。

作自主品牌,需要摸清楚消費者的畫像,準確抓住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為此,環球與卡奧斯合作打造了個性化定製服務平臺,在這裡顧客既是設計師,又是消費者,在個性化定製體驗設備大屏前,三維量體專用軟體測量採集總肩寬、中腰位、上臂圍等19個部位的數據後,在屏幕上點擊,對面料花型、色系、胸口袋等10多項款式做出虛擬選擇,預定自己喜歡的裡料、刺繡等細節後就可快速生成產品定製方案完成下單,將數據傳輸至車間進行製作、成衣。

以前從量體到製版需要大約一天的時間,現在插上工業網際網路的翅膀,幾秒就可搞定,吳筱傑從事了39年的服裝行業,沒想到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

2019年環球實現了2.2億的產值,創造了470個就業崗位。吳筱傑嘗到了工業網際網路帶來的甜頭,她期待著工業網際網路二期的改造……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芃芃]

相關焦點

  • ...紡織服裝科技創新大會暨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科技創新成果發布會...
    本屆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支持,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主辦,德州市商務局 、德州市民政局承辦,德州恆豐集團、山東金信空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
  • 海爾卡奧斯牽頭「聯合體」,用工業網際網路助服裝產業數位化轉型
    4月19日,在卡奧斯COSMOPlat、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新塘服裝商貿城聯合主辦的「2020廣東服裝大會雲上系列」直播活動中,卡奧斯COSMOPlat推出「產業互聯時代紡織服裝企業的新打法」,不僅與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州紡織工程學會等4家生態資源方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還牽頭成立「服裝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位化轉型試點聯合體
  • 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探索工業網際網路的企業,海爾卡奧斯已經成長為規模最大、生態引力最強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並得到了全世界範圍內的普遍認可。青島雙星打造了全球輪胎行業首個全流程工業4.0工廠,不僅實現生產智能化、個性化,還串聯起銷售和服務,探索輪胎行業新模式、新業態;青島特來電建設智能充電網,所有充電樁接入平臺,實現充電智能調度、利用充電大數據為車輛體檢,沉澱的大數據經過分析可以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決策參考;青島宏大紡機從紡織機械遠程運維突破,銷往全球的清梳聯等產品都能通過平臺實時監控、在線會診,相關數據也可反向用於產品優化和升級
  •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工業網際網路|海爾卡奧斯|智能製造|環球服裝|青島
    我市開展「工業網際網路·膠州在行動」活動以來,推廣應用海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動1817家企業「上雲」,發展個性定製、柔性生產、協同創新等新業態、新模式,支持企業搭建落地一批具有較強區域影響力的行業級專業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帶動相關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提升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 酷特上市 見證青島即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成果
    7月8日,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青島即墨區第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也是即墨區第六家上市公司。  1995年,企業家張代理在青島即墨創立了「紅領」品牌,從事服裝成衣生產與銷售。此後的十餘年間,中國服裝行業發展迅猛,張代理的企業順勢脫穎而出,發展達到了高峰。
  • 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
    本次科技創新大會是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歷史上的第一次,會上對系統內科技創新成果進行了發布,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華紡股份有限公司、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的科技創新項目獲得首屆成果一等獎,其餘11家單位項目分獲二三等獎。
  • 打造工業網際網路「黃埔軍校」 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落戶青島科技大學
    為全面助力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7月15日上午,「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在青島科技大學嶗山校區揭牌。探索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 譜寫新「青科大現象」耿濤在儀式上代表青島市政府向「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揭牌表示熱烈祝賀。他說,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從提出建議到揭牌只用了1個月時間,充分體現了青科大搶抓工業網際網路風口、服務青島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姿態。
  • 2020年「元首杯」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緯編工大賽圓滿落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朱貴銀10月30日,2020年「元首杯」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緯編工職業技能大賽暨全國選拔賽,在元首集團工業園圓滿落幕。來自濟南元首針織股份有限公司的王鳳、青島頤和針織有限公司的萬偉明、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於昌盛獲得個人優勝獎前三名。
  • 青島再提速 引發工業網際網路「核裂變」
    於是,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再次帶隊來到卡奧斯,集結產業專家、投資人、諮詢機構等行業前沿人士,頂格召開了這樣一次會議,總結現階段卡奧斯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發掘更有效的發展路徑和賦能模式,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言獻策,進一步放大卡奧斯和青島領先優勢,提升青島在工業網際網路賽道上的配速,引發工業網際網路「核裂變」。
  • 彰顯國企擔當山東省和晟投資有限公司打造青島特色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鏈
    山東省和晟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即墨區唯一一家以工業網際網路作為主攻方向的國有投資企業,將工業網際網路作為公司的主要板塊,在網際網路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集中發力,通過整合資源引進平臺,從供應鏈上遊到下遊全方位入手,打造了一條具有青島特色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鏈,幫助紡織企業數位化轉型,扶持紡織服裝企業健康發展。
  • 2019中國紡織服裝行業三大年度榜樣揭曉
    在歲末年初之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刊《紡織服裝周刊》繼續以媒體的視角回望行業發展軌跡,連續第十年發布「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度精銳榜」,並在十年之際,首次隆重推出年度」科技驅動榜樣」、「時尚引領榜樣」、「可持續發展榜樣」。
  • 青島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不是從0到1,而是讓100化為生態
    青島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不是從0到1、從無到有的過程,而是一個攢零合整、讓現有基礎整合為生態系統的過程。工業網際網路這個概念,更加側重於工業而不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是手段,工業才是目的。海爾卡奧斯平臺也已成長為比肩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的全球三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之一,聚集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在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中位居第一。
  • ...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關於評選推薦 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關於評選推薦 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 先進工作者的通知2020-12-12 14 : 18 來源:輕工紡織產業處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省級行業協會: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聯合印發《關於評選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96號),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印發《關於2020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評選工作的補充說明》(中紡聯函﹝2020﹞155號),擬評選表彰一批全國紡織工業先進集體
  • 卡奧斯COSMOPlat: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引領者
    作為中國最早一批探索工業網際網路的企業,海爾基於「人單合一」模式,依託自身30餘年製造經驗,推出了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全球率先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卡奧斯COSMOPlat。在紡織服裝行業,卡奧斯COSMOPlat打造了紡織服裝子平臺海織雲,通過定製、採購、智造、銷售等多模塊賦能,助力膠州青島環球服裝實現從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的轉型,生產效率提高28%、庫存降低35%、定製產品毛利率提升至30%以上、交貨期從45天縮短至7天,在同行業產值整體下滑5%的背景下,實現逆勢增長9%。
  • 「雙循環」新格局下丹東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
    來自國家和各省相關行業協會代表、丹東市相關部門以及200餘位紡織服裝企業家齊聚一堂,共享戰略機遇,共話美好願景,共商發展大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貿促會會長徐迎新在致辭中說,紡織行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
  • 海爾卡奧斯,青島老工業中長出的「新物種」
    海爾第一個互聯工廠——海爾冰箱瀋陽互聯工廠在這之後,基於瀋陽互聯工廠的成功經驗和政府越來越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的背景下,2017年4月,海爾工業網際網路平臺COSMOPlat(現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前身)建成。有了這個平臺,海爾開始助力青島傳統企業「變輕」的轉型。紡織業曾是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而紡織機由於工藝複雜,它的日常維修成為這個行業的「痛點」。
  • 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推動獎獲獎企業
    為推進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產品開發工作,樹立行業產品開發的先進典型企業
  • 探索產學研模式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海爾卡奧斯攜手共建工業網際網路...
    校企雙方將搶抓工業網際網路機遇,不斷探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為企業數位化轉型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增強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能力。青島將加快實施網際網路攻堅行動,立足青島製造業基礎與品牌優勢,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這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支撐。希望青島職業技術學院與海爾卡奧斯發揮好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工業網際網路學院的平臺作用,打通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探索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的「青島模式」,為服務青島市建設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戰略,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做出積極貢獻。
  • 濟南舉辦紡織服裝行業產銷對接會,八家企業現場籤約2億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7月24日,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商河縣人民政府主辦,濟南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承辦的濟南市紡織服裝行業產銷對接會在商河縣召開。這次對接會是疫情以來濟南市組織召開的第五場供需對接會。
  • 來TSCI 2020上海紡織供應鏈工業博覽會...
    來TSCI 2020上海紡織供應鏈工業博覽會就是尋找行業機會!這個展會你準備來了嗎?   《探索AI創造力的邊界——人工智慧圖案設計》   《快時尚毛衫數碼印花智能化生產》   《高端女裝柔性供應鏈及對數碼印花的需求》   《愛普生列印頭的特點和在數碼印花領域應用》   《床品數碼印花柔性供應鏈背後的藍海經濟》   《工業數碼設備助力智能製造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