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痛與苦,都是來成全你的

2020-12-15 愛情搖籃

文:愛情搖籃

用最簡單的文字,給你溫暖,給你陪伴,引你成長,助你堅強。

李宗盛的歌曲《真心英雄》中有這樣一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人,總是在經歷風雨與坎坷之後,方能成長出更茁壯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所有的磨難與痛苦,都是暫時的,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痛苦,其實,是成長的最好催化劑。

痛苦,會讓一個人破繭成蝶,不再是毫無起眼的 「毛蟲」,而是漂亮的「蝴蝶」。

這是一個不懈努力與不斷掙扎的過程,一旦走出了困境,便是重生。

一個人的蛻變,終要以失去作為根基,終要以痛苦作為代價。

痛苦,是一段心如刀割的經歷。

那種痛,是痛徹心扉的痛,是肝腸寸斷的痛。

那種痛,會讓人迷茫,讓人彷徨,甚至讓人絕望。

但只要敢於在痛苦中行走,堅定不移地前行,終究會逆襲成功,來個華麗的轉身。

古人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痛苦的逆境,何嘗不是一種錘鍊,成為了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著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痛苦與逆境,其實是人的寶貴財富,既考驗了我們,又成就了我們。

那些成功之人的背後,都是經歷了種種苦難,承受了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而一步步地變強變大,在痛苦中反覆掙扎,在磨難中千錘百鍊之後,成功逆襲。

痛苦,讓人覺醒,讓人成長。所以說,痛苦,其實,也是一種成全。只有經歷了痛與苦,人生才會迎來真正的美好與甘甜。

失去愛人的痛,會讓你成長

愛情,是人生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每個人都會經歷愛情,也許一段,也許兩段,或許多段。

愛情,有甜,也有苦;有甜蜜,也有折磨。

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能如期待般美好與甜蜜,都是一份長相廝守的愛戀。

有的愛情,看似美好,其實是一段痛苦的開始,會讓人受盡折磨,委屈與心酸。

你深愛著對方,可對方根本就不愛你,甚至會常常傷害你,讓你痛心與絕望。

而且,最終會離你而去,留下滿是傷痛的你。

無論對方是以背叛的方式離開你,還是以不動聲色的方式離開你,於你而言,都是一種痛,都是難以接受的結局。

失去心愛之人,是一種痛,是難以接受與忍耐的痛。

心,猶如刀割一樣,靈魂也仿佛被抽走一樣,會讓你痛不欲生。

但正是這種痛,會讓你不再那麼天真。在面對愛情的時候,不會再迷失與衝動,而是能保持理智與清醒。

只有經歷了痛,你才會真正的成長與成熟,退卻自己的幼稚與天真。

只有經歷了失去愛人的痛,你才明白,最應該愛的人是自己,你才懂得認真經營自己,開始從各個方面提高自己,讓自己綻放光芒,而不是蜷縮在愛情裡,卑微討好。

只有經歷了這樣的痛,你才會變得沉穩,當愛情來的時候,也能愛得優雅,是更好的自己,也是更優質的愛人。

吃盡磨難的苦,塑造強大內心

一個人內心的強大,並非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歷盡千帆後的錘鍊。

經歷的磨難多了,承受的痛苦多了,內心自然也就強大了。

曾經的你,可能是弱不禁風的存在,一丁點風雨,就能把你擊倒。

而當你歷經無數的磨難,吃過無盡的苦之後,你再也不是柔弱的存在,而是擁有一顆剛毅的內心,在困難與挫折面前,不屈不撓,不退縮。

痛苦,雖然給了你折磨,同時也錘鍊了你的毅力,並塑造了一顆強大的內心。

強大的內心,是你前行路上不可或缺的存在,能讓你無所畏懼,並戰勝一切風雨與磨難,讓你成為屹立不倒的存在。

苦與痛,是人生中不可逃脫的一部分,但正是這樣的經歷,成就了更好,更出類拔卒,超凡脫俗的自己。

那些無法避免的苦與痛,讓你的心百毒不侵,堅如磐石。

經受失敗的痛,會增益所不能

人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就有失敗,有高峰就會有低谷。

每個人都會有失敗,而跌入低谷的時候。

這樣的時刻,是讓人痛苦的,會讓人心力憔悴,會讓人產生迷茫與絕望。

失敗,意味著失去了一切,曾經站的越高,現在摔得越痛。

但「失敗是成功之母」,只有經歷過失敗,承受了失敗的痛,才會催人上進,更加奮發圖強,不斷努力,重新讓自己登上人生的高峰。

正如《孟子》中寫道的一樣:「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有的苦與痛,其實都是一種歷練,會讓人增益其所不能,能力會得到更大的提高,擁有更大的本事,成為無所不能的難得人才。

當增益所不能之後,會有更大的作為,遠比之前還成功,還輝煌。

可見,痛與苦,也並非完全是一件壞事,而是另一種成全。

當你戰勝了苦與痛,那麼就會「柳暗花明」,就是另一個世界。

巴爾扎克說:「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萬丈深淵。」

人世間,所有的磨難與挫折,所經歷的苦與痛,都是必然的存在,我們無法逃脫。

但你面對苦與痛的姿態,決定了你的未來,你的人生。

當你擁有不畏懼的姿態,有勇氣,有恆心戰勝一切,那些苦與痛便是一種成全,會成就更好的你,成就更好的人生。

-end-

作者:愛讀書、愛寫作、愛思考、敢愛敢恨的北方姑娘。自由撰稿人,幫無數人走出心理困境的情感導師。

相關焦點

  • 當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
    前幾天在知乎上見到有人發問:「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為什麼每次都只讓我一個人來承受?」下面一條點讚量最高的回答是:「你要知道,每一個學會遊泳的人,依靠的,都不是他人的扶持。同樣,世間苦,只可自渡。」曾經有人說:就算我熬過了這場暴風雨又怎樣呢?雨停了,我還要面對這場暴風雨留下來的滿地泥濘。
  • 你總要一個人,熬過所有的苦
    生活是甜的,因為它多姿多彩;生活也是苦的,因為到最後我們都是孤獨的。這世間的大部分事情,都需要我們一個人去承擔。無論怎樣的關係,也只是相識一場罷了。我們終究還是需要一個人熬過所有的苦。不要逢人就訴苦,你要知道,人心難測。也不要逢人就炫耀自己所擁有的,因為這一定會招來妒忌。這個世界上,看你笑話的人,永遠比關心你的人多。有一種現實叫做,除了父母沒人希望你過得好。因為你的成功,就是父母的成功;你的成就,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
  • 不要等我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
    這幾年,我嘗到了這苦頭,不是因為錢,是因為你。1這幾年,我越來越害怕沉默「所有的感情,要有回應才會有美好的故事」,這句話是你說的。回應,是你一句我一答,湊成了一段對話。我們的關係每況日下,所有關係變淡的原因:一個不說,一個不問。光一個人說,另一個不理。這就像煮一碗麵。開始覺得好吃,是每個人都往裡面加東西。你加了番茄和糖,面就甜了。我加了醋和胡椒,又酸又辣。味道不適中,你又加了湯汁綜合。
  • 當你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漸漸開始懂了!
    可事實證明,生活是自己的,苦也好,甜也罷都得自己扛。真正的痛苦無法分擔,真正的快樂也無法分享。把自己痛徹心扉的痛苦告別人,只會給別人徒增傷感,把自己無比高興的事與人分享,也並不見得別人能感同身受。1.熬過了愛情的苦,從此學會更愛自己。
  • 愛不用抱歉來彌補,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祝你幸福
    嗨,我是甦醒的瘋子,請「關注」一下我,謝謝,認識你就是最美好的開始。你走來的時候,我的期待在遠方,你離去的時候,你就是我夢繞魂牽的期待。你不用刻意再疏遠我,當你想放棄的時候,我不會強求你的,只要心中還有那份思念就可以了,你也說過,我們之間沒有誰對誰錯,你在和自己的心做鬥爭,既然我們的想法一樣,就敞開心扉吧,這樣好累的。曾經以為你是我放飛的風箏,只要線在我手中你就離我不遠,可是你卻隨了飛鳥去了沒有牽拌的遠方,飛得好遠好遠,讓我不能再見一面。
  • 每日親近主:苦在你身,痛在我心
    你的傷痛,我心裡都紀念經文:《馬可福音》 8:1~10「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有人給"憐憫」下了這樣一個定義:苦在你身上,痛在我心裡。主耶穌誠然把百姓的疾苦當成他心中的痛。親愛的朋友,或許,憐憫正是你所缺乏的。也.許你更多注意到的是自己的諸多問題和痛苦。然而,當我們伸出手去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時,主耶穌的醫治就會來到,醫治我們的傷痛。
  • 愛到深處是成全,念到深處是不舍
    花開花落,秋去冬來。季節變換,唯有愛,好像在心裡從未變過。曾經在一本書裡寫過這樣一句話:她喜歡你的時候,我便成全她的喜歡。她若不喜歡你了,我便成全我自己。這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最深的愛。我們從骨子裡喜歡那些深情的人,特別是他付出深情,卻又未曾得到的時候,巴不得把全世界都給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劇、看小說入戲太深,但作為觀眾,其實永遠都無能為力。就像他無力成全自己的愛情一樣。我們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深情的人。情深不壽,總覺得是個傷感的故事。
  • 一心一意地愛你,全心全意地成全你
    我愛你,寧願死都不想離開你,可是你卻是發自內心地讓我走,無奈,我在心裡默默地攢足了一千個傷心的理由,才不得不離去。臨別時,心中卻還是一萬個不捨得,因為愛你,我要成全你。我知道離開你,我會很難過,可是因為愛你,我願捨命成全。因為愛你,我說過,無論你做任何事,我都會支持你,所以我得信守承諾,你可以不守諾言,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但我對你一生一心。今生只有你不忠於我,沒有我對不起你,因為在我的心裡,你最重要。
  • 《奪冠》:你成全了這個好時代,這個好時代也成全了你
    人生最值得自豪的是,你有一個好平臺,你成全了平臺,平臺也成全了你。 而如今,你成全了國家,國家便成全你,一起上臺享受榮光時刻吧。 女排最早的大禮,是在1981年,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直面強大的對手,可以讓你迅速成長,急速超越。 當然,倘若經常被對手打得找不到北,你也會一蹶不振。 訓練條件上的差距不是某方面,是全方位; 距離不是一點點,來個百米衝刺就趕上去了; 好比馬拉松,人家已經跑了半程,你才剛剛起步。
  • 人活著:不累,是木頭;不痛,是磚頭;不苦,是石頭(精闢)
    這些年來,我們都活得太辛苦,為了生活奔波勞碌,還沒有好好的喘上一口氣,就又要重新上路;為了不讓家人擔心,總是笑著吞下所有苦楚,獨自扛過那些委屈和無助;別人只覺得你無堅不摧,可事實上,你也很疲憊。你總是看起來雲淡風輕,可誰也不知道你牙齒咬得有多緊;你總是笑起來沒心沒肺,誰也不知道你承受了多少難以想像的傷痛;你從來都不訴苦,誰也不知道你在晚上輾轉反側的睡不著;沒有誰生來就很堅強,只是聽多了無關痛癢的安慰,漸漸地就什麼都不想說了。
  • 最高級的關係,是相互成全
    一個懂得成全他人的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生應該是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對他人所有的成全,最終都是對自己的反哺。1988年,王石對萬科進行股份化改造。當時作為王石朋友的劉元生為了鼓勵王石,投資360萬元買了360萬股萬科。
  • 再卑微的挽留也留不住想走的人,愛而不得相思苦只有自己知道
    再卑微的挽留,也留不住想走的人,再堅強努力的笑容裡,也掩飾不了,心裡藏著無助的淚水,傷害你的不是對方的無情,而是你心存幻想的堅持。傷口有多痛,只有自己知道。這輩子已經很滿意了 ,知道了你的名字,聽過你的聲音,牽過你的手,感受過你的懷抱擁有過你的溫柔。最難過的不是不曾遇見,而是遇見了,也得到了,又匆忙的失去了,然後再心底留下一道疤,你連反抗的權利都沒有…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才覺得這短短的幾句話象把尖刀,行為讓你痛心。
  • 7月底,盡我所能,愛你所有,痴迷舊情,回頭狂追,痴心得以成全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7月底,盡我所能,愛你所有,痴迷舊情,回頭狂追的這幾個星座,痴心終得以成全。在愛情當中,雙魚座也願意為了愛情而不斷的去妥協,直到有一天,雙魚座已經受到了遍體鱗傷的傷害,發現這段感情再也維持不下去的時候,他們才會忍痛放手,而在放手以後,對方似乎也意識到了是自己的問題才導致了這段感情的結束,他們也發現了雙魚座的好,而其實雙方誰都不願意捨棄這段感情,只要兩個人都能夠做出改變,那麼這段感情就一定能夠重來。
  • 關關難過關關過,人生是自己成全自己
    我們經常會聽到他人在喊苦,苦,誰不苦呢?人生苦短這四個字已經簡單告訴了我們一切,我們來到人世間就是要吃苦,在深夜降臨之時,有多少人蓋著被子大聲的哭泣,有多少人在陽臺上默默抽了幾包煙,每個人都非常不容易,沒有一個人可以過簡單的人生,成年人的世界。
  • 佛說:所有相遇,都是緣分,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
    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好痛,尤其是每次看到了你可望不可及的身影。那時候,我的心瞬間被你融化了,也瞬間碎了,淚總是止不住地流落下來……就如今天遠遠地望著你一樣。總是感嘆緣分的玄妙,因為不知何時,我碰巧就遇到了你,不期而遇,滿心歡喜;也感嘆緣分的無情,因為不知是何原因,我們又會分離,猝不及防,始料未及。
  • 你所有吃過的苦,到最後都是照亮你的路
    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總是需要去磨礪,去成長,去經歷一切的悲歡離合,也去體驗這一路的喜怒哀樂,任何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表面看上去平靜無波的海面,其實深藏著遠不止你想像中的那般驚濤駭浪,所以,人生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腳踏實地,帶著一身的風霜雨雪,穿過人潮擁擠的山海,總會站上那片溫柔至極的雲端,你總該要相信的,你所有吃過的苦,到最後都是照亮你的路。
  • 《耶穌二十苦》,一首歌,把耶穌的一生都唱盡了
    詠唱的場所應該是禮拜日參加教堂的聚會之時,歌詞和曲調都是中國風的。詞曲的作者很難找到資料來確定,可猜測是中國的基督教會內部編制的,一切都是以適合中國國情為宜。熟悉聖經故事情節的人可以看得出來,《耶穌二十苦》的歌詞就是概括了耶穌的生平事跡,信徒通過這首歌的學習和反覆詠唱,就可以潛移默化對耶穌一生以及偉大使命有了清晰的概念。
  • 再痛,再苦,再累,都不要想著放棄,因為你想要的還不屬於你
    我覺得最好的狀態就是,我們都不完美,但慶幸我們都願意為對方改變。2:相信時光,會為我們保存所有的溫暖和感動,在清淺的流年裡,慢慢的走,輕鬆的念3:執著是一種負擔,放棄是一種解脫。人沒有完美,幸福沒有一百分,不能擁有那麼多,何必要求那麼多。4:別擔心因絕望而失去的時間。
  • 45歲男子偶遇前妻後當街痛哭:你的幸福,我的痛
    文\璇璣、江左梅娘01.導入多年前,第一次在《粉紅女郎》中聽到劉若英唱《成全》:一個人的成全好過三個人的糾纏我對你付出的青春這麼多年換來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成全了你的瀟灑與冒險成全了我的碧海藍天她許你的海誓山盟蜜語甜言我只有一句不後悔的成全……那時候還不懂歌詞中的痛與成全,更不明白她成全後的灑脫和釋然,如今人到中年再聽才明白,相對於她唱得《後來》,那首《成全》才是一個女人不咎既往、不畏將來的真正勇敢。
  • 青年文藝家速寫23丨王維維: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
    「你知道嗎,大概才三四歲的的時候,媽媽領著我去公園玩,那時候我眼睛比現在大,人比現在好看,每次都會有人圍著逗我,每次都有人問小姑娘長大了要做啥,我都說,『要做演員』。」那時候鞏俐來學校借了畫室拍《畫魂》,好多同學去看,我卻沒有勇氣去看。」這個上海小姑娘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真的很喜歡也很嚮往劇組,「那時候我暗暗跟自己說,我以後也要回到這裡拍戲。」後來,小女孩長大、考學、畢業,真的回到中學禮堂取景拍戲,「不過最激動最難忘的還是回上戲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