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嚮導小螞(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
旅行,需要一顆安靜的心和不停的腳步。不停的遇見,不停的思考,不停的流失自己的思想,不停地更新自己的記憶
我們現在和以前的社會不同了,以前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總打仗,現在我們更推崇的是「和平共處」,所以和以前的時代比較的話,現在的我們那真的是過的「太幸福了」,我們生活的環境,現在看來也是相當的「安逸」了,所以我們要享受生活,並且熱愛它。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我國一「友愛」村莊,「一寨兩國」,這麼說的話,你猜到是哪裡了嗎?
這個地方位於「中緬邊境71號界碑旁」,所以才會這麼稱呼它的,這個地方就是「銀井寨」,它的一側是我們的「國家」,被叫做「銀井」,另一側是「緬甸」,被稱作「忙秀」,走進這個地方以後,並不會感覺到這裡是兩個地方的人,因為這一條界限是以竹棚,水溝等劃分的,也是想表達這一份友好,不分你和我,沒有隔閡的存在,不得不說,都是很用心的了。
所以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景象,咱們自己地方的瓜,順著竹棚就跑到別的「國家」去了,而他們的大母雞跑到了我們的地方下了一個「蛋」,很多這樣的場景,感覺也是十分的可愛,就好像是你送我個禮物,然後我在回你一個一樣,特別的和諧,還會看到很多的「跨國貿易」,你沒有聽錯,具體的形式就是大家一起去買菜,買東西,挑挑揀揀的,這個場景想想也是比較有意思的。
這也還不算完,因為我們國家的「教育」相對他們來說的話是比較好的,所以你會看到很多的小朋友背著自己的小書包,天天「跨國」,一天最起碼也得是兩個來回了,他們一天跨的都要別大多數人一年跨的還要多了,因為這裡這個可愛的特點,滿滿的也是開始發展「旅遊業」,來這裡遊玩的客人們也是非常的多,大家都想看一看,轉一轉這個特別的地方。
不但可以感受這裡的「風土人情」,還可以見證到他們的友誼,不過客人和當地的居民還是不一樣的,村民天天「出國」,但是客人們是不可以的,大家也都是非常的配合,基本上是沒有人和規矩「對著幹」的,不過去看一看還是沒有問題的呀,而且你不過去,也會有人跨過來的,然後看著來自「混血」的大母雞,還有「混血」的瓜。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們記得給我點讚吶。
往期精選
雲南一邊陲村莊部落,因「甩頭舞」走紅,緊靠緬甸人數已不足500
國內唯一持槍合法地,大人小孩人手一把,就在貴州
江蘇一大學「晉升」成功,因改名三本變重點,前途不可估量
北京一低調院校,被稱「中國外交官搖籃」,位列全國百強進步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