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音樂會由保利大劇院聯合揚州唐人古琴御工坊主辦,紫霞雅樂團、唐人琴院、盛唐古琴拍賣、琴動天下和喜馬拉雅FM協辦。力求打造一場聽覺盛宴,讓更多人領略到古琴之美。
古琴音樂會時間及地址:
溫州保利大劇院:9月13號(周四)晚上19:30
無錫保利大劇院:9月14號(周五)晚上19:30
泰州保利大劇院:9月15號(周六)晚上19:30
常州保利大劇院:9月16號(周日)晚上19:30
宜興保利大劇院:9月17號(周一)晚上19:30
音樂會使用古琴
唐人御工坊精製【漢木仲尼式】木胎使用漢代古木,琴徽、琴軫、雁足等選用和田玉,天然大漆配以鹿角及稀有金屬灰胎。 演奏音韻均勻協和,散音沉雄,按音下指靈敏潤透不失遒勁,泛音明亮追遠。
此琴專為2017年第23屆法國巴黎(羅浮宮)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而製作,斫制工期歷時三年。
趙曉霞 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副教授,中央音樂學院BOB優秀導師,丹麥皇家音樂學院訪問學者,國際古琴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琴會常務理事,紫霞琴院院長。師從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教授。
長年致力於古琴藝術的傳承和傳播,她不僅對傳統琴曲的拿捏尤為精到,也是古琴協奏曲、室內樂、跨界作品在國內外上演最多的古琴演奏家。其指導的學生多次獲得文化部「文華獎」、中英國際藝術節、新加坡萊佛士文化藝術節、「平湖杯」全國古琴邀請賽等多項國內外賽事最高獎,其卓越的藝術成就被收錄於大型民族音樂家畫冊《國樂精粹》、《藝術名人錄》等。作為獨奏家曾出訪過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瑞士、法國、荷蘭、丹麥、立陶宛、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及港澳臺等地區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交流演出和學術活動。曾在2014年APEC峰會、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女 童和婦女頒獎儀式等重大國事活動中為各國元首及夫人演奏古琴,獲得高度讚譽。兩度登上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廳演奏古琴。在中法建交五十年周年系列交流中貢獻突出,獲頒「法國榮譽市民」。在東京國際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德國石荷洲音樂節、澳亞藝術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現代音樂節,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日本愛知世博會等演出中廣受好評。趙曉霞受邀與紐西蘭國家交響樂團、雪梨交響樂團、墨爾本交響樂團、阿德萊德交響樂團、荷蘭交響樂團、哥本哈根愛樂樂團、東京愛樂樂團、新加坡節日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等樂團合作。 2011年起參與著名作曲家譚盾【「武俠四部曲」協奏曲】世界巡演。
錄製出版《古琴》、《綠綺琴歌》《虞美人·琴歌》等十多張專輯,多次獲得政府出版大獎。編著教程《中國音樂輕鬆學-古琴篇》(雙語)、《古琴十二課》等,發表學術論文《廣陵散三譜初考》。為電影《孔子》等幾十部影視劇擔任古琴指導與配樂。趙曉霞大氣典雅的形象與傑出的個人魅力及音樂天賦,被譽為世界一流的古琴藝術家。
音樂會節目單
1、《釋談章》——原譜據《北京琴會譜》
簫:喻曉慶 打擊樂:魏然 琵琶:曲錦楠
中阮:吳雪盟 古箏:帥微
重奏:紫霞雅樂團
《釋談章》又名《普庵咒》,此曲莊嚴平和,表現了普庵禪師平安正義的象徵,猶如天地人相互交融,令人進入自然清淨的境界。
2、《流水》——據《天聞閣琴譜》
《流水》是中國第一名曲,春秋時期俞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子期能聽出伯牙琴音中巍巍若高山,洋洋若流水的意境,成為他的知音,千古傳為友誼的最高境界。後來鍾子期逝世,伯牙將琴摔碎再不彈琴。此曲表現了流水由點點山泉到長江大海的種種形象和孔子所講「智者樂水」的智者心靈與水相通的悠遠寬廣的意境。
3、《梅花三弄》——據《琴簫合譜》
簫:喻曉慶
《梅花三弄》最早產生於唐宋之間,最流傳盛廣,最有名的名曲之一,此曲通過歌頌梅花不畏風雪的堅強品格,來讚譽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4 、《離騷》——據《神奇秘譜》
大鼓:魏然
《離騷》一曲具有八百年以上歷史,傳為晚唐陳康士根據屈原同名詩所作的琴曲,樂曲古樸蒼勁、深沉含蓄,表現了屈原愛國愛民,起伏難平的心潮。
5、《 三峽船歌》——李祥霆曲
重奏:紫霞雅樂團
此曲由古琴家李祥霆先生創作與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表現了船夫們唱著勞動號子,一領眾和的緊張激烈的氛圍,借鑑了其他樂器的演奏技巧,大大豐富和發展了古琴的技術表現力。
中場休息
6、《瀟湘水雲》——據《五知齋琴譜》
此曲是南宋琴家郭楚望的代表作,表達了先生在瀟湘水畔北望九嶷山被雲霧所蔽之象,使人有置身於水光雲影,煙霧繚繞的境界。在那後面隱若道出作者對山河殘缺,時勢飄零的感慨,用音樂藝術升華到內心世界去。
7、《欸乃》——《天聞閣琴譜》
中阮:吳雪盟
此曲約四百年前古曲,表現了古代船工縴夫的堅強意志、不平之氣和希望的閃光,是古琴音樂中唯一直接表現勞動音樂的作品。欸乃兩字作為勞動號子聲在此曲中多次變化出現,很有畫龍點睛之妙。
8、《胡笳十八拍》——《琴適》
簫:喻曉慶 打擊樂:魏然
蔡文姬於漢末戰亂中,為胡騎所俘。後為南匈奴左賢王納為妃子,誕育二子。十二年後,待曹操平定中原,派使節重金贖回文姬,令其歸漢。飽嘗數年顛沛困厄之苦的文姬,既抱有歸家的殷切之心,又難忍與夫君子女離別的舐犢眷念、無盡別情。疾風下塵沙勞猝,殤情中落日悽迷。此去經年,便是天涯暌隔,相見無期,琴也蕭瑟。從此離人蹤跡難覓,一枕殘情夢不圓。
9、琴歌《美人兮》——陳欣若曲
琴/歌:趙曉霞 琵琶/人聲:曲錦楠
打擊樂:魏然 鋼琴:高榆楠
簫:喻曉慶 中阮:吳雪盟
作品《美人兮》的靈感,出自屈原《九歌-少司令》中的詩句:「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作品的第一段以樂器演奏為主,旋律古樸悠揚,對古琴曲《梅花三弄》片段進行了引用,充分表達了人們對中國古代美人的嚮往與讚美;第二段系以李白的三首《清平調》為詞創作的琴歌,旋律婉轉雅致,細膩地展現了中國古代美人的絕代風華。
10、《廣陵散》——《神奇秘譜》
《廣陵散》來源於兩千年前,定譜於唐代,出版譜刊於1425年的《神奇秘譜》。表現了戰國時期聶政替父報仇刺殺韓王的故事。樂曲旋律激昂慷慨,表現了正義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在古代被視作琴曲之王。
註:音樂會曲目以演出當天為準
特邀嘉賓
喻曉慶 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青年笛簫演奏家,獨奏演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2001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先後師從於陳啟國、趙松庭、俞遜發、 張維良、王次恆等笛子名家。2006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攻讀藝術專業碩士學位,2008年以優異成績獲取碩士學位。2007年參加新加坡國際專業音樂舞蹈大賽獲器樂專業組金獎。編寫出版笛子專業教材《笛子入門基礎教程》、《竹笛演奏技巧》、《竹笛名曲演奏提示》。發表論文《中國竹笛表現與發展之我見》、《請用耳朵欣賞音樂》、《笛樂中的散文—品笛曲「琅琊神韻」》。發行原創笛簫作品專輯《夏風》、茶禪音樂專輯《茶界Ⅲ》,以主奏身份參與錄製中國Newagey音樂大碟《三時》、佛教音樂專輯《風輕雲淡》、琴歌專輯《虞美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對民族音樂的繼承與發展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大膽的探索。
多次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最高傳媒平臺錄製音樂類節目。在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等國家頂級演出場所參加各類大型演出活動百餘場。先後出訪奧地利、芬蘭、新加坡、 泰國、馬來西亞、 韓國、 日本、 香港、德國 、英國、愛爾蘭、澳門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以嫻熟的演奏技巧、深刻的藝術表達以及儒雅的東方氣質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廣泛好評。
魏然 活躍於當今舞臺上的青年打擊樂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講師。六歲起師從遊永生老師學習打擊樂,199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民族打擊樂演奏家、教育家李真貴教授。在校期間就已在國內多項重要賽事和演出中嶄露頭角,曾獲得「第一屆民族器樂大賽」打擊樂少年組金獎。2005年,以專業第⼀名的成績從附中畢業,並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師從民族打擊樂演奏家、教育家王建華教授。2009年,以優秀的成績被中央音樂學院保送攻讀民族打擊樂碩士研究生。2013年,留校任教,作為民族打擊樂專業教師受聘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與此同時,受邀成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打擊樂專業委員會理事。 作為一位經驗豐富且活躍在國內外舞臺上的青年演奏家, 他至今仍保持著每年數十場的獨奏、重奏和室內樂以及各種類型音樂會的演出頻率,演出曲目涉獵各音樂時期的多種音樂風格。 魏然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和細膩的音樂觸覺,舞臺上具有深沉的感染力。 2012年,他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魏然個人碩士畢業專場音樂會】;他還曾連續三年受邀於臺北舉辦題為【響徹雲霄】的打擊樂系列音樂會。2016年,魏然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了題為【鼓韻薈萃 東西相融】的打擊樂講座與音樂會。他還長期與海內外各大知名樂團合作演出,這其中包括中國交響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央民族樂團,中央歌劇院,中國電影交響樂團,國家京劇院,北京民族樂團, 澳門中樂團,漢堡芭蕾舞及室內樂團,演出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丹麥,德國,葡萄牙,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著名音樂廳進行演出與交流。 2014年,因在「中法文化交流50年」活動中所作出的貢獻,獲得了法國「Selles-sur-Cher榮譽市民」的稱號。 在教學中,魏然的學生除了在國內重要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外,還曾連續指導學生獲得了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保送資格。 他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學院、附中各級領導的肯定,2014年,他獲得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優秀指導教師獎」,2016年,獲得了 「獎教金獎」。
曲錦楠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琵琶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琵琶教育家、演奏家孫維熙教授,在校期間曾多次隨中央音樂學院彈撥樂團赴全國巡迴演出,曾獲「奧美通杯」全國琵琶大賽專業組優秀獎;2006年應香港無極彈撥樂團邀請赴香港演出琵琶彈唱;2008年在中央音樂學院成功舉辦個人碩士畢業音樂會,並出版發行音樂會DVD《思緒》。在校期間在進行琵琶專業的訓練之餘,在演唱方面也展露頭角,多次獲校內外歌曲大賽最佳演唱獎,也參與了許多國內熱播電視主題歌的錄製,2008年為奧運會閉幕式錄製歌曲;2009年為全運會錄製開幕式女聲獨唱,並與多位作曲家合作,展露了琵琶彈唱方面的過人的才華,並在全國多次大型演出中奪得讚譽。
吳雪盟 2003年跟隨楊青老師學習古琴,2009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古琴表演專業,師從陳雷激老師。201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師從趙曉霞老師。後隨姚晨老師學習作曲,2017年考入作曲系攻讀第二專業,師從田田老師。。
主要參與演出:中國音樂學院附中﹠西安音樂學院附中少年民族樂團聯合音樂會,擔任交響音畫《水之聲》古琴獨奏;2017「躬耕書院」青年音樂家培養計劃巡演;文化部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等。並隨中國少年彈撥樂團赴聖比得堡交流,參加與俄羅斯國家民族樂團聯合音樂會;隨「清拉漫彈」室內樂重奏組參加上海音樂學院「南風北頌」民族室內樂藝術周交流演出;隨「曉樂華音」室內樂團赴各地演出。
參與首演作品《牧雲圖》、《Theme with Five Variations》、《漠夕》、《花月吟》等。
參與錄製唱片《詩經》、《琴賞牡丹》等。
2017年獲文化部第六屆全國青少年民族樂器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入圍獎(最高獎)
2017年獲第二屆「平湖杯」古琴藝術展演職業組金獎。
2016年獲AACE紐約國際音樂大賽彈撥類專業A組金獎。
2016年獲首屆「敦煌杯」中國古琴藝術展演職業青年A組銀獎。
紫霞雅樂團 由古琴藝術家趙曉霞創建,樂團成員以中央音樂學院及紫霞琴院古琴學生為主體,曾在2016年G20北京峰會上為二十國貴賓展示古琴藝術,充分展現了中國古琴藝術的獨特魅力,受到讚譽。並受邀在新加坡萊佛士文化藝術節、首屆中英國際藝術節、中日文化交流訪問、趙曉霞古琴獨奏音樂會等國內外賽事及展演中,獲得強烈反響,引起廣泛讚譽。
其代表曲目有《酒狂》《欸乃》《三峽船歌》《廣陵散》等。自成立之日便以專業的水準和典雅的氣質引起廣泛關注,在藝術總監趙曉霞女士領銜下不斷為弘揚和傳承古琴藝術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