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財經作家魯曉芙
美股四次熔斷,每次都上了大新聞。但是,美國債市正在發生驚天大轉變,卻沒有人知道。
美國債市,主要是企業債券和政府債券,也就是國債組成。企業債急跌是意料之中。
至於美國國債,情況似乎很有趣。上周初,10年美債債息連0.4釐也不保,持續跌至歷史新低,但到周末前卻又重返0.9釐上,本周初更重上1釐之上,波動之大,其實可能已經超出一般全球資金避險這麼簡單。
不少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國債近日走勢異常,甚至形容為:有價無市。買賣叫價差距非常大,那麼美國國債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美國和世界資金市場流動性趨緊,已經說了一個多星期,針對此問題,美聯儲上周增加回購操作足足有1.5萬億美元,希望讓金融市場回復正常。可是,令人費解的是,銀行真正透過回購機制申購流動性,涉及的規模其實不多,合共只有1000千多億美元而已,而同一時間反映銀行體系資金鬆緊的部分指標,卻不跌反升,進一步抽升至多年以來高位,銀行體系資金越來越緊張。
很明顯,美聯儲提供的銀行儲備流動性資金,並非是市場真正需要的資金,真正問題是另有原因。
危機之下,很多機構,包括銀行或者企業公司,出售手頭上包括美國國債的抵押品,去滿足流動資金需求。這些美國國債過去被用作抵押品,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要知道過去美國國債是最「硬核」的抵押品之一,非常受金融機構歡迎。現在美國流動性緊張,很多抵押人就把國債釋放出去,賣出去,造成市場上太多人賣出美國國債。
那麼,美國國債的買家在哪裡呢?某些美國投資者直言,金融機構已經持有太多美國國債,根本無意再加倉,導致整個美國國債資金流通機制受到影響。
所以,美國央行要儘快買美國國債。
明白了麼?
相比之下,歐洲人就比較「老實可愛」。歐洲中央銀行18日宣布救市措施,「疫情大流行緊急購買計劃」,總額7500億歐元,相當於歐盟GDP的4%,來維繫歐盟內部金融運作,協助各國避免經濟衰退、社會動蕩。
具體什麼措施呢?歐洲人傻傻的告訴你,將購買政府國債與民間企業證券等金融資產。
看看,歐洲人講的清清楚楚,歐洲中央銀行的錢買政府國債。
美國人卻還在遮遮掩掩, 生怕世界人民知道了"皇帝的新裝"。
美國的QE政策,量化寬鬆政策走到今天,已經成為壓在駱駝身上的一顆稻草了,什麼時候成為最後一根稻草,壓垮駱駝,就要祈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