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營收氫能源企業Nikola市值超福特 國內氫能巨頭迎黃金期

2020-12-22 自主汽車

近期,美國初創領域大熱的氫能源皮卡、重卡企業Nikola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市值高達近300億美元,一舉超越陷入掙扎的福特集團。而Nikola目前尚未有車型量產,營收目前為0,資本市場為何會如此追捧氫能源企業呢?這對我國的濰柴、重汽以及一汽都有哪些啟示呢?

Nikola被華爾街譽為"特斯拉第二",該公司由Trevor Milton於2015年創立。主營業務為純電動皮卡、氫能源皮卡重卡以及加氫站建設。雖然Nikola仍然無營收,但這家年輕的企業已經吸引了包括零配件巨頭博世、IVECO等巨頭的注資。

當然,如果單純停留在畫餅階段,Nikola斷然無法上市。目前Nikola已經推出了Nikola One、Nikola Two和Nikola Tre三款燃料電池車型,上述車型最駭人的地方在於上述產品的長途續航能力強悍,續航可達1200公裡,啤酒巨頭百威英博以及沃爾瑪已經與Nikola達成物流領域合作,在手訂單超14000份,如果量產成功,Nikola營收將迅速爬坡。

除了在重卡這一特斯拉尚未涉及的領域開疆拓土外,Nikola也已經推出了氫能源皮卡Badger,該車型將於6月29日全球開啟預定,直接對抗特斯拉Cybertruck。或許看到這裡,大家以為Nikola仍然是一家以汽車生產製造為主的企業,但Nikola的商業模式或許是促使其市值高漲的最重要原因。

為了促使物流企業等行業巨頭放棄柴油重卡,Nikola創新性地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打包租賃的商業模式(單份租約為7年70萬英裡,打包費用為66.5萬美元),方案包含用車、加氫、維護等所有費用,這也使得此前因加氫制氫設備導致的成本高昂問題迎刃而解,目前Nikola已經將單英裡運輸成本壓低至0.95美元,甚至低於了柴油重卡的0.97美元/英裡。

這份政策與我國新勢力蔚來的服務無憂、終身免費換電方案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Nikola介入用車過程,避免了第三方服務導致的高昂成本。當然蔚來在前期建設換電站以及服務無憂計劃導致了重大虧損,但隨著規模效應的提升,蔚來的換電站進入了政府工作報告,而Nikola則計劃在全美建設超過1200座加氫站,徹底讓物流巨頭用車無憂。

除了Nikola自身攜帶的網際網路營銷服務Buff以外,傳統重卡巨頭的表現也襯託得Nikola更具競爭力。氫燃料重卡領域,豐田重卡計劃今年四季度量產,但產能局限在10臺,而現代、戴姆勒的氫能源重卡的量產時間表已經推遲到了2023年,康明斯的FCEV重卡更是沒有明確時間表。

總結來看,Nikola目前擁有著續航強悍的氫能源重卡,同時伴隨著其覆蓋全美的加氫站建設,Nikola有望成為氫能源重卡領域巨型玩家。同時傳統巨頭對新技術研發表現保守,這都使得Nikola目前市值高達300億美元。

放眼國內,由於氫燃料重卡帶來的無汙染及高續航表現,我國的濰柴、福田等巨頭都參與到了這一輪競賽當中。但國家對燃料電池車的發展缺乏一個詳細的規劃,同時廠商們對加氫基礎設施的建設目前也缺乏明確時間表。

或許,類比電動車發展浪潮,特斯拉的成功帶動了國內一批新勢力的誕生。如果Nikola在資本市場取得成功,國內的氫能源車初創企業也有望誕生出下一個蔚來。或許,要真的擊敗Nikola,還是需要氫燃料車領域的蔚來、小鵬汽車才行。

相關焦點

  • SK集團收購美國氫能巨頭Plug Power股份
    近日,SK集團旗下SK控股公司和SK E&S宣布,投資1.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收購美國氫能行業巨頭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9.9%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 氫能源駛入快車道 石油企業如何搭上順風車
    這一規劃為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出戰略性方針指引,也為氫能源行業和市場發展帶來定力和信心。這些最新的發展動向將給油氣行業帶來什麼影響?中國石油企業應如何搭乘氫能源發展快車道上的「順風車」,助力能源轉型升級。  抓住新機遇 密切關注氫能源布局  隨著國家政策對氫能和可再生能源的逐步加碼,各地氫能規劃、產業布局熱情持續高漲。
  • 氫能源行業深度報告:「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按照 2019 年發布 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國內氫能從制氫到用氫發展路徑逐漸清晰, 有助於我國提早進入能源自給自足的氫能社會: 制氫產業:短期優先選用工業副產氫,中期採用化石能源制氫結合碳捕捉技術, 長期採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 氫能儲運:將按照
  • 南海再迎氫能盛會,打造千億產業集群!
    「氫」裝上陣:  眾多全球首發產品亮相 覆蓋「水陸空」  作為國內最大的氫能展會,第四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2020)吸引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以及南海氫能重點企業攜手最新的氫能技術和產品亮相。多款自主化國產化生產的氫能產品全球首發也備受關注。  電堆被譽為燃料電池的「心臟」。
  • 聚焦氫能發展 6位行業大咖共話氫能源產業未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朱貴銀9月17日,「開放淄博 氫城獻禮」2020中國氫能源發展高峰論壇上,來自北京億華通、空氣化工產品、德國林德、吉利客車、山東東嶽、淄博安澤等6家企業的代表,圍繞「氫能產業鏈實踐與思考」這一議題
  • 2500輛垃圾車合作終止,氫能汽車第一股尼古拉變成獨腳獸
    但對於一家沒有產品、依靠商業模式預期支撐估值的氫能第一股尼古拉來說,這就算是個壞消息。畢竟,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本質是製造業,貨幣潮水退去,沒有產品、沒有巨頭公司站臺、又缺少市場訂單加持的尼古拉如同裸泳!原因是這波行情不炒概念,炒業績如表1所示:海外多隻燃料電池股票股價持續上漲的背後,是燃料電池企業業績的快速上升和全球範圍內氫能產業發展趨勢的確立。表1 企業營收狀況 單位:億美元
  • 江龍船艇氫能源船艇正在研發中,威孚高科有序推進氫能產品研發
    「氫問董秘」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進行提問和相關企業的回覆,每天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的氫能發展動態。漢纜股份問:你好,介紹下上海勁動力科技公司主要供貨給哪些大型企業?謝謝,領導!
  • 林德大中華區總裁李臻旻:中國有望成為首個氫能源商業化的國家
    氫能作為未來發展潛力最大的清潔能源之一,近年目前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國處於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氫能源尤為重視。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應力爭經過15年地持續努力,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應用,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
  • 中國TWS耳機巨頭,市值上千億,年營收351億元
    而且歌爾股份也是因為抓住了TWS耳機的風口,才得以迅速成長為千億市值量級的企業。資料顯示,歌爾股份創辦於2001年,主要從事聲光電精密零組件及精密結構件、智能整機、高端裝備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現已是全球布局的科技創新型企業,且在多個領域建立起綜合競爭力。
  • 深化氫能產業鏈布局 氫能產業化進程拉開大幕
    如果說2020年是中國氫能產業的「政策元年」,那麼2021年將是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元年」。2020年,很多企業都開始在氫能產業化上著力並初見成效。一個多月前,中國氯鹼行業的龍頭企業鴻達興業(證券代碼:002002)攜手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供應商法液空加速液氫高端布局,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液氫民用的產業化發展。
  • 從焦爐煤氣到氫能汽車 瞧瞧山西美錦能源晉中氫能源
    山西美錦能源晉中氫能源項目沙盤。新華網 發初冬時節,寒意初現,位於山西綜改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瀟河產業園的山西美錦能源晉中氫能源項目現場,仍在加緊施工中。氫能作為公認的清潔能源,是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山西美錦能源晉中氫能源項目是山西省集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氫燃料商用車為一體的氫能源利用項目。此項目利用焦炭產能副產焦爐煤氣提取的氫氣作為汽車燃料,通過完善煤—焦—氣—化一體化發展產業鏈,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布局。氫燃料電池公交車。
  • 德威新材牽手高校 發力氫能源車生產
    12月8日晚間,凱龍股份發布公告,參與投資設立的氫能源產業基金——深圳市君豐華盛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的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於12月6日與國家能源集團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在京籤署了合作協議。
  • 新能源背後的國運之戰,中國電能VS日本氫能,究竟誰才是未來?
    近期,日本政府計劃在2035年禁售燃油新車,這個消息傳出來後,坐擁世界最大的汽車企業的豐田章男對外表示目前電動車已經被過度炒作,發展電動車並不能很好的解決能源問題,而且會造成更多的汙染,尤其是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的特斯拉,也是被高估的,同時豐田也表示,電能只是過渡,氫能才是未來。
  • 電動新能源汽車還未普及,氫能源汽車出現了,哪個才是未來主流?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能源,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開發氫能已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氫能源氫能源有很多優點,氫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氫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態貯存於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廣泛的物質。
  • 許國專訪:佛山將發展氫能遊艇、氫能飛機
    從10月26日舉行的2019聯合國開發署氫能產業大會,到上周舉行的佛山氫能產業交流峰會暨世界首條商業運營氫能源有軌電車上線儀式,世界的目光一次次聚焦佛山的氫能產業。佛山在氫能產業發展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nikola
    與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不同,北美市場更加偏愛皮卡車型。 nikola
  • 美錦能源「花式減持」引質疑 「氫能第一股」為何對資金如此渴求
    公司2019年中報顯示,代表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別為0.8、0.68,遠遠低於2與1的正常值。不僅如此,美錦能源今年5次被列為被執行人,。但公司仍未引以為鑑,今年其已多次宣布新建氫能源項目,預計投入資金至少200億元。深交所因此質疑該公司存在炒作配合股東減持的情況。但在這之後,美錦能源似乎仍未收手,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繼續減持,這到底是為何呢?
  • 氫雲周報:多地將氫能納入新基建行動方案,德國通過氫能戰略
    「氫雲周報」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包含政策、行業投資、市場行情等板塊,每周一期,為大家整理國內外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最新行業動態。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各國氫能政策與風向,掌握各地與企業的氫能發展動態。接下來為您奉上2020年6月7日-6月13日「氫雲周報」。
  • 美錦三代押寶氫能再創業
    飛馳汽車,有望成為國內市場「氫能源汽車第一股」。而美錦能源,也成為山西首家「試水」旗下資產分拆並擬創業板上市的上市公司。本次分拆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市值,增強公司及所屬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繼續在浙江嘉興對氫能源投資加碼。
  • 美錦能源麾下晉中氫能源項目投產
    10月10日,山西省開發區2020年第二期項目集中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三個一批」活動舉行,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專程來到「投產一批」項目代表山西美錦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氫燃料商用車零部件生產項目現場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