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社
本報記者 茹陽陽 吳可仲 北京報導
11月26日,玉禾田環境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玉禾田」,300815.SZ)公告稱,經董事會同意,玉禾田與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速」)共同出資1億元設立合資公司,其中玉禾田擬出資5100萬元,持股51%。
此前,11月21日玉禾田曾公告,擬以2.9億元受讓山東高速(深圳)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速深圳公司」)45%股權。相關公告顯示,交易標的山東高速深圳公司為山東高速旗下孫公司。
玉禾田方面表示,此次對外投資是希望通過混改及新設合資公司的方式,將山東高速在山東省的高速公路特許經營權資源與玉禾田的服務優勢進行整合。
正謀諮詢副總經理韋佳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玉禾田此次收購可能是為了綁定國資關係,方便其今後拿單。因為玉禾田主營的環衛類業務,依靠投標拿單來開展,與地方國資緊密合作更有利於業務拓展。」
2.9億牽手國資
玉禾田是一家由深圳起家的民營環衛企業,主營包括市政環衛和物業清潔等業務。
今年初玉禾田剛剛登陸創業板,募資9.6億元,其中計劃投入「環衛服務運營中心項目」6.8億元、「智慧環衛建設項目」0.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2億元。
玉禾田10月末披露的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31.5億元,同比增長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億元,增長121%;應收帳款10.9億元,增長31%;負債18億元,增長21%。負債率為41%。
11月18日,就上述山東高速深圳公司45%股權的轉讓,玉禾田與山東高速子公司籤署《產權交易合同》。雙方約定2.9億元交易價款中,玉禾田先付1.16億元;餘款1.74億元於2020年底前付清,並以受讓標的公司45%的股權提供擔保。雙方還同意,玉禾田向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繳納的2000萬元交易保證金,直接抵作轉讓價款的一部分。
據悉,此次的交易標的山東高速深圳公司,其經營範圍包括受託資產管理、投資管理、股權投資和受託管理股權投資基金。
而交易出讓方的母公司山東高速,是一家由山東省國資委間接控制的上市公司。山東高速近年業績欠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75.8億元,同比下滑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4億元,下滑38%。
此外,玉禾田和山東高速所設合資公司為「山高玉禾田(山東)城市運營服務有限公司」,其業務仍以環衛為主,包括城市綠化管理、農村生活垃圾經營性服務、物業管理、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等。
玉禾田方面表示,截至11月26日,其與山東高速所設合資公司尚未開展具體業務,且後續資質辦理、項目落地、經營管理等均存在不及預期的風險。
再融資計劃流產
其實在此次牽手國資之前,玉禾田正在謀劃一起30億元的定增方案。
8月19日,玉禾田連拋多份定增公告,表示公司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募資30億元,發行價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的80%。所募30億元擬投入「環衛裝備集中配置中心項目」20億元、「環衛信息化及總部運營管理中心項目」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6億元。
9月30日,玉禾田收到來自深交所的相關問詢函。問詢函顯示,玉禾田從首次募資9.6億元至此次定增30億元間隔不足7個月,且前次募資僅使用33%。同時,深交所還對玉禾田兩次募投項目是否存在重複建設、共用廠房及設備,近期是否持有較大金額財務性投資等進行問詢,並要求公司說明該次募資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面對深交所的問詢,玉禾田方面10月12日表示,將會同中介機構及時進行回復。不過,一個月後的11月13日,玉禾田方面態度反轉,表示因對問詢函的回覆尚未完成,決定終止30億元定增計劃。
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至7月,玉禾田曾多次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3月份,玉禾田股東大會還批准將閒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額度,由4億元增至12億元。
對於上述募資終止、購買理財產品等問題,記者多次向玉禾田方面致電、致函採訪,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此次定增有圈錢的嫌疑,面對深交所的嚴格盤問只好作罷。」註冊國際投資分析師李朔向記者分析道,「公司半年報披露帳面現金8.8億元,應該是不缺錢的;年初募集的9.6億元只用了三成,不到7個月再次募資30億元,且部分募集資金並未給出明確用途。」
李朔還表示:「折價定增往往會損害到小投資者的利益,而且缺乏監督的定增和盲目擴張,並不利於股東利益最大化和行業有序發展。」
韋佳告訴記者:「玉禾田取消30億元定增,核心原因可能是募投項目合理性不足,這也是監管問詢的重點。而上市公司無法就此給出合理答覆,所以選擇撤回本次定增申請。」
韋佳具體分析道:「玉禾田30億元募資中,預計投入4億元的『環衛信息化及總部運營管理中心項目』與IPO募投的『環衛服務運營中心建設項目』和『智慧環衛建設項目』功能非常雷同,且公司也並未詳細披露上述項目的關係和區別。此外,公司目前資金流動性尚可,6億元全部補流並不合理;目前公司負債率41%,較環境與設施服務行業平均63%低不少,還存在進一步增加槓桿的空間。」
「另外,玉禾田2020年1月上市,時隔7個月即再次巨額募資,結合大股東並不參與認購本次定增的操作,還有今年8~9月份公司股價仍在高位橫盤,圈錢跡象比較明顯。同時,我也關注到本次定增的定價為基準日8折,而監管對8折定增態度還不明朗,這可能也是選擇撤回的原因之一。」韋佳說道。
(編輯: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