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支付12億元「買和解」 仍面臨多重風險

2020-12-23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 毛可馨

已經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到粉單市場近5個月的瑞幸咖啡,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與此同時,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也發布聲明稱,公司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瑞幸咖啡為何能通過支付和解金的方式與SEC達成一致?瑞幸支付和解金後,是否意味著公司安全落地?未來還將面臨哪些風險?

對此,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了多位法界、學界以及行業專家了解到,在美國司法框架下,信披訴訟案件當事人選擇和解較為普遍,就瑞幸咖啡而言,雖然與SEC達成和解,但其還面臨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以及司法調查的法律風險。

另一方面,今年以來,瑞幸咖啡經營實體已經連續受到有關主管部門的處罰。未來瑞幸咖啡在融資擴張以及持續盈利等方面仍將面臨很大挑戰,當然也不排除其走上良性發展的可能。

1.8億美元達成和解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瑞幸違反了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上報、帳簿和記錄以及內部控制條款。在沒有承認或否認這些指控的情況下,瑞幸同意達成和解,支付1.8億美元罰金以解決這些指控,不過和解方案仍需法院批准才生效。

據SEC公告,這項罰款可能將用於開曼群島的臨時清算程序中,瑞幸向證券持有人支付的某些款項。向證券持有人轉移資金將需得到中國有關部門的批准。除民事罰款之外,和解條款還包括一項永久禁令,即永久禁止瑞幸及瑞幸相關人士違反訴訟中提及的聯邦證券法,包括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10(b)條等。

隨後,瑞幸咖啡在微博發布聲明:瑞幸咖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瑞幸咖啡將持續配合監管,將合規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同時,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將繼續保持公司穩定經營,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

受此消息影響,瑞幸咖啡股價在美股粉單市場的交易中大幅上漲,最高漲幅超90%。

司法和解應用普遍

瑞幸咖啡為何能通過1.8億美元罰款與SEC達成和解?中概股後續面臨同樣的問題時,能否也採取和解方式解決?

植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皓熟悉美國證券市場,他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在美國司法框架下,雙方和解這種處理方式是比較常見的,此前也有許多公司與美國監管部門尋求和解的案例,對雙方來說都可以節省訴訟成本。

周皓分析,和解條款中的永久禁令具有一定警示性作用,「下不為例」說明SEC認為瑞幸的行為性質比較嚴重,因此必須將永久禁令納入和解條款中才足以保護投資者;罰金數額一般是由雙方律師商議得出,「只要法院認為和解的條款是公平合理的,一般情況下法院最終都會批准和解,就瑞幸案件來說,1.8億美元罰金數額並不算小。」

實際上,在美國大多數信披訴訟案件,大部分都是以和解方式達成賠償協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記者表示,「訴訟曠日持久,最終也只是獲得賠償,不如達成和解,這是在美股非常常見的一種操作,和解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在美國,違規有時候也是一種模糊化處理,和解一旦達成,就指定財務報表期間的訴訟會停止,但如果有新的違規被發現,依然會被再次訴訟。」

美股維權律師、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郝俊波曾代理過瑞幸咖啡的投資者集體訴訟。他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訴訟中達成和解,避免進入訴訟程序,在美國比較常見。「這樣可以節約訴訟成本,而且作為監管機構,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賠償。既然公司已經主動通過和解形式願意支付賠償,相當於懲罰的目標已經實現。」

盤和林還表示,中概股遇到類似的問題,都可以採取和解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和解是需要投資人同意,而投資人一般是律所代理。律所會對賠償金額形成一個預期,和解一般需要雙方賠償金額較為接近的時候才會有效。」

仍有多重風險

雖然與SEC達成和解,但並不意味著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的結束,其仍將面臨不少風險。

首先,與SEC達成和解並不影響其他主體發起的訴訟。

周皓稱,瑞幸目前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來自股東集體訴訟和美國司法部的訴訟,「SEC是證券領域的獨立監管機構,美國司法部扮演的角色有點類似於公訴方,瑞幸不一定能逃脫這方面的追責。但是與SEC的和解將有助於在後續案件與其他各方達成和解。」

郝俊波也表示,儘管瑞幸咖啡與SEC取得和解,但是美國司法部針對瑞幸咖啡高管的調查,以及投資者集體訴訟仍在推進中。當然,與SEC和解,為瑞幸咖啡在另外兩個案件中爭取到了緩衝、和解、調解的餘地。

在此案中,瑞幸對SEC的指控並未表明態度。「它既不能承認,又不能否認,可能是考慮到後期仍將面臨許多訴訟,現在的表態可能會對後面的訴訟造成影響。」周皓表示。

其次,業內認為國內監管機構對瑞幸咖啡的責任認定不會豁免。盤和林表示,國內方面,是以中國制度來審查瑞幸咖啡。「作為公眾企業,由於財報虛假披露等問題,監管機構不會豁免瑞幸的相關責任,但處罰的力度應該不會太重,因為瑞幸虛假財報主要的受害人是美股的投資人,所以訴訟官司主要還是在美國。」

就證券監管而言,郝俊波認為,瑞幸咖啡的經營實體在國內,受中國相關監管部門的管理,但上市公司主體為開曼群島註冊,且在美國上市。按法理而言,中國證監會的管轄權是對國內上市企業,如何行使對其他國家上市的國內經營實體的監管,在法律實操中還是空白,「據我所知,中國證監會此前受美國證監會的委託,對瑞幸咖啡在國內的實體進行調查是有法可依的。」

實際上,今年以來,瑞幸咖啡經營實體已經連續受到國內有關主管部門的處罰。7月,財政部公布瑞幸財務造假事件調查結果,認定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其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

9月,市場監管總局及上海、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包括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以及43家第三方公司在內,與瑞幸造假相關的45家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共計6100萬元。

10月1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車行天下諮詢服務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決定。決定書顯示,5家公司均被頂格處罰200萬元。

目前,財政部針對瑞幸咖啡的具體處罰措施尚未公布,這並不意味著其已經得到豁免。

未來面臨不少挑戰

「瑞幸咖啡支付和解金之後,最大的問題有兩點,其一是融資,其二是盈利。」盤和林表示,其燒錢發展擴張模式是否可以持續並不確定。

「現階段,瑞幸咖啡已經退市,那麼後續維持運營的資金從哪裡來,以前可以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來維繫門店運營,現在看很難。而且盈利亦是個大問題。所以,流動性風險、債務融資風險等等可能會接踵而至。」盤和林說。

在周皓看來,雖然現在看起來瑞幸的經營狀況比較平穩,但該事件距離結束還很遠,瑞幸的命運依然難測。「從以往安然公司等案例來看,能從財務造假中生存下來的公司不多,即使活下來,公司仍然可能需要相當長時間洗去信用汙點。」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看好瑞幸咖啡的未來。就實體經營層面而言,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表示,雖然受資本端的影響,但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仍有可取之處。「今年以來,在疫情的影響下,整個消費行業景氣度下滑,而瑞幸咖啡開了400家門店,單店營收以及整體現金流相對不錯,品牌效應疊加規模效應。此外,瑞幸咖啡在創造就業崗位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未來其還是有可能會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

郝俊波表示,目前來看,瑞幸咖啡公司仍然在正常經營,如果未來能夠產生持續盈利能力,依然不排除其可以重新上市。「瑞幸咖啡畢竟是法人實體,如果未來公司的責任高管全部換掉,而且能夠產生持續的盈利增長,或者有新的滿足上市的條件,不排除它重新上市。」

相關焦點

  • 收入造假21億,花12億買和解!瑞幸咖啡未來何解?
    證券時報·e公司消息,已經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到粉單市場近5個月的瑞幸咖啡,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
  • 收入造假21億,花12億買和解!瑞幸咖啡未來何解?律師:不排除重新上市
    來源:e公司官微已經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到粉單市場近5個月的瑞幸咖啡,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
  • 瑞幸咖啡付12億元與SEC和解,還需幾億與投資者和解?
    來源:野馬財經作者 | 宋冠宇來源 | 野馬財經昨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瑞幸咖啡同意支付近12億元罰款就造假案達成和解,這對於瑞幸咖啡而言,是否就是終局呢?事實上,除了與SEC達成和解,瑞幸咖啡未來還將面臨集體訴訟賠償。
  • 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達成和解 未來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原標題: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達成和解,未來還能好好賣咖啡嗎?面對這項指控,瑞幸咖啡則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以和解SEC的這一指控。   而在國內,監管層也對瑞幸咖啡採取了行動。
  • 瑞幸咖啡與SEC達成和解,支付1.8億美元罰款
    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周三指控瑞幸咖啡嚴重虛報公司營收、費用和淨運營虧損,以此欺騙投資者,試圖使其看起來像是實現了快速的增長和提高了盈利能力,並達到該公司的盈利預期。瑞幸咖啡則已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以了結該委員會的這一指控。
  • 瑞幸咖啡賠付11.75億元!就財務造假事件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
    半島全媒體記者 呂華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人民幣),對其財務欺詐指控一案進行和解。
  • 瑞幸咖啡造假案達成和解 SEC表示,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17日訊(慧蘭)今日,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瑞幸咖啡表示,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瑞幸咖啡將持續配合監管,將合規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同時,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將繼續保持公司穩定經營,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
  • 瑞幸咖啡將支付1.8億美元與SEC達成和解
    12月17日,瑞幸咖啡將支付1.8億美元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起的指控達成和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此前指控瑞幸咖啡虛報收入、開支和運營虧損,給投資者造成公司業務快速增長的假象。  當地時間周三S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至少從2019年4月到今年1月期間,瑞幸咖啡故意偽造了逾3億美元的銷售額。
  • 罰金近12億,8500萬杯拿鐵才能掙回來?瑞幸咖啡與美國證交會和解
    來源:中國財經報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6日,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金(約合人民幣近12億元),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視頻按照其App上「拿鐵」13.75元/杯的折扣價計算,瑞幸咖啡要賣出超過8545萬杯拿鐵才能「掙回」這筆罰款。北京時間今天上午,瑞幸咖啡在公司的官方社交媒體帳號上也發布了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的消息,並表示,公司和門店現在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
    瑞幸咖啡宣布將支付1.8億美元,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其進行的會計欺詐指控達成和解。本周三,SEC在紐約南區的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瑞幸咖啡違反美國聯邦證券法的反欺詐、上報、帳簿和記錄以及內部控制條款。
  • 罰金近12億,賣8500萬杯拿鐵才能掙回來?!瑞幸咖啡與美國證交會和解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6日,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金(約合人民幣近12億元),與美國證交會達成和解。北京時間今天上午,瑞幸咖啡在公司的官方社交媒體帳號上也發布了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的消息,並表示,公司和門店現在運營穩定、經營正常。此前,美國證交會對在美上市的瑞幸咖啡提起訴訟,指控其虛報營業收入、隱瞞公司支出和淨虧損,試圖使報表呈現出公司營收快速增長、盈利能力提升的假象,欺騙投資者。
  • 瑞幸造假案將支付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瑞幸咖啡是否就此起死回生?
    說起瑞幸咖啡大部分人應該挺熟悉的,在街道上或各種外賣平臺上時不時能看到他們的門店身影,而年初爆出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新聞讓大家更是記憶尤深。
  • 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 將持續配合監管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將持續配合監管瑞幸咖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表示將持續配合監管。12月17日,瑞幸咖啡官微發布聲明稱,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瑞幸咖啡將持續配合監管,將合規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同時,瑞幸咖啡還表示,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將繼續保持公司穩定經營,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
  • 瑞幸咖啡造假案1.8億美元達成和解 事件前因後果
    IT商業新聞網12月17日訊 針對虛報收入等指控,16日,美國證交會表示,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以達成和解。今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營運長偽造交易22億,引起業界的強烈關注。  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證交會稱,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以了結該委員會的這一指控。
  • 瑞幸咖啡回應和解 說了什麼?_中國網
    瑞幸咖啡回應和解 說了什麼?A- 【瑞幸咖啡回應和解】12月17日早間,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瑞幸咖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
  • 瑞幸咖啡被罰1.8億美元:與美國SEC的和解對瑞幸意味著什麼?
    瑞幸認罰,不認罪文/李惠琳 編輯/ 譚璐持續了8個多月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瑞幸選擇以「破財消災」的方式了結。12月17日,瑞幸咖啡發表聲明,稱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同意向SEC支付1.8億美元的民事罰款。
  • 停牌5個多月,「和解」能否為瑞幸咖啡破冰?
    在納斯達克停牌5個多月後的今天,瑞幸宣布「和解」了。北京時間12月17日上午,luckincoffee瑞幸咖啡微博發布聲明稱,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因為造假事件,瑞幸咖啡從風光無限到跌落神壇,甚至徘徊於生死邊緣。瑞幸咖啡似乎距離「死亡」僅一步之遙。然而,瑞幸咖啡業績造假事件在8個月後,「劇情」迎來反轉。12月1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達成和解,並恢復交易。
  • 瑞幸咖啡1.8億美元和解金,受害者能分多少?
    圖/聯商圖庫在懸崖邊緣徘徊的瑞幸咖啡,迎來喘息的機會。12月17日,據主流媒體報導,瑞幸咖啡將與SEC(美國證監會)達成和解,支付1.8億美元換取後者對其放棄會計的欺詐指控。這次和解,瑞幸咖啡既沒有承認也未否認指控。對此,瑞幸咖啡董事長兼執行長郭謹一表示:「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的這項和解反映了我們的合作和為補救而作出的努力,使得公司能夠繼續執行其商業戰略。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致力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內部財務控制系統,並在合規和公司治理方面堅持做到最佳的實踐。」 那麼,和解對瑞幸咖啡有哪些實質影響?
  • 瑞幸咖啡造假案1.8億美元達成和解,留下的思考與未來期待
    12月17日凌晨消息,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因此,有網友評論稱:1.8億美元,這得有多少杯「小藍杯」!瑞幸咖啡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公司已經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員工的偽造交易行為調查達成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