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講壇】​陝西省名中醫裴瑞霞教授運用「和法」調氣機增...

2020-12-11 澎湃新聞

【名醫講壇】​陝西省名中醫裴瑞霞教授運用「和法」調氣機增津液治癒習慣性便秘一例

2020-12-0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便秘是指以排便次數減少(每周排便<3次),糞便幹硬難下,或糞質不幹但排便困難為主要表現的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本病在不同年齡段人群中均普遍可見,有研究表明,便秘在我國患病率以達4%-6%,其發生與工作壓力過大,精神心理因素 (如焦慮、抑鬱),飲食結構的改變(如低纖維素高脂高糖高鹽飲食、飲水減少、蔬果攝入過少),不良生活方式(如久坐少動、作息紊亂、不定時大便、熬夜)、濫用瀉藥等均有所關聯。長時間便秘經久不愈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極大困擾,甚者會誘發或加重其他疾病,如痔瘡、肛裂、結腸黑變病、腸癌等肛腸疾病;心肌梗死、心絞痛、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肥胖、皮膚危害(面色晦暗、皮膚粗糙、黃褐斑、痤瘡)等其他疾病;亦可導致抑鬱或焦慮等。

現階段,西醫治療便秘常以對症為主,多用瀉藥,但該法治標不治本,易出現藥物依賴性,一旦停藥致使症狀反覆發作,不良反應較多。此外,隨著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的進展和治療理念的轉變,人們不再一味的單純追求便秘臨床症狀的改善,更加注重整體調節和生活質量提高,而中醫治療特色之一就是強調整體調節和辨證論治的個體化和精準化。因此,中醫藥在便秘的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裴瑞霞教授是陝西省名中醫,秦晉高氏內科學術流派第四代代表性傳承人,臨床工作30餘年,繼承恩師高上林先生「和法」之思想,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內科諸病及各類疑難雜病,臨床療效顯著,深受患者讚譽,筆者有幸跟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裴教授治療習慣性便秘並取得顯著療效案例分享如下。

醫案實錄

王某某,女,76歲,2020年09月24日初診,主訴:便秘20餘年,患者訴20多年來大便質硬難解,伴排便費力,初服用中成藥「麻仁丸」及西醫緩瀉藥(具體不詳)可排便,後症狀逐漸加重,服西醫緩瀉藥物及外用開塞露均無明顯效果。現症見:糞質乾結如羊屎,排便費力,1-2次/日,伴見怕熱,汗出,頭暈,走路搖晃不穩,食納可,夜休差,入睡困難,小便調。平素易生口腔潰瘍。既往有「腦梗死」病史3年。舌紅,苔白,脈弦細。中醫診斷:便秘,辨為氣機鬱滯,化火傷陰證,治以行氣通便,滋陰潤燥為法。方選小柴胡湯合小承氣湯加減,具體藥物如下:北沙參15g,醋柴胡10g,姜半夏10g,甘草6g,枳實15g,厚樸10g,白芍30g,大黃6g,知母15g,鬱金10g。12劑,水煎服,日1劑,分早晚飯後30分鐘溫服。並囑患者適度活動,避免久坐少動,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心情舒暢。

二診(2020年10月15日):患者訴服藥後頭暈、汗出明顯減少,出現口唇潰爛,大便仍乾結難下(質地較前稍改善),走路搖晃不穩,食納可,夜休可,小便正常,舌紅,苔薄白,脈弦細。上方去知母,加黃芩10g,並將上方中白芍用量調整為20g,大黃用量增加至10g。共6劑,水煎服,分早晚飯後30分鐘溫服。

三診(2020年10月22日):服藥後大便正常,質地不幹,1-2次/日,口唇潰爛明顯好轉,食納可,夜休可,小便調。舌紅,苔薄白,脈弦細。患者大便正常,守上方繼服12劑,服法同前。

四診(2020年11月05日):患者訴走路搖晃較前減輕,餘無不適,食納可,夜休可,二便調。舌紅,苔薄白,脈弦細。上方加丹皮15g,川芎10g,繼服12劑。

五診(2020年11月19日):患者訴走路搖晃明顯好轉(偶有行走不穩),餘無不適,食納可,夜休可,二便調,舌紅,苔薄白,脈弦細。上方去黃芩,大黃減為6g,加玄參20g,繼服12劑,服法同前。

按:裴瑞霞教授從中醫整體觀念出發,認為便秘不是一個獨立的症狀,其病位雖在大腸,但與脾胃肝肺等臟腑氣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金匱翼•便秘》雲「氣內滯而物不行」,明確提出了便秘的發生與氣機壅滯有關,基於此,裴教授認為,引起便秘的原因雖各不相同,但究其本質乃是大腸傳導功能失司,氣機不暢,糟粕內留所致。肝主疏洩,調暢氣機和調節情志,情志不遂則肝氣鬱結、氣機升降失常,以致「諸氣怫鬱,則氣壅於大腸,而大便乃結」;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失於運化,則清氣不升,水谷精微不能輸布,濁陰不降,糟粕不能下行,腸腑傳化失常,故而便秘;《血證論》雲:「肺氣不降則便結。」肺主一身之氣,若肺不得宣,則氣不能下、腸腑不通,故而便秘。肺失肅降,則津液不能下達,亦致便秘發生。故而,裴教授在治療本病時尤為注重調暢氣機。裴教授言「中醫治療便秘,並非簡單的攻下而已,一定要審證求因,仔細辨明病因病機,切中病機,直達病所,其中尤其要重視氣機和津液在便秘發病中的作用,切不可一味通裡攻下。」

本案患者病程日久,經久不愈,致其憂思過度,肝氣不舒,氣機阻滯,裴教授指出大腸的傳導,有賴於氣機的升降功能,清氣升、濁氣降,大腸方能通降有常。若肝膽疏洩失常,脾胃升降無功,影響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則為眩暈,故患者出現頭暈、走路搖晃不穩。影響胃的降濁功能,在下則為便秘。大腸主津液,氣鬱久而化火,火熱耗津灼液,則見大便乾結。《內經》云:「年四十,則陰氣自半,起居衰矣……年六十,則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而上實,涕泣俱出矣。」由此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臟腑機能逐漸減退,陰陽氣血,日漸虛衰,尤以陰虛為主。本案患者年逾七旬,本為陰液漸虧之體,加之年高而臟腑功能減退,無力化生陰液,故陰愈不足;津傷液耗之下,大腸失於濡潤,故糟粕燥結如羊屎。加之濫用洩下之品易傷陰液。長此以往,陰液枯涸,無水行舟,糞便更是難以得下。患者陰精被耗,虛火內生,陰津被擾,不能自藏而汗洩。患者平素易發口腔潰瘍,乃虛火循經上炎於口所致。故治療以行氣通便,滋陰潤燥為法,方選小柴胡湯合小承氣湯加減。二診時患者頭暈、汗出減少,見口唇潰爛,故加黃芩重在清上焦之熱,並重用白芍以加強養血斂陰止汗之效。三診後患者大便正常,陰火漸消,故而口腔潰瘍未在發作。裴教授指出本病可歸屬為「氣」病,《素問•舉痛論》有言:「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氣機失調可生百病,是以治療「氣病」須調氣機,使氣機升降出入有序而百病無所生。縱觀全方,以疏肝理氣解鬱為主,滋陰降火為輔,疏肝不忘調脾和胃,使全身氣血通暢,陰陽調和,臟腑功能得以正常運行,則清氣自然上升,濁氣自然下降,故五診時患者行走不穩明顯好轉,諸症皆消。

裴瑞霞個人簡介

主任醫師

陝西省中醫重點專科、西安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學科帶頭人

陝西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第二批國家級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師從全國名中醫高上林先生

全國名中醫高上林工作室負責人

擅長診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併發症,甲狀腺疾病,下丘腦-垂體疾病,性腺疾病,代謝症候群,脂代謝紊亂(高脂血症),痛風及高尿酸血症,骨質疏鬆症,更年期症候群以及內科疑難雜症。

門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門診三樓B區內分泌科專家門診)

周二上午(門診三樓A區國醫館特需門診)

來源:西安市中醫醫院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名醫講壇】​陝西省名中醫裴瑞霞教授運用「和法」調氣機增津液治癒習慣性便秘一例》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左振素教授傳承工作室落戶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
    「多學科會診中心及名醫工作室」成立一周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濟南醫學會風溼免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發新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考希良教授、尹玉茹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陳志煌教授、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湯建平教授
  • 【中醫藥強省·榜樣的力量·中原名醫】博採眾長 從中醫內科專家到...
    從醫三十餘載,李鮮教授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行醫風格和診治方法,救治患者無數。  一個退休的老幹部,胃病看了幾十年沒有看好。最後找到李鮮,喝了兩周的中藥,奇蹟般的好了。李鮮表示,其實他是典型的脾胃陽虛,怕冷,疼的時候喜溫喜按,對症診治用附子理中湯即可。
  • 承襲岐黃成大道 傳承國粹濟蒼生——專訪湖南省名中醫卜獻春教授
    日前,從在長沙召開的湖南中醫藥大會上傳來喜訊,由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健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統一組織評選的「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和第二批湖南省基層名中醫評選」中,百草堂有三名坐診名醫榮獲「湖南省名中醫」。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代省長毛偉明為榮獲表彰的代表,頒發了「湖南省名中醫」證書。能獲得此殊榮的中醫界名醫,個個身懷絕技,對中醫藥事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獲批陝西省中醫特色康復示範中心...
    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獲批陝西省中醫特色康復示範中心建設項目單位 2020-12-16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術精岐黃 代代相傳 | 嶽陽醫院舉辦海派中醫應用經方治療心病臨床...
    圓桌會議上,全國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前校長嚴世芸教授,甘肅省名中醫、甘肅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李應東教授,新疆醫科大學副校長安冬青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副院長林謙教授,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劉中勇教授,廣東省名中醫吳偉教授
  • 新一批浙江省國醫名師和省級名中醫名單公布!溫州6名中醫榜上有名!
    日前,浙江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社保廳、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公布第二批浙江省國醫名師和第七批浙江省名中醫名單,我市6名中醫榜上有名。,我市上榜的名中醫涵蓋的專科分別有婦科、心腦血管科、皮膚科、男科、骨傷科和康復科。
  • 【中醫泰鬥、國之瑰寶】中國名老中醫, 30位「國醫大師」簡介 全國500名老中醫名單
    父親方伯屏早年從山東煙臺萊州輾轉至京城,拜末代御醫趙雲卿為師,成為京城「十大名醫」之一。方和謙自幼在父親的訓導下熟讀《三字經》、《論語》、《春秋》、《左傳》、《古文觀止》,古文功底深厚。少年時參加了其父舉辦的三期中醫講習班。《醫學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訣》、《醫學心悟》等中醫啟蒙之作和《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經典爛熟於心。
  • 全軍國醫名師「寧亞功名醫工作室」在曲靖中醫醫院揭牌
    2018年3月24日,全軍國醫名師「寧亞功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曲靖市中醫醫院太極廣場隆重舉行。
  • 名醫傳承,守正創新——「上海市名中醫沈丕安普陀傳承工作室」在我...
    名醫傳承,守正創新——「上海市名中醫沈丕安普陀傳承工作室」在我院正式揭牌 2020-12-1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名醫講堂】吉林省名中醫宮曉燕教授秋日說咳
    在此季節,咳嗽開始逐漸多發,過敏性哮喘和過敏性鼻炎也常出現。 秋季多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肺為嬌髒,喜潤惡燥,在五行上與秋均有「金」的屬性,故燥邪易傷及肺臟,引起咳嗽,中醫稱之為燥咳
  • 福州御和堂中醫看腫瘤怎麼樣?一人一方 古方治療腫瘤好口碑!
    一、扶正培本法:這是中醫治療腫瘤的重要法則,可用於各種腫瘤的各個階段。研究表明,扶正法能改善虛證症狀,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抗腫瘤復發轉移。  二、祛邪法:是中醫常用的攻邪方法,主要用於以邪實為主的病人,具體運用比如: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化痰散結、化痰散結等!
  •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拜訪婦科名醫肖承悰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拜訪婦科名醫肖承悰2020年7月30日,北京夏日正濃,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走進北京鼓樓中醫院,尋訪「京城四大名醫之首蕭龍友之嫡孫女及學術經驗傳承人、燕京流派主要傳承人」肖承悰的醫者人生。
  • 【名醫講堂】吉林省名中醫趙建軍教授告訴您中醫可以解決偏頭痛煩惱
    數據顯示,我國偏頭痛的患病率為9.3%,女性多於男性,大多數偏頭痛可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工作和學習。實際上,除了偏頭痛本身的損害外,大量的研究提示,偏頭痛患者發生缺血性卒中、不穩定心絞痛、短暫性腦缺血的機率要高於無偏頭痛者,偏頭痛導致腦白質病變與後循環無症狀性腦梗死的發病率也較高。此外,偏頭痛的反覆發作也會影響到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情緒。
  • 名醫匯聚各有絕活
    2.腫瘤名醫戴春海戴春海:名譽院長,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會員。畢業於湖南中醫學院,曾執診於北京多家知名中醫院,長期從事良、惡性腫瘤及各種疑難病的中醫診療,擅長運用「扶正祛邪抗癌消瘤」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尤其針對腫瘤康復治療有精深造詣,能有效減輕腫瘤患者臨床症狀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周期。
  • 符仲華浮針醫學名醫工作站落戶湖南省直中醫醫院
    紅網時刻12月11日訊(通訊員 譚盼盼 肖斌斌)12月11日,符仲華浮針醫學名醫工作站揭牌暨授徒拜師儀式在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舉行。浮針療法於1996年6月由符仲華老師發明至今25載,在全國乃至全球均得到了同行的認可,作為湖南省首家符仲華浮針醫學名醫工作站,其成立意義深遠。
  • 【重大醫訊】著名中醫內科專家劉根尚教授坐診北京三溪堂中醫診所
    2020-11-19 09:57:43 來源: 帥軒閣 舉報   【重大醫訊】著名中醫內科專家劉根尚教授坐診北京三溪堂中醫診所
  • 金匱名醫驗案精選---烏頭桂枝湯
    進退得法,用藥精當,虛勞久疾,得以康愈。四、洩瀉(過敏性結腸炎)劉興志醫案:歐某,男,56歲。於八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因腹部劇烈絞痛而住院。確診為:「過敏性結腸炎」,經治療效果不顯,而邀中醫診治。初診所見:腹中痛,痛則欲便,自汗出,洩後痛緩,稀便挾粘液,日三四次。常頭昏倦怠,夜寐不安。
  •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孟河醫派傳承人申春悌的傳承之路
    近日,一代宗師與《中國中醫藥報》共同創辦的《中醫特色流派》專欄欄目組走進常州市中醫醫院,拜訪「孟河醫派」第四代傳承人申春悌教授。 中醫學界流傳有一句話:「吳中名醫甲天下,孟河名醫冠吳中。」說的就是明末清初緣起於江蘇常州孟河的孟河醫派。自明朝末年到民國的三百餘年,孟河兩岸,醫藥興盛,名醫輩出。
  • 咱金鄉縣人民醫院有了山東省名中醫工作室
    名中醫許多寶貴經驗的沉澱升華,都與臨證實踐息息相關,許多獨特的學術思想本身就來自於長期細緻入微的臨證思考和反覆的療效觀察,而期間隱藏的智慧火花和辯證施治技巧,非耳濡目染不能用心體會,非躬身親歷不能領略其中內涵。因此,名中醫經驗的總結離不開形影不離的跟師抄方侍診。
  • 本周六,來黃埔中醫院看首屆膏方節,十位名醫專家義診
    12月19日本周六8:30-11:30,黃埔區中醫醫院首屆膏方節就要來了,屆時,省名老中醫、省中醫院、暨南大學中醫學院專家教授和本院資深名醫等十位專家,將到黃埔為百姓義診。附:十位專家名單如下:郝建軍:廣東省名中醫,主任中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擅長:運用中醫經方,治療腫瘤學科、婦科、心腦血管學科及內科雜病、疑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