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實力實現規律初探:軟實力與硬實力的關係

2021-01-19 人民網

相關連結:

「第二屆(2012)國際軟實力學術研討會」在濟南大學召開

編者按:對軟實力的操作,可以是對軟實力某要素自身的操作,例如,對文化的、藝術的、教育的等要素的操作,也可以對是軟實力不同要素相互結合的操作(例如文化與教育的結合),更可以是軟實力與硬實力交叉,如文化與科技結合交叉的操作,還可以把軟實力體現在硬實力中,例如,體現在品牌中,體現在產品設計中;更進一步,把軟實力中的某些要素,做成獨立的產業;例如文化產業,除了常規的電影、戲劇、電視劇,還包括基於虛擬技術的動漫影視劇,以及健康的遊戲等。筆者通過此文探討軟實力與硬實力的關係,認為在強大的經濟硬實力背景下,軟實力要更好地實現和操作。當前,我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是實現軟實力的絕好時機。


一、軟實力、硬實力的概念與評估

1. 軟實力與硬實力

1990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小約瑟夫.奈提出了「軟實力」(Soft Power)的概念。他在《政治學季刊》和《外交政策》雜誌上分別發表了《變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質》和《軟實力》的論文,並在此基礎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 :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中譯本《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一書。在這些論著中,約瑟夫.奈提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由硬實力和軟實力構成。其中,硬實力由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軟實力由文化、意識形態、制度、外交影響力等體現。

2. 對硬實力和軟實力評估的區別

對硬實力與軟實力的評估,有著巨大的差別。

對硬實力的評估,一般有明確的客觀評估指標。例如,對科技實力,可以從新產品數、高技術產品數,發明專利數,一流刊物論文數,一流大學數,一流研究機構數等指標來評估。對經濟實力,可以從GDP總量,GDP增長速度,人均收入,生態環境的保護等指標來評估。對軍事實力,可以從武器裝備的先進指標(例如第幾代戰機,航母編隊數,各類同性能指標的戰艦數,同性能的飛彈數等),來評估。

但對軟實力,就很難找到這樣的客觀指標。例如,構成軟實力的文化要素本身,就很難找到同質的數量指標來評估。比如,對文化吸引力的評估,要從它實現後的數據(有多少人被該種文化的吸引)來評估,而很難從文化本身來評估(例如,評估某類藝術的吸引力,由於藝術見解的不同,一般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對構成軟實力的其他要素,也大體是這樣。很難從其本身找到客觀指標,來評估其實力的大小。客觀指標,一般需要從它們實現的結果中來尋找(外延評估或者外化評估)。

一般而言,從軟實力的要素的自身來評估軟實力的大小,只能採用主觀評價方法。例如,根據軟實力的要素自身的特點,構造問卷和量表,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按照社會不同階層來分層),收集評估數據,計算不同國家不同軟實力要素的實力大小。這是對兩種實力大小做評估的基本區別。

3. 軟實力實現的概念與要點

「軟實力實現」這個概念,需要進一步明確定義,才能更深入地討論它(明確定義是科學探討的前提)。軟實力的實現是指,構成軟實力的要素在一定時期內,被多少人獲知、接受、並影響到他們的行為。在這個實現的過程中,有如下幾個關鍵點和關鍵步驟:

1)軟實力要素的自身(文化自身的特徵差異,將影響其實現的範圍和速度),

2)軟實力的該要素的傳播方式與傳播過程(傳播方式與過程的差異,將影響得知該要素的不同階層的人數),

3)有多少人接受軟實力的這個要素(例如,一個人是否接受一種文化,與這個人的社會地位與訴求密切相關,也與當權者是否「強迫」相關),

4)有多少人在行為中,體現了該軟實力要素的影響。

對這4個要素的研究,能夠使我們預估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實現進程。

相關焦點

  • 程軍榮:智能製造和「工匠精神」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關係
    此外,在產品質量的管理上也實現了智能化,質量可追溯的管理,這些都是智能化為企業發展注入的力量。程軍榮認為:「智能製造和『工匠精神』是相輔相成的,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關係,二者缺一不可。智能化是各行各業發展未來的方向,也是企業發展的內需。我認為這是實體經濟工業化生產的第二次革命,生產線無人化未來將成為常態,把人更多地釋放出來。但同時,硬實力的發展需要軟實力的促進,『工匠精神』在行業中推動科技技術發展,只有這樣科技才能不斷發生質的和量的飛躍。
  •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原標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若干重要關係   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基於其價值理念、文化創造、精神風貌等顯示出來的國際影響力,主要包括核心價值觀的國際吸引力、對外宣傳的國際感召力、新聞媒體的國際傳播力、文化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人文交流的國際親和力等等。
  • 文化軟實力直接關係道路命運
    10年後,在論及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文章中,這句話被頻頻引用。而此時,已經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已將對文化的自信視作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礎。 價值重建、文化創新、文明復興的重要性固然已是共識,而究竟如何實現,仍是需要極大智慧和勇氣的難題。
  • 讓中國文化軟實力更硬、更強、更精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文化軟實力建設。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那麼,文化軟實力有什麼深刻內涵?把它上升到國家層面有怎樣重要的意義?軟實力、硬實力和巧實力,三者之間有什麼不同、關聯?中國文化自信源於哪裡?我們應該從哪些地方著力,去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 軟實力與硬實力的較量,薩拉丁的勇與謀
    十字軍 薩拉丁不但在軍事上百戰百勝,而且在政治上深諳軟實力的應用之道。在徵服敘利亞的過程中,他幾乎用光了埃及的金錢,用以賄賂敵軍。 如果一個國家的強權在其他國家看來是正當合法的,那麼它在實現自己的意志時就會較少受到抵抗,如果它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是有吸引力的,其他國家就會樂於效仿。如果它能建立與自己的利益相一致的國際規則,它就無需改變自己。如果它能夠主導建立一種機制,吸引其他國家按照他所希望的那樣行動,它就不需要過去代價高昂的胡蘿蔔和大棒來維繫自己的強權。
  • 從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分析石家莊的存在感為什麼弱?
    我們從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兩方面來分析。 經濟硬實力 一般來說,省會城市的經濟實力足夠強,它的首位度就足夠高,不要說本省的兄弟城市要唯馬首是瞻,就是外省的兄弟城市也要跑來拜把子。
  • 軟實力、硬實力和生產力|波動詞典~5
    腦力屬於軟實力,體力屬於硬實力。為什麼有時候軟實力可以打敗硬實力?軟實力擁有信息,擁有信息處理能力;硬實力擁有能量,擁有釋放強大能量的能力。能量的轉移是由信息決定的。信息是怎樣決定能量的轉移的呢?主動物擁有大量能量,如果被動物吸收不了這些能量,那麼,這些能量也是釋放不出來的。被動物為什麼吸收不了這些能量呢?因為主動物和被動物無法作用於同一個作用點。
  • 黃仁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硬實力是基數,軟實力是乘數
    黃仁偉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關係與國際經濟,包括中國國際戰略、國際關係理論、國際經濟關係等。「一帶一路」不僅有硬項目,還有軟項目。在黃仁偉看來,「一帶一路」更需要重視軟項目。軟項目是軟實力的具體體現。軟實力和硬實力之間是什麼關係?黃仁偉用一個公式進行解釋,「硬實力是基數1,軟實力是乘數。
  • 國家的軟實力和硬基礎
    政治制度不是軟實力,也不是硬實力。政治制度是一個國家的各種力量的基礎,不是空中樓閣式的「上層建築」。把政治制度作為軟實力是一種低估。軟實力、硬實力以及其他各種力量都建立在政治制度之上。因此,這個基礎必須是牢固的、耐久的,一點也不可以「軟」。如果非要說「軟」,那就超出了地球,是太陽的那種「軟」。
  • 美國的硬實力與軟實力:CIA與好萊塢
    來源:李光鬥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中除傳統的、基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硬實力之外的另一組成部分。20世紀90年代初,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創造了軟實力(Soft Power)這一概念,並用它概括了這樣一種能力。他將軟實力定義為: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城市基礎設施等硬實力而言的,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影響自身發展潛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 ...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及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中孕育而生的文化軟實力,對內凝聚合力,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對外向世界展示了獨特的中國大國形象,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 在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國際影響力與文化影響力等軟實力與硬實力...
    同時,永井浩二認為,城市軟實力是重慶有所欠缺的領域。他通過剖析新加坡、法蘭克福和東京的國際化發展案例指出:在國際化大都市建設中,國際影響力與文化影響力等軟實力與硬實力同樣重要。針對重慶補齊軟實力短板,進一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永井浩二從兩方面提出構想:一方面,重慶要提升國際經濟影響力。
  • 郭廣昌:外循環是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結合 復星願努力做外循環建設者
    在郭廣昌看來,外循環是一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結合。要參加全球外循環,要有一批在全球有技術優先、有話語權的強大的全球企業。郭廣昌表示,復星集團願意積極地努力做外循環的建設者。全球很大,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朋友,應更加的開放和包容。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應該更加負責任,作為一個企業更應遵守全球的規則,去跟全球最好的企業合作。
  • 團隊的精神領袖:硬實力決定起點,軟實力決定能走多快多遠
    一、一個人的硬實力:專業技能什麼是一個人的硬實力呢,它包括我們的學歷、在某一專業知識上的技術能力、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操作能力、外語能力等等這些。這些都是我們從書本中,結合一定的實踐來掌握的,就是我們從小學到大的各種技術能力。這也是我們勝任一份工作,最基本的需要具備的能力。硬實力是基礎,是決定你的起點,而軟實力決定你能走多快多遠。
  • 團隊的精神領導:硬實力決定起點,軟實力決定能走多快多遠
    工作場所不斷增強的能力:軟實力事實上,在現代職場中,競爭力不僅包括上述提到的硬實力,也包括軟實力。軟實力包括我們的態度、經驗、人脈、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創造力、溝通能力等等。簡單地說,它需要高情商、良好的溝通技巧和管理技巧。以硬實力為基礎,以較強的軟實力為後盾,軟硬結合有利於多向發展。
  • 提高文化軟實力的創新路徑與價值意蘊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現,核心在于堅定中國文化自信,激發民族文化活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國家文化軟實力提高的文化資源  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傳統的歷史沉積,是文明資源的時空匯聚。
  • 堅定鐵路文化自信,提升鐵路文化軟實力
    據悉,人鐵文創公司是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與北京熙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資公司.公司攜手全國18個鐵路局集團,聯合共創中國鐵道文創產業的全新路徑.以鐵路文化創新發展為己任,立足人民鐵道文化建設,連結路內外科技文化資源,共創文化創意鏈條,開發沉浸式新媒體產品、完善新零售體系、打造有溫度的鐵路文化潮品普惠大眾.多元發展,企業專注於多維度宣傳鐵路文化,實現全鐵路系統的站
  • 印度防長稱軟實力遠勝中國,軍隊靠軟實力?「班公湖大捷」了解下
    近日,辛格的一次公開講話或許能為這個不可思議的問題提供一些線索——這位印度防長開始大談「軟實力」,並稱「印度在軟實力方面遠勝中國。」辛格是在14日的印度工商聯合會(FICCI)年會上發表這番講話。雖然名字聽上人畜無害,但這個組織是1927年在聖雄甘地的號召下成立的,也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功臣組織之一,一直與印度軍政兩界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也正因為如此,拉吉納特·辛格才會參加該組織的年會,向印度商業界解釋莫迪當局為什麼要挑起這場與中國的衝突。
  • 約瑟夫·奈:反腐就是增加中共的軟實力
    筆者就中國共產黨的軟實力有關問題與約瑟夫·奈教授交流時,他表示,中國共產黨在國內外都已經有了強大的軟實力。約瑟夫·奈還說,中國共產黨最近的反腐工作深得人心,就是在增加黨的軟實力。路克利:您提出和倡導的軟實力理論主要談論國家主體的軟實力。而政黨、公司等社會主體也都有自己的軟實力。您如何看中國共產黨的軟實力?
  • 穆罕默德·薩奇布: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
    中國夢:硬實力服務於軟實力?(摘要)本世紀,各國越來越重視樹立溫和的國家形象。這種形象不但對獲得新市場至關重要,對於建立夥伴關係,謀求互利共贏,解決共同關注的問題也同樣重要。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在其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著作《美國註定領導世界?